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吃了蒸鹅死后,朱元璋表面十分悲痛,内心却十分高兴,这一切被一个宫女无意中看到,朱元璋却将她杀死!

徐达吃了蒸鹅死后,朱元璋表面十分悲痛,内心却十分高兴,这一切被一个宫女无意中看到,朱元璋却将她杀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2 3:14:47

徐达死了,徐达死了!”朱元璋高兴地在屋里边走来走去、边自言自语。

他竟然没有发现旁边还有一个老宫女在煮药。这老宫女见此情状,又惊又怕。他没敢惊动皇上,而是悄无声息低头装睡,并有意把衣服的一角放到火里烧。

听闻徐达的死讯,朱元璋难掩内心的激动,直奔徐府一探究竟,探明实情封赏悼念后便回到皇宫,刚一进殿内便不自觉地来回踱步拍手称快。

徐达之死为他铲除了一个心腹大患,他不由得大笑起来。

正高兴,却又突然意识到,殿内或有其他侍奉的宫女太监在场,自己这副模样可不能被他人瞧见,于是神色正了正,仔细环顾了一周,见屋内确实没有人,才放下心来。

突然,他闻到屋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药味,味道很浓烈,像是正在熬煮煎制,朱元璋心下顿感不妙。

若是有人在此处煎药,那人必然会守在火旁,片刻不离,那刚才自己那番言论和举止,岂非让人全看了去,这事情可就麻烦了。

此时闻见的药味让他警惕,“是谁在殿内?”见无人应答,仍未放下疑心,朱元璋顺着药味找了过去,只见火上汤药正滚,煎药的宫女却靠在一旁的柱子上睡着了,煽火的扇子掉到了地上,宫女裙边却搭在火上被烧焦了,冒出一缕烟。

“你在这儿做什么?”朱元璋一声怒喝。

佯装熟睡的宫女赶忙清醒过来,看见朱元璋,连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奴婢一时失神,求陛下开恩。”宫女连连求饶。

“是谁让你在此煎药?”朱元璋继续追问。

“是皇后娘娘,见陛下为徐将军之病忧心伤了身子,吩咐我为陛下煎一贴药补补身子。”宫女颤颤巍巍的回答。

朱元璋松了一口气:“退下吧。”

“是!”宫女应下,连忙将药罐等一齐撤下。

宫女正庆幸自己的灵活应变,以为蒙混过关终于躲过一劫,却不料朱元璋转头叫了一个太监,以失职为由吩咐将宫女秘密处死。

要知道,这死去的徐达,正是当年与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之一。

朱元璋幼年生活困顿,还曾到寺庙出家,但在遭遇种种艰辛,又逢朝廷颓败腐朽之后,决定起事反抗暴政,在登基称帝之后给当年的弟兄们都封拜相,加官晋爵,对外尤其显出一副仁厚恩德、重情重义的形象来。

徐达因常年在外打仗,手握军权,其功劳之大,又居于高位,逐渐让草根出身造反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有了忌惮。

虽然徐达为人低调,处事小心谨慎,也从不做违逆朱元璋之事,但当权者对于兵权过大且功劳颇丰的武将能臣向来是怀有极高的戒备心的。

何况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能走到今天,也和兵权有分不开的关系,在吸取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历史经验后,更是急于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于是,朱元璋一面对徐达的功绩大加赞赏,给他极厚的封赏,一面却又在得知徐达的病情之后,针对他的病情所不宜食之物,假借封赏慰问之名,赏给徐达“蒸鹅”,迫于君威,徐达不敢不从。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朱元璋此举,不但不会引人诟病,对外还能赢取好名声,同时又能于无形中加速徐达病情的恶化,可谓一箭双雕。

果不其然,在徐达吃下御赐的“蒸鹅”之后,病情迅速恶化,不久后就陷入昏迷,最终病逝。

而朱元璋在宫内听闻太监来报,称徐达府中人传出消息“徐达已死”,虽内心欢喜,面上却显出震惊之状,忙向太监询问“什么,徐达死了?”

太监毕恭毕敬地回答道:“禀皇上,正是,刚刚府中下人才来传了信。”

“快,摆驾,朕要亲自去看看。”朱元璋表现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忙让人备车马,要亲自前去看看情况。

“是,老奴这就去准备。”太监只当朱元璋是顾念兄弟情义,要亲自去悼念,便按吩咐着手准备,却不知这一切尽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在前往徐达府中的路上,朱元璋的车架一路纸钱飞撒,朱元璋则放声痛哭,来到徐府也未收住声,徐府人见状明知徐达之死与朱元璋脱不了干系,却也只能感激皇恩浩荡,还来亲自悼念。

朱元璋将徐达列为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并赠三世王爵,面对悲痛欲绝的徐达妻子,朱元璋也安慰道“嫂子放心,不要担心未来怎么样,有我在呢!”

此举赢得了世人赞叹,称朱元璋重情重义。

却不知,当时为徐达诊治的御医和所有知晓朱元璋所赐“蒸鹅”为徐达毒疮发病物的医者,已被全部处死。

从医者和宫女之死,不难看出,朱元璋表面重兄弟之情,背地里却早想将手握重兵的“兄弟”除之而后快,这便是帝王的心计。

标签: 徐达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信任马皇后,看看马皇后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一日,朱元璋见马皇后坐在龙椅上,勃然大怒:“谁让你坐在这里的?这个位置只有我能坐。” 马皇后笑着说道:“我坐坐又怎么了?椅子不就是用来坐的吗?别废话了,还不快过来。”说着便将朱元璋一把拉了过去。 如果说朱元璋是一团火,那么马皇后便是一滩水。这世

  • 古人身上的那些佩饰----步摇:“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佩饰,步摇

    简介 步摇,是汉族女子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式,其上缀以珠玉。 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 步摇为中国传统汉民族首饰,后又向东传入日本并对当地的饰品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秦始皇真的残暴吗?为什么毛主席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直都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毛主席,嬴政

    毛主席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直都很高,他说,我们应该说句公道话,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物。不仅从政治上实现统一,还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有些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古代没有一个封建君主可以超过他。而秦始皇却被后世辱骂暴君上千年,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人们说他是一位暴君,但他从来没有任意妄为地取过一位

  • 吕雉为什么要让儿子汉惠帝看人彘?戚夫人为什么会被做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雉,汉惠帝,人彘,戚夫人

    公元前194年,汉惠帝刘盈尊母后吕雉之命,前往猪圈观看人彘。还没走到猪圈,他就听到一阵凄惨的呜呜声,循声望去只见猪圈中躺着一个没有了手脚、头发、眼睛和耳朵的人,惨叫声正是从她口中发出。刘盈吓得瘫倒在地,忙问随身侍从“这是何人?” 侍从答曰“是戚夫人&rdquo

  • 花蕊夫人徐慧是如何周旋于三代帝王(孟昶、赵匡胤、赵光义)之间?她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花蕊夫人,徐慧,孟昶,赵匡胤,赵光义

    被三朝帝王轮番争夺的花蕊夫人,到底有多迷人?后蜀皇帝孟昶不问政事日夜独宠,赵匡胤俘虏她后夜夜宠幸,赵光义垂涎她的美色和哥哥大打出手,花蕊夫人是如何周旋于三代帝王之间?她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花蕊夫人原名是徐慧,出生于五代十国的乱世中,不仅相貌倾国倾城,而且才华横溢,这样的美人,就算是纳入后宫成为

  • 为什么对作弊零容忍的清朝,和珅还能在殿试中作弊?乾隆时期的科考已经频频出招,为何还会出现作弊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科举考试,作弊,零容忍,和珅,殿试,殿试作弊,乾隆

    科举考试从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成为了历朝历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这些官员都会被任用在前朝和地方,因此科举制度的监管都很严格,尤其是清朝的时候,对科举作弊几乎是零容忍,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和珅依然能够泄漏考题。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段,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和珅命人将答案绑在鸽子的腿上,和珅便在

  • 义和团“扶清灭洋”保清朝?八国列强入侵慈禧却遭遇了“东南互保”,晚清凭啥又苟活了11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义和团,扶清灭洋,慈禧,晚清

    最初义和团和当时清朝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必然是遭到镇压的,清廷还曾加派袁世凯等人前往镇压。 戊戌政变后 砖权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于是不顾西方各国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默认义和团做大,说白了,慈禧是在通过义和团&

  • 希特勒真的死了吗?阿根廷一位百岁老人拿出证据说自己就是希特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希特勒,阿根廷,希特勒死亡之谜

    其实这个希特勒死亡之谜从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就一直没停止过。 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占柏林,三天后,苏军在希特勒的后花园找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面目难辨,通过牙医对希特勒牙齿形状的记忆确认是希特勒本人。当时的医学还无法没有DNA检验来证明这是希特勒的尸体,所以这个真假也有了疑问。 紧接

  • 清代有一个官职,权力比皇帝大,清朝200多年只有两个人做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摄政王,多尔衮,载沣

    我们常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见官位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皇帝是最高的君主,权力比任何人都大,这是封建制度所决定的。但在清代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官职,权力却比皇上还要高,清代历经12个皇帝,这个官位只有两个人坐过,他们是什么人? 清代皇帝是中国皇帝制的终结。对清代帝制的评价众说纷纭,既有康乾盛世,

  • 1929年,张学良爱子张闾琪身染重病在医院治疗,却被日本人炸死,60年后,真相被揭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学良,张闾琪,池宫城晃

    1929年,张学良爱子张闾琪因身染重病被送往了医院治疗,就在拍片时X光机竟发生了爆炸,孩子当场身亡,张学良十分疑惑,可直到60年后才知是谁搞的鬼。 张闾琪是张学良发妻于凤至所生,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张学良的疼爱。 在张学良的全力培养下,张闾琪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6岁那年,他就能够熟读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