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9年,张学良爱子张闾琪身染重病在医院治疗,却被日本人炸死,60年后,真相被揭露!

1929年,张学良爱子张闾琪身染重病在医院治疗,却被日本人炸死,60年后,真相被揭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90 更新时间:2024/1/7 10:05:09

1929年,张学良爱子张闾琪因身染重病被送往了医院治疗,就在拍片时X光机竟发生了爆炸,孩子当场身亡,张学良十分疑惑,可直到60年后才知是谁搞的鬼。

张闾琪是张学良发妻于凤至所生,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张学良的疼爱。

在张学良的全力培养下,张闾琪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6岁那年,他就能够熟读四书,还能背很多经典的唐诗词,后来,他还学习了英,能够用简单的词汇和英语老师交流。

张学良觉得张闾琪长大后肯定会比自己有出息,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张闾琪却在1929年秋天突然害了病。

一开始,于凤至还以为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便只让郎中给抓了药,只是一连吃了几天,张闾琪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难受得更厉害了,不仅如此,他还发起了持续不断的高烧。

张学良闻讯后第一时间就赶回了家里,他遍求名医给儿子治病,中药西药都试了一遍,可拖到冬天,张闾琪的病仍然没有起色,张学良更加着急。

就在这时,一个心腹张学良建议,让他把张闾琪送到新开的一家日本医院进行手术,那里有着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就是日本人害死的,他本人非痛恨日本人,可眼看儿子危在旦夕,他还是极不情愿地让手下护送张闾琪到了那家日本医院。

可就在医院给张闾琪拍片的时候,X光机突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听到声音的护卫立马闯了进去,可此时的张闾琪早已被炸得一命呜呼。

只不过,令护卫感到奇怪的是,一旁的两名日本医护人员竟然只是受了点轻伤,他们怀疑这又是日本人的阴谋,只是没能搜到任的证据,只能先回去把消息报告给了张学良。

惊闻噩耗,张学良悲痛万分,他也觉得这件事大有蹊跷,于是,连夜派人对那家日本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搜查,并对每个医护人员都进行了盘问,可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因为现场实在是太干净了。

紧接着,张学良又通知了日本驻沈阳的领事馆,敦促他们彻查这件事,可日本人虽然满口答应了下来,但一来二去查了两年都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是借口说是X光机的质量出了问题。

很显然,这无法令人信服,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张学良也不好拿日本人怎么样。

时间一晃来到了1989年,88岁的张学良获得了自由,可在他的心里一直挂怀着张闾琪惨死的事,他从始至终都觉得那绝对不可能是意外。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池宫城晃的日本记者当面对他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张闾琪确实是日本人预谋炸死的,前些年,具体的档案被解密了出来,一向对张学良传奇经历感兴趣的池宫城晃觉得应该让他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才会来到了张学良的身边揭示事实。

张学良听后非常生气,直接当着池宫城晃的面大声地说道:“我恨日本”,随后,就再也没有对他说一个字,池宫城晃也很无奈,只是在一旁叹息。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张闾琪,长子张闾珣和次子张闾玗也都向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想而知,晚年的张学良内心是多么的凄凉。

2001年10月14日,101岁的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病逝,尽管他的一生做了太多不合时宜的决定,但西安事变的贡献还是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标签: 张学良张闾琪池宫城晃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当真是后宫佳丽三千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后宫佳丽

    做个假设,假如皇帝每晚宠幸一个人,差不多得九年的时间,当真细思极恐,怪不得为了皇位六亲不认,争的头破血流。这也算是权利的附属品。 “佳丽三千”估计是一个笼统的数字,以隋唐时期的女官系统为例我们列举一下当时的官阶和人数。 正一品有四人,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 朱高炽为什么能当上太子,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因为生了好儿子朱瞻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高炽,嫡长子,朱瞻基

    朱高炽这么怂?究竟何德何能当上太子的?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说到底还是扮猪吃老虎最狠!把两个如狼似虎的兄弟耍得团团转,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丰功伟绩呢? 说来也奇怪,朱棣有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最后怎么会选择瘸了腿的朱高炽呢,说到明朝的皇帝,不

  • 1949年,北平傅作义的两个警卫营爆发兵变,目标直接指向了香山之上的毛主席。这一危机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傅作义,警卫营,香山,毛主席

    北平和平解放后,作为条件,平津司令部同意了傅作义提出的“留一个警卫团,保卫自身安全”的请求。 警卫员里的士兵欺压良善惯了,突然要按照解放军的严格军纪管理,直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几个军官互相串联后,决定“搞个大的”。 当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正在香山

  • 攻入北京的李自成和入关进京的满清分别是怎样对待崇祯皇帝遗体的,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满清,崇祯皇帝

    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明朝太监曹化淳开城门投降。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登万岁山自缢身亡。 当天下午,李自成的农民军冲入皇城,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找到挂在歪脖树上的崇祯尸体,农民军将尸体放下停在东华门任人围观。 史书记载:“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 踉跄奔赴 , 跪梓宫前大哭

  • 焚书坑儒不是秦始皇干的,项羽才是焚书的罪魁祸首,秦始皇杀得只是方术之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焚书坑儒,秦始皇,项羽,方术之士

    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概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残暴不仁,但是焚书和坑儒其实不是必然连锁事件,也不是一起发生的事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两件因为秦始皇出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做出的可以理解的合理性事件,至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有理由的。 那么,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呢? 秦国统一之前是春秋战

  • 在加加林之前,苏联人最先送上太空的是一条狗,它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加加林,莱卡,西伯利亚雪橇犬

    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一个上太空的人类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送人上太空之前,苏联人曾送了一条狗上太空,它的结局如何呢?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证明自身的制度才是最优秀的,在各个方面展开了竞争,载人航天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 因为在此之前也没有过先例,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挑

  • 史上最浪漫圣旨:“上乃召求微时故剑”,谁知就是因为汉宣帝的这道圣旨成为了许平君的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宣帝,许平君,催命符,霍光,刘询

    公元前72年,汉宣帝刘洵颁发了一道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上乃召求微时故剑。”殊不知,这道最浪漫的圣旨却变成了爱人的催命符。 汉武帝晚年,宫内爆发了巫蛊事件,牵连多人,太子刘据和卫皇后自杀,卫家凋零。 就连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的重孙刘病已,一个在襁褓中的娃娃也被下狱,

  • 古代有四大流放犯人的恐怖之地,囚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上路,为什么流放这种刑罚这么恐怖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四大流放地,宁古塔,岭南地区,云南地区,四川蜀地

    古代犯人的流放地现如今已经成为了风水宝地,甚至繁华至极!想去都不容易!这四个地方分别是宁古塔,四川蜀地,岭南地区和云南地区,当时的流放之路到底有多恐怖? 流放是从自己生长的地方,被送到很远的异乡,而古人安土重迁,乡土情结比较重,即便是像张廷玉这样,在清朝做了三朝元老的朝廷重臣,在退休之后是一心

  • 中国进入一级战备,意味着什么?建国至今,仅有6次启动一级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级战备状态,战备状态,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向来崇尚友好和平交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诸多国家的认可和推崇。 一国进入战备状态,意味着国内或国际形势十分紧张。而一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那更是意味着全民备战。自建国以来,我国只有六次启动了一级战备状态。那么,中国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的时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级战备

  • 我国明蒙战争持续了202年之久,难道是打不过蒙古军队的相持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蒙战争,明朝与蒙古的战争,蒙古军队

    从古到今不同种族不同文明间的军事冲突,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双方实力悬殊或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寻求战争之外的妥协之道,冲突会自然发展成改朝灭族的持久战争。 比如在我国历史中,中原王朝和草原游牧民族多次爆发军事冲突,距离我们最近的明蒙战争就持续了202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的北伐,明军横扫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