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90岁老兵讲述百团大战:辣椒面炮弹满天飞

90岁老兵讲述百团大战:辣椒面炮弹满天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88 更新时间:2024/1/11 6:19:11

“在八路炮兵团里,我们是耳目,我们是口鼻,我们的同志勇无比。剪形镜、经纬仪、小平板、测远机……”,时至今日再次唱起《观测队队歌》时,90岁炮兵出身的欣老人,情绪亦如当年般饱满激昂。

8月26日,沈河区盛华苑小区,张老在女儿家中与我们慢慢忆起往事

辣椒面炮弹呛得敌人叫苦不迭

1940年8月20日,我们炮兵团也参加“百团大战”。我在炮兵团教导营,主要就是配合步兵在华北的北宁、同河、正太等主要铁路交通线上进行破袭战斗。

团里有个神炮手叫“赵章成”的,不需要观测镜,用手一比划就能锁定目标的方位。他还把辣椒面灌到炮弹里,那炮弹一炸开,辣椒面漫天飞,把敌人呛得丧失了抵抗能力。

一次,我到上皇堂村侦查,亲眼见着日军把老乡房子全烧光了。我手里捏着手榴弹真想一下子扔下去。当时又又饿,衣服全都湿透了,但只能一动不动挨到天亮。在全队集合到村南头空场晒太阳,等着吃一锅煮土豆时,黎城方日军打来两发炮弹,直接在锅边炸开了。土豆一口还没吃上,部队又开始忙着转移。当天晚上关家垴战斗,日本“钢丝大队”被我们全部消灭。

参军领到的第一件武器是大刀

打小我就是穷苦出身,我一心想的是当八路。1938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我村子两个同伴,偷摸到崖村已参加八路军的同乡王汉荣家里,准备在黎明时投奔八路军。

当经过我们村子西头时,不知道从哪儿得到消息的父亲站在路旁喊着我的名字。他手里拿一件白上衣叫我穿上,我怕父亲不同意我参加军,连看父亲一眼也没有,只顾低头往前走。耳边传来的是父亲不停地喊叫我的名字,那一天我离开了父亲,离开了我的家乡,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到了部队,我领到第一件武器就是“大刀”。随后我当上了一名炮兵观测员,从此打击日寇的武器从大刀换成了大炮。

屯垦南泥湾一天能干12个小时

1942年,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部队在敌后活动更加困难。

上级决定我们炮兵大队从军事学院回到了南泥湾炮兵团。首先解决住就需要打窑洞,那时兴比赛,一个班平均七天就能打一个窑洞。从烧石灰到制作门窗,都是自己动手的。几个月的光景,一孔孔光线亮堂、洁白漂亮的窑洞和伙房、俱乐部都盖好了。

有了住的,又投入了紧张的冬季军事训练。同时利用冬训空隙,到山上割柳树条子,编筐编篓、砍镢头把。第二年一开春,我们每人一把镢头,没有牲畜、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力拼呀,一个人平均开荒十五亩,一天能劳动12个小时不停歇。除了吃饭就是在开荒,人人都在比赛。我有一天曾创造了二亩半的好成绩。

1923年出生于陕西临潼

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总部直属炮兵团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时在炮62师606团任政治处主任

1985年离休

由于身体的原因,90岁的张老已经不能独立行走了,但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讲述的过程中依然精神矍铄。女儿张晓莉说: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的老父亲,打了一辈子的仗,得了不少勋章,在他有限的记忆力里,多数留下的是这些战争年代的往事和经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百团大战民国

更多文章

  • 揭秘:淞沪会战蒋介石究竟损失了多少人力物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淞沪会战,民国

    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均爆发于1937年,淞沪会战是高潮,南京之战是尾声,若非城破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骇人听闻,这场有如鸡肋的战役可能早就被湮没于历史云烟中,被人淡漠遗忘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掀开全面侵华的序幕,虽然蒋介石鉴于国力孱弱的实际状况,并顽固坚持

  • 蒋介石认为淞沪抗战全面抵抗是“义和团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淞沪抗战,淞沪会战,民国

    “九一八”后,占领东三省的日本人更猖狂了,竟然在1931年10月初把军舰开进了长江。 看到日本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挑衅,蒋介石气炸了,当即命令淞沪军区长官严为防御,必要时与日本人干,他表示:“决心与倭一战” [1] ,命上海市市长张群:“

  • 辽沈战役轶事:廖耀湘被包围急得用粤语下令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辽沈战役,民国,廖耀湘

    锦州像是一根扁担,一头担着东北,一头担着华北。拔掉了锦州这个钉子,扁担一折两段,敌军一片慌乱。蒋介石认为,解放军攻锦之后至少要休整1个月,野司首长决定连续作战,“乘胜回头围歼沈阳西援之敌,同时以一部围歼长春可能突围之敌”。 此时,久困于长春的敌军出现变化。10月15日,

  • 松锦大战影响:一个王朝的灭亡另一个王朝的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松锦大战,明朝战争

    松锦大战,这一场让明朝最终灭亡的关键战斗,到底是谁发动的呢?对于松锦大战是谁发动的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皇太极多尔衮率先发动的。 在这一场战役当中,多尔衮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一开始就在松山以及锦州之间专门修建了道路,道路修建好了之后,马上又开始命令锦州城附近的农民们不许耕田,开始

  • 平津路抗日游击队:颠覆日军军列配合正规军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在1939年1月14日《新华日报》的第二版,曾刊有“廊房等地我游击队活跃”的通讯稿。内容如下: (中央社香港十三日电)津讯:由北平直达釜山之列车,于十一日晚在平津段张庄以北地方,因路轨被毁,全部列车均倾覆。此项列车,系最近由敌方新增添之联运车,由釜山开来,搭成者以日人为

  • 四平攻坚战林彪因为何事“败”走麦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林彪,四平攻坚战

    夏季攻势第二阶段,我军集中力量进行四平攻坚战。四平守敌为国民党71军的87、88师,第13军54师,第53军的榴炮营以及71军直属特种分队,还有辽宁保安1团、辽北保安司令部2团、东北保安52团、第12保安区17团、步兵独立4团、装甲车第60团等,总兵力为3.5万人,由第71军军长陈明仁统一指挥。

  • 明朝的正规军,为何斗不过业余的农民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规军,农民军,明朝战争

    崇祯八年(1635年),大队农民军兵临桐城,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义师”挣扎于死路的平民,以为这回看到了活路。一个老农拦住几名兵士,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苦难,民军一个小头目说:“哎呀既然那么苦,何必活在世间?”顺手一刀,把老农杀了。置民于活路,又置民于死路,

  • 古代战争中,动不动就百万大军,几十万大军,那么古书中的这些数字都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百万大军,战争

    一声号令就百万大军,动不动就杀敌几十万,这个是绝对不靠谱的。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最繁荣昌盛的时候,人口才五六百万而已。 如果再碰上自然灾害、兵荒马乱什么的,人口数量又会降低一大半。如果真的发生战争,打起来的话,再去掉一些老人、妇女、小孩,或者身体素质不符合当兵的人之外,并没有剩下多少壮丁

  • 古代人,处理战场上尸体的办法“花样百出”,其中有一种非常恶心,想想都吃不下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京观,火葬,军粮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只要一开战就会伤亡,古代的医疗水平不够发达,他们的士兵很多都是救治不及时,当场就死在了战场上。 一场战争下来,少说会有上千的士兵躺在战场上,多则几十万的尸体,那么他们都是怎么处理那些战士的尸体的? 第一种就是挖坑掩埋,也是土葬,这种葬法是对战死的士兵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种

  • 军分区干部杨上堃试图拉着部分不对叛逃,彭德怀主张击毙他,毛主席却放他一条生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上堃,彭德怀,毛泽东,军分区

    1940年2月,正在办公室的彭德怀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彭德怀听后愤怒不已,拍着桌子大声的说道“这个人胆子也太大了,必须枪毙了他!” 紧接着,彭德怀向毛主席请示,主席听后,点了一根烟思虑了一下说道“这个人不能杀,给他一条活路。” 这个人是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