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展现魏延军事能力的阳溪之战,诸葛亮战后给他连升四级

展现魏延军事能力的阳溪之战,诸葛亮战后给他连升四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321 更新时间:2023/12/5 0:36:45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

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出刘备对魏延的赏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阳溪之战中,魏延是如何展现自己能力的。这是一场容易被忽视的战役,史书记载也是非常简略,但如果仔细品一品,就能发现这是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少有的大胜:

是岁,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阳谿。——《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丞相司马魏延、将军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延迁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懿左将军、高阳乡侯。——《华阳国志》

阳溪之战的经过公元230年,魏大司马曹真因为诸葛亮两次北伐,搞得魏国非常被动,极力主张主动伐蜀。司马懿走西城,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三路大军共同进攻蜀国,诸葛亮在汉中备战迎敌。结果当时大雨连下三十余天,魏军撤退。诸葛亮派魏延、吴懿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郭淮是蜀国的老熟人了,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每次郭淮都有率军防御,也算是比较有能力的将领,这次居然轻而易举被魏延击溃,可见魏延这一战打的多漂亮。为何说阳溪之战是一场大胜第一,史书记载向来惜字如金,而且用词很讲究。“破”、“大破”这种字眼被用来描述战役,往往都是压倒性的胜利。第二,战后魏延、吴懿得到的封赏。公元223年刘禅登基后,魏延被封为都亭侯;公元227年,诸葛亮到汉中准备北伐,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阳溪之战后,魏延的官职成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直接被封为南郑侯。征西大将军不用多说,这属于重号将军;假节,更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誉,诸葛亮主政时期,魏延是唯一一位假节的将军。更重要的是爵位,都亭侯是最低的侯爵,南郑侯已经是县侯了,魏延从亭侯直接越过亭侯、都乡侯、乡候连升四级成为县侯,这得是多大的军功!可惜的是,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史书虽然记载了这次战役,但对于双方兵力、战役经过却都没有记载。只是记录了结果,大破之,然后就是记载了战后魏延、吴懿的官职和封赏。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自己亲率主力与诸葛亮正面决战。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纵观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马谡失街亭导致功亏一篑)。魏延主导的阳溪之战、卤城之战都是难得的胜利,因此可见魏延的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般。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马植杰《三国史》、《三国演义》

标签: 诸葛亮魏延阳溪司马懿张郃刘备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下令杀魏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演义“骗”了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马岱,刘备,姜维,关羽

    三国演义中第104回,诸葛亮大限将到,于是一一向姜维、杨仪、费祎等人交代后事。他还交给长史杨仪一个锦囊,郑重其事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魏延必反,在魏延造反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两军阵前拿出锦囊,那时候斩魏延的人就出现了。”当时杨仪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半信半疑,但是基于对诸葛亮的盲目信任,当时没说什么。

  • 诸葛亮临死前给了魏延三条路,为什么魏延都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徐德福讲营销标签:魏延,刘备,姜维,费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那么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怎么样?《三国志》杨仪传中一句话可以看出:“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蜀国中后期,诸葛亮的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魏延。杨仪帮助诸葛亮筹办粮草等军中事务,相当于公司的行政副总,魏延却是诸葛亮的先锋大将,相当于营销副总,这两人都很重要

  •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魏延,刘备,蜀汉,关羽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汉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其鸣不平。这么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其脑后有反骨的滑稽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真的能看得见魏延所谓的反骨吗?其实这只是掩饰之词了,谁脑后有什么反骨?完全是骗人的把戏。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拿着“脑后有反骨”的罪

  • 蜀汉最有争议的将军——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诸葛亮,刘表,杨仪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三国时期的名将“魏延”,魏延字‘文长’是蜀汉阵营后期武将中的中流砥柱,也是汉昭烈帝刘备后期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深受刘备的器重,在刘备入主蜀地时魏延曾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力排众议将魏延封为‘汉中太守’委以大任,魏延十分感动在继任之前向刘备说“若曹操举天下

  • 为什么说魏延之死是咎由自取?你看看诸葛亮有多么维护重和用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魏延,刘备,费祎,蜀汉,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需要一名得力猛将镇守汉中。宣布任命时,张飞洋洋得意地走上前,刘备笑骂:“又不是你,你上来干什么!”张飞尴尬不已,憨憨地回到座上。这回刘备打算将治所迁回成都,汉中必将成为边陲重镇,而留守汉中者,非亲信宿将难当此大任。张飞本以为汉中都督之位是自己囊中之物,舍我其谁,众人也都认为

  • 魏延是不是真想叛蜀?(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延,费祎,丞相,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蜀汉很大程度是靠丞相一人在撑着,现在丞相走了,蜀军必定人心浮动,这种情况下,退兵是上策。只是这次撤军差点引发了蜀汉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分裂。丞相走之前的具体的撤军安排如下:1、要求密不发丧,待全军退入斜谷之后再行宣布。2、撤军的负责人选择了驻于斜谷口的杨仪,魏延、姜维负责断后。杨仪,字威公,襄阳人。赤

  •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你看看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是谁?不除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凡人侃史标签:魏延,刘备,姜维,马谡,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赤壁之战后,魏延便归刘备所有,历经入川之战,汉中之战,算得上是川蜀阵营之中顶尖上将。除五虎上将之外,魏延堪当川中大将之首,其威望也在姜维、王平等人之前。但就是这样一员大将,却在诸葛亮临死之前,想尽办法将其除掉。在史料《三国志》中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在史料来看,魏延根本

  • 罗贯中之前,魏延已经是“反派人物”,那么究竟是谁丑化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魏延,刘备,罗贯中,诸葛亮,小说家,三国演义,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我们都知道,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丑化。魏延从一开始出场,就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形象,和忠义的黄忠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在刘备夺成都过程中,庞统准备在宴席中上演一场“鸿门宴”的戏,派魏延学“项庄舞剑”,想以此杀掉刘璋。在雒城之战中,魏延为了争功差点被杀,最终幸亏黄忠出手才把他救下来。后来北伐中,由于

  • 述说三国名将魏延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魏延,刘备,李严,蜀汉,诸葛亮,曹操

    魏延投奔刘备的时间比较早,但地位比较低。在刘备211年入川时,魏延只是曲侯、别部司马之类的连营级军官。等到214年打下益州之后,黄忠一下子晋级为讨虏将军,属于将军中较高的品级(相当于中将集团军司令),与关羽平齐。而魏延也大幅度提升,晋级为牙门将军(相当于大校师长),和黄忠之前的军职差不多。此时魏延的

  • 如果魏延不死,而是接替诸葛亮管理蜀汉,结局会如何?比姜维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魏延,刘禅,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姜维还,天文学家

    事实上,如果让魏延接替了诸葛亮的职务,其结局会和众人想象的大不相同,不信你看刘禅说了什么!在许多人的看法中,魏延这个人军事能力超强,若他活着,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必定能够带领蜀汉北伐成功,问鼎中原!当年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完全比不上魏延!所以只要让魏延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