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述说三国名将魏延的那些事

述说三国名将魏延的那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4/2/17 14:48:24

魏延投奔刘备的时间比较早,但地位比较低。在刘备211年入川时,魏延只是曲侯、别部司马之类的连营级军官。

等到214年打下益州之后,黄忠一下子晋级为讨虏将军,属于将军中较高的品级(相当于中将集团军司令),与关羽平齐。而魏延也大幅度提升,晋级为牙门将军(相当于大校师长),和黄忠之前的军职差不多。

此时魏延的军职地位,在蜀汉集团中是排不进前三十名的。不过,毕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部曲军官,成长为有名号的将军了。而且,刘备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前途未可限量。

此后数年,曹操和刘备两家围绕汉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当年冬天派张郃进攻三巴,被张飞击败。217年,刘备开始进攻汉中。最后到219年,终于斩杀了曹操大将夏侯渊,并逼得曹操退兵。刘备集团成为汉中的最后拥有者。

魏延在这些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到底有哪些表现,史书同样没有记载。他的荆州老前辈黄忠,因为斩杀夏侯渊的战绩,被晋级为后将军(相当于上将,战区总指挥),甚至引得关羽的争风吃醋。而魏延则在刘备称汉中王后,再次坐上直升飞机。

汉中是刘备费尽千辛万苦才从曹操手中抢来的,也是蜀汉集团对抗曹魏的第一线。这样的军区重担,大部分人都认为该老将张飞来,而刘备则提拔了魏延。于是,魏延一跃成为汉中都督、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这其中,汉中都督即主管汉中地区的军事,领汉中太守即兼任汉中市的市长。当然,汉中老百姓大部分都被曹操迁走了,魏延这个太守大概有点类似于兵团建设的地方。而镇远将军则是属于将军中较高的级别,相当于中将集团军司令又是和黄忠之前的职务差不多。

这里面要提出另一位老将赵云来比较。赵云从200年开始跟随刘备。赤壁之战后,魏延只是曲将、司马时,赵云已然官拜牙门将军、偏将军,比魏延地位高得多。可是等到打下益州后,赵云晋升为翊军将军(相当于少将军长),而魏延晋升为牙门将军,两者差距已经小了不少。而到汉中之战后,魏延升为镇远将军,赵云依然是翊军将军,其职位已经低于魏延。

此时的蜀汉军事系统中,除了刘备自任汉中王、大司马(相当于元帅中央军委主席)外,最高的就是左将军马超、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相当于上将战区司令长官。

其他的,最多也就是和魏延大致一个档次。刘备的老部下糜竺当上了安汉将军,孙乾是秉忠将军,简雍是昭德将军,这几个地位略高于魏延,但没有什么实权。还有降将申耽是征北将军,名义上也略高于魏延,有毛用?

真正压过魏延的,是李严。李严此时官拜辅汉将军,高于魏延的镇远将军,同时也是刘备着力提拔的实权派。

这么算来,219年的魏延,在蜀汉集团内的武将排名中,大致次于关张马黄和李严,能进前六。如果再加上糜竺、孙乾、简雍、许靖、射援、赖恭等挂武职的文臣,大约是十多名的样子。甚至,如果要计较手中实权的大小或者说直属军队的多少,作为汉中军分区司令的魏延有可能仅次于关羽,成为蜀汉军中的第二号掌军大将。

此时的魏延,地位比起214年来,自然又是更上层楼。至于有的人说那时候魏延的地位已经超过诸葛亮,这就是瞎扯了。诸葛亮的军衔是军师将军,确实未必高于魏延的镇远将军。手中兵力,负责后勤的诸葛亮更是没法和魏延相比。然而诸葛亮当时有署大司马府事,相当于中央军委主席刘备的执行助理,是刘备的谋主。诸葛亮和魏延的差别基本就是功人和功狗的差距。

219年蜀汉遭遇了巅峰跌落的剧变,丢失荆州,武将之首关羽丧命。次年黄忠病故,曹丕篡汉。再往后,刘备称帝,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马超为骠骑将军(相当于陆军副总司令,大将军衔),而魏延则略升一点,晋级为镇北将军,还是相当于中将。此时魏延的武将排名已经是第四了。

接下来两年,蜀汉继续不断死人。张飞被部下所杀,马超病故。甚至文臣中,孙乾、糜竺、许靖等人也纷纷撒手人寰。这样,到223年刘备临终托孤时,镇北将军魏延已经成为蜀汉军事系统中仅次于丞相诸葛亮和辅汉将军李严的第三号人物。甚至把朝廷中文官扒拉出来,魏延也称得上屈指可数的巨头。

刘备去世后,三巨头各自加官进爵。一把手诸葛亮以丞相之尊,很快加益州牧(四川省长),开府,封武乡侯,成为蜀汉大权的实质掌控者。二把手李严在刘备去世前便被任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相当于统帅总长,阿斗继位后封为都乡侯。226年,李严封前将军(战区司令长官,上将)。而魏延暂时没有这方面的升迁。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后,驻扎到汉中,于是魏延汉中都督的职务也就虚化了。诸葛亮任命他为督前部(前敌总指挥),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正式成为北伐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到230年,曹魏方面大举讨伐蜀汉的举动失败,随后魏延、吴懿又率领第四次北伐,击败魏军郭淮、费曜。这一年,蜀汉众人纷纷升迁。李严晋级为骠骑将军(副总司令,大将)。魏延晋级为征西大将军(也相当于大将)。还有位刘备的男宠刘琰晋级为车骑将军,但只是虚职。后面晋级的将领们,都比他们的级别低。此时魏延依旧是蜀汉军中职位最高的四人之一,论实权则是军中三把手,北伐军二把手。

等到231年李严因为运粮事件被罢官,234年春刘琰因为怀疑刘阿斗搞他老婆而被砍头,魏延便成为蜀军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

由此可知,魏延作为跟随刘备资历很深的老将,他在入蜀后开始成为蜀军重要角色,攻取汉中后已经是蜀汉屈指可数的重臣。而在刘禅时代,魏延是蜀军中三巨头之一,李严罢官后更成为蜀汉中仅次于诸葛亮的核心人物。除了刘备时代的两次飞升,魏延基本实现了论资排辈稳步晋升。基本上,该他的都有他的,不该他的也没捞到啥。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气质那么好还来看小甲的文章,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标签: 魏延刘备李严蜀汉诸葛亮曹操

更多文章

  • 如果魏延不死,而是接替诸葛亮管理蜀汉,结局会如何?比姜维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魏延,刘禅,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姜维还,天文学家

    事实上,如果让魏延接替了诸葛亮的职务,其结局会和众人想象的大不相同,不信你看刘禅说了什么!在许多人的看法中,魏延这个人军事能力超强,若他活着,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必定能够带领蜀汉北伐成功,问鼎中原!当年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完全比不上魏延!所以只要让魏延掌军

  • 蜀汉君臣博弈,魏延是被冤杀的,还是说真的叛变蜀汉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魏延,诸葛亮,刘备,蜀汉,冤杀,司马懿

    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大败元气大伤。 刘备败逃白帝城后不久就去世了,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被杀,黄忠、马超相继病逝,赵云也年迈去世了。 自此蜀国的五大最强战力也没有了,唯一在威望和实力上不差的武将 魏延就是蜀国唯一能打的了,那么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又是怎么成了叛徒,而被夷三族呢 ?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分

  • 诸葛亮为何临终前一定要安排杀魏延,这公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魏延,刘备,黄忠,马岱,姜维,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首先说明,“诸葛亮在自己死前一定要安排杀魏延”,这个话题应该在《三国演义》下讨论。毕竟,只有演义中的诸葛亮才一心杀魏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但没有安排杀魏延,甚至他留下的遗命,即使魏延真的不听话,也只是让姜维断后撤退——换句话说,如果魏延打算背叛蜀汉投奔魏国,诸葛亮是拿他一点没办法的,主力能退回去就

  •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魏延难辞其咎,姜维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延,关羽,司马懿,蜀汉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经过一番谋划,引诱司马懿魏军进入上方谷,并放火烧之。然而天不绝司马懿,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父子三人逃出生天。此后,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阵前羞辱魏军,司马懿都禁止出战,高挂免战牌,铁了心要和蜀军比持久战。诸葛亮太过于操劳,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听闻吴国已经撤兵的报告后,

  • 魏延是否被冤杀?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何时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魏延,陈寿,蜀汉,马岱,诸葛亮,三国志,科学家,历史学家,曹操手下

    公元234年,蜀国发生了一连串重大的事情和变故,第一件事情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第二件事情是长史杨仪和大将魏延发生火并,魏延被杀,第三件事情是杨仪不满封赏,出言抱怨,被削职流放,不久被逼自杀。这三件大事中,第二件和第三件都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引发的。杨仪自尽,属于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但是魏延被杀,在

  • 刘备称帝,蜀汉100多位大臣支持,为何没魏延、关羽、张飞和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丑哥搞笑社标签:刘备,魏延,关羽,张飞,蜀汉,赵云,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公元214年,刘备派遣手下大将简雍将刘璋劝降,随后将益州占据。此时,“诸葛亮为肱骨,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语出《三国志先主传》)此处,有一点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关羽和张飞原本和刘备是“桃园三结义”的好哥们,但是,却并不是“宾友”,而是“爪牙”。公元221年,

  • 诸葛亮为啥非要除掉魏延! 并非魏延有反骨, 真实原因很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笑话一点就通标签:魏延,刘备,关羽,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非要除掉魏延,并非魏延脑后有反骨那么简单!真实的原因很残酷!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两人初次见面时,厌恶的种子就已经相互种下了!当时魏延两次主动投靠刘备,还帮助关羽成功拿下了长沙城,令刘备非常感动,就连一向非常高傲的关羽,都对魏延非

  •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延、诸葛亮,集体不服刘备号令?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张飞,赵子龙,魏延,诸葛亮,刘备

    从三国鼎立到西晋的统一,魏蜀吴的分疆而治是因为相互牵制、势力均衡;而西晋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则是因为此消彼长、一家独大。这一点,时人其实都看得明白,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对”目标都是三足鼎立,而曹魏一直都是一副谋取天下的架势。在国家体量方面,曹魏实力要远胜于蜀和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加上疫病流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魏延,蜀汉,刘备,司马懿

    事实上,诸葛亮曾三次对魏延动杀心,而他之所以非要杀魏延,除了他一开始就不看好魏延,北伐时期魏延公开和他唱反调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魏延坏了诸葛亮的大计,这一系列的行为综合在一起,促成了诸葛亮安排马岱诛杀魏延的计划!诸葛亮第一次对魏延显露杀机魏延原本是刘表的手下,他非常仰慕刘备的仁义,所以

  • 刘备死后,诸葛亮真正忌惮的并非魏延,而是战无不胜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诸葛亮,魏延,刘禅,关羽

    喜欢《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刘备死后,新崛起的大将包括魏延、张苞、关平、杨仪等人都成了蜀军的中坚力量,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却十分忌惮蜀军中的猛将魏延,因为他觉得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但其实诸葛亮真正忌惮的大将并非魏延,会影响到刘禅帝位的其实另有其人!▲刘封有勇有才干,因身份尴尬,成为诸葛亮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