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中出土魏延墓,墓前跪着诸葛亮?专家:蠢货才会相信!

汉中出土魏延墓,墓前跪着诸葛亮?专家:蠢货才会相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道远文史 访问量:3975 更新时间:2024/2/17 11:17:21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罗贯中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进行艺术加工所著,因其影响力巨大,从而导致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不管《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多大,但它毕竟只是小说,千万不要拿它当作历史来看。很多人看了多遍《三国演义》后,便自认为掌握了三国历史,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别的不说,单是魏延这个历史人物,就让诸葛亮背了数百年的黑锅。

演义中说魏延生有反骨,被诸葛亮一眼看穿,还差点将魏延斩首。临终前甚至还设下一计害死魏延,以至于有人传言,说魏延墓前跪着诸葛亮。

魏延真的是反骨仔吗?诸葛亮临终前真的害死了魏延吗?网传魏延墓前跪着诸葛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魏延是反骨仔吗?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认为魏延是个反骨仔,脑后生有反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魏延杀了自己的主子韩玄,才投靠刘备的,那么历史上的韩玄,真的是魏延所杀吗?

其实关于历史上韩玄的结局,史书并没有记载,但关于魏延投靠刘备,《三国志》中却有详细记载。

《三国志》: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三国志》记载的很简短,说魏延是带着自己的部下,投靠刘备并跟随其进入蜀地,因屡立战功,被升为牙门将军。

这不能证明韩玄为魏延所杀,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韩玄墓却足以证明,最起码历史上的韩玄,并不是《三国演义》里所写的那样。

墓碑上写的很清楚,叫“汉之忠臣韩玄之墓”。

何为忠臣,不屈服于刘备等军阀集团,为汉朝殉葬,这方为汉之忠臣。当时刘备大军到来,部下尽皆投降,只有韩玄不肯降刘,因此选择自尽。

《韩玄墓记》也有记载:玄“威信智略,足以服人”,“宽厚爱人,玄与三郡俱降,兵不血刃,百姓安堵,可谓知顺逆之理,有安全之德。”

这就与《三国演义》所说的完全不同,这便是历史上真正的韩玄,他深受百姓的拥护,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种小人。

从这也能看出,演义中所说魏延斩杀韩玄,也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最起码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韩玄是被魏延所杀。

二、诸葛亮真的害死了魏延吗?

前文中有提到,演义中说魏延是反骨仔,纯属子虚乌有,因为魏延在蜀中时,深受刘备的器重,还让魏延镇守汉中这么重要的地方,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应该会让张飞镇守汉中,但刘备的决定却让人大出意料。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也极为器重魏延,还没开始北伐,便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这是因为刘备与诸葛亮都知道,魏延确是一位大将之才。

诸葛亮在世时,魏延可谓是春风得意,蜀中群臣没有人敢和魏延叫板(除了杨仪),这也就造成了魏延略微傲慢的性格,当然比起关羽还是差了一些。

当时蜀汉有一大臣名叫刘琰,早年便跟随刘备四处飘荡,算是蜀汉的元老,然而他在与魏延言语不和后,诸葛亮却只责备刘琰,这也足以证明诸葛亮对魏延的偏爱。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临终前安排魏延给杨仪等人断后,但魏延却一直与杨仪不和,本想趁机诛杀杨仪,却没有料到他的部下都不帮他,因此匆匆逃亡而被马岱所杀。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然而在裴松之引《魏略》所记载的,则是诸葛亮临终前把兵权交给了魏延,杨仪因担心会被魏延所害,这才诬陷魏延谋反。

裴松之的这种说法是当时流传于曹魏阵营中的流言,二者相比之下,还是陈寿的《三国志》更为可信。但不管怎样,魏延绝不是诸葛亮害死的。

三、结语

网传魏延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能相信这种谣言的人,要么是愚不可及,要么是人云亦云,魏延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害,人们又如何会在魏延墓前设立诸葛亮的石像呢?

况且魏延墓至今仍在,当年蒋琬担任蜀相后,以魏延前期有功,为之礼葬建墓,并雕石马于墓前。

这条证据就足以证明,魏延并没有谋反,若是魏延真的谋反,蒋琬是不会给他礼葬建墓的,自古以来,反贼就是“十恶不赦”其中之一的罪名,是不可饶恕的。

魏延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墓前只有两个石头做的马匹,并没有什么人像,因此这种谣言便不攻自破。

随着媒体的发达,网传越来越多的谣言,部分人为了吸引眼球,甚至还传出诸葛亮就是汉献帝这样的荒诞谣言,实在是荒谬至极。

因此,我们在看历史资料时,还是要以证据为主,否则再多的推断假设,那也只是假设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展现魏延军事能力的阳溪之战,诸葛亮战后给他连升四级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阳溪,司马懿,张郃,刘备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

  • 诸葛亮下令杀魏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演义“骗”了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诸葛亮,魏延,马岱,刘备,姜维,关羽

    三国演义中第104回,诸葛亮大限将到,于是一一向姜维、杨仪、费祎等人交代后事。他还交给长史杨仪一个锦囊,郑重其事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魏延必反,在魏延造反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两军阵前拿出锦囊,那时候斩魏延的人就出现了。”当时杨仪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半信半疑,但是基于对诸葛亮的盲目信任,当时没说什么。

  • 诸葛亮临死前给了魏延三条路,为什么魏延都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徐德福讲营销标签:魏延,刘备,姜维,费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那么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怎么样?《三国志》杨仪传中一句话可以看出:“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蜀国中后期,诸葛亮的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杨仪,一个是魏延。杨仪帮助诸葛亮筹办粮草等军中事务,相当于公司的行政副总,魏延却是诸葛亮的先锋大将,相当于营销副总,这两人都很重要

  •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魏延,刘备,蜀汉,关羽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汉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其鸣不平。这么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其脑后有反骨的滑稽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真的能看得见魏延所谓的反骨吗?其实这只是掩饰之词了,谁脑后有什么反骨?完全是骗人的把戏。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拿着“脑后有反骨”的罪

  • 蜀汉最有争议的将军——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诸葛亮,刘表,杨仪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三国时期的名将“魏延”,魏延字‘文长’是蜀汉阵营后期武将中的中流砥柱,也是汉昭烈帝刘备后期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深受刘备的器重,在刘备入主蜀地时魏延曾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力排众议将魏延封为‘汉中太守’委以大任,魏延十分感动在继任之前向刘备说“若曹操举天下

  • 为什么说魏延之死是咎由自取?你看看诸葛亮有多么维护重和用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魏延,刘备,费祎,蜀汉,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需要一名得力猛将镇守汉中。宣布任命时,张飞洋洋得意地走上前,刘备笑骂:“又不是你,你上来干什么!”张飞尴尬不已,憨憨地回到座上。这回刘备打算将治所迁回成都,汉中必将成为边陲重镇,而留守汉中者,非亲信宿将难当此大任。张飞本以为汉中都督之位是自己囊中之物,舍我其谁,众人也都认为

  • 魏延是不是真想叛蜀?(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延,费祎,丞相,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蜀汉很大程度是靠丞相一人在撑着,现在丞相走了,蜀军必定人心浮动,这种情况下,退兵是上策。只是这次撤军差点引发了蜀汉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分裂。丞相走之前的具体的撤军安排如下:1、要求密不发丧,待全军退入斜谷之后再行宣布。2、撤军的负责人选择了驻于斜谷口的杨仪,魏延、姜维负责断后。杨仪,字威公,襄阳人。赤

  •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你看看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是谁?不除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凡人侃史标签:魏延,刘备,姜维,马谡,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赤壁之战后,魏延便归刘备所有,历经入川之战,汉中之战,算得上是川蜀阵营之中顶尖上将。除五虎上将之外,魏延堪当川中大将之首,其威望也在姜维、王平等人之前。但就是这样一员大将,却在诸葛亮临死之前,想尽办法将其除掉。在史料《三国志》中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在史料来看,魏延根本

  • 罗贯中之前,魏延已经是“反派人物”,那么究竟是谁丑化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魏延,刘备,罗贯中,诸葛亮,小说家,三国演义,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我们都知道,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丑化。魏延从一开始出场,就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形象,和忠义的黄忠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在刘备夺成都过程中,庞统准备在宴席中上演一场“鸿门宴”的戏,派魏延学“项庄舞剑”,想以此杀掉刘璋。在雒城之战中,魏延为了争功差点被杀,最终幸亏黄忠出手才把他救下来。后来北伐中,由于

  • 述说三国名将魏延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魏延,刘备,李严,蜀汉,诸葛亮,曹操

    魏延投奔刘备的时间比较早,但地位比较低。在刘备211年入川时,魏延只是曲侯、别部司马之类的连营级军官。等到214年打下益州之后,黄忠一下子晋级为讨虏将军,属于将军中较高的品级(相当于中将集团军司令),与关羽平齐。而魏延也大幅度提升,晋级为牙门将军(相当于大校师长),和黄忠之前的军职差不多。此时魏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