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荀彧后果有多严重?其后代辅佐司马师司马昭,最终推翻曹魏

曹操杀荀彧后果有多严重?其后代辅佐司马师司马昭,最终推翻曹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4/2/15 22:29:27

一说到三国时期,大家都会想到的是群雄逐鹿的时代,的确,乱世出英雄。这个纷乱的时代,自然有无数有才之人奋而雄起,争相问鼎天下,立志成为那一个唯一的帝王。然而,这个时代的人才太多了,有无数的人在半路就身陨在历史长河中,只有各方面实力都兼具的人才走到最后,比如魏蜀吴三个政权。

刘备与孙权的实力以及出身,人们经常加以分析解读,但是对曹操的解读却大多是抱着不好的态度,盖因罗贯中自己本身就秉持着“尊刘贬曹”的态度,人们受到了影响,所以也会产生这样的认知。

但实际上,曹操虽然是“奸臣”,但他的实力却是不俗的,一手建立起了强大的魏国。不过,他大概也没有想到魏国最后灭亡,是因为他杀了荀彧,由此他的后代去辅佐司马氏了,最终推翻曹魏。

曹魏之“子房”

古来但凡一些帝王想要做出一番业绩,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不能改变历史风向的,他们大多都需要无数人的辅助,最重要的就是两股力量,即“文武”,武代表的是兵卒和将领,而文则代表的是谋士。只有“文”,那么就会变成赵括之类的“纸上谈兵”,即空想;只有“武”,就会成为只有四肢发达的蛮夫,什么也干不好。

这两者的关系就完全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单拎一个出来固然能像韩非子说的“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但是二者兼得是最好。而这两者结合诠释的最好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几大中心人物。

比如刘备的武将代表就是关羽、张飞、赵云等,“文”方面自然就是诸葛亮、法正了。作为他的对手的曹操,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谋士的,荀彧就是其一,曾经一度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

荀彧是颍川人,出自荀氏家族,荀氏家族是典型的门阀世家,他们中的很多人自然是汉室皇帝的拥泵,荀彧也不例外。本来他是被举荐为官的,但因为董卓废掉少帝刘辩,立了汉献帝刘协,然后封自己为相国。眼看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就是荀彧就退官还乡。

而他的老家为袁绍的地盘,袁绍素闻荀彧的才名,于是就将荀彧奉为上宾,想要其为自己效力。然而荀彧看的出来,袁绍并不能成气候,直接去了曹操处。因为曹操这个时候师出的旗帜是匡扶汉室,而荀彧作为传统的儒家学生,自然是想要汉室恢复到从前,因为他们一直相信汉室是不会灭的。

看到荀彧这样的人才来到自己的麾下,曹操自然是喜不自胜,将其归为自己的谋士,而荀彧在曹操的麾下,也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国演义》书中,著名的三大战争之一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胜袁绍,而这其中就有荀彧的智谋在发挥作用。

除了自己本身发挥智谋之外,荀彧还为曹操笼络了许多人才,比如郭嘉陈群杜畿,以及后来发挥大作用的司马懿。这个时候的曹操政权,可以说是主君与臣下最和睦的时候,但臣子和主君就像是这天下的形式一般,“合久必分,分久必分”。最终,曹操和荀彧也走到了分道扬镳的境地。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们分道扬镳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的最终目标不一样了。早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荀彧这个时候的主要注意力在董卓势力,所以没有过多的反对,而曹操也是把汉献帝作为把持世家门阀的筹码,自己暂时没有称帝的打算。

但是随着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门臣越来越多,而且他是最重要的政权把持人,所以到了后期,看到刘备和孙权都称帝了,他自己也有了想要称帝的打算。然而,这种称帝自然要徐徐图之,所以他想要给进爵国公,为自己加封九锡。然而这个时候的荀彧则极力劝阻。

从这个事情以后,荀彧和曹操开始分道扬镳,因为他们的最终目标出现了问题。而曹操后来越来越觉得荀彧不顺眼,恐怕是将来自己承袭大统的绊脚石,于是赐死了他。

君子复仇,十年不晚

虽然曹操赐死了荀彧,但是他最终因为世家门阀的实力,也没有当上皇帝,而是其子曹丕成为了魏国的第一个皇帝。然而这个魏国政权虽然建立了,最后却灭亡的很快,还是灭在了荀氏后人手中。

如前面所说,荀彧代表的是世家势力,而曹操最后居然把他杀掉了,那么他背后的世家自然也不再忠心臣服曹操,所以才有曹操晚年的时候,去征伐刘备,但是还没有打出什么结果来,就不得不快速回到自己的大本营镇住门阀势力。

而荀彧的后代荀顗更是在这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司马懿最后夺得了曹魏政权后,荀顗便成为了西晋司马氏的功臣。并且在最开初的时候,司马家族的人司马师立了曹髦为帝。但是荀顗就发现了新皇帝不好掌控,然而他想要的不仅是废了新皇帝,还要打击他的跟随势力,于是趁机提醒司马师“清君侧”。为此,司马氏的势力再一次壮大。

在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成为中心人物,而荀顗这个时候就如他曾经的父亲一样,在司马氏的政权中发挥着谋士的作用,最后曹魏政权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再有有任何踪影,也彻底报了曹操曾经杀了自己父亲的仇恨。

结语

曹操是一代枭雄,本身实力不俗,因此引得各方的人才来投奔他。不过这投奔中,有的自然是想着去奔好前程,有的则是为了大义家国,譬如荀彧这样的人。他自己自然是不能兴复汉室,所以投奔曹操,希望借助他的力量能止戈兵息。然而,权力的欲望是可怕的,当初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注定他不会将汉献帝放在眼里,所以荀彧的想法都是奢望。

而曹操作为政治家,相对而言,确实心胸狭隘了,没有从大局方面进行考量。荀彧固然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但是他代表的却是以门阀世家中的儒生,传统的儒生自然想的就是光复汉室,曹操一杀荀彧,那么他背后代表的群体自然不会再忠心效忠曹魏政权,而荀彧的后代子孙自然也会把这笔账记在心里,所以曹魏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完全印证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曹操司马昭荀彧司马师曹魏刘备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停止对蜀汉用兵?司马昭不小心说漏了嘴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蜀汉,曹魏,三国,汉朝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停止对蜀汉用兵?司马昭不小心说漏了嘴导语:诸葛亮与司马懿天生是死敌,诸葛亮生时,二人斗的不可开交,司马懿想要灭了蜀汉,而诸葛亮想要灭了曹魏。五丈原上,司马懿忍辱负重,耗死了诸葛亮,这正是他带兵攻打蜀汉的好时机,即使不懂兵法的人也知道,诸葛亮一死,蜀汉必然会受影响,如果举兵攻打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没敢杀他,群臣疑惑,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禅,司马昭,蜀汉,诸葛亮,刘备

    三国时代涌现了无数英雄好汉,给我们展示了一段段热血豪迈的英雄故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以弱胜强的蜀汉阵营,在蜀汉有一身都是胆的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有多智近若妖的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侠义的关云长为兄弟两肋插刀……但是在一众英雄好汉之中,却有个不成器的二代目刘禅崽卖爷田不心疼,败送了蜀

  • 司马昭之心!美国拔剑亮刃,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路路观察标签:美军,战略轰炸机,战机,美国,核弹,核武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也逐渐成为了“美国人”的话题中心。前两天,美国空军携手军火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正式推出了号称“六代战机”的美军新时代战略威慑重器——B-21隐身战略轰炸机。毫不讳言,即便是放在世界范围来看,这也算的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新闻!无他,俄总统

  • 今日,券商太给力了!主力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炫飞卡卡西标签:大盘,a股,股市,三国,司马昭,散户投资者

    周四股市收盘!今天的A股,走步非常漂亮,低开消化利空,高走制造台阶,让散户舒服的走下去,说实话,我很佩服主力的勇气,竟然这个时候还沉住了气。盘中,券商板块凭借一己之力,将整个行情推向了最高潮,意味着什么?中国主力,现在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了,我为何这么说?如下所示:第一:就在昨天,很多人预测今天是

  • 姜维胆大如斗,一计害三贤,最后却便宜了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司马昭,姜维,钟会,蜀汉,邓艾,刘禅

    公元263年,魏国名将邓艾趁着魏军主帅钟会与蜀军主帅姜维在剑阁对峙,偷渡阴平,直扑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如果换做是其他人的话,这个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姜维是诸葛武侯的继承者,不能称之为“其他人”。姜维听到邓艾逼近成都、诸葛瞻战死的消息,又听说后主要投奔孙吴或逃往南中,于是放弃了剑阁,率领

  • 司马昭本想处死刘禅,看到刘禅门前三个字,杀心全退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司马昭,刘禅,蜀汉,魏国,邓艾

    导语:刘禅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懦弱无能,贪杯好色的昏君形象。刘备死后他接管蜀汉,尽管有诸葛亮这样逆天的人物辅佐下依旧成绩全无,还把诸葛亮活生生的累死了。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居然选择投降,从此蜀国灭亡,而他也和所有蜀汉高官一起被迁到洛阳。但他在洛阳初期还是收到了一定的生命危险,直到他在门前写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百官不解,司马昭:倒过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蒋琬

    一说到刘禅,人们熟知的谚语、歇后语、成语等一个接着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阿斗的江山——白送”。不仅仅是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把刘禅描写成一个昏庸无能的形象,就连《三国志》、《邓艾传》等具有历史公正性的史书都记载着刘禅愚蠢的所作所为。有人说,读史书,千万不要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而是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孙权

    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尽显风骚,留下了他们的青史。重情重义,讲究以德治国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唯才是举的曹操以及善用能人、英武果断的孙权等,他们各有特点,性格分明,被后人所称颂。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后人称颂,例如阴险狡诈的袁氏兄弟,搬弄是非的郭图,以及后来被人们唾弃的“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相

  • 夏侯玄的魔力:司马懿欣赏有加,司马师执意要杀,司马昭流泪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汉朝,夏侯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史说三国

    夏侯玄是魏晋禅代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曹家、司马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懿对他青睐有加,司马师却执意要杀死他,司马昭流着泪为他求情。但司马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夏侯玄并夷三族。名重天下的大名士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於色。夏侯玄

  • 他是曹操的重孙,却没有曹操的本事,为什么要跟司马昭拼命

    历史解密编辑:老土历史标签:曹操,司马昭,司马师,曹叡,刘邦

    公元254年,年仅13岁的少年曹髦正在邺城闲居。虽然才13岁,他却成天忧愁满面。对于普通人来说,他是天潢贵胄,一出生就有爵位等着他,一辈子荣华富贵而无需劳作。然而,作为曹操的重孙,他这些年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从出生至今,没有任何自由。从他堂哥曹芳继位做皇帝开始,曹家人的命运就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