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年,曹操在把曹丕、曹植谁立为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当他询问谋士贾诩的建议时,贾诩深知这是可怕的站队问题,一个回答不好,就有掉脑袋的可能。
于是他沉默了许久后,说出短短的一句话,就使自己暗中支持的曹丕,被确定为继承人。
曹操有二十多个儿子,在继承人问题上,他心中考虑了4个儿子,分别是曹昂、曹丕、曹植、曹冲。
但曹昂早年战死疆场,有着神童之称的曹冲,也因病早夭。这样,曹操心目中的人选,就只有曹丕、曹植了。
因长子曹昂战死,次子曹丕就成了曹操的长子。
按理说,曹丕作为长子,在继承人问题上,应比三子曹植更有优势,但曹植的才华实在太出众了。
甚至,后世谢灵运这样评价:天下才共一石,而曹植就占了八斗。
以此可见,曹植是多么的富有才华。
因为曹植实在太出众了,曹操便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这可就让曹丕慌了神。
于是,曹丕力立即到了位列曹操五大谋士之一的贾诩,希望得到贾诩的支持。
面对继承人的站队问题,贾诩深知一旦陷进去,就会有掉脑袋的危险。
于是,他对曹丕的回答是:勤勤恳恳的做事,孜孜不倦的学习,遵守孝道就可以了。
贾诩回复曹丕的话,真是无可挑剔,这话纵使传到曹操耳朵里,曹操也不能说他站队曹丕啊!
不久,曹操在继承人问题上,咨询贾诩的意见,因为曹丕之前希望得到贾诩的帮助,因此贾诩在暗中是支持曹丕的。
但他又不能明说,让曹丕做曹操的继承人,以避免引起曹操的猜忌。
于是在曹操让他提建议时,他低头不语,过了许久,曹操又问贾诩:你怎么不说话呢?
贾诩回道:我在想一件事情。
想什么事情呢?
当年,袁绍、刘表都因溺爱幼子,临终时在继承人问题上选择了废长立幼。
结果不仅导致兄弟间互相争斗,还把老子打下的基业,都搞丢了。
听了贾诩的一番话,曹操哈哈大笑,立即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确定立曹丕为自己的继承人。
贾诩作为一个职场老狐狸,面对曹老板提出的最敏感话题,他当然不会去正面回答,而是以百转千回的方式,达到了暗中支持曹丕的效果。
更关键的是,贾诩的巧妙回答,使曹操并不认为他出现了站队问题。因此不但采纳了他的建议,还对他更加信任。
像贾诩这种随机应变、一语定乾坤的能力之人,您的身边有吗?欢迎讨论。
素材来源: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