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战略版:不用贾诩的驱散骑,去掉敌人各种增益,增伤很明显

三国志战略版:不用贾诩的驱散骑,去掉敌人各种增益,增伤很明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978 更新时间:2024/1/10 5:39:00

有个粉丝给花席发了一张图,藤甲兵烧了40伤害,而灼烧竟然234伤害,为什么藤甲兵的伤害比灼烧还低。

文章的末尾,花席会说一下自己的答案,看看你的想法与花席一样吗。

[正文开始]

目前的魏法骑,通常是曹操、程昱贾诩组合,就算是组成五谋臣也是搭配SP郭嘉或者SP荀彧,很少有人使用荀攸这个武将,这一期花席介绍个由荀攸组成的魏法骑。

一:荀攸战法简介

1:移除敌人1-2人的增益状态

能移除状态:敌人依靠主动、突击战法触发的增益状态。

这些状态属于主动战法造成的增益状态。

【荀攸、满宠都是移除敌人增益】

夺魂挟魄的属性增加

折冲御侮的护盾

勇者得前的护盾

击其惰归的伤害预备状态

黄忠的暴击

瞋目横矛的武力、横扫

关羽、华雄的伤害增加

关银屏的伤害叠加

吕玲绮的发动率

曹仁的洞察

法正的盾、免伤

其中关银屏的增伤,关羽的增伤,法正的盾都是比较常见的,夺魂、折冲、勇者也比较多。

不能移除状态:敌人依靠指挥、被动、兵书、装备带来的增益。

虽然无法移除指挥战法带来的增益,但是移除关羽、关银屏、法正、夺魂、折冲、勇者、击其惰归一类的效果,也算是很好了。

2:提高我军全体6%主动战法发动率,智力加成后达到10%-11%左右,并且下次发动主动战法后,对敌军单体造成102%谋略攻击。

【很像BUG的设定】

假设友军不发动主动战法,而荀攸释放了N次十二奇策,这个102%伤害会一直叠加,直到友军释放出战法时,一次性打出N次伤害。

举个例子:

荀攸1-3回合释放3次十二奇策,程昱1-2回合没发动战法,3回合才发动,这时荀攸就会打出3次102%的谋略伤害,如果你发现荀攸突然打出一串伤害,千万别认为他出现BUG了。

【荀攸的伤害也很高】

根据这个效果,当队伍3人都有主动战法时,荀攸每发动一次战法,就可以造成102%×3=306%伤害,从伤害值来说算很高了。

二:战法搭配

这个队伍的战报由“凌霄丨无内鬼”提供,他玩这个队伍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确定了战法。

曹操:唇枪舌战+魅惑

程昱:太平道法+士别三日

荀攸:刮骨疗毒+八门金锁阵

最开始他让荀攸带杯蛇鬼车,但是效果不好,带上刮骨疗毒之后就稳定多了,因为荀攸触发战法就可以提高发动率,所以刮骨疗毒效果很稳定。

【属性】3个都加智力,曹操可以加统帅抗揍。

8局打满的话,唇枪舌战平均5-6次,十面埋伏4-5次1.8w以上伤害,十二奇策4次左右,伤害不稳定,需要看对面队伍,多的时候7-8k,少的时候1-3k,

刮骨能发动4次左右,回复量看对面打出的伤害,一般6-7k,多的时候单局1.5w左右。

三:队伍思路

曹操八门先手打出嘲讽,保护队友的同时打出各种控制,因为曹操智力不错,唇枪舌战能打1000-3000伤害,同时避开桃园这类带箕形阵的队伍,不怕减伤及其他针对主将的战法。

程昱开局依靠八门金锁的稳定负面,而且有曹操补充负面,只要打出战法就是二段伤害,在太平道法及荀攸自带战法的加持下,十面埋伏能达到56%的概率,稳定持续输出,加上士别三日有效避免aoe伤害,稳定了程昱的血量,以此保证输出。

荀攸作为辅助,移除对方群体增益的同时,为我方全体增加10%的主动发动概率,同时补点输出。

四:实战效果展示

1:三势阵张角

魅惑技穷张角,最终4回合就解决战斗,其中荀攸刮骨3次,因为没有掉血只恢复134兵力。

2:姜维蜀弓

发动5次刮骨,治疗6328兵力,曹操4次唇枪舌战虽然只有1566伤害,但也算是有点用。

3:虎臣弓

遇到速攻队伍,容易爆头,这是个 缺点,如果你非常希望打这种突击流,建议曹操加统帅,增加抗揍能力。

4:蜀枪

骑兵打枪兵肯定吃亏,但是有时候也能打赢,就看曹操的控制,还有程昱的爆发,比如这一次就是四回合三次十面埋伏,敌人的战法都没发动就死了。

5:太尉盾

骑兵打盾兵就不用多说了,还有程昱这种无视防御伤害的武将。

6:陆逊

遇到陆逊枪兵肯定不建议打,因为枪兵克制骑兵,而且敌人有草船一类的战法。

7:群弓

只看到这一张战报,先击杀了一个群弓,然后打平了太尉盾。

【文章开始的图】藤甲兵与持续战法的小知识

藤甲兵:受到武将当前兵力、智力、破阵的影响。

持续战法:按照武将释放时的血量计算。

花席的理解,触发藤甲兵伤害时黄盖不到1000血,所以伤害很低,黄盖释放灼烧时可能有5000-6000血,导致伤害很高,哪怕黄盖1兵,也是按照5000兵释放时的伤害计算。

以上就是花席这一期文章的全部内容,总的来说这个队伍可以玩,没有贾诩的情况下荀攸也是有不一样作用的。

标签: 贾诩荀攸程昱曹操法正关羽陆逊三国志

更多文章

  •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详解贾诩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董卓,李傕,袁绍,三国,曹操麾下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根据历史的记载,他前后更换过五次主公,却依然备受重用,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位:牛辅(董卓)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牛辅遣李傕、郭汜、贾诩等出兵攻打关东

  • 汉末名士贾诩,到底是有心祸乱天下的罪人,还是被迫保命的参与者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贾诩,曹操,张绣,李傕,袁绍,董卓,刘表,三国,曹操麾下

    贾诩是三国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称赞贾诩的说他具有不亚于张良、陈平一样的智谋,贬低贾诩的说他是毫无忠信之辈。可我们细读了贾诩的一生后,我们发现贾诩确实是一个智谋超群,总是能在关键时刻选择正确的方向,但是要说他是多么心肠歹毒,为了自己利益不惜祸乱天下的毒士,也难免有失有失公允。那么身处乱世的贾诩,他的所作

  • 如果曹操听了贾诩建议,没有去打赤壁,曹操能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贾诩,刘备,孙权,周瑜,赤壁,三国,东汉,汉朝,曹操手下

    赤壁之战前,贾诩曾提出过一个建议。贾诩提出:曹操破袁氏,定荆州,威名远扬,军势鼎盛;现在如果先在安抚荆州百姓,使民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也就是说,暂缓东下,先安定荆州全境,巩固占领地区,进行战略休整,安定内部,训练水师,然后再图取江东。然而,曹操未作采纳,急切发起赤壁之战,最终失败,

  • 评选三国五个最坏谋士:毒士贾诩位居榜首,郭嘉和法正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贾诩,郭嘉,法正,曹操,刘备,许攸

    曹操的求贤令揭开了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阴暗面,那就是道德已经被枭雄们踩在脚下,有能力的坏人大行其道,甚至可以金印紫绶,位列三公九卿,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曹操连发三道求贤令,把用人的道德标准降到了马里亚纳海沟之下:“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不仁者必然不义,不孝之人很难尽忠,曹

  • 曹魏阵营有一奇人,计谋比贾诩毒,性格比关羽傲,别人却只能忍让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贾诩,关羽,程昱,曹魏,张绣,王允,李傕,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在三国历史中要说谁最毒,估计很多人会想到“毒士”贾诩,因为此人虽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那么,到底怎么损人利己法呢?比如贾诩煽动李傕等人造反,并以此保全自己,虽然李傕等人最后兵败身死,但终究对汉朝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此举让王允在这时期获得了大量权力。然而王允的想法太过极端,理念上

  • 贾诩:文和乱武,谋动天下,以一己之力改变三国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贾诩,曹操,董卓,曹丕,马超,吕布

    谋士者,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三国中的谋士有很多,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厉害的,我会选择贾诩,一个真正的谋士,在乱世中几易其主,漂泊半生,但总能在关键时刻帮老板做出正确决定,以一己之力改变汉末三国走向。贾诩,字文和文和乱武一:李郭之乱。贾诩,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身怀奇谋,胆识过人

  •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一生算无遗策,是明哲保身的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袁绍,刘表,曹丕,李傕,三国

    曹魏众多谋士中,《三国志》将荀彧、荀攸、贾诩并列一传,为众臣之首,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论德行情操,贾诩难以与二荀相提并论,他能够排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绝顶的智慧。三国历史中,真正堪称料事如神、几乎没有失误的谋臣,恐怕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唯有贾诩。在乱世之中,一般人根本看不清大盘的

  • 马超是冤枉的:他不惜代价想保住马腾性命,结果被曹操贾诩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马超,马腾,贾诩,诗人,曹魏,曹操手下

    看《三国演义》,马超是忠臣孝子;看《三国志》,马超则是个逆子贰臣。陈寿和罗贯中因为立场不同,看马超的角度也不同,究竟哪个马超是真实的,咱们还得从其他史料中去找答案。演义小说自然当不得真,史料也不完全可信,我们只有将《后汉书》、《三国志》、《通鉴纪事本末》等多部史料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点

  • 三国谋士贾诩,才智过人,曹操死后辅佐曹丕继位,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贾诩,曹操,曹丕,诸葛亮,刘备,三国,汉朝

    导语:说到三国时期,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各路英雄相互争夺,最后才形成了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和曹丕的魏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正是因为时代的动荡才造就了无数的英雄。在三国里涌现了很多的武将,但是那些文臣才真正能够称得上是老谋深算的人才。如果说武将是左膀,那文臣谋士

  • “能掐会算”不输诸葛亮、贾诩,为何孙权却不肯重用他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标签:贾诩,孙权,刘备,关羽,东吴,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里面最能掐会算的谋士是谁呢?喜欢曹魏帝国的朋友,一定会说贾诩是最厉害的,他在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曹丕等主子手下办事,从来都是算无遗策,料事如神,而喜欢蜀汉王朝的朋友,则一定会说诸葛亮、庞统、法正都是精于天文理数,掐指能算,翻眼就料定天意的一流术士,而东吴帝国这边呢,一般人们都认为周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