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谋士排行榜前20位,郭嘉、贾诩上榜,司马懿真能强过诸葛亮?

三国谋士排行榜前20位,郭嘉、贾诩上榜,司马懿真能强过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茗人堂史 访问量:4404 更新时间:2024/2/1 10:06:29

20、徐庶:受《三国演义》影响,不少人觉得,徐庶实乃世外高人,且忠心耿耿,故而进入曹营后一言不发。其实徐庶也想在曹操那里好好表现,只可惜曹操麾下的谋士太多了,轮不到徐庶表现。

19、逢纪:他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主要功绩是帮助袁绍夺取冀州,奠定了袁绍雄踞北方的基础。郭图谗言沮授,而逢纪则在官渡战败后谗言田丰。后来袁谭要求袁尚增兵,袁尚不但不增兵,反而让逢纪监视袁谭。袁谭非常不待见于是逢纪,随便找个理由就把逢纪砍了。

18、诸葛瑾:他是诸葛亮的哥哥,深得孙权赏识。孙权经常跟诸葛瑾讨论定国安邦之策,诸葛瑾的态度也很明显,就是连蜀抗曹,维持孙刘联盟。石亭之战时,诸葛瑾辅助陆逊,击败曹魏大军。

17、田丰:荀彧评价他为“刚而犯上”,意思是田丰情商太低,不会拐弯说话,直接怼袁绍。官渡之战时,田丰认为袁绍应该积攒力量,十年后再打曹操。可袁绍不听,直接把田丰关了起来。官渡战败后,袁绍认为田丰会取笑自己,于是直接处死了田丰。

16、蒋琬:他是蜀汉后期的肱股之臣。诸葛亮死后,蒋琬官拜尚书令、假节钺,后来成为蜀汉丞相。蒋琬有诸葛亮的理想,提出了东西合力、水路出川等进攻曹魏的良策。可惜蒋琬身子骨不结实,他还没来得及实施谋划,就撒手人寰。

15、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很早就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地位很高。孙策死后,张昭和孙权的关系不太融洽。一个不服气,一个不服管,干完一架就和好,再吵架再和好,循环一生。张昭的才能不在统军作战,在内政治理。

14、程昱:他很早追随曹操,立下不少功劳,而且为人做事非常狠毒,这一点《三国演义》完全忽略。官渡之战,程昱给曹操推荐关羽,关羽一出马就斩颜良,解白马之围。赤壁之战时,程昱识破黄盖的诈降之计,但曹操飘了,不信程昱。

13、沮授:此人智计无双,能跟曹操麾下的绝顶谋士相提并论。只可惜袁绍刚愎自用,头脑不清楚,很少听从从沮授建议。沮授帮助袁绍击败黑山军、公孙瓒,平定河北,地位堪比蜀汉诸葛亮。如果袁绍有刘备的本事,官渡之战就不会输给曹操。

12、庞统:他为人轻狂骜,恃才傲物。庞统长得相当难看,难看到了“人见人恨”的地步。孙权看了一眼庞统,差点吐了,刘备同样也接受不了这样一个又丑又狂的人。诸葛亮一再夸赞庞统的聪明才智,刘备才重用庞统。取西川时庞统夺益州立下大功,可惜英年早逝。

11、陈宫:此人性格刚烈,足智多谋。陈宫辅佐吕布夺下兖州、徐州,还多次击败曹操。《三国演义》里面,陈宫才略超群,但未遇明主,总有人叹息为何他不归降曹操。正史里面,陈宫人品差劲,多次想忽悠武将反水吕布,自己做主公。

10、鲁肃:电视剧把鲁肃塑造成了一个“忠厚老实、善良好说话”的实在人。正史中的鲁肃虽不善奇谋,但战略目光极高,有格局有眼界。赤壁之战,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两家联盟。鲁肃懂得三足鼎立,两弱想存活下去就必须联手抗强,否则唇亡齿寒。

9、郭嘉:奉孝不死,卧龙不出?开玩笑,真的是开玩笑。说破大天,郭嘉也就只有一个“十胜十败论”。所谓的“十胜十败论”其实就是大忽悠,把正常人忽悠瘸了。这种近乎阿谀的吹捧之言,比起千古流芳的“隆中对”来说,差得太多。

8、法正:此人以奇谋妙计见长,擅长出奇制胜,冷不丁冒出来一记狠招。汉中之战时,蜀汉曹魏对峙一年之久,法正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来回勾引夏侯渊。抓住夏侯渊的行军破绽后,黄忠斩杀曹魏主帅夏侯渊。夏侯渊的死,震动了曹魏朝野上下。

7、荀攸:曹操的“谋主”。荀攸功绩比郭嘉也强多了,主要有:献计击败张绣、刘表;献计击败吕布;辅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跟荀彧相比,荀攸的计谋主要体现在一两场战役上。打赢一场仗,攻下一座城池,对荀攸来说问题不大,但无法谋取天下。

6、陆逊:主要功绩有:石亭之战击败曹魏,曹休重伤不愈,不久后一命归西;夷陵之战击败蜀汉,气死刘备。陆逊的妻子孙氏是孙策的女儿,孙氏与陆氏的联姻是让孙权对陆逊信任的关键因素之一。

5、司马懿:司马老贼被电视剧捧上了天。司马懿可有改变天下大势的战略规划?司马懿就是能熬,熬死曹操、曹丕,渐露峥嵘;熬死曹真、曹休,露出狼子野心。司马懿手握七倍于诸葛亮的兵力,十倍于诸葛亮的粮草,一直都被诸葛亮压着打。

4、贾诩:赫赫有名的“毒士”,主要功绩有:献计张绣,要不是典韦死战,张绣就把曹操干掉了;献计曹操,离间马超韩遂,用一张纸就粉碎了“西凉铁骑”。贾诩擅长剖析人心,他的计谋大多建立在人心之上,跟天时地利关系不大,就是拿捏你的想法。

3、周瑜:万人之英,周公瑾。孙策跟周瑜之间,不像君臣,更像兄弟。周瑜后来才渐渐明白,孙权不是孙策。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如果没有周瑜用火攻击败曹操,也就没有了魏蜀吴三国。

2、荀彧:真正的谋士,是战略层面的谋士。能够达到这种级别的谋士,三国只有三位,分别是周瑜、荀彧、诸葛亮。诸葛亮手里牌最差,荀彧手里的牌最好。荀彧追随曹操时,袁绍、吕布、袁术、张绣、马超等诸侯的实力都非常强劲。没有荀彧为曹操制定战略规划,曹魏起不来。

1、诸葛亮:想抹黑诸葛亮,喷子们总能找到千奇百怪的角度。喷子们,听过“武庙十哲”吗?三国时期仅有一人位列“武庙十哲”,他就是诸葛亮。“武庙十哲”还有白起韩信张良孙武等兵家鼻祖。你敢说诸葛亮不能打?

更多文章

  • 三国志战略版:不用贾诩的驱散骑,去掉敌人各种增益,增伤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贾诩,荀攸,程昱,曹操,法正,关羽,陆逊,三国志

    有个粉丝给花席发了一张图,藤甲兵烧了40伤害,而灼烧竟然234伤害,为什么藤甲兵的伤害比灼烧还低。文章的末尾,花席会说一下自己的答案,看看你的想法与花席一样吗。[正文开始]目前的魏法骑,通常是曹操、程昱、贾诩组合,就算是组成五谋臣也是搭配SP郭嘉或者SP荀彧,很少有人使用荀攸这个武将,这一期花席介绍

  •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详解贾诩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董卓,李傕,袁绍,三国,曹操麾下

    老谋深算的贾诩有过几个主公?根据历史的记载,他前后更换过五次主公,却依然备受重用,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位:牛辅(董卓)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牛辅遣李傕、郭汜、贾诩等出兵攻打关东

  • 汉末名士贾诩,到底是有心祸乱天下的罪人,还是被迫保命的参与者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贾诩,曹操,张绣,李傕,袁绍,董卓,刘表,三国,曹操麾下

    贾诩是三国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称赞贾诩的说他具有不亚于张良、陈平一样的智谋,贬低贾诩的说他是毫无忠信之辈。可我们细读了贾诩的一生后,我们发现贾诩确实是一个智谋超群,总是能在关键时刻选择正确的方向,但是要说他是多么心肠歹毒,为了自己利益不惜祸乱天下的毒士,也难免有失有失公允。那么身处乱世的贾诩,他的所作

  • 如果曹操听了贾诩建议,没有去打赤壁,曹操能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贾诩,刘备,孙权,周瑜,赤壁,三国,东汉,汉朝,曹操手下

    赤壁之战前,贾诩曾提出过一个建议。贾诩提出:曹操破袁氏,定荆州,威名远扬,军势鼎盛;现在如果先在安抚荆州百姓,使民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也就是说,暂缓东下,先安定荆州全境,巩固占领地区,进行战略休整,安定内部,训练水师,然后再图取江东。然而,曹操未作采纳,急切发起赤壁之战,最终失败,

  • 评选三国五个最坏谋士:毒士贾诩位居榜首,郭嘉和法正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贾诩,郭嘉,法正,曹操,刘备,许攸

    曹操的求贤令揭开了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阴暗面,那就是道德已经被枭雄们踩在脚下,有能力的坏人大行其道,甚至可以金印紫绶,位列三公九卿,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曹操连发三道求贤令,把用人的道德标准降到了马里亚纳海沟之下:“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不仁者必然不义,不孝之人很难尽忠,曹

  • 曹魏阵营有一奇人,计谋比贾诩毒,性格比关羽傲,别人却只能忍让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贾诩,关羽,程昱,曹魏,张绣,王允,李傕,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在三国历史中要说谁最毒,估计很多人会想到“毒士”贾诩,因为此人虽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那么,到底怎么损人利己法呢?比如贾诩煽动李傕等人造反,并以此保全自己,虽然李傕等人最后兵败身死,但终究对汉朝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此举让王允在这时期获得了大量权力。然而王允的想法太过极端,理念上

  • 贾诩:文和乱武,谋动天下,以一己之力改变三国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贾诩,曹操,董卓,曹丕,马超,吕布

    谋士者,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三国中的谋士有很多,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厉害的,我会选择贾诩,一个真正的谋士,在乱世中几易其主,漂泊半生,但总能在关键时刻帮老板做出正确决定,以一己之力改变汉末三国走向。贾诩,字文和文和乱武一:李郭之乱。贾诩,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身怀奇谋,胆识过人

  •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一生算无遗策,是明哲保身的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袁绍,刘表,曹丕,李傕,三国

    曹魏众多谋士中,《三国志》将荀彧、荀攸、贾诩并列一传,为众臣之首,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论德行情操,贾诩难以与二荀相提并论,他能够排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绝顶的智慧。三国历史中,真正堪称料事如神、几乎没有失误的谋臣,恐怕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唯有贾诩。在乱世之中,一般人根本看不清大盘的

  • 马超是冤枉的:他不惜代价想保住马腾性命,结果被曹操贾诩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马超,马腾,贾诩,诗人,曹魏,曹操手下

    看《三国演义》,马超是忠臣孝子;看《三国志》,马超则是个逆子贰臣。陈寿和罗贯中因为立场不同,看马超的角度也不同,究竟哪个马超是真实的,咱们还得从其他史料中去找答案。演义小说自然当不得真,史料也不完全可信,我们只有将《后汉书》、《三国志》、《通鉴纪事本末》等多部史料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点

  • 三国谋士贾诩,才智过人,曹操死后辅佐曹丕继位,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贾诩,曹操,曹丕,诸葛亮,刘备,三国,汉朝

    导语:说到三国时期,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各路英雄相互争夺,最后才形成了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和曹丕的魏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正是因为时代的动荡才造就了无数的英雄。在三国里涌现了很多的武将,但是那些文臣才真正能够称得上是老谋深算的人才。如果说武将是左膀,那文臣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