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的谋主是法正,曹操的谋主是荀攸,谁称得上孙权的谋主?

刘备的谋主是法正,曹操的谋主是荀攸,谁称得上孙权的谋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4/1/19 4:15:35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谋士众多,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等等,众所周知,曹操的谋主不是荀彧,也不是郭嘉,而是荀攸。

可能有人会疑问,荀彧帮助曹操运筹帷幄,被称为张良,而郭嘉算无遗策,奇谋层出不穷,为何不是他们两个?为何是荀攸呢?证据是什么?

史书明确记载,《三国志 荀彧传》记载:是时荀攸常为谋主。

荀攸可不简单,千万不要小看了荀攸,荀攸计谋百出,一点儿也不比郭嘉差,曹操打吕布的时候,荀攸力劝曹操不能退军,随即献出一条奇计,水淹下邳城,吕布最终被生擒,这是荀攸的谋划。

官渡之战时,荀攸献计,一战斩杀了颜良,紧接着,又献计斩杀了文丑,袁绍两员猛将都是荀攸献计搞定的。

荀攸又建议曹操派徐晃烧毁袁绍的粮草,然后,再来一个更狠的,釜底抽薪,力劝曹操采用许攸的计策,派五千精锐骑兵,奇袭乌巢,将袁绍的粮草烧了个底朝天。

荀攸又力劝曹洪接受张郃和高览投降,为曹操收获两员大将,这都是荀攸的功劳。

因此,说荀攸是曹操的谋主,一点儿也没错,实至名归。

再看刘备,刘备的谋士,除了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还有庞统、孙乾法正等人,其实,刘备的谋主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庞统,而是法正。

为什么是法正呢?证据是什么?

史书《三国志 法正传》记载: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法正原来是益州刘璋的部下,刘备攻取益州时,法正不仅不帮刘璋,反而劝说刘璋投降刘备。

法正投降刘备后,深受刘备重用,众所周知,刘备取汉中时,法正献计,刘备大将黄忠,在定军山一战,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杀,断去曹操一臂,法正立下大功。

除此之外,就连诸葛亮都非常佩服法正的奇谋,对法正另眼相看。

刘备对法正也非常信任和敬重,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交战,在战场上,刘备军形势不利,刘备大怒,冒着箭雨,冲在前面,众人都劝刘备赶紧撤回来,刘备不听,这时,法正冲到刘备前面,刘备一看,赶紧劝法正撤回来,法正说,主公您都没撤,我也不撤,刘备一看,怕伤到了法正,赶紧撤了。

由此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那么,孙权的谋主是谁呢?

孙权的谋主,不是周瑜,不是张昭,不是吕范,也不是陆逊,更不是诸葛瑾

周瑜和陆逊,是孙权的三军统帅,是带兵打仗,主持军务的,张昭和吕范,是孙权的谋士,他们出馊主意还可以,并不能称得上是谋主,张昭还是个投降派,诸葛瑾最多是个君子,也不是谋主。

孙权的谋主,我觉得应该是鲁肃。当然,鲁肃有谋士的头脑,也可以统帅三军,做过东吴的都督。

鲁肃是文武双全式的人物,善于骑射。

《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

不仅如此,鲁肃还可以统兵,而出谋划策更厉害,鲁肃是杰出的战略家和外交家。

早在鲁肃刚见到孙权时,和孙权谈话,鲁肃就给孙权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为孙权规划了鼎足江东的战略,以建立帝王之业。

《三国志 鲁肃传》记载: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鲁肃力主抗曹,和周瑜都是坚定的主战派。鲁肃对孙权说,我们这些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主公您不能投降曹操,因为,我们这些人投降了,还可以当个郡守什么的官,而主公您投降了曹操,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也许连命都没了。

此外,鲁肃还极力劝说孙权和刘备联盟,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赤壁之战打赢了曹操,鲁肃功不可没,鲁肃的眼光非常长远。

孙权和关羽多次因为荆州的事,差点擦枪走火,都是鲁肃从孙刘联盟的大局考虑,极力斡旋,才避免事态扩大,否则,曹操就有机会趁机对东吴下手。因此,说鲁肃是孙权的谋主,是合格的。

标签: 刘备曹操孙权荀攸法正

更多文章

  • 曹操麾下有那么多谋士,为什么荀攸被曹操当作谋主?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曹操,荀攸,袁绍,郭嘉,刘表,军师

    官渡之战结束后两年,袁绍由于无法接受战败的现实,抑郁生病,最终病死。而曹操则在这两年间休养生息恢复了元气,在得知袁绍病逝的消息后,曹操果断以荀攸和郭嘉为军师,率大军北上,拉开了统一北方,彻底剪除袁氏集团的战争。由于袁绍的三个儿子,一个有突出能力的人才都没有,因此上,曹操此次一路作战,是屡战皆胜,没过

  • 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何继续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曹操,荀彧,荀攸,袁绍,曹魏,董卓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因此“心不能平”。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郡劳军。荀彧到达以后

  • 荀攸:低调,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荀攸,曹操,荀彧,董卓,吕布,颜良,三国,汉朝,汉献帝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功劳很大,脾气很小,虽奇谋妙计百出,却从不自言有功;他智冠天下,洞悉形势,却独独以“愚”立身,以“拙”处世;他就是曹操的“谋主”——荀攸。史书中,荀攸在曹营谋臣中的地位与作用,仅次于荀彧。如果说荀彧是坐镇后方的萧何,那荀攸便是运筹帷幄的张良。在曹操统一北方

  • 肖说三国 96 | 荀攸点破江东计,曹操否认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丝绸之路标签:曹操,荀攸,周瑜,丞相,曹丕,江东,诗人,汉朝,东汉,诸葛亮,肖说三国,史说三国

    形势发展到了这般田地,荀攸再也不忍心只作为旁观者不说话了。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劝谏曹操,说:“石碑和丹书这些吉祥的物品,据推算是江东的奸计。”曹操疑惑不解,问:“孙权周瑜如此劳顿,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荀攸解释道:“第一,可以使丞相与一批反对晋帝晋爵的大汉朝臣矛盾激化;第二,可以使丞相与拥立曹丕的势力

  • 曹魏肱骨-军师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荀攸,曹操,荀彧,郭嘉,吕布,董卓

    荀彧坐镇后方,给曹操打造了一个安稳的大本营,郭嘉常常能跟随的上曹操的思路而让曹操非常开心,不过这并非就说曹营没有其他的参谋,郭嘉是军师祭酒,就代表还有一个军师,同样出身荀家而声名赫赫,可惜后来荀彧选择了天子,导致他也被冷落,不过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曹魏的肱骨之臣,曾辅助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能

  • 征战三国时,荀攸为曹操出谋划策,为什么今人看郭嘉更胜荀攸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曹操,郭嘉,荀攸,荀彧,董卓,吕布

    三分真来七分假,《三国演义》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三国人物形象,诸如诸葛亮,关羽,周瑜等等,然其中不乏虚构、夸大之言。不过《三国演义》中关于郭嘉生平的描述却与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基本相同。相信许多朋友对于郭嘉的认识也正是来自《三国演义》,虽然演义中对郭嘉并没有虚构、夸大之言,但不得不说郭嘉之所以一举成

  • 曹操擒获吕布时,郭嘉荀攸等谋士都在身边,为何只听刘备的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曹操,吕布,刘备,董卓,袁绍

    曹操表面上是在征求刘备意见,但实际上却是给刘备挖了一个坑。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二月,在曹操围困了下邳三个月之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最终,吕布无奈之下,只得下城投降。而在被五花大绑至曹操面前时,吕布试图说服曹操,让他放了自己,而对此,曹操也表示出了迟疑,犹豫究竟要不要杀掉吕布。关键时刻,一旁的刘

  • 曹魏五谋臣之“谋主”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魏,荀攸,曹操,荀彧,董卓,贾诩,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谋士团体中有五位顶尖谋士被后世称为“曹魏五谋臣”,他们在曹操征战的岁月里为曹操以自身的谋略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有早夭的郭奉孝,有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有“勇冠贲育”的程昱,也有号称“毒士”的贾诩,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最后一位号称“谋主”的荀攸。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同时

  • 【三国说-30】三国曹操阵营顶级军师之“谋主”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粤卫平台标签:曹操,荀攸,荀彧,袁绍,贾诩,诸葛亮,三国说,三国(电视剧),古装剧

    【三国说】栏目精彩回顾:《三国演义》以及三国戏曲、评弹等文学艺术的广为流传和深远影响,三国成了国人心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以至于不谈三国,不足以语历史,对一衣带水的日本影响尤深,对诸葛亮、郭嘉等智谋之士顶礼膜拜,三国游戏层出不穷,让国内外又产生了无数三国爱好者。三国时代,战争是主线,军事谋略成为关注的焦

  • 曹操有谋主荀攸,刘备有谋主法正,两人谁更胜一筹呢?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刘备,荀攸,法正,袁绍,东汉,夏侯渊,曹操手下

    导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谋士的作用。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不胜枚举,如秦末范增、张良,隋末唐初的房玄龄、杜如晦,元末明初的刘伯温,李善长等等。其中三国时代更是一个巅峰,魏蜀阵营都有着这样的人物,被比作谋主的比如曹营里的荀攸,刘备营中的法正。那么这两人谁更胜一筹呢?综观历史上的潮流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