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面对大清为什么不堪一击 李自成不是打赢过大明军队吗

李自成面对大清为什么不堪一击 李自成不是打赢过大明军队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00 更新时间:2024/1/16 2:07:3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和明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1644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平常也不平常的一年。平常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论朝代如何更迭,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平常则是因为在那一年,中华大地的主角已经不是在煤山上一条白绫殒命的崇祯皇帝,也不是连山海关都没进的顺治皇帝,而是那个刚刚走进乾清宫的大顺永昌皇帝,那个十五年前的小小饥民李自成。

李自成,比最早进行农民起义的陈胜吴广更著名的农民代表,在明末清初的混乱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自成的造反原因与历代农民起义的原因大致无二,说白了就是实在日子过不下去,吃不上饭,官府压迫,再不造反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吃人的官兵给弄死,横竖都是死,还不如豁出去搏一搏,搏赢了就是滔天富贵,搏输了还白赚这么多时光。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以农民起义的身份获得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因为他不像其他起义前辈那样“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而是在打下了大片地盘称帝后,以最快的速度迈进了紫禁城,甚至还没到半年时间。

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的时候,清兵还在山海关外被吴三桂阻拦着,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又明显实力不入大顺,可以说夺下了紫禁城的李自成已经有很大可能重新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属于自己的帝国了。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打败了明朝的李自成,在面对后来入关的清军时如此不堪一击?难道清兵就这么强吗?说实话,单论战斗力,拉拢了蒙古骑兵的清军的确非常强,但李自成打不过清军的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本身太弱了。

明朝的败,并不是败给了李自成,而是败给了自己,李自成其实根本没赢过大明,在他攻打紫禁城的时候,明朝早已经只剩一个空架子。

明朝的衰败,首当其冲的就是党派之争。东西二厂的存在,注定了宦官势大,为了遏制宦官势力,东林党开始崭露头角。这其实是一种制衡的手段,明嘉靖年间就已经形成了司礼监宦官和内阁大臣进行相互制衡的局面。

但问题在于不论宦官还是东林党,其实在治国方面都没啥能耐,只能说看谁更加恶劣。崇祯皇帝一即位就处理了宦官头子魏忠贤,魏忠贤虽然无恶不作,但至少在治国的大格局方面是要比当时的东林党有魄力的。

他的死直接将平衡打破,导致宦官失利,而崇祯帝又没办法控制住东林党派人士,这就导致朝廷内部开始不统一,文官集团开始以籍贯划分党派,政令难以上通下达,朝堂更是一片混乱。

其次就是官员德不配位,政治腐败。从上面那一点可以看出,笔者本人对东林党是没什么好感的,像是《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中也是如此认为:东林党人“是一群没有多少政治远见,缺乏治国才能”的士大夫,“在好同恶异,党同伐异方面,东林党比起其地诸党成员来,常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但好歹东林党人士在道德品质上还是可以的,他们能够致力于社会道德文化秩序和政治法律秩序的重建。除开东林党外,晚明的大部分官员甚至连他们还不如,趁着国家爆发灾情大肆收购土地,导致周围百姓无地可种,国库也因为没有足够的赋税收入导致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富支出,同时压迫乡里横行霸道,这才使得明朝对于农民起义、北方后金崛起应对不足。

最后一点在于晚明本身军事实力不行。明朝作为一个中国火器的开端,初期的三大营就有著名的神机营,全部配备火器,就连在那个时代极为稀罕的红夷大炮都有,所以当时的明朝实力还得十分强劲的。

但土木堡之变导致明朝军事开始落后,之后明朝皇帝不再重视热武器,到了崇祯帝后更是因为自己的多疑性格,迫害了大群将领,像是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等等,就连《明史》都表示:“传庭死,而明亡矣。”

在晚明自毁长城的举动下,可以说只要是支有点战斗力的部队,都能将其击败,所以说并不是李自成打败了明朝,换张献忠或者皇太极在同一时间攻打紫禁城,一样能攻下,所以说晚明真正的悲歌还是来自于自身。

标签: 明朝李自成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尹昌隆是什么人?他为何敢公然批评建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尹昌隆,明朝

    每当一提起尹昌隆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驾崩,传位于朱标之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朱元璋是一位勤政的帝王,他在世时,对朱允炆要求较高。朱允炆每天天不亮就要到朱元璋身旁侍立,学习政务。然而,当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逐渐变得慵懒,有时候太

  • 揭秘:清朝皇帝有哪些娱乐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清朝

    著名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本是朝廷官员,但做官几年后他便厌弃官场生活,在担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终于无法忍受,弃官离去,从此归隐田园,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喜欢看古装剧的人很多,不免有人好奇古代帝王是怎

  • 张俊与岳飞和韩世忠的关系有多复杂?张俊与岳飞的死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俊,南宋

    张俊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熟知宋史的读者都知道,北宋出名相,南宋出名将。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覆亡。势如破竹的金国正准备继续南下统一整个中国,此时正是“中兴四将”的横空出世打破了金国的美梦,为南宋小朝廷开辟了一席回旋之地

  • 胤禩的能力如何?他与雍正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胤禩,清朝

    胤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果一个人能让他的对手恨得咬牙切齿的同时还能表达出佩服和遗憾,即使这个人是失败的一方,也足以证明他实力的强劲,当然,这个赢家虽然胜了,但依旧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对手,这对很多人来说也不容易,而雍正帝和他的八弟胤禩就是这种关系。胤禩可以

  • 宋英宗皇后名为高滔滔,她为何会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英宗,皇后

    高氏(1032年—1093年),小字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氏拥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

  • 北齐开国君主高洋,为什么说他是独特的存在?他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高洋,北齐

    高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南北朝时期,长江以北有个统一的政权叫北魏。后来权臣高欢和宇文泰篡权夺位,分别拥立北魏皇室成员建立了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高欢死后,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东魏傀儡皇帝孝静帝,自己荣登大宝,改东魏为北齐,至此北齐王朝正式建立,高洋成为北齐的开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为何始终没有篡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司马昭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昭篡位,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曹魏大将司马懿,成功消磨曹操和曹丕的寿命,他70岁时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掌握军政大权,这也奠定司马家窜魏的基础。到了司马昭掌权时,司马家势力已经遍及朝野,因此当时出现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掌权很久,却不敢篡魏,究竟

  • 邓艾作为一个有功的大将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邓艾,司马昭

    对大将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邓艾是魏国名将,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就是他带兵偷渡阴平,打到成都,迫使刘禅投降,灭了蜀汉。但就是这样一个对魏国有功的人,结局却很悲惨,司马昭下令把他杀了。这是为何呢?这时的司马昭大权在握,应该重用人才,怎么会

  • 孙权在称帝的路上 孙权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权,东吴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20年,枭雄曹操的病逝,这对当时曹、刘、孙三方对峙的势力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事件,这三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最终由三方鼎立演变成三国鼎立,政治、军事上的竞争更显白热化与精彩纷呈。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以其精明的政治头脑,在强敌环伺的

  • 吴王李恪不能成为太子是因为他的出身吗?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王李恪,唐朝

    大家好,说起吴王李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吴王李恪他是李世民与隋朝的公主生下的儿子,这也是李恪不能成为皇帝的一大根本原因,他虽然文武双全而且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但李世民性格犹豫不决一直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总是有各种原因阻碍他,他也放弃了这份念想。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是李世民攻下隋朝的战利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