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颛顼到底做了什么,为何夏朝秦朝都奉他为祖?龙虎墓考古揭秘真相

颛顼到底做了什么,为何夏朝秦朝都奉他为祖?龙虎墓考古揭秘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鉴赏观 访问量:700 更新时间:2024/1/24 23:55:19

华夏子孙追根溯祖,言必提及炎黄二帝,所以又称“炎黄子孙”。而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肇始也是从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开始算起的。

然而,在秦汉之际众多史书在记述上古中原地区的五位威望崇高的部落首领(五帝)时,炎帝和黄帝的尊位却并不稳定。

如:《吕氏春秋》和《礼记》记载的五帝分别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炎黄均在其列;而《世本》《大戴礼记》《史记》认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舜”,有黄帝而无炎帝;《尚书序》和《帝王世纪》却认为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炎黄二帝均不在其中。

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有颛顼,司马迁甚至将颛顼排在黄帝之后,成为地位仅次于黄帝的部落首领。不仅如此,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和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都将颛顼视作开篇始祖。“夏后氏褅黄帝而祖颛顼”,“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

可见,在先秦时期,颛顼就被世人视作华夏族的主神和祖宗。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颛顼到底做了什么,为何地位会如此崇高呢?

1.颛顼的身份

根据史书的记述,“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二十四人”,这并非是说黄帝有25个儿子,而是指黄帝部落联盟中存在25个子氏族,互相通婚,其中唯有青阳和昌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而颛顼正是昌意的儿子,黄帝的孙子(《山海经》则说颛顼乃昌意的孙子,此处采纳《史记》说法)。需要指明的是,古史传说中的上古人物并非某个单独个体,而是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所以,颛顼部落的多代首领可能都会被认为是颛顼。但不论多少代,颛顼出自黄帝直系却是明确的。

2.颛顼的传奇经历

《山海经》说“东海之外大谷,少昊之国,少昊孺颛顼於此”,《帝王世纪》说“颛顼十年而佐少昊”。颛顼本是华夏集团首领黄帝的直系后裔,但其少年时却由东夷集团的首领少昊抚养,在继位为部落首领之后,又与炎帝后裔的共工爆发战争。

与炎黄、虞舜等上古传说人物地望争议较大不同,颛顼统治的核心区域十分明确。《竹书纪年》载“颛顼居濮”,《左传》载“颛顼居帝丘,称高阳氏;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杜预注:“卫,今濮阳县,昔颛顼居之”。《山海经》和《史记集解》也将颛顼死后的归葬地指向濮阳境内。可见,颛顼部落发迹于濮阳,也息眠于濮阳,濮阳“颛顼之墟”基本是学界共识。

不仅如此,濮阳的地理位置既靠近东夷文化区域,也距共工氏所在的河南辉县不远,同文献记载的颛顼受少昊恩泽、与共工争帝位的记载吻合。

但这些记载,仍未能解开上文中的疑问:即颛顼到底做了什么地位如此崇高,还被夏、秦尊为始祖?

濮阳龙虎大墓的发现,解开了谜团。

1987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一处仰韶文化大型遗址,经多年考古发掘,已累计发现房址8座、灰坑345个、墓葬102座、瓮棺葬61座、陶窑4座。

其中,尤其引起国外内关注的是M45号大墓的考古发现。与众多没有随葬物的墓葬不同,M45号墓规格堪称豪华。

墓室正中为年龄在50-55岁左右的墓主,身长1.84米,东西北三个方向分别有三具人殉,西侧人殉为12岁左右女性,头部有刀砍痕迹,双手压于骨盆下方,证实属于非正常死亡;北侧人骨为16岁左右男性;东侧人骨因风化严重,无法鉴定。在墓中左右两侧,分别有用蚌壳精心摆设的龙虎图,所以,该墓又被习称为龙虎墓。

M45号墓考古梳理出四点关键的历史信息:

其一:在仰韶文化,各地氏族普遍仍处在母系氏族或男女平等阶段的时候,墓主所在部落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已具备威权,男尊女卑开始建立,故而墓主死后能以年轻女性随葬;

其二:墓主在墓中的位置是头顶苍天,脚踩大地,乘龙伏虎,处处突显王者之气,预示墓主在当时是一位身份地位相当高的人物,绝非普通的氏族首领;

其三:蚌壳龙虎图案摆放与二象与北斗吻合,表明墓主所在部落具备确定北斗与东西二象的具体位置的能力,墓中发现的宗教祭祀痕迹,表明墓主下葬时部落已有制度化的祭祀仪式,在仰韶文化时期可谓空前。

其四:西水坡遗址文化面貌融合了崇虎的西羌民族与崇龙的东夷民族,融合了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结合文化特征。

《大戴礼记》和《史记》都曾提到颛顼的一大贡献是“履时以象天,洁诚以祭祀”,最后“乘龙而至四海”,说的正是颛顼对原始宗教和天文历法的贡献,在“氏神杂糅,不可方物”的原始社会,颛顼“命重黎绝地通天”,建立了专门的宗教队伍和机构。

而《淮南子》也提到“帝颛顼之法,妇人不避男子于路者,拂之四达之衢”,说的是颛顼确立了男尊女卑的思想,氏族出现威权和分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吴汝祚教授综合西水坡遗址的地望和诸多考古发现后,即认为“颛顼应是这座礼制建筑的享有者”。

不仅如此,龙虎墓所在的西水坡遗址考古学文化辐射范围涵盖海岱(东夷)、皖北、豫东,远远超过黄帝有熊氏的影响范围,尤其是成片墓地及三组蚌砌龙虎图案的发现,在同属后岗一期文化类型的其他遗址中均未发现,印证了《史记》所说的颛顼疆域“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如果说炎黄的贡献是创造了华夏集团,形成了与东夷集团、苗蛮集团三足鼎立之势的话,那么颛顼的贡献则是实现了华夏与东夷的联合,并且在更广域的控制范围内建立起了威权统治。

部落首领不再是维护氏族利益的带头人,而是成为凌驾于部落其他氏族成员之上集军权、祭祀权于一身的王者,掌控着部落内所有的资源和宗教事务,这恰恰是华夏大地从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部落走向宗族社会进而发展为邦国社会的必经阶段。

此后,豫东的颛顼后裔夏后氏建立了家天下的夏朝,而生活在东夷的嬴姓后裔则于西周初年西迁陕甘,最终创立了大一统的秦朝。

更多文章

  • 山海经:颛顼为何能够死而复生,是因为他具有阴阳二元属性之故?

    历史解密编辑:阳Sir的考古之眼标签:颛顼,太昊,少昊,共工,部族,山海经

    之前阳Sir试着解释过颛顼“死而复苏、化为鱼妇”之事,颛顼之所以能够复活,在阳Sir看来,与其本身具备的两种神性息息相关,一种是太阳神的阳性,一种是北方之水的阴性。而这两个神性的获得,也皆与两次著名事件相关,正所谓“一孺一战”!(一)颛顼之太阳神为什么说颛顼具备太阳神的神性?首先,从名字上看,颛顼号

  • 三皇五帝神圣事:颛顼帝“绝天地通”改革和影响深远的文治武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颛顼,少昊,共工,神农氏,黄帝

    颛顼帝在位期间进行了重大的政治改革,实行重大政治举措,始以民事记官,官职以图腾为名,绝地天通,整顿人神社会秩序,改革甲历,颁布“颛顼历”,颛顼治理水患,与共工争天下,颛顼大帝还创造了中国第一首“国歌”,名叫“承云”。以下我们具体分析。一、始以民事记官,官职以图腾为名,使官名和职责清楚分明《国语楚语》

  • 在传世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掌管北方的天帝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社会事呀标签:颛顼,天帝,少昊,共工,五帝,帝喾,神话传说

    在传世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掌管北方的天帝颛顼第一,帝喾第二,颛顼是帝喾的叔叔。颛顼(zhunx)(公元前2342- 2245)中国古代部落联盟的首领,“五帝”之一,姓纪,号莱文,黄帝之孙,昌邑之子。颛顼生了虞舜的第五代祖先虞牧。后来夏和楚都是他的后代。颛顼出生于蜀地若水的野外,住在空桑里。由于少昊的

  • 颛顼与共工的战争,竟引发了世纪大战,而土地神竟是其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颛顼,共工,神农氏,五帝,黄帝

    古往今来,华夏儿女通常会将自己说成是炎黄子孙。这里所谓的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而今天要说的这一位是黄帝的孙子,名叫颛顼。他曾是上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颛顼作为“五帝”之一,其拥有着过人的脑力与谋略,在民众心目中威望极高。在颛顼的统治下,高阳氏部落领地在极短时间内扩张迅速,东到东海部分岛屿,西到甘肃地

  • 中国摆脱神权束缚史:始于颛顼绝地天通,终于商纣自绝于天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颛顼,商朝,王权,天神,商纣王

    所谓“绝地天通”,即隔绝地民与天神相通之道,《国语》云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对于“绝地天通”,古今主流解读是“天地相分,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本质上是政教分离,是中国第一次宗教改革。在普遍愚昧的上古时代,颛顼能够做出如此重大的改革,成为五

  • 炎黄部落的彻底融合,阪泉之余韵,共工与颛顼、帝喾、尧、舜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中培艺标签:颛顼,共工,帝喾,蚩尤,神农氏,炎黄部落,神话传说

    本文为中国历代历史经典战争系列合集中的第六期《炎黄部落的彻底融合,阪泉之余韵,共工与颛顼、帝喾、尧、舜之战》共工在传说中是水神,就是头撞不周山的那个。现实中的共工既是部落的名字,也是共工部落大首领的称号。而作为首领的共工是炎帝的直系后裔,活动区域为江淮下游,而不是炎帝部落时期的黄河下游地区。江淮区域

  • 炎黄子孙的一场对抗,黄帝孙子颛顼赢了,炎帝子孙共工羞愤而撞山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神农氏,颛顼,共工,少昊,五帝

    在距今约三千年到四千年前,现今四川盆地西南的雅砻江与金沙江交汇处下游的某一段河(古时称若水)岸旁,一位女子望向北斗七星中的第七颗星瑶光,正在欣赏北斗星空的魅力之时忽见瑶光星忽然闪亮,如阳光一般好似贯穿了整个月亮,此时腹中有感剧痛后产下一子。这一子后来逼得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又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宗教

  • 颛顼传说里隐含的历史影像(1)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颛顼,少昊,若水,东海,黄帝,山海经,历史影像,神话传说

    颛顼,号高阳,是一个远古部族的名称,也是这个部族数代领袖的统称。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颛顼列入五帝之一,位居黄帝之后。颛顼是少昊时代东夷族群的一个旁系分支,这从高阳这个名号就可以看出来。所谓高阳就是高高升起的太阳,显然和太昊、少昊的“昊”字一脉相承。《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少昊“国”处于东海之外的一个

  • 不周山为通天带来能量的核反应堆,颛顼真的与超级文明有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颛顼,山海经,蚩尤,共工,大禹,大洪水

    今天我们继续谈《山海经》里边的那些诡事,在上古神话传说当中,不周山是被反复提到过的存在,就连奇书《山海经》都是多次提起,就如《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这里便就提到过不周山,说是山,但是却与山不同,而在不少的学者及有关记载当中,上古大战当中,那些战斗场景若

  • 颛顼传说里的中国史:颛顼改革是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颛顼,少昊,祝融,共工,五帝,黄帝,中国史,神话传说

    颛顼继任东夷族群联盟盟主之位后,对内立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第一是治理洪水。《史记》载,颛顼以先进的疏导方法,向共工挑战,最后打败共工,平定了水害。后世按五行说给五帝排序,颛顼被配作玄冥“水帝”,应该反映了一定的史实。第二是修订历法。颛顼在历法上的贡献是对以前的历法进行改革,制定了《颛顼历》。《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