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皖北纪事之鲧建“龙亢城”

皖北纪事之鲧建“龙亢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微宿州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3/12/9 20:19:25

建“龙亢城“

赵汗青·刘欣华

祀鯀

姒伯盗息壤,创建古龙城,

舍命犯天条,牺牲在上洪,

阙功被两淮,百姓无能名,

七祀誌功業,巍巍鯀王宫。

礼: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鯀乃华夏城建之祖,盗帝之息壤建龙坑(古怀远城,今名龙亢)之城,故龙坑亦是上古时国人所建之第一城,洎今已4300多年矣。鲧王之功。仲尼所谓民无能名也,丙申之春余幸访聖迹,谨以诗记之。——馨河先生

中国历史上上古神话对大禹的父亲鲧的传说有两种:

一说鲧和后羿一样,是天上的神主。但是与后羿不同,他下界是为了帮助地上的人类的,没有经过天帝的准许私自下凡。为了帮助人类,下界的时候,偷了天帝的一件宝贝“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大概就是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的。《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与此说相近的还有《尚书·洪范》,这应该是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的文献。箕子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畴,彝伦攸斁(dù)。鲧则殛死,禹乃嗣兴。”洪水治理的结果如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他方法不对而终于失败被杀,其实从屈原的天问中,可以了解到,鲧治理洪水几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派了著名的刽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终于使鲧的治水失败了。

另一种版本说:鲧受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土筑堤建城来堵住洪水,九年间虽没有大成绩,但他的威望却声威大震,天下皆知鲧而不知已摄政的舜。舜怕鲧将来要接尧的位子,便屡屡在尧面前说鲧的坏话,至使鲧因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鲧,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失败了的英雄。

据著名历史学家馨河先生毕60余年精力之考证:鲧不但治水有功,而且还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他建造了史前第一座城“龙坑”。

从文献上看,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莫过于《尚书·洪范》:其云: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同是《尚书》,《尧典》是这样记载此事的: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於!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另外《山海经·海内经》对此也有记载,其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屈原曾在《离骚》中咏道:“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鲧的失败,并非是他本人的无能,而是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真实写照。更为重要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鲧“堵”的失败教训,也就没有后来大禹“疏”的成功。

鲧虽然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他为民造福不惜牺牲生命的壮烈之举,堪与古希腊神话中盗天火给人类的大神普罗米修斯媲美。也可以看出来鲧的伟大,在某种程度上,鲧就类似于古希腊神化中的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但是在伟大之处,鲧实在是不输于他的,因为鲧在死后也没有放弃帮助人类的志愿,他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继承人,他就是中国上古著名的英雄人物----大禹。

鲧不但善于治水,而且还是城郭的创始人。

他在治水的过程中,选中了淮河中游荆山北麓,建造了史前第一座漂亮的城——“龙坑”。

“龙坑” 城在哪?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城即是。

“稻浪,花香,芦苇荡。民居,社庙,陶作坊。捕鱼,狩猎,荡舟楫。入土,祭祀,拜太阳。”

想象中的“龙坑” 距今已有4300多年了,是一座面积巨大、规模空前的城,应由宫城和外郭组成的双城制模式,奠定了后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城的构架。现代人也许根本无法想像,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上古时代,在没有大型设备辅助的当时,如此宏大规模的都城究竟怎样构建,更无法想像这样一座上古时期的城邑,外围耸立着高大的夯土城墙,内部已经规划分明地布局着雄伟壮阔的宫殿区、规模庞大且等级森严的墓葬区,独立完善并有专门守备的大型仓储区,阶级和阶层区划严明的居住区,技艺娴熟并由官方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区,以及无比神圣庄严的祭坛和天文观象台……功能区划齐备合理,俨然已成气势宏大的中土“王都”,成为乡野敬仰的权力中心,四方向往的首善之地。

也正是建了这座城,成就了鲧的名气,因而得罪了摄政王舜。

舜生怕鲧继承尧的帝位,在尧帝面前说鲧功高震主,天下只知有鲧,不知尧帝,并鼓动娥皇女英,天天到尧帝那里散布鲧的坏话,同时暗中百般阻挠鲧治水。

终于,有一天,在舜的诱导下,尧帝看到的是一幅鲧治水不成功的景像,一怒而杀了鲧。鲧的血流满了 “龙坑” 城,山上城里地上全是红色的血。鲧死三年,尸体不腐,这是“龙坑” 城在保护着鲧,舜得知消息后,下令催毁了“龙坑” 城,从此,这座中国历史第一城消失了。再后来,这里留下了一个“龙坑” 和“上红” 地名,至今仍存。当地人认为,这里埋葬了一个被杀死的龙,不吉利,便把“龙坑”改成了“龙亢”, 发音还叫“龙坑”,而“上红” 的红字被改成了洪,成了“上洪” 。

赵 汗 青

赵汗青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高级记者、文史作家、文化学者、博士。曾任安徽经济报宿州记者站站长、《时代•中国之声》杂志副总编、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2021年歌词“我有一个梦”获全省一等奖。现供职中国网•韵动安徽。

已出版创作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抗日英雄欧明海》《血染虹桥》等九部长篇作品。

刘 欣 华

刘欣华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蚌埠,英文翻译、文化学者、博士。曾任某市中学校长、麓鹿出版社社长、盐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安徽分院院长、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供职中国网•安徽。

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译文散见于海内外各媒体上。代表作有:缅因州赏红叶、秋风中的圆明园、爱上临海、西塘•等那一笼烟雨等。

标签: 大禹洪水屈原息壤尧帝祝融

更多文章

  • 鲧治水救民有功,依旧被帝舜处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帝舜,唐尧,大禹,颛顼,五帝,大禹治水

    导语: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神话故事读本,也都是上古时代的事情。对于上古时代,我们只能够通过流传下来的传说,还有的就是先人的文章,历史的记载。大禹治水是神话故事,也有相应的历史记载,大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个治水英雄,上古时代不仅洪水多发,而且对抗洪水的方法单一

  • 崇伯鲧治水:4000年风雨抹不去孤独英雄的千秋伟业,后世都学鲧堤

    历史解密编辑:小胡子说娱乐标签:大禹,虞舜,舜帝,颛顼,帝尧,崇伯鲧

    文∣碧水青山0帝尧之时,天下地裂山崩,洪水滔天。德高望重的四岳推荐大禹的父亲——鲧治理天下洪水。鲧,是崇伯侯,封地为中岳嵩高山,故被称之为崇伯鲧。四千年风霜雪雨,摧毁不了黄河“鲧堤”的英姿!四千年沧桑岁月,抹去不了崇伯鲧治水的千秋伟业!崇伯鲧治水失败,原因不是专业技术。而是尧朝盘根错节的内部矛盾。历

  • 美“芯片联盟”围堵中国会成功吗?如同鲧治水,堵的办法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浮世绘end标签:芯片,中国,拜登,美国,沃尔夫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唱衰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标题是“美国动员东亚‘芯片四方联盟’遇阻”,这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并加入讨论。众所周知,美韩日和中国台湾地区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部分,意在卡中国高端芯片的脖子,拖慢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进展。

  • 蓬莱有座山叫“雨山”,过去写作“羽山”,相传为“殛鲧”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胶东故事会标签:雨山,蓬莱,舜帝,大禹,龙山,羽山

    蓬莱地处胶东半岛北部,其辖区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南面与栖霞交界的艾崮片区高山起伏,中部为低山丘陵,北部沿海区域则相对平坦。在中部的低山当中,以龙山、雨山、巨山等较为知名。它们不仅具有地标属性(要么山顶有地标建筑,比如龙山上有信号塔;要么是几个乡镇的交汇点),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人文传说。接下来就以雨山为

  • 三苗、欢兜、共工、鲧:上古四罪,因犯下罪行被尧舜禹流放四地!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共工,颛顼,欢兜,祝融,舜帝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辰(梦归秋辰:第390期)很多读过《史记》的小伙伴想必都了解上古四罪,他们因为犯下滔天罪行被尧舜禹发配到四个地方。在《史书·五帝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上

  • 比秦始皇更“劳民伤财”的“暴君”-夏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颛顼,大禹,帝喾,嬴政,夏鲧,黄帝

    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记载:“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就是说,尧帝根据当时的“四岳”的建议,让夏鲧去治水。结果,夏鲧治了九年,还

  • 息壤并非神物,鲧也没有窃取,却搞了破坏,舜才是杀死鲧的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大禹,祝融,五帝本纪,帝尧,息壤,神物

    图片来自网络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这样一条记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无独有偶,在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的文献《尚书·洪范》中,也有一条类似的记载。箕子:“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畴,彝伦攸斁。这段话的意思是:鲧在治水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帝

  • 帝舜杀了鲧,为何还传位大禹?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大禹,大禹治水,洪水,考古发现,黄河,舜的

    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了几千年,随便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大禹治水的时候非常用功,连家人也顾不上,就算是自己新出生的孩子,他都没有时间看,这也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但是在大禹治水之前,是大禹的父亲鲧奉舜的命令在治理泛滥的黄河,但是因为多久治水无果,最后鲧被舜杀死了,随后子承父志,大禹才接了父亲的

  • 鲧治水9年,遭到杀害,为什么大禹治水13年,反而还能家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昴日星官标签:伯益,东夷,水患,先秦,夏朝,大禹治水

    禹太太呆了一会,就把双眉一扬,一面回转身,一面嚷叫道:“这杀千刀的!奔什么丧!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就奔你的丧!做官做官,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像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这没良心的杀千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这位禹太太的性格十分相似,脾气都很暴躁。动不动就要发脾

  • 大禹的父亲鲧,为何死后尸体三年不腐?这其中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社标签:大禹,唐尧,大禹治水,虞舜,水患

    在远古传说中,鲧是地位仅在唐尧之下的部落首领,鲧是标准的贵族出身,属于“高干子弟”,所以他深受唐尧重用。当时的人对水灾束手无措,哪怕是被后世奉为英明君主的唐尧,也对各地频发的水患望之兴叹。作为领导人,唐尧怎能看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中?对此他立刻召开了联盟会议,各部落首领都投了鲧一票,认为以他的能力定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