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穷兵汉武(十八)刘彻想出兵攻打闽越,为何田蚡和刘安都表示反对

穷兵汉武(十八)刘彻想出兵攻打闽越,为何田蚡和刘安都表示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4066 更新时间:2024/1/20 8:33:05

汉武帝刘彻时期除了与北方的匈奴发生激烈的战争外,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积极地进行扩张。在刘彻即位初期周边并不安宁,除了匈奴的威胁迫使西汉采取和亲政策外,在各地的少数民族政权也蠢蠢欲动。其中在南方威胁最大的便是闽越政权,它直接威胁到了西汉南方的郡县和诸侯国,给当地民生带来极大的破坏。闽越当时攻打了依附于西汉的南越、东瓯等小国,这些国家便向西汉求救。当时刘彻刚刚即位,有着少年天子的意气风发,积极准备出兵平定乱军。然而刘彻的决定却遭到了朝廷内外大臣的反对,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闽越本来是西汉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到了西汉时期建立了政权,成为了少数民族国家。他国家虽然很小,但国王却野心勃勃,多次入侵周边的国家。闽越周边的小国如南越、东瓯都是依附于西汉朝廷的政权,有的是从春秋战国就延续下来的,也有的是秦末农民战争中建立起来的。这些地方偏远,交通不便,而且处处是蛮夷,所以西汉朝廷认为没有统治的价值,只能让他们依附于西汉存在。闽越乘着西汉政权更迭时发动战争,其目的就是将这些小国纳入其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这是刘彻决不允许的,所以他积极地谋求出兵平乱。

当时刘彻刚刚即位,他又是少年天子,所以非常自信,而且有着独断朝纲的意愿。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朝廷内外的反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太尉田蚡和淮南王刘安。这两位人物在刘彻即位初期的西汉朝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在当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田蚡是王太后的同母异父的弟弟,位居太尉地位,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朝廷的军权,与丞相窦婴互相制衡,是刘彻坐稳皇位的关键。而淮南王刘安是刘氏诸侯王之首,其诸侯国势力在诸侯王中最大,具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

这两位的反对可以说在当时的朝廷中是非常沉重的,也给刘彻带来了极大的政治压力。刘彻虽然扛着压力推动了对闽越的战争,最终也获得了胜利,但也给西汉朝廷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有人认为以当时西汉的国力而言完全是得不偿失的,这些边远蛮夷地区的统治毫无意义,只能白白耗费国家的资源。很多人认为这是田蚡和刘安反对刘彻动战争的原因,但从这两人的风格来看,却又是说不过去的。因为田蚡是外戚专权的代表,刘安野心勃勃想篡夺皇位,他们又怎么会为国力的过度消耗而感到担忧呢?

实际上从这两人的政治思路来看,他们反对西汉对闽越的战争并不是因为国力消耗和得不偿失,而是惧怕刘彻通过战争掌握军队的大权,甚至将触角伸入到自己的地盘上。而刘彻发动对闽越的战争,其目的正是为了在军队中安插私人,通过军队配置来加强对朝廷和地方的统治。

在刘彻即位之初朝廷中有两大外戚集团专权,而外部的刘氏诸侯王尾大不掉,北方匈奴频频南下入侵,可以说是面临这内忧外患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刘彻采取了一系列夺回朝政大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操作,前文中讲到的扶持儒家学者,搞独尊儒术就是与窦太后争权的操作。

前文讲过的窦太后是推崇黄老治国的,她是窦氏外戚集团的代表,也是对刘彻皇权的最大威胁。为此刘彻扶持了儒家学说官员,以此为基础与黄老学说斗争,想从窦太后手里夺回朝政大权。除了朝政大权外,刘彻对军权也不放松,力主出兵讨伐闽越就是她夺取军权的操作。当时的军权并不完全在刘彻手里,掌握军权的是刘氏诸侯王和开国元勋家族的官员。田蚡作为王氏外戚集团代表当了太尉,实际上并不能控制军权,只能跟诸侯王、开国元勋家族进行利益交换。而这一点刘彻是非常不满意的,但又无可奈何。

发动对闽越的战争,是刘彻夺取军权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两次对闽越开战,刘彻不但在朝廷中立威,也在军队中安插了信任的将领,逐步开始主导西汉军队的事务。但是他的这些操作和想法也是违背朝廷权贵利益的,所以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朝廷大臣的强烈反对。

田蚡虽然是刘彻的舅舅,而且也是被刘彻扶持到太尉高位上的 ,但他并不代表刘彻的政治利益,而是王氏外戚集团的代理人。他的身后是王太后,是包括馆陶公主刘嫖在内的一系列权贵。这些权贵从汉景帝刘启时期就开始扶持刘彻上位,目的就是等掌控大权后攫取国家利益。

刘彻力主开启与闽越的战争,并将作战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更提拔起来的儒家学说官员,这让田蚡及其背后的权贵难以接受。这样一来田蚡等人手中的军权则会直接受到刘彻的指挥,这使得他们攫取国家利益的行为受到皇权的管控。而刘彻又是出了名的独断专横,这会让王氏外戚集团的利益受损。同时刘彻掌握大权后也会和窦氏外戚集团起冲突,这也是王氏外戚集团不愿意看到的。这种冲突带来的必然是两败俱伤,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以田蚡为首的外戚集团官员强烈反对出兵闽越,与刘彻在朝中进行辩论。

为了打破外戚集团的阻挠,刘彻派严助与田蚡辩论,并强行让严助凭节杖到会稽调兵向闽越进发。严助到了会稽后太守不配合,理由是刘彻的授权不符合规矩。严助杀了个司马力威,这才按照刘彻的战略意图从海上出兵闽越。闽越王得到消息后退兵,这次战争并没有与西汉直接接触。

在西汉与闽越第二次战争中,刘彻的出兵意图再次受到朝廷反对,这次是淮南王刘安上述阻止。刘安的上书冠冕堂皇,一派忠臣的样子。虽然在刘安的书信抵达长安前,军队已经派出了,但刘彻仍旧让严助出使淮南国,对刘安进行劝说。这次劝说也安抚了刘安的心,暂时让诸侯王集团不再非议他。

刘安反对刘彻出兵闽越,也不是他书信中说得那么光明正大,而是带着自己的小算盘的。刘安是前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刘长谋反自杀后,地盘被一分为三,刘安继承了淮南王的爵位。虽然经过吴楚七国之乱,刘氏诸侯王的势力大为削弱,但在刘彻即位初期依旧非常强大。刘安是当时诸侯王中最为强大的,也为刘长谋反失败耿耿于怀,所以时刻都在谋划夺取皇位。当他从田蚡处得知刘彻没有生子时,他在阴谋方面更加积极了。他反对刘彻出兵闽越,就是怕刘彻控制了军队,给他谋反造成极大的阻碍。

刘彻出兵闽越并不是走正规流程,用虎符从郡国调兵,而是赐予自己的节杖作为带兵的印信。从这个流程看,很明显是没有经过西汉朝廷的,而是以皇帝的私人意志进行的。这种做法并不符合规矩,按照西汉礼法地方郡国的官僚可以不接受征调。由此可见当时刘彻是绕过了掌控朝廷的窦太后、田蚡等人,强行进行军队的调动。这样的行为也使把持朝政的外戚集团非常警惕,所以受到极大的反对。而刘氏诸侯王向来与皇帝貌合神离,而且又有吴楚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所以更加反对皇帝不经过朝廷就动用军队。

一方面刘安等诸侯王是担心朝廷将自己郡国内的军队调走打仗,通过战争来消耗他们的实力。另一方面是惧怕朝廷在调动和配置军队时安插私人人员,将他们的军队分割包围,便于一网打尽。刘安一直都在密谋造反,他更担心这些军队在调动过程中泄密,进而让他陷入困境之中。出于这样的考虑,刘安才上书阻止刘彻出兵闽越。但刘彻内部面对窦氏外戚集团的政治压力,对外又担心刘氏诸侯王尾大不掉,所以只能派严助进行安抚。实际上在窦太后去世之前,刘彻都没有能力进行反击,只能用和稀泥的方式拖延下来。

总的来说在刘彻即位初期,远没有后来的乾纲独断的帝王气势,反而处处都被外戚集团和诸侯王掣肘,在朝廷政务上举步维艰。他不得不与外戚和诸侯王斗争,以争取皇权的空间,谋划夺取大权的手段。因此他在每个政治斗争机会都不放过,哪怕是闽越这样的微不足道的小国都亲自布置。而这场战争也让刘彻收获很大,严助、王恢等都是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的能臣。通过这场战争的立威,刘彻也在军队中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开始将权力的触角伸入到军队中,这也为他后来推动对匈奴的战争和军事改革奠定了基础。

标签: 刘彻刘安匈奴皇位王太后窦太后

更多文章

  • 国舅田蚡无意给王太后挖坑,让汉武帝乘机铲除了弄权的外戚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王太后,刘彻,太后,丞相,刘启,窦太后

    一,臧荼惹火上身,拖累了孙女臧儿这是一个颇为曲折的家悲人怨的故事,起源于燕王臧荼的错误。秦始皇把六国给灭了,六国不屈服,斗争转入地下,伺机东山再起。秦二世再次压榨,陈胜受不了,爬起来抓了根扁担,大叫一声就造反了。臧荼武臣是陈胜的部下,开发了赵国战场,成功后派韩广去燕国扩大胜利果实,韩广一去,燕国当地

  • 刘安闻言大喜,厚赠田蚡金钱财物,托田蚡随时留意

    历史解密编辑:暮成雪吖标签:刘安,田蚡,大喜,灌夫,窦婴,丞相,武帝,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

    刘安闻言大喜,厚赠田蚡金钱财物,托田蚡随时留意自有这番交际,田蚡想出一法,令宾佐籍福至窦婴处,求让城南田。此田系窦婴宝产,向称肥沃,怎肯让与田蚡?当即对着籍福,忿然作色道:“老朽虽是无用,丞相也不应擅夺人田!”籍福尚未答言巧值灌夫趋进,听悉此事,竟把籍福指斥一番。还是籍福气度尚宽,辞别窦婴回报田蚡时

  • 年轻的汉武帝用一石二鸟计,斩杀表叔窦婴,吓死亲舅田蚡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窦婴,刘彻,丞相,刘启,王太后,太后

    汉武帝公元前141年春正月,汉景帝驾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彻即位。主少国疑。刘彻接过帝国的船舵,才年仅15岁。这艘航船将向何处航行,目标是什么地方?这一点刘彻脑子中没有既定的目标,众位大臣心中也十分迷芒。刘彻的帝国班底,目前分成三股势力:一股是“新贵派”,以其母亲王太后、亲舅舅田蚡为首;一股是“旧勋派”

  • 穷兵汉武(四章)刘彻举行东宫廷辩,并非为灌夫案,而是暗算田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彻,王太后,丞相,灌夫,韩安国,窦太后

    汉武帝刘彻亲政后西汉朝廷中政争不断,其中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的权利争夺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田蚡借着灌夫醉酒骂座的行为将其扣押,这便是震惊朝野的灌夫案。这个案子看似田蚡借机报复反对自己的灌夫,实际上是为了打击灌夫的后台窦婴。窦婴为了救灌夫,上书刘彻为灌夫辩解,于是刘彻便

  • 窦婴拿出景帝遗诏,为何汉武帝反而杀了他?实际是田蚡在背后搞鬼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窦婴,刘彻,景帝,丞相,王太后,遗诏

    窦婴拿不拿出汉景帝的遗诏,他都会遭到诛杀,但诛杀他的人不是汉武帝,而是另有其人,窦婴死于汉武帝初期的朋党之争。窦婴与田蚡的“相爱相杀”汉武帝即位之初,由于年幼,按照汉朝的开国惯例,应由太后临朝称制。然而此时的后宫却有两个太后,一个是汉文帝的皇后--窦太皇太后,另一个是汉景帝的皇后--王太后,这就使得

  • 穷兵汉武(六章)田蚡死得非常蹊跷,也死得太是时候,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田蚡,窦婴,刘彻,丞相,灌夫,王太后,穷兵汉武

    汉武帝初年窦田之争最终以两家的两败俱伤而告终,魏其侯窦婴被斩首示众,而武安侯田蚡在政治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两人进行政治斗争时,双方互相揭短,田蚡的大量罪状被摆在汉武帝刘彻面前,这也使得王氏外戚集团在政治上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在窦婴被刘彻以伪造遗诏的罪名下令斩首示众不久,田蚡也突然死亡,在历史上留

  • 大汉王朝:田蚡设计害死大臣,因果报应田蚡病亡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丞相,太后,灌夫,韩安国,王太后,遗诏

    大汉王朝:田蚡设计害死大臣,因果报应田蚡病亡话说窦婴、田蚡为了灌夫骂座一事,争论廷前。窦婴先言灌夫曾有大功,不过醉后忘情,触犯丞相,丞相竟挟嫌诬控,实属非是。田蚡却陈述灌夫罪恶,极言灌夫纵容家属,私交豪猾,居心难问,应该加刑,两人辩论多时,毕竟窦婴口才不及田蚡,遂致窦婴忍耐不住厉言田蚡骄奢无度,贻误

  • 前131年,“老国舅“窦婴将被砍头,他哭喊:田蚡害我!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窦婴,田蚡,灌夫,刘彻,皇帝,王太后,平民百姓

    前131年,“老国舅“窦婴将被砍头,他哭喊:“臣冤枉!那密诏绝非伪造,是田蚡害我!“可是,田蚡阴阴一笑:”皇上再也听不到。”说完,田蚡手一挥,武士手起刀落,窦婴不甘地,倒在血泊之中。显赫一时的“老国舅”窦婴,就这样被“新国舅” 田蚡,使用奸诈手段送上了西天。怎么说是奸诈手段呢?这还得从田蚡大婚说起。

  • 田蚡是汉武帝的舅父,官至丞相,刘彻为何却想将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彻,田蚡,丞相,王娡,刘安,皇帝,汉武帝

    田蚡是西汉初年的一位丞相,显赫一时,他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汉武帝刘彻的舅父。元光五年(前130年),田蚡病死,可是八年后,汉武帝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武安侯是田蚡生前的爵位,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激怒了汉武帝,让刘彻想要把舅父灭族呢?一、皇后的弟弟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田蚡

  • 极致杀人术:看汉武帝如何吓死国舅田蚡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刘彻,田蚡,丞相,窦婴,皇太后,汉武帝,极致杀人术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汉初年的一桩政治谋杀。杀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手上不沾血,杀人于无形之中。今天我们要来说的这位顶级杀手,就是一代天骄汉武大帝,我们都知道汉武大帝是千古一帝。那么权谋手段应该非常厉害,但到底有多厉害呢,大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今天我们就来从这次政治谋杀案,分析一下刘老板的手段到底有多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