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穷兵汉武(四章)刘彻举行东宫廷辩,并非为灌夫案,而是暗算田蚡

穷兵汉武(四章)刘彻举行东宫廷辩,并非为灌夫案,而是暗算田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732 更新时间:2024/1/15 12:46:37

汉武帝刘彻亲政后西汉朝廷中政争不断,其中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的权利争夺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田蚡借着灌夫醉酒骂座的行为将其扣押,这便是震惊朝野的灌夫案。这个案子看似田蚡借机报复反对自己的灌夫,实际上是为了打击灌夫的后台窦婴。窦婴为了救灌夫,上书刘彻为灌夫辩解,于是刘彻便把这个案子拿到东宫进行廷辩讨论。最终在王太后的政治压力下,灌夫被处死,窦婴也被斩首示众,田蚡似乎取得了政治斗争的胜利。然而田蚡不知道,他已经堕入了汉武帝刘彻的阴谋之中。

灌夫在田蚡迎娶燕王之女的宴会上醉酒骂座,让田蚡非常难堪,也违反了王太后的诏令,但他的确是罪不至死的。窦婴为灌夫辩解的话并没有错,汉武帝刘彻也不是糊涂之人。从这个案子本身来看,灌夫按律应该受到惩处,但绝不会是处死灭族这样惨烈的后果。以灌夫在西汉军队中的声望和功绩,对于这种罪过是向来是不痛不痒的处罚,他在一生中经历过不少次。即便是他醉酒打了窦太后的弟弟,最终也不过被降职为燕国国相。正因为如此,灌夫才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不顾窦婴的劝说,非要在宴会上和田蚡硬钢。

然而田蚡却早已包藏祸心,已经罗织了不少灌夫的罪名,力图将其置于死地。所以他让人把灌夫扣押下来,然后打入牢狱。他的目的很直接,就是通过处死灌夫来打击窦婴。只要窦婴保不住灌夫,这样就会让朝廷中倾向于窦婴的官员人人自危。他再施展一些恩威并施的手段,既能瓦解窦氏外戚集团,又能继续独霸朝廷政务大权。他的这番算计几乎是完美的,可以说是将窦婴逼到了墙角。不论窦婴怎么处置,都在斗争中损失惨重。而且他也算定汉武帝刘彻不会支持窦婴,瓦解窦氏集团也是刘彻希望看到的,所以对于此案是十拿九稳的。

然而田蚡怎么都没想到刘彻会把这个案子拿到朝会上公开讨论,专门搞了个东宫廷辩。从历史文献来看,当时虽然田蚡占据了斗争的上风,但是对窦婴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窦太后死后窦氏集团的确走了下坡路,但窦婴是汉景帝时候的老臣,在朝廷的权势和威望也是不可小觑的。西汉长期尊崇黄老治国而提拔起来的大臣,很多都是支持窦氏集团的。再加上窦氏家族与开国元勋、各地诸侯王交往密切,所以在朝会上田蚡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田蚡作为后起之秀的新贵,从朝廷政治的基础来看,比窦婴还是薄弱了不少。

因此在东宫廷辩中,田蚡十拿九稳地处死灌夫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而是出现了田蚡和窦婴互相制衡的态势。就连身为御史大夫的韩安国,在刘彻面前都没有直接表明支持田蚡,而是把皮球踢向了刘彻,这是让田蚡最为意外的事情。韩安国本来是梁王刘武的谋士,刘武死后韩安国获罪免官。田蚡当丞相后,他通过贿赂田蚡当了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西汉初年地位很高,仅次于丞相和太尉。按理说韩安国应该支持田蚡的,可关键时候他却耍了滑头。他的这样表态让田蚡阵营出现退缩的态势,很多田蚡提拔的官员都不敢表态了。

而朝廷大臣中也有不少支持窦婴,还有不少为了自保而不表态的,这使得田蚡在政治舆论中不占优势。这样的结果不是田蚡想要的,这让他有些骑虎难下了。虽然此案最后在王太后的强势干预下让田蚡获胜,但这种获胜却给田蚡埋下了大患。实际上从刘彻坚持举行东宫廷辩的大会开始,他就盘算着阴谋诡计,力图在窦田之争中渔翁得利。他举行这次廷辩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置灌夫,因为灌夫的罪名是明摆着的,按照律法根本伤不了皮毛。刘彻废了这么大的功夫挑起窦田之争,自然不是为了捧田蚡当丞相,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事情的根源还是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产生的外戚专权问题,这是刘彻心中永远的痛。刘彻刚即位时朝廷权力被窦氏集团的官员把持,窦太后几乎控制了朝廷的所有话语权,这让刘彻感到非常被动。再加上他的母亲王太后也想为家族争取利益,这使得朝廷中就没有他这个皇帝说话的份。虽然刘彻组织了以儒家官员为代表的一次反击,但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就连他自己都不得已韬光养晦的自保。他好不容易把窦太后熬死了,但是王太后还在,所以刘彻并没有完全摆脱外戚垄断朝廷政治的恶劣局面。

刘彻要收回皇权,做到乾纲独断,则必须把窦氏和王氏两个外戚集团踢出朝廷。窦氏集团在窦太后去世后就在走下坡路了,被踢出朝廷是早晚的事情,但王氏却进入了蒸蒸日上的状态。作为丞相的田蚡是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兄弟,也是王氏集团在朝廷的代言人。在王太后的支持下,田蚡的丞相做得风生水起。他不但吸纳了很多儒家官员,还有不少官员从窦氏改投其门下。田蚡也利用丞相的权力大肆提拔亲信,谋取家族私利,排除异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而这样的情形却不是刘彻所希望看到的,所以刘彻对田蚡有所防范。

汉武帝刘彻是性格比较霸道的皇帝,他可不想灭了窦氏集团,却弄出各王氏集团,自己不得不继续在外戚集团下苟延残喘。东宫廷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而刘彻的根本目的是借此打击田蚡及他背后的外戚集团。由于王太后正处于盛年,刘彻因刚亲政权势不稳,所以他没有办法正面硬钢,于是采取了迂回的策略。这次东宫廷辩表面上是讨论灌夫的罪行和处理办法,实际上是为了借此打击田蚡的权势。在廷辩中窦氏集团肯定会对田蚡火力全开,这样一来就不只是关于灌夫案的事情,很可能扯出田蚡的各种非法行为。

事情果然如刘彻预料的一样,在朝会上窦婴和田蚡争锋相对,互相揭短骂架,局势搞得一度难以收场。这些揭短骂架中也暴露了不少田蚡以权谋私的非法行为,比如和田蚡新建豪宅,霸占官府的土地,豢养的门客欺压百姓、与各地诸侯王往来、与列侯元勋家族利益互换等等罪行和劣迹。这样的劣迹被揭露出来,如果是普通官员肯定磕头请罪,力保家族不被灭了。但在王太后的插手下,不但田蚡毫发无伤,而且还把灌夫和窦婴处死了。这种结局看似田蚡取得了胜利,实际上却结下了无数的仇家,也让刘彻抓住了小辫子。

田蚡在东宫廷辩中看似获胜,却把自己的命门交代了出来。王太后在世的时候,田蚡自然没事,可王太后一旦去世,刘彻随时都可以用这些罪名向田蚡开刀。田蚡如此大的罪名都能依靠王太后翻盘,这说明王氏外戚集团在朝中的势力强大,也就促使朝廷其他官员进行自保的选择和站队。有的人会站到田蚡阵营,但黄老学说的官员肯定不会支持田蚡。因为在儒家与黄老的斗争中,田蚡已经得罪了太多的人。在窦氏集团被打灭的情况下,黄老学说的官员只有投向刘彻才能自保,于是刘彻便在窦田之争得了渔翁之利,增强了自己的政治势力。

除此之外刘彻还在给王太后挖坑,他狠起来连母子之情都不顾。西汉政治风气中有个最大的逆鳞,就是坚决反对太后临朝称制。这是因为吕雉乱国造成的后遗症,所以各地诸侯王、勋贵和豪强对此都是坚决反对的。王太后的权力距离临朝称制还很远,但随着田蚡势力的扩大,走到那一步只是时间问题。刘彻通过东宫廷辩把事情挑明了,这就让朝廷大臣、勋贵、诸侯王们对王太后产生了猜忌防范。有了这些猜忌防范,自然有人向刘彻主动投诚,刘彻也可以借此经营自己的心腹,诱导朝廷将矛头对准王太后和田蚡。

可以说在这次东宫廷辩中,窦婴和灌夫就是诱饵,王太后和田蚡才是刘彻真正的目标。所以在廷辩中韩安国多次暗示田蚡,但田蚡并没有明白这层道理。等廷辩结束后他从韩安国处得知刘彻的谋划后,已经后悔都来不及了。在窦婴被处死后不久,田蚡便惊惧而死,其根源原因便是来自于这次东宫廷辩。这次廷辩也表现出了刘彻极为高明的权谋手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从窦田之争中渔翁得利,而且掌控的朝廷斗争的主动权。有了这个主动权不但是他的心腹势力扩张,也使王氏外戚集团的可能性被彻底湮灭。

标签: 刘彻王太后丞相灌夫韩安国窦太后

更多文章

  • 窦婴拿出景帝遗诏,为何汉武帝反而杀了他?实际是田蚡在背后搞鬼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窦婴,刘彻,景帝,丞相,王太后,遗诏

    窦婴拿不拿出汉景帝的遗诏,他都会遭到诛杀,但诛杀他的人不是汉武帝,而是另有其人,窦婴死于汉武帝初期的朋党之争。窦婴与田蚡的“相爱相杀”汉武帝即位之初,由于年幼,按照汉朝的开国惯例,应由太后临朝称制。然而此时的后宫却有两个太后,一个是汉文帝的皇后--窦太皇太后,另一个是汉景帝的皇后--王太后,这就使得

  • 穷兵汉武(六章)田蚡死得非常蹊跷,也死得太是时候,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田蚡,窦婴,刘彻,丞相,灌夫,王太后,穷兵汉武

    汉武帝初年窦田之争最终以两家的两败俱伤而告终,魏其侯窦婴被斩首示众,而武安侯田蚡在政治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两人进行政治斗争时,双方互相揭短,田蚡的大量罪状被摆在汉武帝刘彻面前,这也使得王氏外戚集团在政治上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在窦婴被刘彻以伪造遗诏的罪名下令斩首示众不久,田蚡也突然死亡,在历史上留

  • 大汉王朝:田蚡设计害死大臣,因果报应田蚡病亡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丞相,太后,灌夫,韩安国,王太后,遗诏

    大汉王朝:田蚡设计害死大臣,因果报应田蚡病亡话说窦婴、田蚡为了灌夫骂座一事,争论廷前。窦婴先言灌夫曾有大功,不过醉后忘情,触犯丞相,丞相竟挟嫌诬控,实属非是。田蚡却陈述灌夫罪恶,极言灌夫纵容家属,私交豪猾,居心难问,应该加刑,两人辩论多时,毕竟窦婴口才不及田蚡,遂致窦婴忍耐不住厉言田蚡骄奢无度,贻误

  • 前131年,“老国舅“窦婴将被砍头,他哭喊:田蚡害我!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窦婴,田蚡,灌夫,刘彻,皇帝,王太后,平民百姓

    前131年,“老国舅“窦婴将被砍头,他哭喊:“臣冤枉!那密诏绝非伪造,是田蚡害我!“可是,田蚡阴阴一笑:”皇上再也听不到。”说完,田蚡手一挥,武士手起刀落,窦婴不甘地,倒在血泊之中。显赫一时的“老国舅”窦婴,就这样被“新国舅” 田蚡,使用奸诈手段送上了西天。怎么说是奸诈手段呢?这还得从田蚡大婚说起。

  • 田蚡是汉武帝的舅父,官至丞相,刘彻为何却想将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彻,田蚡,丞相,王娡,刘安,皇帝,汉武帝

    田蚡是西汉初年的一位丞相,显赫一时,他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汉武帝刘彻的舅父。元光五年(前130年),田蚡病死,可是八年后,汉武帝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武安侯是田蚡生前的爵位,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激怒了汉武帝,让刘彻想要把舅父灭族呢?一、皇后的弟弟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田蚡

  • 极致杀人术:看汉武帝如何吓死国舅田蚡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刘彻,田蚡,丞相,窦婴,皇太后,汉武帝,极致杀人术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汉初年的一桩政治谋杀。杀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手上不沾血,杀人于无形之中。今天我们要来说的这位顶级杀手,就是一代天骄汉武大帝,我们都知道汉武大帝是千古一帝。那么权谋手段应该非常厉害,但到底有多厉害呢,大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今天我们就来从这次政治谋杀案,分析一下刘老板的手段到底有多狠,这

  • 薛泽林 | 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三个锚点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韧性,薛泽林,城市治理,城市安全,城市建设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既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更是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个人对城市运行安全的期待。对于超大城市而言,“要素高密性、结构复杂性、功能多样性”构成了其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在丰富城市经济和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成了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实际约束条件。大道至简,超大城市虽复杂,但追根溯源可分为三大基

  • 薛泽源《炽道》正在热播  全新挑战演技获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薛泽源,炽道,张洪文,演员,悬疑剧

    薛泽源 饰 张洪文《炽道》是由伊峥执导,金晨、王安宇领衔主演,薛泽源特别出演的青春竞技题材剧,日前正在优酷视频热播。该剧改编自Twentine的同名小说,在剧本打磨三年历经四稿后终于开播,因此备受网友期待。该剧聚焦于跳高、短跑等田径运动,在一幕幕充满力量与美感的画面中展现了国内年轻一代运动少年们积极

  • 汲黯、公孙弘和张汤,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为何人比人气死人?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刘彻,张汤,汲黯,公孙弘,汉武帝,人比人气死人

    话说在西汉时期,在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老板的集团总部里,总部里有三位有名的员工,分别叫做汲黯、公孙弘和张汤。你别看这三个人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的那种。先扯这个汲黯,这位仁兄在来老汉(汉武帝)集团总部工作之前,就已经是其他公司的高管了,简直是赢在起跑线啊!而当时的公孙弘和

  •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郭解,公孙弘,刘彻,主父偃,卫青,丞相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主父偃的这封书呈将进去,竟蒙汉武帝鉴赏,即日召见,面询数语,也觉应对称旨,遂拜主父偃为郎中。前丞相史严安与主父偃同为临淄人,见主父偃得邀主知,也照样上书,无非是举秦为戒;还有无终人徐乐也来凑兴,说了一番土崩瓦解的危言,拜本上呈,具由武帝召入,当面奖谕道:“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