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蚡是汉武帝的舅父,官至丞相,刘彻为何却想将其灭族?

田蚡是汉武帝的舅父,官至丞相,刘彻为何却想将其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纵横五千年 访问量:813 更新时间:2024/2/9 1:43:40

田蚡是西汉初年的一位丞相,显赫一时,他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汉武帝刘彻的舅父。元光五年(前130年),田蚡病死,可是八年后,汉武帝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武安侯是田蚡生前的爵位,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激怒了汉武帝,让刘彻想要把舅父灭族呢?

一、皇后的弟弟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田蚡姓田,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姓王,田蚡怎么就成为汉武帝的舅父了呢?这件事说来话长,王皇后的母亲名叫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有两段婚姻,她先嫁给了槐里的王仲为妻,先后生下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即王信、王娡、王皃姁。在王仲死后,臧儿带着儿女改嫁到长陵一户姓田的人家。

臧儿在田家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田蚡、田胜。也就是说,王娡、田蚡虽然不同姓,但他们却是同母异父的姐弟。最初的时候,臧儿把王娡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人,可是后来,她觉得女儿会大富大贵,又把王娡送进宫中。后来,王娡被汉景帝立为皇后,王家、田家也都因此显赫起来。汉武帝即位后,立即加封舅父田蚡为武安侯。

二、骄纵的丞相

依靠着姐姐的关系,田蚡在汉武帝初年被封为太尉,不过由于他推崇儒家学说,得罪了当朝的太皇太后窦氏。公元前139年,田蚡被免官,不过他仍然能够影响朝政,毕竟是皇帝的舅父,所以那些趋炎附势的人纷纷前去投奔。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病死,汉武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丞相,于是田蚡被封为丞相。

俗话“小人得志便猖狂”,田蚡就属于这种人。起初的时候,汉武帝对田蚡言听计从,凡是田蚡推荐的人,都得到了重用,久而久之,汉武帝对田蚡产生了不满。有一次,汉武帝对田蚡说道:“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意思是说,你要任命的官员都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几个官!田蚡扩建府邸,想占用考工官署,汉武帝怒道:“君何不遂取武库!”

三、勾结诸侯王

对于田蚡的这些骄纵行为,汉武帝虽然生气,但还没有发作到想杀人的地步,后来的一件事彻底激怒了汉武帝。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畏罪自杀,经过一番审查,汉武帝发现原来田蚡早就与刘安勾结到了一起。公元前139年,刘安入朝时,田蚡亲往霸上迎接,还对他说:“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

当时的汉武帝刚刚即位,还很年轻,而刘安是汉武帝叔父辈的人,两人的年龄有着一定的差距,可是田蚡却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此后,刘安与田蚡一直保持着联络,他还向田蚡赠送了大量财物。西汉时期,皇帝最忌讳大臣与诸侯王勾结,担心他们作乱,田蚡深受皇恩,却干着吃里扒外的勾当,所以才会彻底激怒汉武帝。

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

标签: 刘彻田蚡丞相王娡刘安皇帝汉武帝

更多文章

  • 极致杀人术:看汉武帝如何吓死国舅田蚡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刘彻,田蚡,丞相,窦婴,皇太后,汉武帝,极致杀人术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汉初年的一桩政治谋杀。杀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手上不沾血,杀人于无形之中。今天我们要来说的这位顶级杀手,就是一代天骄汉武大帝,我们都知道汉武大帝是千古一帝。那么权谋手段应该非常厉害,但到底有多厉害呢,大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今天我们就来从这次政治谋杀案,分析一下刘老板的手段到底有多狠,这

  • 薛泽林 | 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三个锚点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韧性,薛泽林,城市治理,城市安全,城市建设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既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更是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个人对城市运行安全的期待。对于超大城市而言,“要素高密性、结构复杂性、功能多样性”构成了其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在丰富城市经济和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成了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实际约束条件。大道至简,超大城市虽复杂,但追根溯源可分为三大基

  • 薛泽源《炽道》正在热播  全新挑战演技获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薛泽源,炽道,张洪文,演员,悬疑剧

    薛泽源 饰 张洪文《炽道》是由伊峥执导,金晨、王安宇领衔主演,薛泽源特别出演的青春竞技题材剧,日前正在优酷视频热播。该剧改编自Twentine的同名小说,在剧本打磨三年历经四稿后终于开播,因此备受网友期待。该剧聚焦于跳高、短跑等田径运动,在一幕幕充满力量与美感的画面中展现了国内年轻一代运动少年们积极

  • 汲黯、公孙弘和张汤,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为何人比人气死人?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刘彻,张汤,汲黯,公孙弘,汉武帝,人比人气死人

    话说在西汉时期,在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老板的集团总部里,总部里有三位有名的员工,分别叫做汲黯、公孙弘和张汤。你别看这三个人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的那种。先扯这个汲黯,这位仁兄在来老汉(汉武帝)集团总部工作之前,就已经是其他公司的高管了,简直是赢在起跑线啊!而当时的公孙弘和

  •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郭解,公孙弘,刘彻,主父偃,卫青,丞相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主父偃的这封书呈将进去,竟蒙汉武帝鉴赏,即日召见,面询数语,也觉应对称旨,遂拜主父偃为郎中。前丞相史严安与主父偃同为临淄人,见主父偃得邀主知,也照样上书,无非是举秦为戒;还有无终人徐乐也来凑兴,说了一番土崩瓦解的危言,拜本上呈,具由武帝召入,当面奖谕道:“公等

  • 汉武帝名臣公孙弘,凭什么六年从白丁到丞相?他真的是阴险小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公孙弘,刘彻,主父偃,丞相,董仲舒,司马迁

    丞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人臣所能达到的顶峰。自汉武帝起,丞相还有一个荣誉——封侯。所以,在帝制社会,一个人能做到丞相位置,无异于登天。当然,汉武帝一朝除外,那时候的丞相是高危职业。汉武帝一共提拔了十三位丞相,六位被杀,一位自杀,剩下的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只有两位除外,一位是最后一任丞相田千秋,另

  • 穷兵汉武(十三)公孙弘气量狭窄嫉贤妒能,为何刘彻破格将其拜相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彻,丞相,汲黯,汉武,公孙弘,董仲舒,汉高祖刘邦

    公孙弘是汉武帝刘彻亲政初期著名的丞相,他打破了稀罕未封侯不能拜相的潜规则,成为第一个先拜相后封侯的丞相。由于他是刘彻破格提拔的,而在执政中又表现出了气量狭窄和嫉贤妒能的缺点,所以在历史上充满了争议。这些争议一方面来源于他不遵守西汉传统官场规则的提拔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他积极排挤有能力的官员,表现出了气

  • 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公孙弘为何成功?又因何被后世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彻,公孙弘,丞相,司马迁,儒生,法家

    汉武帝一朝,一共启用过十三位丞相,七位非正常死亡,剩下的要么碌碌无非,要么战战兢兢。只有公孙弘活得最精彩,不光有所建树,还在任上寿终正寝。所以题干说,公孙弘是汉武帝一朝最成功的丞相,一点没错。公孙弘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为何如此悲催呢?原因就是汉武帝行皇权独裁,与相权矛盾很深。这就导致丞相们要么结局悲惨

  • 西汉丞相之位频繁遇难,公孙丞相却寿终正寝,公孙弘的为官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公孙弘,丞相,刘彻,皇上,为官,主父偃

    公孙弘,西汉丞相,与旁人不同的是,公孙弘四十岁才开始读书,六十岁初徵博士,后来出使匈奴,不合皇上心意,于是免官回家。七十岁的时候汉武帝下令要求郡国举荐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收到了汉武帝的青睐,于是又被任命为博士。前124年,公孙弘拜为丞相。公孙弘能够在丞相之位上平凡渡过没有祸患,和他为臣的智

  • 如何在征召制下成为丞相——公孙弘的成功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青年农民小黑胖标签:皇帝,丞相,才干,公孙弘,征召制,尚书令

    在征召制的模式下,人才的选拔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偏好和实际需要,而这种制度下的晋升也并非唯一途径。公孙弘就是一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采取切实可行策略的代表, 成为了西汉的丞相。公孙弘出身卑微,没有任何显赫的背景,但他却拥有强大的思想能力和才智,因此在进入官场后很快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和赏识。公孙弘深入学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