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汉王朝:田蚡设计害死大臣,因果报应田蚡病亡

大汉王朝:田蚡设计害死大臣,因果报应田蚡病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2795 更新时间:2024/1/31 2:06:25

大汉王朝:田蚡设计害死大臣,因果报应田蚡病亡

话说窦婴、田蚡为了灌夫骂座一事,争论廷前。窦婴先言灌夫曾有大功,不过醉后忘情,触犯丞相,丞相竟挟嫌诬控,实属非是。田蚡却陈述灌夫罪恶,极言灌夫纵容家属,私交豪猾,居心难问,应该加刑,两人辩论多时,毕竟窦婴口才不及田蚡,遂致窦婴忍耐不住厉言田蚡骄奢无度,贻误国家。田蚡随口答辩:“天下幸安乐无事,田蚡得叨蒙恩遇,置田室,备音乐,畜倡优,弄狗马,坐享承平,但却不比那魏其侯、灌夫日夜招聚豪猾,秘密会议腹诽心谤,仰视天,俯画地,睥睨两宫间,喜乱恶治,冀邀大功。这乃田蚡不及两人,望陛下明察!”武帝见他辩论不休,便顾问群臣,究竟孰是孰非?群臣多面面相觑,未敢发言。只御史大夫韩安国奏道:“魏其侯谓灌夫为父死事,只身荷戟,驰入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足为天下壮士,现在并无大恶,不过杯酒争论,未可牵入他罪,诛戮功臣,这言也未尝不是。丞相乃说灌夫通奸猾,虐细民,家资累万,横恣颍川,恐将来枝比干大,不折必披,丞相言亦属有理。究竟如何处置,应求明主定夺!”武帝默然不答,又有主爵都尉汲黯,及内史郑当时,相继上陈,颇为窦婴辩护,请武帝宽宥灌夫。田蚡即怒目注视两人,汲黯素来刚直,不肯改言,郑当时生得胆小,遂致语涉游移。武帝也知田蚡理屈,不过碍着太后面子,未便斥责田蚡,因借郑当时泄忿:“汝平日惯谈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乃局促效辕下驹,究怀何意我当一并处斩方好哩!”郑当时吓得发颤缩做一团,此外还有何人,再敢饶舌,乐得寡言免尤。保身之道莫逾于此。武帝拂袖起座,掉头趋入,群臣自然散归,窦婴亦去。

田蚡徐徐引退,走出宫门,见韩安国尚在前面,便呼与同载一车且呼韩安国表字道:“长孺,汝应与我共治一秃翁,为何首鼠两端?”韩安国沈吟半晌,方答道:“君何不自谦?魏其侯既说君短,君当免冠解印,向主上致谢:‘臣幸托主上肺腑,待罪宰相,愧难胜任,魏其侯所言皆是,臣愿免职。’如此说主上必喜君能让,定然慰留,魏其侯亦自觉怀惭,杜门自杀。今人毁君短,君亦毁人,好似乡村妇孺互相口角,岂不是自失大体么?”田蚡听了,也觉得自己性急,乃对韩安国谢道:“争辩时急不暇择,未知出此。长孺幸勿怪我呢!”及田蚡还第,韩安国当然别去,田蚡回忆廷争情状,未能必胜,只好暗通内线,请太后出来作主,方可推倒窦婴。乃即使人进白太后,求为援助。

王太后为了此事,早已留心探察,闻得朝议多袒护窦婴,已是不悦,及田蚡使人入白,越觉动怒,适值汉武帝入宫视膳,太后把箸一掷,顾语武帝道:“我尚在世,人便凌践我弟,待我百年后,恐怕要变做鱼肉了!”武帝忙上前道:“田窦俱系外戚,故须廷论;否则并非大事,一狱吏便能决断了。”王太后面色未平,汉武帝只得劝她进食,说是当重惩窦婴。及出宫以后,郎中令石建复与武帝详言田窦事实,武帝原是明白,但因太后力护田蚡,不得不从权办理。乃再使御史召问窦婴,责他所言非实,拘留都司空署内(都司空系汉时宗正属官)。窦婴既被拘,怎能再营救灌夫,有司希承上旨,竟将灌夫拟定族诛。这消息为窦婴所闻,越加惊惶,猛然记得景帝时候,曾受遗诏云:“事有不便,可从便宜上白。”此时无法解免,只好把遗诏所言叙入奏章,或得再见武帝,申辩是非。会有堂侄入狱探视,窦婴即与说明,堂侄便去照办,即日奏上。武帝览奏,命尚书复查遗诏,尚书竟称查无实据,只有窦婴家丞封藏诏书,当系由窦婴捏造,罪当弃市等语。武帝却知尚书有意陷害窦婴,留中不发,但将灌夫处死,家族骈诛,已算对得住太后母舅。待至来春大赦,便当将窦婴释放。窦婴闻尚书弹劾他矫诏,自知越弄越糟,不如假称风疾,绝粒自尽。嗣又知武帝未曾批准,还有一线生路,乃复饮食如常。那知田蚡煞是利害只恐窦婴不死,暗中造出谣言,诬称窦婴在狱怨望,肆口讪谤。一时传入宫中,致为武帝所闻,不禁怒起,饬令将窦婴斩首,时已为十二月晦日。可怜窦婴并无死罪,冤冤枉枉的被田蚡播弄,陨首渭城,就是灌夫触忤田蚡,也没有甚么大罪,偏把他身诛族灭,岂非奇冤,两道冤气,无从伸雪,当然要扑到田蚡身上,向他索命。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春月,田蚡正志得气骄十分快活,出与诸僚吏会聚朝堂,颐指气使,入与新夫人食前方丈,翠绕珠围,朝野上下,那个敢动他毫毛,偏偏两冤鬼寻入相府,互击田蚡身,田蚡一声狂叫,扑倒地上,接连呼了几声知罪,竟致晕去,妻妾仆从等慌忙上前施救,一面延医诊治,闹得一家不宁,好多时才得苏醒。还要他吃些苦楚,方肯死去。口眼却能开闭,身子却不能动弹。当由家人抬至榻上,昼夜呻吟,只说浑身尽痛,无一好肉。有时狂言谵语,无非连声乞恕,满口求饶。家中虽不见有鬼魅,却亦料他为鬼所祟,代他祈祷,始终无效。武帝亲往视疾,也觉得病有奇异,特遣术士看验虚实,复称有两鬼为祟,更迭笞击,一是窦婴,一是灌夫,武帝叹息不已,就是王太后亦追悔无及。约莫过了三五天,田蚡满身青肿,七窍流血,呜呼毕命!

(本篇完)

标签: 丞相太后灌夫韩安国王太后遗诏

更多文章

  • 前131年,“老国舅“窦婴将被砍头,他哭喊:田蚡害我!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窦婴,田蚡,灌夫,刘彻,皇帝,王太后,平民百姓

    前131年,“老国舅“窦婴将被砍头,他哭喊:“臣冤枉!那密诏绝非伪造,是田蚡害我!“可是,田蚡阴阴一笑:”皇上再也听不到。”说完,田蚡手一挥,武士手起刀落,窦婴不甘地,倒在血泊之中。显赫一时的“老国舅”窦婴,就这样被“新国舅” 田蚡,使用奸诈手段送上了西天。怎么说是奸诈手段呢?这还得从田蚡大婚说起。

  • 田蚡是汉武帝的舅父,官至丞相,刘彻为何却想将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彻,田蚡,丞相,王娡,刘安,皇帝,汉武帝

    田蚡是西汉初年的一位丞相,显赫一时,他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汉武帝刘彻的舅父。元光五年(前130年),田蚡病死,可是八年后,汉武帝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武安侯是田蚡生前的爵位,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激怒了汉武帝,让刘彻想要把舅父灭族呢?一、皇后的弟弟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田蚡

  • 极致杀人术:看汉武帝如何吓死国舅田蚡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刘彻,田蚡,丞相,窦婴,皇太后,汉武帝,极致杀人术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汉初年的一桩政治谋杀。杀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手上不沾血,杀人于无形之中。今天我们要来说的这位顶级杀手,就是一代天骄汉武大帝,我们都知道汉武大帝是千古一帝。那么权谋手段应该非常厉害,但到底有多厉害呢,大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今天我们就来从这次政治谋杀案,分析一下刘老板的手段到底有多狠,这

  • 薛泽林 | 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三个锚点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韧性,薛泽林,城市治理,城市安全,城市建设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既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更是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个人对城市运行安全的期待。对于超大城市而言,“要素高密性、结构复杂性、功能多样性”构成了其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在丰富城市经济和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成了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实际约束条件。大道至简,超大城市虽复杂,但追根溯源可分为三大基

  • 薛泽源《炽道》正在热播  全新挑战演技获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薛泽源,炽道,张洪文,演员,悬疑剧

    薛泽源 饰 张洪文《炽道》是由伊峥执导,金晨、王安宇领衔主演,薛泽源特别出演的青春竞技题材剧,日前正在优酷视频热播。该剧改编自Twentine的同名小说,在剧本打磨三年历经四稿后终于开播,因此备受网友期待。该剧聚焦于跳高、短跑等田径运动,在一幕幕充满力量与美感的画面中展现了国内年轻一代运动少年们积极

  • 汲黯、公孙弘和张汤,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为何人比人气死人?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刘彻,张汤,汲黯,公孙弘,汉武帝,人比人气死人

    话说在西汉时期,在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老板的集团总部里,总部里有三位有名的员工,分别叫做汲黯、公孙弘和张汤。你别看这三个人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的那种。先扯这个汲黯,这位仁兄在来老汉(汉武帝)集团总部工作之前,就已经是其他公司的高管了,简直是赢在起跑线啊!而当时的公孙弘和

  •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郭解,公孙弘,刘彻,主父偃,卫青,丞相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主父偃的这封书呈将进去,竟蒙汉武帝鉴赏,即日召见,面询数语,也觉应对称旨,遂拜主父偃为郎中。前丞相史严安与主父偃同为临淄人,见主父偃得邀主知,也照样上书,无非是举秦为戒;还有无终人徐乐也来凑兴,说了一番土崩瓦解的危言,拜本上呈,具由武帝召入,当面奖谕道:“公等

  • 汉武帝名臣公孙弘,凭什么六年从白丁到丞相?他真的是阴险小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公孙弘,刘彻,主父偃,丞相,董仲舒,司马迁

    丞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人臣所能达到的顶峰。自汉武帝起,丞相还有一个荣誉——封侯。所以,在帝制社会,一个人能做到丞相位置,无异于登天。当然,汉武帝一朝除外,那时候的丞相是高危职业。汉武帝一共提拔了十三位丞相,六位被杀,一位自杀,剩下的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只有两位除外,一位是最后一任丞相田千秋,另

  • 穷兵汉武(十三)公孙弘气量狭窄嫉贤妒能,为何刘彻破格将其拜相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彻,丞相,汲黯,汉武,公孙弘,董仲舒,汉高祖刘邦

    公孙弘是汉武帝刘彻亲政初期著名的丞相,他打破了稀罕未封侯不能拜相的潜规则,成为第一个先拜相后封侯的丞相。由于他是刘彻破格提拔的,而在执政中又表现出了气量狭窄和嫉贤妒能的缺点,所以在历史上充满了争议。这些争议一方面来源于他不遵守西汉传统官场规则的提拔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他积极排挤有能力的官员,表现出了气

  • 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公孙弘为何成功?又因何被后世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彻,公孙弘,丞相,司马迁,儒生,法家

    汉武帝一朝,一共启用过十三位丞相,七位非正常死亡,剩下的要么碌碌无非,要么战战兢兢。只有公孙弘活得最精彩,不光有所建树,还在任上寿终正寝。所以题干说,公孙弘是汉武帝一朝最成功的丞相,一点没错。公孙弘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为何如此悲催呢?原因就是汉武帝行皇权独裁,与相权矛盾很深。这就导致丞相们要么结局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