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仲景最拿手的四味草药,当“零嘴”吃,能守住体内的阳气

张仲景最拿手的四味草药,当“零嘴”吃,能守住体内的阳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粤姐说情感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4/3/5 8:32:35

理论依据:《伤寒论》、《经方观止》。

一个男人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拥有花不完的钱,也可能有人会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笔者看来,一个男人成功的标志是,60岁以后依然老当益壮,依然可以行“夫妻之道”!

今天这篇文章要你聊得是很多男人都比较关心的话题,那就是“阳气”。

可能初次说起这个话题,很多人对它都不是很了解,那么为阳气?当我们体内缺少阳气的时候,身体都会有哪些不适呢?

别着急,下面我就来和你讲一个故事,相信看完这个故事,你就能明白阳气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有多么重要了!

话说多年之前,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男子,年龄20多岁,好像是刚结婚不久。

他和爱人结婚旅游,结果回来之后妻子就要和自己闹离婚,原因竟是因为自己肾虚,说句实在话,这摊在谁头上谁受得了,更别说往外传了,该男子也只能选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自己默默接受这一切,好在最后在自己的耐心劝说之下,妻子才暂时放弃了离婚的念头。

虽说暂时不提了,但是埋在该男子心里的这块石头却始终放不下去,怎么办呢?那就治呗,在此期间,该男子因为碍于面子,私下也尝试了很多的方法,西医着实也没有少折腾,但是却始终不见好转,反而他发现情况似乎变得愈发严重了,后来实在没辙了,在朋友的引荐之下找到了我。

说实话,当我第一眼见到他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一点都不像20多岁的样子,一点阳刚之气都没有,走路的时候总是驼着背,感觉背上被一块大大的石头压着。

刻诊,脉象弦细、经不起重按,四肢明显不温、舌苔淡白,后询问得知,原来该男子年轻的时候有这多年的“用手”和熬夜的习惯。

在充分了解该男子的情况之后,我对它说,你这主要是由于先前的先天不足加上后期的过度劳累所导致的体内阳气亏损所导致的,最终导致种养受损、中焦气机失,所以年纪轻轻问题就如此严重。

该男子听我这么一说,当时就更慌了,连忙问道:那老师,我该怎么办呢?因为这个事情妻子要和自己闹离婚,自己也感觉着实没有面子,又不好对外人说,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吧!

我沉思了片刻之后,告诉他,你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

准备;人参、金芫果、黄精、牡蛎,四味药材,按照比例研磨相辅而成,每日2剂,早晚各一次,(嫌麻烦的也可以选择直接购买组合好的金芫果,效果更佳。)每天服一小粒,不要吃太多哦。

结果如何?

结果,该男子在用药后一周,身体逐渐感觉有了暖意,胃口也渐开,在连服一月之后,该男子诸症悉平,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也大大提升,和妻子的关系也逐渐缓和。

说实话,能有这样的效果,也也是非常惊讶,实事求是地说,我最初把握不大,我只是知道,仲景经方里头,有这么一个小配伍,但是随着岁月的洗礼,逐渐被遗忘,我只是斗胆一试,果然有效。

根据记载;此方剂适用于阴阳两虚,一般连续用15天后,可以让你不怕、不怕热,不怕燥、也不怕风,尤其肾虚引起的萎缩、时间不够、腰腿痛以及尿频等方面,享有“婚姻和谐素”的美称。

最后,我想送给所有男生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在为了家庭、事业拼命努力的同时,一定要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切勿盲目、过度地消耗自己的身体,别等到问题出现了,才悔不当初!

标签: 阳气张仲景肾虚伤寒论中焦

更多文章

  • 2022-24张仲景邮票及型张同一暗记

    历史解密编辑:邮票暗记标签:张仲景,仲景,伤寒杂病论,邮票,齿孔

    中国邮政定于2022年10月22日发行《张仲景》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详情如下:志 号:2022-24图序 图 名 面 值(2-1)T 坐堂行医 1.20元(2-2)T 撰书立著 1.20元小型张 张仲景像 6元邮票规格:50×30毫米齿孔度数:13度整张枚数:版式一12枚 版式二6枚(3套

  • 明明体寒,却总容易上火?张仲景用2味中药,清上焦热,暖下焦寒

    历史解密编辑:云泽点评汇标签:上火,体寒,焦寒,干姜,上焦,中药,气血,张仲景,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为什么体寒的人越容易上火?大家好!我是李医生!上火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但是有些人明明是体寒体质,总觉得自己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的,但却常常出现上火的情况,比如说口腔溃疡、脸上长痘痘、咽喉疼痛等,而且去吃清热泻火的药呢,要不然这火反反复复好不了,要不然就是出现肚子不舒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从中医角

  • 未来的中医:人人超越张仲景的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怀疑探索者标签:张仲景,中医,针灸,仲景,组方,医学

    作者:怀疑探索者张仲景弘扬中医文化,义不容辞。我是传统中医文化弘扬群的群主,自打创立中医群以来,已经有中医专业接近30位职业医生加入(其中中西医结合医生6位)。讨论热烈,气氛大致融洽。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一般不会干涉。我也偶有发言,主要是涉及如何提升中医“维度”的一些构想,也在一些组方的合理性提出了全

  • 张仲景名方,只为治疗脑梗后遗症,四味药化解反应慢、流口水

    历史解密编辑:老李三农种菜标签:茯苓,甘草,党参,白术,脑梗,张仲景,后遗症,医学家,老中医,金匮要略,中国古文献

    脑梗后遗症是令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但早在两千年前,名医张仲景就已经攻克这个难题了,不得不感叹中医的奇妙啊。看到患者这个样子,我想到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记载的苓桂术甘汤,具体方子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白术燥湿健脾,茯苓健脾利湿,桂枝温阳化湿,炙甘草健脾和中。但我给患者加了三味药,泽泻、干姜和

  • 咽喉疼痛难忍,买不到药怎么办?医圣张仲景的这个办法,或有良效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张仲景,医圣张仲景,神农本草经,中药,甘草,半夏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而疾病从口传入体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隘”,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位,这个位置就是“咽喉”,所以,“咽喉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攻城拔寨的将军,还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对于人体健康的“咽喉之地”,也是十分重视的。无论是细菌、还是病毒,抑或者其他不明微生物,它们如果

  • 皮肤瘙痒,中医认为有4个病因,张仲景开一“奇方”,仅仅一味药

    历史解密编辑:顶牌故事会标签:瘙痒,张仲景,湿疹,过敏,症状,肛周

    在过去,人们都认为痒,其实是一种是较浅的痛觉。很多人一到晚上,就容易浑身瘙痒,不仅难受,还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而其实”痒“也反映了身体的健康状况,那么中医又是如何看待”痒“呢?又该怎么治疗?且听小妙跟你娓娓道来。70%的人都有“痒痒病”“痒”的感觉比“疼”更加让人难以忍受,有时瘙痒不适感持续数个小时让

  • 李可:一生用掉5吨附子,证明中医不比西医差,被誉为当代张仲景

    历史解密编辑:护士笔记标签:中药,张仲景,中医药,中西医,医学家,英格兰足球,一个中医世家,李可(足球运动员)

    李可:一生用掉5吨附子,证明中医不比西医差,被誉为当代张仲景中国有很多让人称赞的技术,例如中医,这项技术自原始社会便存在了。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了。而在古代,在中医这个领域上也涌现出许多厉害的医生,例如“望闻问切”的扁鹊神医,以及药王孙思邈,总结了“八法”的张仲景等。但随着时代的发

  • 张仲景在华夏百位名人榜单上排第15位,他后人都有谁,现在都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张仲景,华佗,孙十常,伤寒杂病论,医圣

    近年来,学界专家们按照贡献大小,对古代的名人做了一个排序,其中东汉医圣张仲景也位列其中,因此也吸引了人对张仲景的关注。不过令人感到疑惑的,张仲景是伟大的医学家,但是他的后人在历史上却都默默无名,甚至有人怀疑他有没有后人……究竟张仲景是后人怎么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

  • “建安三神医”张仲景、华佗、董奉,个个医术非凡!

    历史解密编辑:言语者标签:张仲景,华佗,董奉,神医,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 ;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

  • 9月上新日:《张仲景》与《鸽》邮品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邮票暗记标签:张仲景,邮品,新日,集邮,邮票

    自从中国集邮2020年3月设立“上新日”以来将,每个月的20日设立为“上新日”。随着2022年9月20日的临近,又一个“上新日”来临。随着2022年9月20日来临,一个中国集邮被玩坏的“上新日”又要来了,那么在这个“上新日”,中国集邮准备了哪些产品?首先就是将在10月22日发行的《张仲景》的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