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李梦阳,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一些都市白领常常会有这些表现,上半身会有:动不动就爱上火,鼻干、口干、眼干、甚至流鼻血、嗓子经常性发炎、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有时还牙龈出血等;而下半身则是: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腰膝酸冷、手脚冰凉,一些女性还有宫寒痛经、经期腹泻加重的情况,这一系列的现象,中医上叫作“上热下寒”。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的通路堵住了,所以质沉的阴比如湿气,上不去而蓄积在下方;而质轻的阳比如火,在上方漂浮着下不来。所以就是阳浮在我们人体的上部,产生一系列虚热的症状;而阴积在我们人体的下部,产生一系列虚寒的症状。所以我们的人体就会出现上热下寒、虚不受补的一系列症状。有些人也去看过中医,一看这么多虚症就给用补药,结果呢,一补就上火,一上火就给寒凉药去清火,结果可想而知,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又加重,结果病情反反复复,弄得很多患者是苦不堪言。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我们身体呈现出上热下寒的一个病理状态呢?很多的人经常久坐,久坐伤气,气不足了我们机体的一些物质就没有了动力往前走就会堵在通道上;还有些人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尤其是晚上下了班吃大餐,平常爱喝奶茶啊、冰镇饮料啊等,就会导致我们的脾胃受损,大家知道,脾胃在中焦,脾主运化,脾出问题了我们中焦的通道也会出问题。中焦不通、阴盛于下、阳浮于上,我们就会出现一系列上热下寒、虚不受补的症状。
那么上热下寒我们该如何治疗呢?自然是要把我们中焦的通路给打开,让上面的火往下走与下边的寒进行中和,也就是我们说的引火下行以达到寒热并治的目的。
今天李医生给大家介绍一个源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的千古名方—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由炙甘草、黄芩、干姜、半夏、黄连、大枣六味中药组成,其中重用甘草以建中益气,另以黄连、黄芩清热解毒,半夏和干姜辛燥化湿、温中健脾,大枣补益中焦。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和胃,消痞止呕兼清热之功效。
此方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人体中焦畅通而上下连贯,改善虚不受补、上热下寒的问题。此方有温药也有凉药,有升有降,有守有攻,阴阳并举,以达到寒热并治。
今天给大家讲了虚不受补、上热下寒是怎么回事及怎么产生的,还探讨了如何遣方用药,你学会了吗?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