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身体虚不受补、上热下寒?张仲景一千古名方,引热下行、寒热并治

身体虚不受补、上热下寒?张仲景一千古名方,引热下行、寒热并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泽点评汇 访问量:2726 更新时间:2024/2/28 14:57:19

大家好,我是中医梦阳,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一些都市白领常会有这些表现,上半身会有:动不动就爱上火,鼻干、口干、眼干、甚至流鼻血、嗓子经常性发炎、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有时还牙龈出血等;而下半身则是: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腰膝酸、手脚冰凉,一些女性还有宫寒痛经、经期腹泻加重的情况,这一系列的现象,中医上叫作“上热下寒”。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的通路堵住了,所以质沉的阴比如湿气,上不去而蓄积在下方;而质轻的阳比如火,在上方漂浮着下不来。所以就是阳浮在我们人体的上部,产生一系列虚热的症状;而阴积在我们人体的下部,产生一系列虚寒的症状。所以我们的人体就会出现上热下寒、虚不受补的一系列症状。有些人也去看过中医,一看这么多虚症就给用补药,结果呢,一补就上火,一上火就给寒凉药去清火,结果可想而知,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又加重,结果病情反反复复,弄得很多患者是苦不堪言。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我们身体呈现出上热下寒的一个病理状态呢?很多的人经常久坐,久坐伤气,气不足了我们机体的一些物质就没有了动力往前走就会堵在通道上;还有些人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尤其是晚上下了班吃大餐,平常爱喝奶茶啊、冰镇饮料啊等,就会导致我们的脾胃受损,大家知道,脾胃在中焦,脾主运化,脾出问题了我们中焦的通道也会出问题。中焦不通、阴盛于下、阳浮于上,我们就会出现一系列上热下寒、虚不受补的症状。

那么上热下寒我们该如治疗呢?自然是要把我们中焦的通路给打开,让上面的火往下走与下边的寒进行中和,也就是我们说的引火下行以达到寒热并治的目的。

今天李医生给大家介绍一个源自医圣仲景《伤寒论》的千古名方—甘草泻心。甘草泻心汤由炙甘草、黄芩、干姜、半夏、黄连、大枣六味中药组成,其中重用甘草以建中益气,另以黄连、黄芩清热解毒,半夏和干姜辛燥化湿、温中健脾,大枣补益中焦。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和胃,消痞止呕兼清热之功效。

此方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人体中焦畅通而上下连,改善虚不受补、上热下寒的问题。此方有温药也有凉药,有升有降,有守有攻,阴阳并举,以达到寒热并治。

今天给大家讲了虚不受补、上热下寒是怎么回事及怎么产生的,还探讨了如何遣方用药,你学会了吗?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使用哦。

更多文章

  • 脉络一通,百病无踪!名医张仲景的千古“通脉方”通血通脉通全身

    历史解密编辑:水大叔叔标签:脉络,补血,活血,调经,通血,张仲景,通脉方,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脉络一通,百病无踪,今天,贾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名医张仲景的千古通脉方,帮你打通一身之血脉,让疾病远离你!很多人会出现身体疼痛,比如关节痛,胳膊痛,颈椎痛,肩膀痛,甚至有的人还会出现肢体麻木,胳膊,腿僵硬等现象,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的话,那你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在中医上讲多见是由于身体的脉络不通所导致。

  • 河南省十大历史名人:老子第2,张仲景第5,李商隐入围!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深谈标签:老子,医圣,杜牧,张仲景,李商隐,河南省,历史名人

    这是河南省十大历史名人:老子第2,张仲景第5,李商隐入围。老子第2,这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人,在唐朝时期,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出生于今河南省鹿邑县。张仲景第5,这是东汉末年医学家,是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写出了传世巨作《伤寒杂病论》。李商隐入围,今河南沁阳

  • 张仲景的一方传千年,专治腰肌劳损,帮你摆脱腰椎病

    历史解密编辑:琪琪小叔子标签:甘草,风湿,散寒,桂枝,张仲景,风寒湿,腰椎病,医学家,腰肌劳损,中国古文献

    大家好,我是中医骨科阎医生。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的方式改变,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长此以往,腰部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酸、麻、胀、痛,无力感,检查一看十有八九都是腰肌劳损。现代医学上,腰肌劳损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这种病本来多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因为工作生活方式的

  • 张仲景的“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这样用,让您受益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张仲景,三黄片,黄连,小便,原方,金匮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耳熟能详的中成药,三黄片和金匮肾气丸,基本每个人都知道这两个药,一个清热,一个补肾,但却不清楚,它们的原方其实出自张仲景之手,并且两药这样用,能受益一生。我们先来说一下三黄片,原方为张仲景的泻心汤,此方主要由三味药组成,分别是,黄芩,黄连以及大黄,其中黄芩入肺经

  • 身体好坏,脾胃说了算!张仲景大补脾胃的方子,脾胃好,身体才好

    历史解密编辑:肉蛋哥新号标签:肠胃,阳气,气虚,张仲景,脾胃虚,医学家,中医角度,中国古文献

    经常便秘、口臭难闻、吃饭不香、晚上睡不好?这些是不是你的日常?其实出现这些症状都是脾胃问题惹的祸。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不卫生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脾胃都出了毛病。脾胃不好,身体遭殃《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廉之官,五味出焉”。如果将人体比喻成一个国家,那么主管粮食仓库的官吏就是脾胃,它为

  • 阳气入腰,百病全消张仲景治腰经典方,温肾助阳健脾祛湿,暖腰膝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健脾,祛湿,配伍,茯苓,甘草,补肾,温肾,张仲景,暖腰膝,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千古流传下的治腰经典方,不仅可以温肾助阳,还可以健脾祛湿,温暖腰膝关节,快来看看吧!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腰疼,后腰发冷,沉重难受,平时稍微扭扭腰都感觉不舒服,时间长了,情况还越来越严重,最后弯腰转身活动都受限制了同时每次一到阴天或者下雨天,后腰就开始发冷,想裹

  • 胃痛胃炎胃溃疡,吃药就好一停就犯?张仲景名方,专治老胃病

    历史解密编辑:山里人小朱哥标签:张仲景,胃病,老胃病,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

    “老胃病一吃药就好,一停就犯,是患上癌症了吗?”在门诊,我经常听到老胃病患者这么问我。很多慢性胃炎或者胃溃疡的患者,已经持续了5年、10年。这类患者,往往一吃药物,胃痛就缓解了,但是一停药胃痛又开始反反复复。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给大家好好来聊一聊。一、老胃病,为何吃药就好,一停就犯

  • 一张治“更年期易怒”的方子!张仲景所传,理气+通便,可谓精妙

    历史解密编辑:精诚名医汇标签:张仲景,更年期,柴胡,通便,便秘,配伍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我想和你聊聊,更年期神志异常,烦躁易怒的问题。你别以为,这似乎只涉及女性。其实,更年期能否顺利度过,联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 一首当归四逆汤,张仲景留下的千年经方,治寒湿痹阻痛风,疗效好

    历史解密编辑:中医科院药学博士标签:当归,张仲景,痛风,土茯苓,通草,丹参

    开门见山,今天科普,聊聊痛风如何中医辨治,尤其是对于寒湿痹阻的痛风。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组成的四妙散,发端于朱丹溪用于痛风走注的二妙散,可以清热利湿、舒筋壮骨,是现在人们治疗痛风的最基本的方子,但实际使用时,为了强化抗炎镇痛、利湿泄浊降尿酸的效果,通常还会加味土茯苓、萆薢、虎杖、忍冬藤、伸筋草

  • 医圣张仲景发明五石散,救活很多人,为何药王孙思邈坚决要抵制?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张仲景,孙十常,五石散,千金方,伤寒杂病论

    在汉代有个人写了一本书,名叫《伤寒杂病论》,这本著作的出现让一种疾病在中国近乎销声匿迹。写出这本《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被世人尊称为——医圣,他让伤寒病在中国不再令人恐惧。就是这样一个医圣级别的人物,在他去世后几百年中,却迎来了第一位“挑战者”——药王孙思邈。唐朝的孙思邈在医学上的造诣也是极高,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