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名的五大斩首行动,刘秀的运气最好,傅介子的做法最为霸气

古代有名的五大斩首行动,刘秀的运气最好,傅介子的做法最为霸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曲殇别离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1/19 13:35:01

两军交战,如果双方实力相差太远,该怎么办?当然是想办法了,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就算不能反败为胜,至少也不能输得太难看吧?历史上的战场经历了千锤百炼,实力悬殊巨大的战争并不在少数,以少胜多的漂亮仗同样不在少数。在《神雕侠侣》中杨过告诉我们,如果对方人数太多,完全不用担心,只要斩了敌人首领,剩下的士兵没了方向,自然就乖乖回老家了。那么,大家都知道史上哪些军事上的斩首行动呢?

图片:历史上的战场剧照一、龙门山之战:最失败的斩首行动在战争年代,所谓的两国之好,根本只是说说而已,只要一方实力高于另一方,分分钟反目成仇,反正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同盟则是用来垫背的,这一方面,晋国君主的算盘可是打得啪啪响。因为一场内乱,晋国的夷吾公子被迫逃到秦国,在秦国君主的庇护下生存,在这期间,秦穆公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夷吾,以结两国之好。夷吾在秦国一边仰人鼻息,一边等待母国传来对自己有利的消息,还别说,晋国后来又发生了一些动荡,让夷吾等到了回母国的最佳时机。为了增加胜算,夷吾请求秦国君主帮助自己,并且承诺,如果自己顺利得到王位,将以五座城池作为回报。

图片:夷吾剧照之后,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当真当上了君主,也就是晋惠公。然而,一朝得势,晋惠公马上翻脸,连自己的大舅哥都不认了,说好的五座城,只差没有给秦国五座土夯。不但如此,晋国还趁着秦国饥荒年头,对恩人落井下石,企图占领秦国。看吧,战争年代的朋友可不是那么容易当的,秦穆公在晋惠公最落魄的时候帮了他,到头来还被他反咬了一口。当然,秦穆公也不是好惹的,不可能被欺负到这种程度了还忍得下去,为此,两国开始约群架,把干架的地点约在龙门山。到了真刀实干的时候,秦国公的心里可能过于着急,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被晋国发现漏洞,马上前去包围秦穆公。晋惠公看到秦穆公被包围住,认为自己的最佳时机到了,马上坐着战车冲过来,准备砍下秦穆公的人头。然而,眼看着胜利在望,战车却陷进了泥土里,不但没有杀死秦穆公,反而成了秦国的俘虏。晋惠公的这一次斩首行动,原本准备干掉秦穆公,秦国就是自己的了,没想到却反而落到秦国手里,实在太失败了。

图片:秦穆公坐着战车剧照二、四川之战:最卑鄙的斩首行动公元35年,刘秀成了中原的新主子,可是四川这块地方却还没顺利拿下。当时掌管四川的是公孙述,此人小聪明倒是有一些,可是大智慧却实在没有,战争面前,智商不在线可是得吃大亏的,尤其是面对来歙与岑彭两人的夹击。两个劲敌同时来袭,想要打赢自然是不可能的,为了不输得太难看,四川的将领给公孙述出了个主意:既然敌人那么厉害,咱们干脆不和他们开打,找个刺客把敌军的首领杀死就完事了。说实话,在强敌面前刺杀对方首领,这主意还真不怎么好,可是人家公孙述运气好,他派出去的刺客还真杀死了两大军队的首领,也就是来歙和岑彭。然而,公孙述的好运在杀死两大首领以后便彻底用完了,当刘秀知道两名大将被杀以后,愤怒之下派出了吴汉出战,吴汉来到四川以后,不但杀死了公孙述,还以最残暴的手段收复了四川。可怜四川百姓,明明没做什么坏事,却得为愚蠢的当权者买单。

图片:派兵出战四川剧照三、高平之战:最伟大的斩首行动有最卑鄙的,自然也有最伟大的,后周皇帝柴荣上位的当年,北汉的刘崇与契丹形成联盟,准备欺负柴荣这位新晋皇帝。刘崇之所以敢打后周的主意,主要是因为他本人是战场上的老司机,在战场上杀人放火,眼睛都不眨一下。再看看柴荣,不过是没什么经验的年轻小伙子而已,似乎只要他想,分分钟都可以将对方拍死在沙场上。双方军队一接触,北汉与后周的实力马上呈现出来了,后周这边的大将一看到风向不对,马上想到撤退,然而,大将想撤退,不代表皇帝乐意,只见柴荣一马当先冲向敌军,还朝自己军队喊道:“冲啊,杀死敌军重重有赏”,根本不管有多少人跟着他往前冲。不得不说,柴荣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一个新皇帝带兵打仗,竟然在敌我相差那么悬殊的情况下还跑在最前方,这事如果放在别的朝代,皇帝早就换别人来当了,可是柴荣却不但没有被杀死,反而成功唬住对方,顺利保住了自己的地位。这一次针对刘崇而设的斩首行动虽然以失败告终,可是对于柴荣来说却虽败犹荣,毕竟敌我悬殊相差实在太大了。

图片:柴荣画像资料截图四、昆阳之战:最成功的斩首行动在众多斩首行动中,失败的不少,成功的也有很多,但是能像昆阳之战那般精彩的却没有几场。在这一战中,王莽军队的人数高达五十多万,还有杂七杂八的外援,刘秀军队的人数却只有五万。面对这种悬殊,如果没有意外,刘秀军队必输无疑。然而,战场上最容易发生的便是各种意外。这不,连老天都不忍心让刘秀死得太惨,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先帮刘秀对付王莽了,只见王莽军队所在的地方突然下起了一阵流星雨,全都砸在士兵身上。不过,刘秀自己也知道,想要打胜仗,光靠老天是没用的,还得靠自己才行,为了不全军覆没,刘秀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这支敢死队在王莽军队看来就是小儿科而已,完全不值得操心,结果,因为大将王邑和王寻存在轻敌心理,刘秀军队不但打赢了,还成功杀死了王寻。在这场大战中,首先是天助刘秀,一场流星雨虽然没有给王莽军队造成太大的折损,却给士兵的心理上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次,刘秀军队以弱示人,死得悲壮,这才有了最终的全胜,当然,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不管刘秀怎么打赢这场战争,同样赢得精彩,所以,刘秀的这次斩首行动是最成功的。

图片:刘秀率军剧照五、千里斩杀楼兰王:最霸气的斩首行动汉昭帝时期,虽然有霍去病卫青把匈奴打回老家,可是在远离中原的西域三十六国,战争却还在继续。大家可别把三十六国想得太大,实际上加起来还没有中原的一个郡大呢。只是这里距离中原太远,又没有太大的价值,中原的皇帝这才放他们逍遥罢了。当然,中原军队那么威武,自然是不可能完全放任他们自由的,为了宣示主权,还会隔三岔五的带着军队来耍耍威风。可惜,汉军没有常驻,匈奴却时不时抓住机会在这些小国面前装老大。对于西域这点小地方,原本汉昭帝并不放在眼里,可是自从在三十六国折损了几批人马以后,汉昭帝觉得一定要好好收拾这些小国,不能让人家忘记了这块地盘姓什么。为了摆平三十六国,汉朝派了傅介子来到西域,对着这些小国一个个教训,尤其是对楼兰这种暗地里把匈奴当主子的小国。作为文明人,傅介子先是手提礼物前去拜访楼兰王,还主动与楼兰王交好,中原皇帝派出的代表对楼兰王这么友好,楼兰王作为“东道主”,怎么也得和“人大代表”喝上几杯啊。结果,等到楼兰王喝醉时,傅介子竟然直接让人把他的人头给砍下来了,还当场表示,如果有人敢再听匈奴的派遣,同样得死,楼兰王被杀以后,楼兰从此改名为鄯善,看吧,这就是大国的霸气。

图片:傅介子雕像资料截图在我国的战争史上,类似于所说的斩首行动还有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比较著名的呢?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汉书》

标签: 刘秀傅介子秦国斩首行动匈奴王莽

更多文章

  • 铁血外交官‘傅介子’斩匈奴使者,诛杀楼兰王,威震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匈奴,龟兹,大宛,傅介子,楼兰王,铁血外交官,北方游牧民族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死后,由大将军霍光辅佐年仅八岁的昭帝登上帝位,这时的朝廷里很不太平,皇帝太小,主少国疑,再加上大权都在霍光手里,外面又有风言风语,说朝廷里会有人谋反,意思不言而喻。这就是朝廷内部不稳定的因素。而在外面呢,匈奴虽然退到了漠北,可还是虎视眈眈。再加上乌垣这个游牧民族又在东北经

  • 明朝初年,官员私盖公印,朱元璋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曹操二世标签:明朝,元朝,洪武,官吏,朱元璋,小说家,慈禧太后

    明朝初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大案,叫作“公印案”。因为这个案件,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了数百名相关官员。但是,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公印案”应该是一个冤案。在史学界,公印案的发生时间是有争议的,可能是洪武八年(1375年),也可能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各个布政使司下属的府、州、县,每年需派出审计官

  • 〔备份〕甘英路线里数等相关问题之补充说明

    历史解密编辑:沧浪一壶周楚山标签:甘英,大军,于阗,西域,大夏,条支,汉高祖刘邦

    原稿:VX 2019-12-21关于(上篇)《甘英路线图》中里数等相关问题的补充说明上一篇发表后,有些朋友提出反对意见,主要是对于史料中涉及的里数问题,无非是认为我将终点定在阿拉伯太远,说至恰赫巴哈尔港的南线只需要46天太短。现归纳并统一回复如下:其一,认为“具体路程在中国早期文献中不是特别准确,即

  • 东汉耿秉:忠心耿耿的“耿”,秉持大局的“秉”!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耿秉,匈奴,窦宪,班超,南匈奴

    简介耿秉出生自东汉的著名开国军功家族——耿家,他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大司农耿国的大儿子。耿秉这个名字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我们可能更加了解投笔从戎孤身经营西域三十多年,最后万里封侯的班超、北击匈奴建立“勒石燕然”这种旷世奇功的窦宪、以及带领他的十二名将士们荣

  • 科考队闯入三峡绝壁谜窟, 洞中景象让人惊诧, 真是公孙述藏宝洞!

    历史解密编辑:老陈做菜标签:藏宝洞,三峡,科考队,悬崖,壁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或者是民间传说。随着现代科技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谜团逐渐转向在大家的眼前。随着科学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很多曾经不知道的事情,都慢慢地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例如科考队冒死进入三峡绝壁千年谜窟,队长:不要踩到别人骸骨。一、千年迷窟在三峡的

  • 枭雄隗嚣与刘秀和白帝公孙述势成鼎足,他的结局为何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刘秀,隗嚣,公孙述,成鼎足,来歙,邓禹

    公元32年夏,光武帝刘秀亲率诸将兵分数路,西征叛汉降蜀的陇右军阀隗(Wěi)嚣。隗嚣的大将牛邯接到来自汉营的老朋友劝降信后,经过十余日激烈的思想斗争,率“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众十众万,皆降。”隗嚣面临土崩瓦解绝境,派心腹王元火速入蜀向求救白帝公孙述求援的同时,“将妻子奔西域”,企图负隅顽抗。刘秀诏

  • 隗嚣在公孙述和刘秀之间首鼠两端,刘秀亲征将其击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秀,隗嚣,公孙述,光武帝,来歙,王莽

    隗嚣(?——33年)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在州郡为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陇上。王莽的国师刘歆闻其贤,举为国士。刘歆死后,隗嚣归故里。刘玄更始政权建立后,隗嚣叔父隗崔、兄隗义及上(今甘肃天水市)人杨广、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周宗等合谋起义,响应刘玄,兴汉灭莽。隗嚣趁机占

  • 公孙述的灭亡,都是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公孙述,太守,来歙,刘秀,平定

    当初,刘秀派来歙盖延进攻蜀地,公孙述任命王元为将军,命令他在河池御敌,结果被来歙打败。来歙乘胜追击攻克了下辨(今甘肃成县)。公孙述十分恐慌,就派出刺客来行刺来歙,竟然得手了!不知道刺客是怎么进入军营进行行刺的,要知道战争时期防范是很到位的。只能说明这个刺客很厉害,轻功、武艺都高人一筹。公孙述显然尝到

  • 公孙述兵行险招,刺杀刘秀左右手,结果怎样?刺杀成功却全族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秀,公孙述,来歙,光武帝,吴汉,岑彭

    成都素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里地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人人安居乐业。今天的成都更是异常地繁华美丽,旅游资源丰富,有杜甫草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等。其中,最吸引游客的是这里的慢节奏生活方式,让人能够放松身心,排解生活带来的压力。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繁华的城市,曾经被血洗?在这里,

  • 东汉大司马吴汉为何要屠成都?又为何说公孙述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吴汉,公孙述,刘秀,太守,王莽,隗嚣

    公元35年春,汉光武帝刘秀为统一天下,挟平定隗嚣陇西割据势力余威,令征南大将军岑彭大举征伐蜀地同时,亲笔给自称白帝的公孙述写信劝降。公孙述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大言不惭道:“废或兴均由天命,岂有投降的天子!”他两次拒绝刘秀劝降,“终无降意”,负隅顽抗,并派手下先后暗杀东汉名将来歙与岑彭。汉大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