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枭雄隗嚣与刘秀和白帝公孙述势成鼎足,他的结局为何很凄惨?

枭雄隗嚣与刘秀和白帝公孙述势成鼎足,他的结局为何很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叶秋故事专刊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4/1/14 19:35:17

公元32年夏,光武帝刘秀亲率诸将兵分数路,西征叛汉降蜀的陇右军阀隗(Wěi)嚣。隗嚣的大将牛邯接到来自汉营的老朋友劝降信后,经过十余日激烈的思想斗争,率“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众十众万,皆降。”隗嚣面临土崩瓦解绝境,派心腹王元火速入蜀向求救白帝公孙述求援的同时,“将妻子奔西域”,企图负隅顽抗。

刘秀诏告隗嚣:“您如果束手就擒,则保您父子相见。如欲仿效前朝先降后叛的黥布,亦悉听尊便!”隗嚣坚决不降,致使留在洛阳做人质的儿子被杀,西城与上邽等战略要地被汉军重重围困。次年春,隗嚣弹尽粮绝,“病且饿,出城餐糗糒(干粮),恚愤而死。”

隗嚣“负陇自固”,在新朝末年建立强大的陇右隗氏政权,曾一度与“据蜀自雄”的公孙述和统一东方的刘秀势成鼎足,最终因何成为三姓家奴、身死国灭?

(一)西北称雄

新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声势浩大的绿林军拥立刘玄为更始帝,打得王莽军节节败退。陇右大族隗崔、隗义等人闻讯“起兵应汉”,聚众数千人杀了地方官后,共同推举“素有名,好经书”的晚生后辈隗嚣为上将军。隗嚣“辞让不得已”,在众人一致表示愿意听从他号令后上位,从此割据陇西。

隗嚣“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此时,更始帝在南阳称帝,王莽尚据守长安。隗嚣采取方望建议,立汉高祖庙“祀高祖、太宗、世宗”,隗嚣等称臣奉祀,“割牲而盟”,率三十员将盟誓遵奉汉朝正朔,“允承天道,兴辅刘宗。如怀奸虑,明神殛之。”誓毕,隗嚣带头将牲血涂在嘴唇和盟约上,“一如古礼。”

事毕,隗嚣先向各郡国发布征讨王莽的檄文,继而“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反复劝降王莽堂侄王向未果后,隗嚣强攻安定,活捉王向,“然后行戮,安定悉降。”此时,“长安中亦起兵诛王莽。”隗嚣趁热打铁,分遣诸将攻克陇西各地。

隗嚣颇有“贤将之风”,他“初据陇坻,谦恭下士,豪杰归之,刑政修举,兵甲富盛”,深得西北百姓民心,队伍越战越强,终于奠定其西北王基础。

(二)初归更始

更始帝得知隗嚣等独霸西北后,迫不及待“遣使征嚣及崔、义等。”隗嚣等人兴高采烈准备觐见,方望却认为更始帝前途尚未可知,极力反对未果后,“以书辞谢而去。”隗嚣等人一同入长安,朝见更始帝。隗嚣受封右将军,隗崔、隗义仍维持原来称号。

这样的区别对待令隗崔与隗义极为不爽,“谋欲叛归。”隗嚣闻知,唯恐受连累,索性出卖两位长辈,使“崔、义诛死。”隗嚣大义灭亲,踏着长辈的鲜血,登上更始政权御史大夫高位。

次年夏,“赤眉入关,三辅扰乱。”隗嚣闻听刘秀已在赤眉军拥戴下于河北即位建立东汉政权,便建议更始帝将权力移交给刘秀叔父。更始帝贪恋权力,一口回绝。隗嚣遂与诸将欲劫持更始帝东归,东窗事发后,隗嚣与部下率军自守,“与数十骑夜斩平城门关,亡归天水。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

(三)再归光武

更始帝在赤眉军打击下兵败身亡后,“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嚣。”隗嚣表现出“谦恭爱士”肚量,竭尽全力接纳名士结成布衣之交,吸纳大批新朝人才,“由此名震西州,闻于山东。”

刘秀的大将邓禹西击赤眉军时,裨将冯愔不听号令,“引兵叛禹,西向天水”,被隗嚣击败,“尽获辎重。”刘秀意识到西北隗嚣是统一全国的一大障碍,于是指示邓禹“遣使持节命嚣为西州大将军,得专制凉州、朔方事。”隗嚣欣然从命,当赤眉军攻破长安企图西上陇右时,“遣将军杨广迎击,破之,又追败之于乌氏、泾阳间”,为东汉政权立下卓越功勋。

刘秀对其美德和声誉早有耳闻,对他“报以殊礼,言称字”,享受国宾礼仪,慰藉良厚。隗嚣投桃报李,派兵协助刘秀的征西大将军冯异击败拥众数万的陈仓人吕鲔,并特意遣使上报刘秀。

刘秀亲笔回复隗嚣疏奏,盛赞其劳苦功高,“扶倾救危,南距公孙之兵,北御羌胡之乱”,喻其为辅助管仲成就大业的鲍叔,表示今后直接以手书沟通,以免旁人挑拨离间。从此,刘秀对隗嚣恩礼愈加。

隗嚣感激涕零,决定死心塌地为刘秀卖命。白帝公孙述在蜀地称帝后,“数出兵汉中”,并遣使授予隗嚣大司空职位和扶安王爵位。隗嚣立场坚定不为所动,“耻为所臣,乃斩其使,出兵击之,连破述军”,打得公孙述的蜀军老老实实呆在蜀郡,“不复北出。”

(四)称臣公孙

刘秀得知隗嚣与自己老部下来歙与马援是老朋友,多次派他们到西北“劝令入朝,许以重爵。”隗嚣却不愿归顺,多次遣使拒绝。刘秀为考验其是否忠诚,遣特使令其率部讨蜀。隗嚣找出各种理由拒不执行命令,刘秀“知嚣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故意降低对隗嚣的礼遇,以正君臣礼仪。

公元28年,隗嚣在刘秀特使来歙说服下,遣长子隗恂至东汉京师洛阳为人质。隗嚣部将王元等人“以为天下成败未可知”,不甘心屈服刘秀,竭力撺掇他伺机称帝或称霸一方。隗嚣怦然心动,开始心怀二志。一些游士长者看穿其企图沐猴而冠的政治野心,相继不辞而别。

恰在此时,白帝公孙述侵犯南郡,刘秀令隗嚣从天水伐蜀。隗嚣两次上书,夸大伐蜀的种种客观困难。刘秀深知隗嚣始终脚踩两只船,先派来歙奉玺书晓谕隗嚣,再遣耿弇等大将从陇道伐蜀。隗嚣怀疑刘秀重施假道灭虢之计,公然“率兵相拒。”

东汉“诸将与嚣战,大败,各引退。”隗嚣不自量力,派王元等人“巡侵三辅”,遭到汉军迎头痛击,被迫上疏谢罪。东汉朝臣建议刘秀杀死充当人质的隗嚣之子,刘秀于心不忍,再派来歙给隗嚣赐书,怒斥其奸诈。隗嚣胆战心惊,一不做二不休,转身去抱蜀帝公孙述大腿,卑躬屈膝自愿称臣。

刘秀完成统一东方大业后,于公元32年春,派大军剿灭隗嚣。隗嚣众叛亲离,派大将“王元入蜀求救”,自己带妻儿死守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和上邽(今甘肃天水)。心腹战死后,隗嚣穷途末路。数月后,王元率区区五千蜀军增援,隗嚣才得以苟延残喘。

次年春,隗嚣病饿交加,忿恨而死后,王元等干将立其少子隗纯为王。在汉军毁灭性打击下,隗纯被迫投降东汉,陇右隗氏集团自此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五)权欲熏心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隗嚣在乱世中挺身而出,使“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有理想有追求,被苏辙赞为有“长者之誉”。他颇“有爱士之雅”,惜才爱才,得以雄霸一方。但他先后成为三姓家奴,最终身死国灭,根本原因就在于权欲熏心。

他被叔父们公推为上将军时,提出的唯一条件便是众人必须服从他的一言堂指挥,表现出对权力的极大欲望;为攫取更大权力,他不顾方望反对,固执己见归附更始帝,甚至丧尽天良出卖把他推上宝座的叔父们;为满足权力野心,他“拥兵自固”,先后归顺刘秀与公孙述,致使“谋臣去之,义士笑之。”他“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妄图即便“图王不成”时亦“犹足以霸。”

隗嚣为一己之私,罔顾天下统一大势和民心所向,“至于杀身亡国,盖不足怪也!”

权力,正是使得大大小小、古今中外的隗嚣们争先恐后坠入深渊的春药!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刘秀隗嚣公孙述成鼎足来歙邓禹

更多文章

  • 隗嚣在公孙述和刘秀之间首鼠两端,刘秀亲征将其击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秀,隗嚣,公孙述,光武帝,来歙,王莽

    隗嚣(?——33年)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在州郡为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陇上。王莽的国师刘歆闻其贤,举为国士。刘歆死后,隗嚣归故里。刘玄更始政权建立后,隗嚣叔父隗崔、兄隗义及上(今甘肃天水市)人杨广、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周宗等合谋起义,响应刘玄,兴汉灭莽。隗嚣趁机占

  • 公孙述的灭亡,都是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公孙述,太守,来歙,刘秀,平定

    当初,刘秀派来歙盖延进攻蜀地,公孙述任命王元为将军,命令他在河池御敌,结果被来歙打败。来歙乘胜追击攻克了下辨(今甘肃成县)。公孙述十分恐慌,就派出刺客来行刺来歙,竟然得手了!不知道刺客是怎么进入军营进行行刺的,要知道战争时期防范是很到位的。只能说明这个刺客很厉害,轻功、武艺都高人一筹。公孙述显然尝到

  • 公孙述兵行险招,刺杀刘秀左右手,结果怎样?刺杀成功却全族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秀,公孙述,来歙,光武帝,吴汉,岑彭

    成都素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里地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人人安居乐业。今天的成都更是异常地繁华美丽,旅游资源丰富,有杜甫草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等。其中,最吸引游客的是这里的慢节奏生活方式,让人能够放松身心,排解生活带来的压力。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繁华的城市,曾经被血洗?在这里,

  • 东汉大司马吴汉为何要屠成都?又为何说公孙述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吴汉,公孙述,刘秀,太守,王莽,隗嚣

    公元35年春,汉光武帝刘秀为统一天下,挟平定隗嚣陇西割据势力余威,令征南大将军岑彭大举征伐蜀地同时,亲笔给自称白帝的公孙述写信劝降。公孙述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大言不惭道:“废或兴均由天命,岂有投降的天子!”他两次拒绝刘秀劝降,“终无降意”,负隅顽抗,并派手下先后暗杀东汉名将来歙与岑彭。汉大司

  • 公孙述本可争夺天下,但最有机会的那几年,被刘秀手下悍将所阻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刘秀,公孙述,冯异,关中,王莽,邓禹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之初,各地割据势力错综复杂,虽然刘秀势力强大,号称“跨州据土,带甲百万”,但是不代表这天下就是他刘秀的,我们现在说刘秀是位面之子,不过在当时,任何割据一方的势力集团,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其中割据益州的公孙述,可是要比刘秀还早就称帝了,建立了大成,并且很快占据了全部益州

  • 东汉风云:公孙述引谶称帝,王元据陇阻汉军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王元,公孙述,汉军,冯异,来歙,马援

    东汉风云:公孙述引谶称帝,王元据陇阻汉军是时,公孙述方收集延岑、田戎两军,令延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田戎亦邀封翼江王。特使部将任满与田戎同出江关,沿途收田戎旧部,窥取荆州诸郡。一面妄引谶纪,说是孔子作《春秋》,尊周尚赤,共得十二公;汉亦用赤帜,自汉高至平帝,中加吕后称制,也是十二代,历数已尽,一姓不

  • 田蚡和灌夫之间的矛盾,外戚们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程海讲体育标签:灌夫,丞相,太后,王太后,韩安国,刘启

    本文转载自 局外人的视界 公众号,原创作者:卡夫卡不忙了对于田蚡和灌夫之间的矛盾,窦婴当然很清楚。跟灌夫处了这么久的朋友,窦婴更加清楚这货几杯酒下肚之后的德行,但这回王太后亲自召集的,为娘家兄弟搞场面的婚礼明说了,列侯跟皇族必须参加,窦婴是列侯,那是必须去的,灌夫级别不够,交情也破裂了,其实不必去的

  • 穷兵汉武(五章)窦婴只是帮灌夫据理力争,为何刘彻将其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窦婴,刘彻,遗诏,汉景帝刘启,灌夫

    魏其侯窦婴是汉景帝刘启时期的重臣,太皇太后窦氏的侄子,在西汉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然而在汉武帝刘彻亲政不久,他就在窦田之争的政治风波中被处死,甚至是遭到了斩首示众这样严酷的刑法。要知道窦婴作为窦氏集团的代表人物,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最顶级的。这样的权贵即便要处死,一般也不会选优斩首示众

  • 窦婴为救好友拿出汉景帝遗诏,但灌夫却被汉武帝斩了,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随芳菲动物谈标签:窦婴,刘启,刘彻,田蚡,遗诏,灌夫,汉朝,窦太后,汉景帝,汉武帝

    公元前131年,渭城大街上,魏其侯窦婴被汉武帝下令问斩。在跪下之时,窦婴面对皇宫含泪高呼:“陛下,臣冤枉啊。臣手中的遗诏真是先帝所留啊!您被田蚡这个小人蒙蔽了!”话音刚落只见刀光一闪,窦婴颓然倒地身首分离。窦婴是西汉窦太后的侄儿,他是能文能武,在西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担任重要大臣,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

  • 灌夫披甲执戟,带领数十骑出寨,驰往敌垒

    历史解密编辑:暮成雪吖标签:吴王,灌夫,齐王,刘濞,栾布,晁错,赵王,汉朝,周亚夫

    灌夫披甲执戟,带领数十骑出寨,驰往敌垒又相持了好几日,探得吴楚兵卒已将绝粮,挫损锐气,于是派遣颍阴侯灌何等率兵数千,前去搦战。吴楚军队出营接仗,两下奋斗多时,恼动汉军校尉灌孟舞动长槊,奋勇陷阵。吴楚兵向前拦阻,被灌孟左挑右拨刺死多人,一马驰入。灌孟之子灌夫见老父轻身陷敌,忙率部曲千人,上前接应。偏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