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当初韩信听从蒯通建议,举兵自立,会不会统一天下?

如果当初韩信听从蒯通建议,举兵自立,会不会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阔儿看世界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3/12/6 20:23:36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最容易成就英雄和造就英雄,项羽关羽韩信都是三国有名的英雄,而今天小编想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韩信的历史功绩,如果韩信选择举兵自立,那么是否能一统天下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韩信这个人,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在中国军事史上也赫赫有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早年选择投奔项羽但未受到项羽的重视,后受到萧何的举荐在刘邦下任职,刘邦也认为韩信很有治军之才将韩信任命为大将军,有着自己独特且卓越的军事才能,且平定了魏国,最重要的是他逼得项羽自刎,留下了楚霸王自刎于乌江的故事传说,最后与萧何合谋被发现后斩于钟室内,不难发现韩信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将领,但是为什么到后期会选择谋反自杀呢?韩信他是否有能力能够一统天下呢?

其实古代战火纷纷,也造就了很多英雄,都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也会有很多优秀的政治家出现,韩信他掌兵之一生,经历过多次战争,还未曾有过败绩,也被大家称为兵仙,常胜将军。其实作为掌兵和统帅三军的将领是很受到领导人的忌惮,毕竟在那乱世中谁拥有了兵权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刘邦在还未成立汉朝之前很是信任韩信,韩信被刘邦任命汉军大将军,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战略部署,更是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当权人最怕就是功高盖主,最后被吕后杀死,也算是一代名将惨死。

其实韩信的实力,大家心里都是十分有数的,就连西楚霸王项羽都对韩信忌惮三分,想到要请人游说韩信反汉,但是韩信认为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拒绝了,其实韩信有着治国之策,完全可以不要寄人篱下自立为国。像上文提到的韩信曾经是项羽的手下,但是未受到重用后被刘备赏识,这就说明韩信和项羽其实是存在很大分歧,一起联合攻打汉朝是不大可能的,而这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说实话韩信空有领军之策,但是没有很好地政治眼光,对政治不是很懂,这样看来即使韩信想要举兵自立,但后期还是很有可能会被刘邦打败,正是因为韩信太过于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反倒被自己陷入被动之地后惨死于宫中。

这样看来韩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胜算可以一统天下,但相反刘邦其实还是很依赖韩信,失去韩信的刘邦,等于失去了左膀右臂,这样一统天下的道路也会十分艰辛,再加上韩信确实是一个有着领军才能的一员大将,其实历史说来也很奇怪,一个很平庸的人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人之后就会慢慢有实力去寻找到机会成功,韩信最后败在骄兵必败,有一句话说的好成也萧何败萧何也就是如此。

标签: 韩信刘邦项羽萧何魏国刘备

更多文章

  • 闲聊强汉(卌七)韩信临死前为什么要出卖蒯通?他在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韩信,蒯通,刘邦,吕雉,萧何,代王,强汉,汉朝,秦朝,借刀杀人,春秋战国

    当刘邦带兵出征讨伐反叛的代王陈豨时,韩信利用京城空虚的机会联络旧党,组织政变。最终这次政变以失败而告终,韩信也被萧何诱入长乐宫,被皇后吕雉处死在钟室之中。临死前的韩信觉得自己很憋屈,曾经不可一世的功勋也化为乌有。于是他留下遗言,声称自己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谋士蒯通的建议,拥兵割据齐国,成为与项刘三足鼎立

  • 蒯通唆使韩信叛乱,刘邦不仅赦免了他,还重用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韩信,刘邦,蒯通,三毛,高祖

    汉朝高祖刘邦手下文臣武将众多,陈平、韩信等都赫赫有名,这其中也不乏像蒯通这样的能言善辩之士,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语言也是最厉害的武器,不但能力挽狂澜,有时还能反击敌人。蒯通从容地回答说:"陛下,秦朝法度废弛、政权瓦解的时候,天下大乱,各个诸侯国纷纷自立起兵造反,英雄豪杰们像乌鸦一样纷纷聚集。秦朝被推

  • 蒯通与韩信:两大智者间的、一场历史性的心灵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韩信,蒯通,项羽,汉王,齐国

    一天,一个相面先生打扮的人走进了韩信的军帐。韩信看见来人后,先是一愣,而后觉得此人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稍加思索后,韩信问道:“您不是蒯通先生吗?”“是的,我也是相面先生!”来人赶紧强调道。韩信接着漫不经心地问道:“先生看相采用什么方法呢?”蒯通郑重其事地回答道:“人的尊贵与卑贱在于骨骼;忧愁与喜悦

  • 说自己是狗还能救命?蒯通在刘邦手底下保命,这嘴皮子厉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人物故事标签:刘邦,蒯通,韩信,项羽,吕雉,萧何

    | 说自己是狗还能救命?蒯通在刘邦手底下保命,这嘴皮子厉害了韩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论是西汉开国功臣的身份,还是汉初三杰的名头,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胯下之辱更是成了忍辱负重的代名词。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韩信最终却是被吕后和萧何联手算计死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天天闷闷

  • 韩信死时悔恨“不用蒯通之言”,其实不是他不想反而是根本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清蒸一口气标签:韩信,蒯通,刘邦,灌婴,樊哙,萧何

    史记中韩信在即将被吕后杀掉的时候,说了一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韩信口中的“儿女子”,“儿”意为“小子”、“小人”,应该指的是萧何。萧何是韩信的伯乐,是他的恩人,韩信对萧何是非常信任的。但最后萧何却骗了他,赚他进宫,于是吕后命武士在长乐宫钟室杀了韩信。所以说,成也萧何,败

  • 品读千年人精蒯通,感悟个人命运与国家平台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蒯通,韩信,刘邦,项羽,曹参,赵高

    古今中外,排得上号的人精,蒯通绝对算一个,纵是惜墨如金的太史公司马迁也在《史记》里给了他足够的篇幅。要知道太史公可不是“李哥”或“李老”这样的感情名号,而是仅次于皇帝老儿比丞相还要大的大官街,而且这大官只干一件事——专门记史。想要太史公记你一笔,真的好难好难滴呢。蒯通这个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平头

  • 蒯通是如何劝韩信独立的?如果韩信听蒯通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韩信,蒯通,刘邦,项羽,齐国,龙且

    韩信打败龙且占领了齐国之后,齐国的术土蒯通见刘邦和项羽都在极力争取韩信,知道韩信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就想劝韩信自立,齐国不再依靠他人。蒯通见到韩信后,先转弯抹角地对他说:“我曾经学过相人之术。”韩信问: “你相人相得准吗?”蒯通回答:“一个人的贵贱,看他的骨法;喜怒哀乐,表现在外表上;至于事业之成败

  • 闲聊强汉(卅五)蒯通劝韩信背约伐齐,其志在割据齐国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韩信,蒯通,齐国,刘邦,燕王,秦朝,汉朝,闲聊强汉,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楚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乱世舞台,各种英雄豪杰在这个舞台上亮相,然后表演出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英雄豪杰,自然有卑鄙无耻的小人,也会有阴险狡诈的阴谋家。本章所讲到的蒯通就是这么一位阴谋家,可以说是楚汉战争时期最顶尖的阴谋家。历史上认为他是集战国权变阴谋之术大成,有着高超的辩才和智慧。他在这段时期

  • 当初韩信能听从蒯通建议,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提前到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蒯通,刘邦,项羽,汉王,勾践,汉朝,春秋战国,秦朝

    韩信被封齐王后,实力最雄厚的人变成了三个:楚王项羽、汉王刘邦、齐王韩信。韩信的地位骤然上升,其一举一动关系着刘邦和项羽的兴亡成败。项羽也看到了这一点,连忙派说客武涉去游说韩信。武涉直接开门见山,一见韩信就说:“今楚汉二王相争,您起决定作用,投楚则楚胜,投汉则汉胜。但您应该看到,您之所以有今日,是因为

  • 如果韩信当年听了蒯通的话,割据齐国自立,是否会三国鼎立?

    历史解密编辑:小史搞笑标签:韩信,齐国,刘邦,项羽,蒯通,龙且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便大杀功臣。而淮阴侯韩信,因为功高震主,所以也成了被杀的人员之一。虽然是吕后与萧何下得手,但背后肯定也有刘邦的影子。如果刘邦不同意,吕后是断然不敢把这么一位汉朝“军神”给处死的。韩信其实韩信落得这个下场,完全是自找的。他手下有位谋士曾劝他割据齐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