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南历史名人六十八范蠡

河南历史名人六十八范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4/2/15 7:19:22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楚灵王五年(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河南南阳)三户邑,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范蠡师从于计然。

勾践四年(公元前493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以报复越国,遂欲先吴未发而往伐之。范蠡谏道:“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上天一定会发怒,会对施行者不利的。”越王说道:“吾意已决。”遂兴师伐吴。吴王闻之,遂发精兵攻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遂以残兵五千人驻守会稽,吴王追至而围城。勾践兵败西于会稽山,遂开始重视范蠡、文种等人的意见。

越王对范蠡说道:“当初没听您的话,如今为之奈何?”范蠡答道: “能够完全保住功业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谦卑的;能够节制事理的人,就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现在,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给吴王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说:“好吧!”于是派大夫种去向吴求和。吴王本欲杀之,文种行贿与伯嚭乃止,勾践、范蠡君臣遂入吴,为奴三年。

越勾践七年(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君臣离开吴国返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勾践想让范蠡帮他治理国政,范蠡答道:“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勾践举国之政皆交于文种,而范蠡与大夫柘稽,为质于吴,以麻痹吴王,两年后范蠡归越。

范蠡还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就这样迷惑了吴王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越勾践十一年(公元前486年),勾践欲起兵伐吴,被范蠡劝阻。

越勾践十三年(公元前484年),吴再次伐齐,占领艾陵,越王君臣朝见吴王,对其君臣皆有贿赂,进一步麻痹吴人,夫差杀伍子胥。勾践召范蠡来说道:“吴已杀子胥,阿谀奉承之人日多,吴国可伐吗?”范蠡答道:“还不行” 。

越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北上,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的精兵皆从王而去,只留下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再次问范蠡,范蠡答:“可以了”。遂尽起越国精兵讨伐吴国,吴国大败,杀吴太子。吴国急谴使告知吴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遂秘而不宣。吴王在盟会完成后,遂使人厚礼以请和于越国。越国亦自度实力不足灭吴国,遂同意了请和 。

越勾践十八年(公元前479年),越国兴师再伐吴,兵至于五湖。次年三月,越又伐吴,吴师还战于笠泽、双方夹吴松江而阵、越国人大败吴师。

越勾践二十二年(公元前475年)十一月,越军围吴国都城,范蠡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令吴师自溃。

越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年底,越军攻灭吴国,勾践本欲豁免夫差,然夫差羞愧难当,遂愤而自杀。

越勾践二十九年(公元前468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范蠡离去之前,曾留书于文种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见书,遂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遂赐文种宝剑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还有四术未用,你为我到先王那里试用吧。”文种遂悲愤伏剑自杀 。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做鸱夷子皮,耕于海畔,父子同心经商,。没过几年,便置产数十万。齐国人闻其贤名,想请他为相。范蠡喟然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还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地,以为此地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乃自称为陶朱公,没几年又累财巨万,后来天下人皆称巨富之人为陶朱公。

楚惠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八十八岁。因范蠡一生艰苦创业、善于经营理财、三致千金, 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标签: 范蠡吴国勾践夫差

更多文章

  • “商圣”范蠡的创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大豫众创标签:范蠡,商圣,勾践,吴国,夫差,齐国

    说到春秋时期的范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扶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及最后和西施泛舟西湖归隐。事实上,除了是杰出的政治家,范蠡也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被称为“商圣”。本文摘编自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的《冯仑商业课》,讲了范蠡的两次从0到1的创业成功的故事,从中能看出范蠡卓越的商业眼光和政治智慧。分享给大家。作

  • 范蠡逃跑前,为何才对文种说“兔死狗烹”?原来这是一条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范蠡,吴国,勾践,文种,秦国,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楚昭王时期,吴国多次击败楚国,才华横溢的楚人范蠡与文种,为何不保家卫国,又为何不投奔其他国家,而偏偏投奔了偏僻、落后的越国,他们投奔越国的目的何在?范蠡文种投奔越国之后,前13年史无记载默默无闻,夫椒之战后才有记载。为何两人能够忍受10多年的寂寞?范蠡临走之前,留书给文种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 江苏挖出一座古墓,或解开范蠡命运之谜,学者感慨:现实太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范蠡,吴国,古墓,江苏省,小说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范蠡帮助勾践灭吴之后,就很神话的乘一叶扁舟去了齐国,给文种留了一封信,劝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能够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所以你也和我一样,赶快离开勾践吧。此后,范蠡泛舟江湖,成为一代巨富,又被称为“陶朱公”,三次散财三次聚财,留下了千古美谈。从范蠡身上

  • 范蠡与西施归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范蠡,西施,吴王,夫差,归隐,周朝,小说家,越王勾践,金庸笔下角色

    范蠡,字少伯,楚宛地三户(今南阳)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者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关于范蠡,出自他手的著名的事件太多了,不管是协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功复仇吴王夫差,以报会稽之仇;还是说出那句著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或者三次经商,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

  •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范蠡,勾践,吴国,齐国

    新春伊始,人们常常会忙着迎财神,那么迎接的财神都是谁,他们又为什么能够成为财神呢?细分起来,财神有正财神和偏财神之说,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文武财神都是民间所说的正财神。听起来都是古代的著名人物,那么他们又是怎么成为财神的呢?先从文财神范蠡说起。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杰

  • 烟波范蠡千帆影,东去长江万古流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范蠡,相思,桃花,扁舟,烟波,万古,原创诗词

    烟波范蠡千帆影,东去长江万古流,五湖四海皆兄弟,一叶扁舟任我游。五湖烟景画图中,一叶扁舟万里风,快意人生范蠡与陶翁。一叶水云中,四海五湖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初长成,西施范蠡两相倾,四海皆兄弟,一叶扁舟万里行。一钓翁,流水各西东,五湖四海皆兄弟,明月扁舟入梦中。五湖四海任徜徉,扁舟入梦乡,快意

  • 范蠡身世之谜,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或是楚国高级特工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范蠡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无数谜团,其中之一就是范蠡身世之谜。在知识代表阶层的时代,学富五车的楚人范蠡与文种,必然不是等闲平民,以他们学识与贵族身份可以无数诸侯国谋取高位,为何两人偏偏来到越国?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与文种或是楚国派出的高级特工,活跃在隐蔽战线上为楚国

  • 智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识人,范蠡利用勾践干掉了文种,为西施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范蠡,西施,勾践,文种,吴国

    勾践绝对是一个狠人,他做了一件遭人非议的事情。范蠡和文种帮助他,打败了吴国。他撵走了范蠡,逼死了文种。卸磨杀驴!能够同患难,不能同富贵!各种标签打在了他的身上!当然,也有正面评价!蒲松龄就是勾践的铁粉,曾经写下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范蠡身份之谜,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或是楚国高级特工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范蠡,楚国,吴国,晋国,小说家,越王勾践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范蠡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无数谜团,其中之一就是范蠡身份之谜。在知识代表阶层的时代,学富五车的楚人范蠡与文种,必然不是等闲平民,以他们学识与贵族身份可以无数诸侯国谋取高位,为何两人偏偏来到越国?晋国一段历史揭开端倪,范蠡与文种或是楚国派出的高级特工,扶持越国对抗吴国以为楚

  • 历史冷知识-范蠡、文种和越之灭吴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范蠡,勾践,吴国,越王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相传,范蠡早年倜傥不群,不为人所知。文种,为宛令,遣吏奉谒。吏还,说范蠡是当地狂人,生有此病。文种笑,说,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文种亲自往见,抵掌而谈。后来,他们都到了越国,在越王勾践最困难的时期,通力合作,复兴了越国,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