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伟大圣贤鲍叔牙,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师

伟大圣贤鲍叔牙,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654 更新时间:2023/12/25 11:42:18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4)

主笔:闲乐生

春秋初年,齐国爆发了连场内乱,先是公孙无知杀了堂哥齐襄公,然后公孙无知又很快被仇人所杀,齐国君位出现空缺。而齐襄公无子,而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又分别在鲁国和莒国避难,他们闻讯便纷纷赶回临淄,想要继承君位。公子纠的老师管仲为此昼夜兼程赶在半路截杀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忙装死蒙混过关,结果抢先来到临淄继承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便派人去鲁国抓回管仲以报一箭之仇,同时想任命自己的老师鲍叔牙为齐相,以回报老师追随自己多年的教导之恩。

可没想到,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担任齐相,因为鲍叔牙与管仲相交甚深,他认为管仲治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更强。但齐桓公始终无法忘怀当初管仲对他的一箭之仇,所以坚决不同意,说:“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竟用之,我有病吗?”

一个差点伤害到自己的人,一个差点毁了自己一生的人,齐桓公不杀他就很仁慈了,还要用他为相,给他数不尽的尊荣富贵,这听起来是不是太离谱了一点儿?

鲍叔牙连忙解释说,当初管仲是公子纠的臣,他射你是正常的,不射才不正常呢,如果现在他当你的臣子,他也会帮你射别人的。

齐桓公沉默,鲍叔牙说的是没错,但他心中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而且他听说管仲出身贫寒,又品行不佳,曾三次被老板开除,三次在战场上当逃兵,这样的人,怎么能做我大齐的卿相呢?总之他认为齐相的最好人选还是老师鲍叔牙,在齐桓公看来,无论人品、地位,鲍叔牙都胜过管仲远矣!看在老师的面子上,他可以宽大为怀忘记那一箭之仇,但是要任命管仲为相,对不起,做不到!

鲍叔牙只有接着劝:“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则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认为自己和上卿高傒都属于守成型干部,而管仲才是开拓型干部,他才能帮助齐国获得霸业。

接着鲍叔牙又狠狠地夸了管仲一通,还说自己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政治、军事、礼义、宽民、信民),这个管仲,就是天下奇才,就是社稷之宝。如果主公你有称霸天下之志,就该尽弃前嫌,重用仇雠;但如果你心无大志,只想当个太平君主,那么就当我鲍叔牙啥都没说。

齐桓公终于点头了,他毕竟是个有远略有大志的人,而且他对自己的老师鲍叔牙是绝对信任的,既然老师把管仲说得这么玄乎,那么寡人就当管仲从来没有射过那一箭吧,所谓贤君无私怨,为了齐国的大业,寡人可以选择忘记。

这里,齐桓公又表现出了他的一个优点了,那就是忘记。

别小看了这个优点,它非常难得,它需要大智慧大气度才能做到。齐桓公差点死在管仲的箭下,如此深仇大恨,问天下能有几人能轻松释怀,然而齐桓公竟然说忘就忘了,而且终其一世,都也再没有提起过,仿佛这件事儿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譬如古希腊七哲之首泰勒斯有一次夜观星象,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的色雷斯女侍取笑他说:“你只记得头上的东西,而忘记了身边的一切。”泰勒斯摇摇头回答:“我忘记了大地的不平,但却获得了整个星空。”

由此可见,忘记不一定是坏事儿,战国时代信陵君窃符救赵,力退强秦,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魏国名士唐雎就劝他说:“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有些事情不可忘记,有些事情却不可不忘,不明白这一点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儿。

而很显然,齐桓公这些优美的品德一定与他老师鲍叔牙从小的教导有关。在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之前,鲍叔牙已经做好了铺垫工作,帮助齐桓公完成了修身这通往辉煌的第一步,从这一点来看,鲍叔牙才是齐国霸业的真正推手啊!

总之,在老师鲍叔牙的循循善诱之下,齐桓公终于升华了,所以当管仲囚车一进入齐境,他就立刻派人解其桎梏,以朝车(指的是朝廷重臣朝见君主所乘的车)接送其回都,鲍叔牙还特意跑几百里地到边境地区迎接管仲,让他熏香沐浴,并为他举行了三次消灾祈福的仪式,点起火把祛除不详,并杀纯色公猪进行祭祀。

等到管仲快到临淄,齐桓公又亲自出郊迎接,与他共乘一车,大张旗鼓的回朝。如此大的阵仗,从前通常只有大军凯旋才会这么折腾,但齐桓公为的却是一个曾差点杀死自己的齐国“狗盗、庸夫、逃兵”,群臣闻之无不骇然。

路上,临淄城万人空巷,都来瞻仰国君如此重礼请来的贤人到底是谁,结果发现竟是国之大仇管仲,百姓亦无不骇然。

大家没法儿不骇然,春秋初期不像战国时代,士阶层尚未崛起,治理天下都是诸侯卿大夫们的事儿,像管仲这样的底层士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碰触国家大器,何况他还劣迹斑斑,有过谋杀国君未遂的罪名,而齐桓公却如此尊贤欲以之大用,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了。而齐桓公还没完,他迎回管仲后,又郑重其事的斋戒十日,而以诚挚的心情,要拜管仲为相,管仲知道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忙再三推辞,齐桓公却说:“您接受相位,寡人才能胜任君位;您若不接受,我恐怕要垮台。”管仲只得再拜而接受相位,成为齐国霸业的总设计师。

这一切当然也是鲍叔牙安排的,此举一可展现齐桓公广阔的胸怀与气度,让他赢取民众的拥戴;二可加重管仲的个人威信与政治感召力,为他日后实施政治经济改革铺平道路。毕竟,管仲出身微贱,如果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他是没可能得到贵族与民众支持的。

总之,从此以后,管仲便走上人生巅峰,终于成为天下公认的圣贤,但闲乐生认为鲍叔牙才更是当之无愧的圣贤,这世上有能力的人很多,但能够认清别人并认清自己的人很少,试问面对权力地位的诱惑,又有几人能够保持一颗赤子真心,而鲍叔牙抵挡住了诱惑,做出了最优的选择,最终成就了齐桓公,成就了管仲,成就了齐国的霸业,也成就了自己,这不是圣贤,是什么?

更多文章

  • 管仲和鲍叔牙,齐桓公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高考作文会提到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分封

    古诗中提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人们经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遇到了知己的欣慰感,所以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共鸣。但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齐桓公与这两人又有何渊源呢?2020年全国卷中语文考卷里使用了管鲍之交里的两位主角和齐桓公之间的案例作为背景,要求高考生们按意写一篇创造性作文

  • 从鸡鸣狗盗到千古一相:这世上有很多管仲,但万世皆无鲍叔牙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管仲,齐国,韩信,孔子,鲍叔牙,鸡鸣狗盗,千古一相,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3)主笔:闲乐生中国的传统教育,喜欢把伟人的少年时代吹得天花乱坠,好像他们生下来就天赋异禀道德高尚,孩提时代就勤奋好学忧国忧民,甚至连上天都要降下异象来以资鼓励。其实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很多伟人的少年时代不但平凡无奇,甚至有些狼狈,乞丐流氓无赖混混比比皆是。号称中国古代

  • 古人只知鲍叔牙,今人只晓管仲,这其实是价值取向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管仲,鲍叔牙,齐国,周天子,周王室,齐桓公

    管鲍初交周王室没落之后,东方的海滨大国齐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国,拥有昔日周天子才有的号令诸侯的权力。而齐国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一君一臣的事,是数十年时间的积累一朝迸发,数代君臣共同努力的成果。管仲和鲍叔牙两人是功不可没的,两人最初是相交好友,后来却走上各为其主、兵戈相见的地步。不过经过一段

  • 东周列国故事183之管仲死,鲍叔牙为相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管仲,丞相,齐国,鲍叔牙,齐桓公,东周列国故事

    东周故事183年,管仲死了,由奚彭接任。奚彭死时,鲍叔牙为丞相情绪:管仲敢当着齐桓公的面说这话,正是因为他知道鲍叔牙的为人。鲍叔牙一再为管仲辩护,举荐他为齐国丞相,在自己手下工作。最后齐桓公想让他做丞相,被管仲拒绝了,但他还是能理解管仲。不羡贤的宽宽与管仲、管宝有交情。管仲的生存、事业甚至生活都完全

  • 管仲、鲍叔牙、齐桓公这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何会成为高考作文?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

    2020年的高考在前日谢幕,祝福考生们即将步入另一段新的旅程。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东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如下: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

  • 齐桓公第一信臣:并非管仲与鲍叔牙,而是高姓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管仲,齐国,隰朋,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谈及齐桓公,我们都会想到管仲与鲍叔牙这一“管鲍之交”,鲍叔牙拥立齐桓公继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治国,之后才有齐桓公号令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齐桓公能够继位的最大功臣并非鲍叔牙,治国之后最信任的大臣也并非管仲,而是高姓始祖——高傒。齐国奸臣弑君,诸子争夺君位春秋中期,齐国迎来一场内乱

  • 匪议东周(八章)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春秋铁三角正式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齐国,隰朋

    能够在春秋时期称霸中原的国家都有强大的执政团队作为后盾,而在这些执政团队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以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组成的齐国政府。他们可以说是春秋时期战略策划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最强大的团队,直接将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打造成了春秋五霸之首。即便是进入战国后齐国国力衰退,但仅靠着他们留下的丰厚遗产,齐国也

  • 齐国称霸中原,得益于齐桓公的格局、鲍叔牙的大义和管仲的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宰相,诸侯国

    鲍叔牙和管仲是政治上的竞争对手,鲍叔牙非常清楚管仲到齐国后,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鲍叔牙首先考虑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国家利益。鲍叔牙本可以借齐桓公之手杀掉管仲,清除自己的政敌。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反而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齐桓公在返回齐国的途中,被当时还是公子纠谋士的管仲拦截,并中了管仲

  • 匪议东周(番外七)齐桓公欲以鲍叔牙为相,管仲为何推荐公孙隰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齐桓公,鲍叔牙,管仲,公孙,齐国,隰朋

    齐桓公时期是东周时第一个政治文化鼎盛的时期,他以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引领了一个时代,也为后世治国留下了很多经典范例。众所周知,齐桓公时齐国的强大并非他一人所致,期相管仲在齐国崛起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人从相互敌视,到相互信任,最终成就了独霸东方的齐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管仲的好友鲍叔牙也起到非

  • 中国历代宰相(春秋战国):鲍叔牙、石碏,六百年间的许多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鲍叔牙,齐国,秦国,管仲,苏秦,百里奚

    中国历代宰相(春秋战国):鲍叔牙、石碏,六百年间的许多人物纯白记忆影业2022-06-2906:00江苏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本文记录史书中有记载的人物。齐国吕氏齐国:王子城父高傒国懿仲管仲仲孙湫隰朋鲍叔牙竖刁高庄子高虎国归父崔夭卫开方高固国佐国弱晏弱高厚高无咎崔杼庆封高止高虿栾灶田无宇晏婴高武子高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