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管仲和鲍叔牙,齐桓公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高考作文会提到他们

管仲和鲍叔牙,齐桓公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高考作文会提到他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3/12/26 0:11:37

古诗中提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人们经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遇到了知己的欣慰感,所以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共鸣。但是管仲鲍叔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齐桓公与这两人又有何渊源呢?2020年全国卷中语文考卷里使用了管鲍之交里的两位主角和齐桓公之间的案例作为背景,要求高考生们按意写一篇创造性作文。

但是如果高考生当时拿到题目之后不熟悉这三人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无法理解题目背后的问意,自然也就会有一些难度。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管鲍之交讲述的是知己的意思,那么这两位人物和齐桓公之间的联系到底何在?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国家势力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鼎盛状态,由于国家内部实行的分封制,所以导致了各地方的诸侯已经割地为,这也就导致了一国多分的局面。然而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各地方诸侯国都想方设法来吞并周围的小国,来壮大自己的国家势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春秋时代迎来了齐桓公以及管仲和鲍牙叔三人的故事,这就为后来的七国争霸奠定了基础。

齐桓公的父亲是其齐襄王,而齐襄王是一位公认的昏君。公元前283年,齐襄王上位,开始了荒淫无道且暴政天下的局势,十九年的执政生涯里引起了很多百姓的不满,在失去人心之下,公元前265年,齐襄王被大臣们刺杀,而留下了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就是下一位齐国的君主齐桓公。当时的鲍叔牙也并不是从政人员,而是一位经商者,管仲也仅仅只是一位市井小民,三人看上去似乎不会有冲突。 由于鲍叔牙和管仲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所以在鲍叔牙从商发达之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友管仲,所以也带着管仲一起做了一些商业盈利的事情。然而鲍叔牙虽然从商但是从不奸诈狡猾,每当和管仲分收益的时候,都明显让着管仲,让他多拿一些钱币回家,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所以鲍叔牙一心替好友着想,就希望管仲能够母子和睦。

然而在古代时期人们从商其实要冒很大的风险,重农抑商一直都是古代人的主要思想,很快鲍叔牙和管仲的商业道路就被阻断了。无奈之下好友两人只能选择从军,但是管仲却是一位逃兵,还没参军多长时间就临阵脱逃没了踪迹,所有的士兵都在背后嘲笑管仲是一位贪生怕死的胆小鬼。然而这时候替管仲说话的仅仅只有鲍叔牙说,管仲家里还有老母亲,现在逃命回去,只是为了孝敬母亲,这样的人才真正担得起责任心三字。 然而机遇不同的是,鲍叔牙后来跟了齐桓公,也就是当时的公子小白,然而管仲却没有和鲍叔牙站在同一阵线,反而跟了公子小白的另一个政治敌人,叫做公子纠。两人由于父亲齐襄王被大臣们刺死,不得不紧急逃亡边境小国躲避灾难,公子纠逃到了鲁国,而公子小白带着鲍叔牙来到了齐国的一个小县城。

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平息时,公子小白十分着急。因为最大的政敌公子纠如果比自己先回到国家,很有可能会先当上君王。但是好在公子小白仅仅只是躲在齐国的小县城,距离都城的路程近了一些。公子纠这边一看路程太远,先慌乱了脚步,于是就派自己的信从管仲前去刺杀公子小白。在公子纠的安排下,管仲很快就追上了公子小白并远远的射了一箭,击中了公子小白的肩膀,远远的看去,管仲以为这支箭击中的是公子小白的心脏,便满意地回去向公子纠复命了。但是公子小白也仅仅只是在危难情况下倒地装死,很快就用障眼法骗过了管仲,根据路程偏近的优势,公子小白更快的回到了都城,做上了君王的宝座。

然而在齐桓公登基之后的第1件事就是想要报当初管仲的谋杀之仇。于是便下令,派兵攻打鲁国。然而在齐桓公下令之前,鲍叔牙找到了面见圣上的机会,并向齐桓公提出建议说,公子登上君主之位不久,现下时机不当,若此时派兵攻打鲁国,那么很有可能会被带上残暴君主的名号,想想齐襄王的下场,齐桓公就应该三思而后行。

与其派兵,不如先写一封信件传给鲁国君主,让其秘密行动杀死公子纠。然而管仲的才华如果能被齐桓公重用,那么很有可能会提高齐国的国家势力。齐桓公比较相信鲍叔牙,于是便接纳了这一则建议,后来齐桓公接见了管仲,然而在大殿之上,管仲的才华完全征服了齐桓公,齐桓公当即便决定由管仲主持国家变法,由鲍叔牙辅佐自己运营国家内政。

公元前684年,齐国派兵收复了谭国。三年后,齐桓公又实现了北杏会盟,加强了齐国在其他五国中的中心地位。公元前680 年,齐桓公又实现了鄄地会盟,此时的霸主地位正式确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全力辅佐之下,齐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所以,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三人之间的故事,不仅有相识相知和相信的友谊,更有敢信敢用的决心,因此完全可以用知己和伯乐来形容三人的关系。

标签: 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分封

更多文章

  • 从鸡鸣狗盗到千古一相:这世上有很多管仲,但万世皆无鲍叔牙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管仲,齐国,韩信,孔子,鲍叔牙,鸡鸣狗盗,千古一相,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3)主笔:闲乐生中国的传统教育,喜欢把伟人的少年时代吹得天花乱坠,好像他们生下来就天赋异禀道德高尚,孩提时代就勤奋好学忧国忧民,甚至连上天都要降下异象来以资鼓励。其实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很多伟人的少年时代不但平凡无奇,甚至有些狼狈,乞丐流氓无赖混混比比皆是。号称中国古代

  • 古人只知鲍叔牙,今人只晓管仲,这其实是价值取向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管仲,鲍叔牙,齐国,周天子,周王室,齐桓公

    管鲍初交周王室没落之后,东方的海滨大国齐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国,拥有昔日周天子才有的号令诸侯的权力。而齐国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一君一臣的事,是数十年时间的积累一朝迸发,数代君臣共同努力的成果。管仲和鲍叔牙两人是功不可没的,两人最初是相交好友,后来却走上各为其主、兵戈相见的地步。不过经过一段

  • 东周列国故事183之管仲死,鲍叔牙为相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管仲,丞相,齐国,鲍叔牙,齐桓公,东周列国故事

    东周故事183年,管仲死了,由奚彭接任。奚彭死时,鲍叔牙为丞相情绪:管仲敢当着齐桓公的面说这话,正是因为他知道鲍叔牙的为人。鲍叔牙一再为管仲辩护,举荐他为齐国丞相,在自己手下工作。最后齐桓公想让他做丞相,被管仲拒绝了,但他还是能理解管仲。不羡贤的宽宽与管仲、管宝有交情。管仲的生存、事业甚至生活都完全

  • 管仲、鲍叔牙、齐桓公这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何会成为高考作文?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

    2020年的高考在前日谢幕,祝福考生们即将步入另一段新的旅程。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东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如下: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

  • 齐桓公第一信臣:并非管仲与鲍叔牙,而是高姓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管仲,齐国,隰朋,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谈及齐桓公,我们都会想到管仲与鲍叔牙这一“管鲍之交”,鲍叔牙拥立齐桓公继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治国,之后才有齐桓公号令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齐桓公能够继位的最大功臣并非鲍叔牙,治国之后最信任的大臣也并非管仲,而是高姓始祖——高傒。齐国奸臣弑君,诸子争夺君位春秋中期,齐国迎来一场内乱

  • 匪议东周(八章)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春秋铁三角正式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齐国,隰朋

    能够在春秋时期称霸中原的国家都有强大的执政团队作为后盾,而在这些执政团队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以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组成的齐国政府。他们可以说是春秋时期战略策划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最强大的团队,直接将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打造成了春秋五霸之首。即便是进入战国后齐国国力衰退,但仅靠着他们留下的丰厚遗产,齐国也

  • 齐国称霸中原,得益于齐桓公的格局、鲍叔牙的大义和管仲的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宰相,诸侯国

    鲍叔牙和管仲是政治上的竞争对手,鲍叔牙非常清楚管仲到齐国后,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鲍叔牙首先考虑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国家利益。鲍叔牙本可以借齐桓公之手杀掉管仲,清除自己的政敌。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反而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齐桓公在返回齐国的途中,被当时还是公子纠谋士的管仲拦截,并中了管仲

  • 匪议东周(番外七)齐桓公欲以鲍叔牙为相,管仲为何推荐公孙隰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齐桓公,鲍叔牙,管仲,公孙,齐国,隰朋

    齐桓公时期是东周时第一个政治文化鼎盛的时期,他以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引领了一个时代,也为后世治国留下了很多经典范例。众所周知,齐桓公时齐国的强大并非他一人所致,期相管仲在齐国崛起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人从相互敌视,到相互信任,最终成就了独霸东方的齐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管仲的好友鲍叔牙也起到非

  • 中国历代宰相(春秋战国):鲍叔牙、石碏,六百年间的许多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鲍叔牙,齐国,秦国,管仲,苏秦,百里奚

    中国历代宰相(春秋战国):鲍叔牙、石碏,六百年间的许多人物纯白记忆影业2022-06-2906:00江苏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本文记录史书中有记载的人物。齐国吕氏齐国:王子城父高傒国懿仲管仲仲孙湫隰朋鲍叔牙竖刁高庄子高虎国归父崔夭卫开方高固国佐国弱晏弱高厚高无咎崔杼庆封高止高虿栾灶田无宇晏婴高武子高昭子

  • 鲍叔牙,文韬武略不居功,知人善用主动让贤,助国君成就丰功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非我我是谁标签:管仲,齐国,国君,文韬,鲍叔牙,齐桓公,历史故事

    他和至交好友各为其主,兵戎相见,当好友沦为阶下之囚时,又主动让贤,向国君力荐好友,成就了好友千古一相的美誉,成就了国君一代霸主的伟业,也成就了自己知人善用的美名。他叫鲍叔牙(?~前644年),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大夫鲍敬叔之子。管仲,相貌魁梧,才华出众,精通古今文献,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治理国家。鲍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