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全国卷作文:为何说管仲的贤能,来自鲍叔牙的知人,齐桓公的善任

全国卷作文:为何说管仲的贤能,来自鲍叔牙的知人,齐桓公的善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4/1/18 23:42:26

管仲,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祖上是周朝穆王的直系后裔,到管仲时已是家道没落,与普通人并无二异。少年时期的管仲,一直饱受物质贫乏的困扰,以至于惶惶不可终日。跟人合伙做过买卖,投笔从戎做过逃兵,数次自荐为官遭到拒绝。恰是这样一位与运气“绝缘”的人,却成为先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管仲虽然运气很背,但他有个知己叫鲍叔牙。经过鲍叔牙的推荐,管仲才有机会进入齐国王室,担任公子纠的老师。没成想数年过后,齐国因为齐襄公与文姜一事爆发内乱,管仲与鲍叔牙分别保护幼主公子纠和小白,出逃齐国避祸。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稍微缓和后,管仲与鲍叔牙不约而同地看到“争储”的时机,他们有分别带领自己的主公开始“返齐夺位”的斗争。

最终,管仲与公子纠失败,两人沦为阶下囚。三年后(即公元前685年),刚刚成为齐国国君的公子小白(此时名叫齐桓公),为了能够恢复内乱给齐国带来的创伤,下诏求贤令,向天下招募有能力的人前来齐国担任国相。齐桓公思来想去,应该由自己的恩师鲍叔牙担任此职,鲍叔牙再三拒绝说,唯一能够帮助主公称霸的人,非管仲不可。从此,管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孔子曾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话是说,若是没有管仲,后人将继续过着披头散发不知廉耻的生活方式。连至圣先师的孔子都对管仲有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见得管仲的贤能绝非常人所能企及。但是,有人说管仲的贤能,离不开鲍叔牙的“知人”之才和齐桓公的“善任”之能。这是为何呢?

管仲的贤能自然不必多说,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将华夏文明完好地保存下来,同时倡导各诸侯国要遵循尊卑有序的礼数,对周王室毕恭毕敬,坚决不允许有诸侯王的权势凌驾于周天子之上。此外,他最大的事业是帮助齐桓公成为首个春秋五霸。

管仲在认识和辅佐齐桓公之前,他与齐桓公曾是死对头。因为管仲辅佐的人是公子纠,想当年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齐国国君时,管仲为了阻挡齐桓公,暗放冷箭射杀齐桓公,幸亏弓箭击中的是齐桓公的玉带。齐桓公因此诈死,才躲过管仲的追杀,暗地里潜回齐国顺利登基。

齐桓公的死里逃生经历,换做一般人肯定会耿耿于怀一生。没想到,齐桓公非但没有怪罪管仲,还表现出十分大度的宽容。双方不但没有计较“一箭之仇”,还相互勉励说:我们谁都不要忘记过去,主公用囚车装过管仲,管仲放冷箭伤过主公。从君臣二人的对话中,足以见得齐桓公为人大度,拥有“善任”的才能。

再说鲍叔牙的“知人”之能。鲍叔牙与管仲是少年时的朋友,两人志同道合,在一起读书做事,有着过命的交情。后来,公子纠与小白之间爆发“夺位”之争。鲍叔牙没有埋怨管仲,他认为二人都是各为其主,这是为人臣子尽职尽责尽忠的表现。所以,齐桓公把管仲用囚车装回齐国时,鲍叔牙为他请求。

鲍叔牙对管仲的推荐可谓是不遗余力。齐桓公想请鲍叔牙出任齐国国相,鲍叔牙坚辞不受,说“管仲之才,胜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图,非管仲莫属”。从后来管仲表现来看,鲍叔牙的确有着高超的“识人”能力,他能够看到管仲身上的贤才,又能够诚恳地推荐管仲担任比自己位高的相国,这不仅仅是一种识人的能力,更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量。

古人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用在管仲身上实在恰当不过。我们不妨假设一下,纵使管仲拥有旷世奇才,若不是鲍叔牙的“知人”之才,极力保举管仲;若不是齐桓公的“善任”之能,尽弃前嫌起用管仲。想必管仲这位大贤才,也会埋没于历史长河。

标签: 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孔子周王室

更多文章

  • 6月13日核酸检测贴纸人物是鲍叔牙,有什么故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聆泉书斋标签:鲍叔牙,管仲,杜甫,齐国,齐桓公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其实,名士多这一句,我猜测多是杜甫奉承当时在场的几个人的,杜甫和李邕在济南五龙潭边上历下亭喝酒的时候,在座的有几位当时的名人。当时的亭子作为官方招待场所,建造的历史也不是十分久远。亭子不古,济南名士经究起来,还真有比较古的,今天说一说鲍叔牙和济南的故事。鲍叔牙是春秋后期颍上人

  • 二十四史: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管仲,齐国,宋国,卫国,桓公,鲍叔牙,二十四史,历史故事

    齐桓公(?—前643)名小白,齐国君主,在其相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又称管叔、管敬仲,齐桓公称其为仲父,颍上(颍水之滨)人,他的祖先是周的同姓管国的后裔。管仲自幼贫困,但聪明好学,通诗书,懂礼仪,会驾车,善射箭。鲍叔牙与管仲一直是最要好的朋友

  • 伟大圣贤鲍叔牙,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师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管仲,齐国,国君,鲍叔牙,齐桓公,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4)主笔:闲乐生春秋初年,齐国爆发了连场内乱,先是公孙无知杀了堂哥齐襄公,然后公孙无知又很快被仇人所杀,齐国君位出现空缺。而齐襄公无子,而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又分别在鲁国和莒国避难,他们闻讯便纷纷赶回临淄,想要继承君位。公子纠的老师管仲为此昼夜兼程赶在半路截杀公

  • 管仲和鲍叔牙,齐桓公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高考作文会提到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分封

    古诗中提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人们经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遇到了知己的欣慰感,所以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共鸣。但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齐桓公与这两人又有何渊源呢?2020年全国卷中语文考卷里使用了管鲍之交里的两位主角和齐桓公之间的案例作为背景,要求高考生们按意写一篇创造性作文

  • 从鸡鸣狗盗到千古一相:这世上有很多管仲,但万世皆无鲍叔牙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管仲,齐国,韩信,孔子,鲍叔牙,鸡鸣狗盗,千古一相,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3)主笔:闲乐生中国的传统教育,喜欢把伟人的少年时代吹得天花乱坠,好像他们生下来就天赋异禀道德高尚,孩提时代就勤奋好学忧国忧民,甚至连上天都要降下异象来以资鼓励。其实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很多伟人的少年时代不但平凡无奇,甚至有些狼狈,乞丐流氓无赖混混比比皆是。号称中国古代

  • 古人只知鲍叔牙,今人只晓管仲,这其实是价值取向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管仲,鲍叔牙,齐国,周天子,周王室,齐桓公

    管鲍初交周王室没落之后,东方的海滨大国齐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国,拥有昔日周天子才有的号令诸侯的权力。而齐国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一君一臣的事,是数十年时间的积累一朝迸发,数代君臣共同努力的成果。管仲和鲍叔牙两人是功不可没的,两人最初是相交好友,后来却走上各为其主、兵戈相见的地步。不过经过一段

  • 东周列国故事183之管仲死,鲍叔牙为相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管仲,丞相,齐国,鲍叔牙,齐桓公,东周列国故事

    东周故事183年,管仲死了,由奚彭接任。奚彭死时,鲍叔牙为丞相情绪:管仲敢当着齐桓公的面说这话,正是因为他知道鲍叔牙的为人。鲍叔牙一再为管仲辩护,举荐他为齐国丞相,在自己手下工作。最后齐桓公想让他做丞相,被管仲拒绝了,但他还是能理解管仲。不羡贤的宽宽与管仲、管宝有交情。管仲的生存、事业甚至生活都完全

  • 管仲、鲍叔牙、齐桓公这三人是什么关系?为何会成为高考作文?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管仲,鲍叔牙,齐桓公,齐国

    2020年的高考在前日谢幕,祝福考生们即将步入另一段新的旅程。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东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如下: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

  • 齐桓公第一信臣:并非管仲与鲍叔牙,而是高姓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管仲,齐国,隰朋,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谈及齐桓公,我们都会想到管仲与鲍叔牙这一“管鲍之交”,鲍叔牙拥立齐桓公继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治国,之后才有齐桓公号令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齐桓公能够继位的最大功臣并非鲍叔牙,治国之后最信任的大臣也并非管仲,而是高姓始祖——高傒。齐国奸臣弑君,诸子争夺君位春秋中期,齐国迎来一场内乱

  • 匪议东周(八章)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春秋铁三角正式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齐国,隰朋

    能够在春秋时期称霸中原的国家都有强大的执政团队作为后盾,而在这些执政团队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以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组成的齐国政府。他们可以说是春秋时期战略策划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最强大的团队,直接将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打造成了春秋五霸之首。即便是进入战国后齐国国力衰退,但仅靠着他们留下的丰厚遗产,齐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