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收留一位公子,结果数百年后,此人的后代篡夺了齐国江山!

齐桓公收留一位公子,结果数百年后,此人的后代篡夺了齐国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2808 更新时间:2024/1/21 7:18:10

在齐国历史上,齐桓公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变法,这使齐国在春秋初期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领诸侯国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

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无疑将齐国的实力和地位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促使齐国成为春秋四强国之一,另外三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晋国、楚国。不过,虽然齐桓公推动了齐国的崛起,但是,齐桓公好心收留一位落难的公子,结果数百年后,此人的后代篡夺了齐国江山,也即灭亡了姜氏(吕氏)齐国。

首先,齐桓公好心收留的这位公子,就是陈国的宗室——陈完,陈完是田姓始祖,他的后人篡夺了齐国江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事件。而说到田氏代齐,陈完自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人物。齐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705年),陈厉公生下儿子陈完,也即陈完原本是陈国君主的儿子。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陈国是一个比较弱小的诸侯国。根据史料的记载,陈国首任国君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职(也就是掌管制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称阏父)之子妫满,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省东部地区。

因此,在地理位置上,陈国是比较齐国的。齐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99年),陈厉公的侄子、其兄陈桓公鲍的少子妫林因不满于父(陈桓公鲍)兄(太子免)被杀而弑陈厉公,自立为陈国君主,是为陈庄公。陈厉公之子公子完只为大夫。在春秋时期,伴随着周王室权威和地位的下降,各个诸侯国也不把宗法制和分封制放在眼里了,不仅发生了楚国僭越称王这样的事件,面对陈国出现的弑君内乱,周王室也无力进行讨伐。而这,实际上也为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霸主的登场奠定了基础。

到了齐襄公五年(公元前693年),陈庄公在位七年后去世,其弟杵臼接过君位,史称陈宣公。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晚年的陈宣公立宠妃之子为太子。但是,齐宣公见太子御寇与公子完交好,所以就变得猜疑起来,以为他们密谋不轨,就杀死了太子御寇。事实上,御寇是因为敬重公子完是贤者才与之频频往来。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御寇被杀后,公子完(陈完)担心会祸及己身,于是携家带眷投奔到了齐国避祸。

对此,在笔者看来,陈完之所以选择到齐国避祸,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齐国比较靠近陈国,降低了迁移的难度。试想一下,陈完如果是去投奔楚国、秦国等距离较远的诸侯国,山高路远,无疑是具有较高风险的事情;第二点则是因为齐桓公是当时的春秋霸主,各个诸侯国发生内乱的话,齐桓公通常会去主持正义,也即此时的齐桓公,行使了部分原本属于周王室的权力;至于第三点,应该是齐国实力比较强大,只要能够被齐国收留,今后应该就不用继续颠沛流离了。面对前来投奔的陈国公子——陈完,齐桓公原本想要让他担任卿大夫,也即授予一个比较高的官职。

正所谓无功不受禄,陈完立即婉拒,他向齐桓公表示:“我作为寄居在外之臣,有幸能不做劳苦之役,就是您给我的恩惠了,我不敢担任高官。”对于陈完的谦虚回答,齐桓公非常满意,于是就让他做工正之官。齐懿仲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完,先算一卦,卦辞说:“夫妻好比雄雌凤凰双双飞翔,鸣叫应和响亮清脆。妫姓的后人,将在姜姓之国蕃育昌盛。五代以后就将发达,地位与正卿并驾齐驱。八代以后,无人能与之相比。”自此之后,陈完就一直留在了齐国。陈和田在古音里面都读dien,跟殿这个音类似。现代闽南语里面仍然保留了dien的古音,陈和田同音。

陈完跑到齐国后,改姓为同音的田,所以,对于陈完来说,也被认为田姓的得姓始祖。而就陈完的后人,不仅在齐国获得了重用,还最终篡夺了姜氏齐国的江山。公元前532年,陈国公族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穷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齐国公族与国人的支持。

最后,对此,在笔者看来,和后来的司马氏取代曹氏不同,田氏取代姜氏(吕氏)的过程,是非常缓慢和渐进的。更为关键的是,司马氏在取代曹氏的过程中,遭遇了淮南三叛这样的激烈叛乱,也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才得以平定叛乱势力。但是,田氏在篡权的过程中,则没有遇到太过激烈的反抗,这也是秦国、楚国、燕国、三晋等周边诸侯国没能获得干涉机会的原因之一。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的大权。换而言之,此时的齐国君主,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一样,成为了傀儡,也即被田氏架空了。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齐国的朝政,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到了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如同魏国、韩国、赵国一样,田氏齐国也获得了周王室的默认和侧分,同年,田和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意味着战国七雄格局的正式形成。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综上,齐桓公应该不会想到,他的一个善意之举,也即收留陈完这位落难公子,最终导致齐国的江山易主。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齐桓公齐国宋国秦国周王室楚国

更多文章

  • 春秋传奇:扁鹊难治齐桓公,晏蛾儿逾墙殉节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扁鹊,齐桓公,鲍叔牙,管仲,齐国,竖刁

    春秋传奇:扁鹊难治齐桓公,晏蛾儿逾墙殉节齐桓公自从前年将国政委托给鲍叔牙后,遵照管仲的遗言,将竖刁、易牙、开方三人赶出宫。便食不甘味,夜不酣寝;口无谑语,面无笑容。长卫姬进言:“君上逐竖刁诸人后,便无心治国。君上容颜日悴,想是左右被使唤的人,不能体君之心。何不将竖刁等召回?”齐桓公曰:“寡人亦思念此

  • 齐国历史上有两位齐桓公:一位是霸主齐桓公,另一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齐桓公,齐国,宋国,魏国,周王室,燕国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初期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氏齐国和田氏齐国两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大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

  • 公室之家是非多,扒一扒齐桓公兄弟姐妹的奇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桓公,齐国,公室,齐襄公,鲁桓公,国君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因为今年的高考题,重新火了一把。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幼子,史书上记载了他们仨兄弟,仨姐妹的传奇经历,其中某些桥段,让后人瞠目结舌,留下千古笑柄。齐僖公的嫡长子叫姜诸儿,即齐襄公;次子姜纠,即跟齐桓公争位的那位;老三叫姜小白,即齐桓公。三个女儿都没下姓名,长女嫁给卫宣公,所以史称“宣

  •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家里人有多奇葩,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历史解密编辑:悉竹月萌宠标签:齐国,管仲,周朝,先秦,齐桓公,齐襄公,齐僖公,春秋五霸,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家庭环境按道理应该很不错吧?可惜我们大错特错了,齐桓公这一大家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一、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一言不合就要嫁女儿。齐僖公是个特别喜欢多管闲事的人,他没事儿就要做和事佬,掺和其他两国或者多国的纷争。结果人家给了他一个小霸主的称号,齐僖公那叫一个美滋滋,感觉受

  • 管仲要帮助齐桓公称霸,结果一开场,就被鲁国收拾了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管仲,齐桓公,鲁国,齐国,鲍叔牙,周王室

    在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是当之无愧的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和晋文公一样,齐桓公真正登上齐国君主的宝座,也是大费周章的。齐桓公的兄长齐襄公在位时,齐国发生了内乱。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齐桓公)逃到莒国。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无知,并讨

  • 匪议东周(十一)齐桓公欲趁庆父之乱吞并鲁国,被鲁相季友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鲁国,齐国,季友,鲁相,先秦,周朝,齐桓公,周王室,诸侯国,匪议东周,历史故事

    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来看,齐桓公虽然是春秋五霸之首,似乎并没有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与后世很多野心勃勃的诸侯横行霸道的风格完全不同。齐桓公通过周天子授权,拥有了方伯的大权,可以统率中原诸侯征讨四方。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周边的蛮夷,得到了大片的土地,却没有并入齐国,而是给了与土地相邻的国家。

  • 公子无亏的人生选择、齐桓公的忧伤和宋襄公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齐桓公,宋襄公,齐国,管仲,宋国,晋国

    齐桓公在世的晚年时期天下格局已经不同往日,在这些年里很多国家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说来倒去终归是个权力之争的事情,齐桓公的儿子们根本对君父没有任何尊重,在齐桓公重病之际就发动宫廷政变,将其囚禁起来直至死亡。齐国的君位只有一个,这些公子们即便有着强硬的政治背景和权力派系,到登顶的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

  • 春秋第一霸主有多惨?弄臣筑高墙封锁,齐桓公臭死宫内无人收尸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天子,鲍叔牙,鲁国,春秋(书),先秦,周朝,中国古文献

    历史教科书上的齐桓公,是一个正面形象。他不计前嫌,任用才华横溢的管仲,让齐国变的富强;他仗义勇敢,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替天子讨伐戎狄,积极结盟,终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令无数后人景仰。但是,他的人生却没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齐桓公在位的第四十三年,公元前643年的十月,齐国王宫之外,齐

  • 中国史连载:齐桓公作为春秋时代首位霸主为何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国君,君位

    关于春秋五霸长期以来流传着若干种不同的说法,不过无论在哪种说法中齐桓公几乎都是公认的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的父亲死后继位的本来是他的哥哥齐襄公。按说齐桓公本来应该是与齐国的君位无缘的。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后自立为君,然而就在第二年公孙无知又被齐国大臣杀掉了。当时齐桓公和

  • 论齐桓公灭遂所用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左传,鲁国,遂国,国君,周朝,先秦,鲁桓公,历史故事,齐桓公灭遂

    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春秋记载“夏六月,齐人灭遂”。《左传》记载,“夏,齐人灭遂而戍之”。终于,遂国的灾难降临了!显然,这是齐桓公亲自率领兵马,借口遂国不参加北杏会盟发起的一场灭国之战!遂国,是齐桓公当政三年来,第二个被灭的国家。第一个是谭国,灭国之祸的原因是怠慢过齐桓公,曾经的公子小白!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