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历史上有两位齐桓公:一位是霸主齐桓公,另一位是谁?

齐国历史上有两位齐桓公:一位是霸主齐桓公,另一位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4/1/21 8:59:11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初期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氏齐国和田氏齐国两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大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在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意味着田氏取代了姜氏,成为齐国的君主。当然,在田氏代齐后,田氏依然使用了齐作为自己的国号。在此背景下,齐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位齐桓公,第一个妇孺皆知,第二个却鲜为人知。

第一位齐桓公

首先,就第一位齐桓公,自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了。齐桓公(前725年~前643年9月12日),姜姓,吕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春秋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在齐桓公即位之前,齐国曾发生内内乱。在此背景下,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是为齐桓公。成为齐国君主之后,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在齐国上下推行变革,这让齐国逐渐走向强盛。在齐国国力强盛的基础上,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以此参与到中原的诸侯争霸中。

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不过,宋国之后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讨伐宋国,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对此,在笔者看来,齐桓公在春秋时期以周王室的名义来讨伐诸侯,颇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在春秋时期,虽然东周王室衰落,但是,在名义上,周王室还是天子,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这让齐国的整体实力得到继续增强。不过,虽然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齐桓公并没有让齐国的霸业持续下去。在齐桓公在位后期,尤其是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小人,最终于公元前643年9月12日(鲁僖公十七年十月乙亥)病死。而因为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齐国自齐桓公之后君主交替频繁,也即内乱让齐国错失了维持霸业的良好基础。在此之后,晋国和楚国争霸中原,而齐国则无法继续站到舞台的中间了。

第二位齐桓公

田午(前400年-前357年),战国时期人,生于齐康公五年,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当时称“陈侯午”(上陈下土),《竹书纪年》作田侯午,《史记》等后世史料作田齐桓公。田氏代齐之后,虽然齐国的君主出现了变更,也即由姜氏变成了田氏,但是,对于田氏来说,继续使用齐作为国号。对于田氏齐国历史上的齐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齐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在战国初期,田齐桓公本名“田午”,史载他“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意思是说他杀了兄长田剡而自立。

最后,“田齐桓公”在位时,因为他弑杀兄长导致了内乱,这给了各个诸侯国干涉齐国的借口。彼时,燕国、魏国、鲁国、魏国、赵国纷纷进攻齐国,以此攻占齐国的疆域。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田齐桓公奋力抗争。在公元前370年,齐国不仅抵挡了魏国、韩国、赵国等诸侯国的进攻,还夺取了燕国的桑丘,逐渐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除此之外,对于田齐桓公这位君主,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儿说、鲁连子(鲁仲连)、驺子(驺奭)、荀子(荀况)等。对此,在笔者看来,稷下学宫的创建,为齐国之后的变法和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战国时期,齐国、秦国、魏国、韩国、楚国、赵国、燕国等都在大力招揽人才,对于齐国来说,自然也通过稷下学宫来聚集了高质量的人才。总的来说,在齐国历史上,两位齐桓公都是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也即都推动了齐国的强盛。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齐桓公齐国宋国魏国周王室燕国

更多文章

  • 公室之家是非多,扒一扒齐桓公兄弟姐妹的奇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桓公,齐国,公室,齐襄公,鲁桓公,国君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因为今年的高考题,重新火了一把。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幼子,史书上记载了他们仨兄弟,仨姐妹的传奇经历,其中某些桥段,让后人瞠目结舌,留下千古笑柄。齐僖公的嫡长子叫姜诸儿,即齐襄公;次子姜纠,即跟齐桓公争位的那位;老三叫姜小白,即齐桓公。三个女儿都没下姓名,长女嫁给卫宣公,所以史称“宣

  •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家里人有多奇葩,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历史解密编辑:悉竹月萌宠标签:齐国,管仲,周朝,先秦,齐桓公,齐襄公,齐僖公,春秋五霸,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家庭环境按道理应该很不错吧?可惜我们大错特错了,齐桓公这一大家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一、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一言不合就要嫁女儿。齐僖公是个特别喜欢多管闲事的人,他没事儿就要做和事佬,掺和其他两国或者多国的纷争。结果人家给了他一个小霸主的称号,齐僖公那叫一个美滋滋,感觉受

  • 管仲要帮助齐桓公称霸,结果一开场,就被鲁国收拾了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管仲,齐桓公,鲁国,齐国,鲍叔牙,周王室

    在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是当之无愧的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和晋文公一样,齐桓公真正登上齐国君主的宝座,也是大费周章的。齐桓公的兄长齐襄公在位时,齐国发生了内乱。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齐桓公)逃到莒国。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无知,并讨

  • 匪议东周(十一)齐桓公欲趁庆父之乱吞并鲁国,被鲁相季友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鲁国,齐国,季友,鲁相,先秦,周朝,齐桓公,周王室,诸侯国,匪议东周,历史故事

    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来看,齐桓公虽然是春秋五霸之首,似乎并没有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与后世很多野心勃勃的诸侯横行霸道的风格完全不同。齐桓公通过周天子授权,拥有了方伯的大权,可以统率中原诸侯征讨四方。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周边的蛮夷,得到了大片的土地,却没有并入齐国,而是给了与土地相邻的国家。

  • 公子无亏的人生选择、齐桓公的忧伤和宋襄公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齐桓公,宋襄公,齐国,管仲,宋国,晋国

    齐桓公在世的晚年时期天下格局已经不同往日,在这些年里很多国家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说来倒去终归是个权力之争的事情,齐桓公的儿子们根本对君父没有任何尊重,在齐桓公重病之际就发动宫廷政变,将其囚禁起来直至死亡。齐国的君位只有一个,这些公子们即便有着强硬的政治背景和权力派系,到登顶的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

  • 春秋第一霸主有多惨?弄臣筑高墙封锁,齐桓公臭死宫内无人收尸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天子,鲍叔牙,鲁国,春秋(书),先秦,周朝,中国古文献

    历史教科书上的齐桓公,是一个正面形象。他不计前嫌,任用才华横溢的管仲,让齐国变的富强;他仗义勇敢,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替天子讨伐戎狄,积极结盟,终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令无数后人景仰。但是,他的人生却没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齐桓公在位的第四十三年,公元前643年的十月,齐国王宫之外,齐

  • 中国史连载:齐桓公作为春秋时代首位霸主为何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国君,君位

    关于春秋五霸长期以来流传着若干种不同的说法,不过无论在哪种说法中齐桓公几乎都是公认的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的父亲死后继位的本来是他的哥哥齐襄公。按说齐桓公本来应该是与齐国的君位无缘的。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后自立为君,然而就在第二年公孙无知又被齐国大臣杀掉了。当时齐桓公和

  • 论齐桓公灭遂所用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左传,鲁国,遂国,国君,周朝,先秦,鲁桓公,历史故事,齐桓公灭遂

    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春秋记载“夏六月,齐人灭遂”。《左传》记载,“夏,齐人灭遂而戍之”。终于,遂国的灾难降临了!显然,这是齐桓公亲自率领兵马,借口遂国不参加北杏会盟发起的一场灭国之战!遂国,是齐桓公当政三年来,第二个被灭的国家。第一个是谭国,灭国之祸的原因是怠慢过齐桓公,曾经的公子小白!遂

  • 自以为尧舜的齐桓公,为何在霸业达到巅峰后却立刻坠落?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周天子,晋献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5)主笔:闲乐生齐桓公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651年)葵丘之盟,天子赐胙,正式册命齐桓公为诸侯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巅峰。但物极必反,随着这巨大荣耀同时而来的,还有齐桓公的膨胀、骄纵、老迈和空虚,于是他的人生与事业开始从巅峰滑落,阻挡不住的坠落。首先,齐桓公在葵丘之盟后

  • 齐桓公北伐山戎,束马悬车登太行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齐桓公,山戎,齐国,周天子,中原,燕国,束马悬车,先秦,周朝

    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荣登中原诸国盟主之时,遥远北方的山戎和狄人开始壮大起来,并且屡屡进犯中原,给中原各国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险峻的形势,管知道以一国之力不能抗衡蛮夷,中原诸国必须团结一致,因此在“尊王”的同时他又马上提出了“攘夷”,号召中原诸侯团结一心,把入侵的夷族赶出自己的家园。从此齐桓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