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是想刺死秦始皇,还是想活捉秦始皇?

荆轲是想刺死秦始皇,还是想活捉秦始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直证大史官 访问量:3820 更新时间:2024/1/16 2:07:23

荆轲因刺杀秦始皇而一举成名,尽管行刺失败,但却让他名垂青史。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荆轲是为了杀死秦始皇而行刺的,但真相是这样的吗?

荆轲最初并不想行刺秦始皇

荆轲之所以行刺秦始皇是受到了燕国太子丹的指使。太子丹行刺秦始皇不单单是因为国仇,还因为私恨。

众所周知,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赵国人,而秦始皇也出生于赵国。秦始皇年少时,曾与在赵国做人质的太子丹关系非常要好。等到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的时候,秦始皇已经继承王位,这时秦始皇开始对太子丹表现得极不友好。太子丹心生怨恨,趁秦始皇不备,便从秦国逃回了燕国。一回国,太子丹就想法设法报复秦始皇。

当秦始皇灭掉韩国并觊觎燕国之时,太子丹心急火燎找到老师鞠武并向他寻求对策。鞠武建议说:“向西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向南与齐、楚两国结盟,向北结交单于,然后再图谋秦国,我们才有胜算!”

太子丹太过急功近利,便说:“老师,您的计划拖得太久,我心里烦躁,已经等不及了!”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鞠武窥探出太子丹的心思后,便将勇士田光推荐给了太子丹。太子丹立刻去拜访田光。田光对太子丹说:“骏马处于壮年的时候,可以日行千里,等到老了,却连劣等马都赶不上了。太子只知道我壮年时期的英勇事迹,却不知道我已经老了!我虽然无法与太子一起筹谋大事,但我的朋友荆轲却可以!”

太子丹临走时告诫田光说:“我所讲的以及先生所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俯下身,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太子丹走后,田光立刻去见荆轲,并对荆轲说:“我与您交好,燕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太子丹只知道我壮年时的英勇,却不知道我已经年迈。我不把您当外人,就把您推荐给了太子丹,希望您能进宫见一见太子丹。”

荆轲虽然意识到太子丹找自己绝非小事,但还是答应了去见他。

田光继续说:“太子丹告诫我说,不要把我与他的谈话泄露出去,他这是在怀疑我。一个人行事如果受到怀疑,他就算不得上是一个豪杰!请您代我告诉太子,就说我愿意以死明志!”随后,田光便拔剑自杀了。

田光死后,荆轲立刻去拜见太子丹。太子丹听说田光自杀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

哭罢,太子丹对荆轲说:“田光先生不知道我不肖,才使我有幸见到您,这是上天怜悯燕国,不忍心抛弃我啊!如今秦王贪得无厌,不吞并六国不肯罢休。现在秦国已经俘虏韩王,灭掉韩国,又准备向南攻打楚国,向北逼近赵国。秦王已命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奔向漳水、邺城,命李信发兵太原、云中。赵国无法抵挡,必定臣服于秦国。赵国一旦臣服,祸患就会立刻降临到燕国的头上。燕国弱小,并且数次被秦军所困,不足以对抗秦军。诸侯畏惧秦国,都不敢提倡合纵。我私下有一计,如果能够派天下勇士出使秦国,以重利贿赂秦王,秦王贪得无厌,我们就能如愿以偿。倘若真能趁机劫持秦王,逼迫他归还诸侯们的土地,那再好不过了!倘若不行,就杀掉他!秦将在外独揽兵权,一旦国内出现动乱,君臣之间就会互相猜忌,山东各国便可以趁机合纵抗秦!到那时,秦国便不足畏惧了!这是我最高的愿望,除了先生之外,我不知道委托给谁,还希望先生能够考虑一下!”

荆轲沉默良久,然后婉言拒绝道:“这是国家大事,荆轲才能低下,恐怕不能胜任!太子还是另请高明吧!”

太子丹见荆轲不愿接受,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不停叩头,苦苦哀求荆轲。荆轲心生怜悯,最终答应了太子丹。

刺杀秦始皇,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九死一生。太子丹为回报荆轲,让他每天都住在豪华的宫殿里,吃山珍海味,还时常提供美女供他享乐。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荆轲行刺前做了哪些准备?

等到秦军攻破赵地并俘虏了赵王之后,便逼近燕国南部边境。太子丹见荆轲依然没有行动的意思,便有些失望地对荆轲说:“秦军须臾之间便可渡过易水,到那时燕国离灭亡就不远了。我虽然想要长久地侍奉先生,但我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即便太子不说,我也会请求行动。如果现在贸然前去,秦王必定不会轻易相信我们。”荆轲话锋一转,“秦王悬赏千金、封万户侯来捉拿樊于期将军,倘若我能将樊将军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到那时我就可以趁机刺杀秦王了!”

太子丹有些难为情地说:“樊将军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才来投奔我,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私事而伤害长者呢!先生还是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荆轲见太子丹坚持,便背着太子丹私下去见樊于期,并对樊于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谓是残忍至极,不但屠杀了将军的父母和宗亲,还花千金悬赏将军的人头,不知道将军有何打算呢?”

樊于期长叹一声,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就会痛彻骨髓,但是始终想不出报仇雪恨的办法啊!”

“我有一计不但能够帮助燕国消除战祸,还可以帮将军报仇,只是不知道将军是否愿意?”荆轲说。

樊于期询问计策,荆轲说:“我希望能够得到将军的人头并把它献给秦王。秦王听说我要将您的人头献给他,他一定会亲自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着他的衣袖,右手将匕首插进他的胸膛,如此一来,将军的大仇就可以报了!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

樊于期捋起衣袖,露出臂膀,用一只手紧抓另一只手,对荆轲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切齿的仇恨!为我全家报仇的事情就拜托先生了!”说罢,樊于期拔剑自杀了。太子丹听说后,悲痛不已。随后,他命人将樊于期的人头密封在匣子内并交给了荆轲。

不久,太子丹花费百金购得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并让工匠用剧毒淬炼。为确保万无一失,太子丹还拿活人做实验。凡是被匕首刺伤的人都会当场毙命。此外,太子丹还为荆轲选派了一位名叫秦舞阳的勇士给他当助手。据说,秦舞阳十三岁时就曾经杀过人。

荆轲原本打算等另外一位朋友一同前去,但由于对方住的比较远,所以耽误了行程。

太子丹见荆轲迟迟不肯动身,便认为荆轲胆怯了,所以便激荆轲说:“时日不多了,但先生还没有动身,请允许我派秦舞阳先行一步!”

荆轲大怒,斥责太子丹说:“太子,你这是几个意思啊?只顾匆忙前往却不顾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做也鲁莽了吧?更何况是怀揣一把匕首进入难以预测的强秦呢!我之所以还没有出发,是因为我在等朋友!既然太子认为我有意拖延时间,那我现在就告辞吧!”于是,荆轲便与秦舞阳一道出发了。

在易水旁,太子丹及其宾客都身穿白衣、头戴白帽为荆轲送行。一路上,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节拍引吭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众人闻声,无不垂泪。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荆轲是想刺死秦始皇,还是活捉秦始皇?

一到秦国,荆轲便用千金贿赂秦始皇的宠臣蒙嘉。蒙嘉对秦始皇说:“燕王畏惧大王的天威,不敢与大王作对。燕国愿意做大王的藩国,像郡县一样向秦国纳贡。但由于害怕,不敢亲自前来,所以派荆轲提着樊于期的人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临行前,燕王还在朝堂上举行了送别仪式,并派荆轲把此事禀报给大王,敬请大王的指示。”

秦始皇不知道其中有诈,所以非常高兴,甚至还穿上礼服,按照九宾仪式,在咸阳宫召见荆轲。

荆轲双手捧着装有樊于期人头的木匣子,秦舞阳双手捧着地图,两人一前一后地走进了咸阳宫。当走到殿前的台阶下时,秦舞阳被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秦国君臣对此感到非常惊奇。

荆轲笑着对秦始皇说:“北方蛮夷之地的人没有见过世面,所以才会被吓成这样!希望大王能够见谅,让他完成自己的使命。”

秦始皇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地图上,所以并没有察觉有任何异常,便命荆轲献上地图。荆轲从秦舞阳的手中取过地图,大步流星地走到秦始皇身边并献上地图。秦始皇一边打开地图,一边欣赏督亢的地形,但当他打开到地图尽头的时候,突然惊现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荆轲眼疾手快,左手扯住秦始皇的衣袖,右手抓起匕首,猛地刺向秦始皇。

秦始皇大吃一惊,抽身跳起,以至于衣袖都被挣断了。他一边窜逃,一边想要拔剑对抗荆轲,但剑太长,怎么拔都拔不出来。秦始皇无奈,只好绕着宫殿一路狂奔,而荆轲则紧追不舍。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位侍从提醒秦始皇说:“把剑推到背后!把剑推到背后!把剑推到背后!”重要的话说三遍之后,秦始皇听从侍从的建议成公地拔出了宝剑。有了宝剑,形势很快反转,秦始皇不再逃跑,而是直接迎击荆轲,荆轲只有一把小匕首,无力抵抗,左腿被砍断。

此时,荆轲已经无力站起,只好疼痛地蹲在地上。但他并不准备坐以待毙,于是举起匕首恶狠狠地甩向秦始皇,但并未击中。

秦始皇大怒,拿起宝剑对着荆轲一阵狂砍,结果,荆轲身上被砍伤八处。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意思是说,荆轲知道行刺无法成功了,就蹲在地上大骂说:“大事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的土地的契约来回报太子!”

由此来看,荆轲其实并非想要杀死秦始皇,而是想要活捉秦始皇,然后胁迫秦始皇交出诸侯们那些被占领的土地,因为荆轲心知肚明,即便杀掉秦始皇,秦国只不过是暂时失去一位君主,而秦国群臣也会毫不犹豫地另立君主,但这并不能阻止秦国吞并天下的趋势。

○本文选自新书《这些年,我们还在相信的历史谣言》,韩明辉(著),作者授权首发稿件。

标签: 荆轲嬴政秦王太子丹秦国

更多文章

  • 为了荆轲这个第一杀手,他害死了英雄美女加一匹千里马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嬴政,秦国,秦舞阳

    秦始皇嬴政生逢乱世,一出生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在赵国给人当质子。在那段时间里,他因为质子的身份而时常被赵国的皇孙公子们欺辱,那时即使愤愤不平,但却无可奈何。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他的父亲得以成功返回秦国而且还被立为储君。而他跟母亲依然滞留在赵国,多年后他父亲嬴异人登基为王,他们母子才得以回归故土。在赵国

  • 秦王共遭受三次刺杀,为何只有荆轲被后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娃哈哈娱乐标签:荆轲,秦王,高渐离,嬴政,张良,秦始皇,先秦,周朝

    一:秦王遭遇过几次刺杀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是一共有三次刺杀秦王的事实。分别是:荆轲刺秦,在搏浪莎的张良刺秦和高渐离谋杀秦王二:荆轲刺秦荆轲刺秦雕像秦王共经历了三次谋杀,这三次谋杀了应当说最有名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选了一个据说十几岁就杀人的勇士秦武阳作为陪同,一起刺杀秦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秦朝的宫殿

  • 司马光、朱熹为什么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荆轲,司马光,朱熹,秦国,刘邦,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只要是上过初中认真听课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么一篇故事。看完“荆轲刺秦”这篇故事的朋友,基本上都会为荆轲的死感到惋惜,从情感上来说,惋惜的其实并不是荆轲,而是他的侠义精神。荆轲的侠义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为什么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以及圣人朱熹会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

  • 遇荆轲刺杀,秦始皇为何3次拔不出剑?兵马俑中一件文物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国,秦舞阳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兵破赵国都城,俘虏了赵王,将赵国原本的领土全部纳入到了秦国的版图,秦国大军继续向东北挺进,兵临燕国南部边界。燕太子丹很是着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秦王嬴政的性格,下一个要灭掉的就是燕国。此时的燕太子丹已经从秦国逃回燕国有一段时间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在秦国当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人

  • 荆轲,你怎么还不出发去刺杀秦王?我,我这就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舞阳,秦国,嬴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至今2000多年,老少皆知,荆轲也号称史上第一刺客。但是,在那个盛产侠客的年代,史记的刺客列传中,荆轲可谓是名气最大,武功最差的一位,为何燕国太子丹偏偏选中了他,去刺杀秦始皇呢?1、 荆轲出生在卫国荆轲出生在卫国,是当时诸侯国中,不起眼的一个小国家,兵力弱小,随时有被其他诸侯国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揭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国,秦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易水湖畔,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秦王的大敌樊於期的首级一路西去,随行的还有游侠秦舞阳,二人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前去咸阳。荆轲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二人为秦诛杀,不久后秦军直逼易水,燕王喜将燕太子丹的首

  • 《大秦赋》“荆轲刺秦”太草率,忽略一重要角色,嬴政:此人爱我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荆轲,嬴政,大秦赋,秦王,太子丹,秦舞阳

    西汉时期,司马迁执笔写下无韵之离骚——《史记》,在这部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刺客列传》一文。文中,列举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其中对“荆轲刺秦”一事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共有10个人物参与其中,人物关系复杂,但整个过程却十分精彩。最近播出的《大秦赋》,给

  • 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荆轲,秦王,荆轲刺秦王,秦舞阳,秦国,齐国

    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知名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流传下来的那句名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让人感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四大问题。一: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二:荆轲刺秦王前做了哪些准备?三: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怎样的

  • 荆轲刺秦虽失败,却被誉为第一刺客,刺杀需要的是勇气还是大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荆轲,刺客,刺秦,秦舞阳,秦王,太子丹

    刺客,藏于暗者,一击必杀。虽然刺客是个比较隐晦的“职业”,胜在出其不意,暗箭伤人,但在我国,刺客的地位却非常高。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就单独为刺客作了一章《刺客列传》,刺客从此也成为了侠义的代名词,而司马迁在其中笔墨最多的那便是刺客荆轲。也有人发现了荆轲这个刺客和我们想象中的刺客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 群鬼斗荆轲——羊左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无处不风景标签:荆轲,楚王,刘邦,书生,高渐离,左伯桃,羊左之交

    大汉初年,天下方定,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受封楚王,奉旨治理楚地。刘交勤奋好学,是刘邦几兄弟中才学最佳的一位,而且有勇力,堪称文武双全。说他是刘氏宗族中最有能力的一位也不为过。受封楚地后,息武兴文,与民休息,招贤纳士。羊左初相遇积石山有一位贤士,年近五旬,叫做左伯桃,听说楚王贤明,左伯桃不想埋没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