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时的“复仇者”伍子胥,为报私仇而戮一国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时的“复仇者”伍子胥,为报私仇而戮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臣史记 访问量:3286 更新时间:2024/3/19 19:56:15

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后来转投至吴国,是春秋末期时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因为楚国太子建遭到佞臣陷害,伍子胥的父亲因为是太子之师而受到牵连,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均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走后便立志为父兄报仇,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

身负大仇

当时楚国太子建对太师伍奢极为尊重,却厌弃少师费无忌,导致费无忌因此心中生恨,于是诬陷太子和伍奢密谋造反。楚平王对费无忌甚是宠信,对其的话深信不疑,召来伍奢就要问罪,为了以绝后患,又派人前去传召伍奢的两个儿子。

楚王使者到了之后,便对伍奢的两个儿子说:“去了,你们的父亲就能活;不去,你们的父亲就得死。”伍尚和伍子胥都明白此去必定难逃一死,但是伍尚依然坚持要去,伍子胥便劝说其兄:“如今父亲被楚王问罪,而后又传召我们兄弟二人,明显是怕我们日后危害楚国,所以才假意传召,实则是要斩草除根。”

伍尚去意已定,说道:“我知道去了也没办法免父亲一死,可若是不去,日后天下人都会知道父亲召我们前去以求一条生路,我们却不遵从父意而逃走,要是逃走后还没能为父报仇,岂不是成了天下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耻笑?你可以逃离此地为父报仇,我则前去父亲之处受死。”

之后伍子胥便辞别兄长一路逃亡,而伍尚到了楚都之后,楚王就将父子二人一并处死。伍子胥先是投靠了在宋国的太子建,之后两人又辗转至郑国,太子建却因参与谋反被杀。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走,最终历尽千辛才到达吴国。

为吴效力

在楚国和吴国边境之间有两座城市相邻,两城中女子大多都以养蚕为生,养蚕就要采摘桑叶喂养,有一天这两城之中的两位女子,因边境桑叶归属的问题大打出手,很快从个人升级到家庭,又升级到边城之间的争斗,再到最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楚平王得知此事后大怒,便兴兵进攻吴国,而吴国吴王僚这边就派出将军公子光攻打楚国,在攻破楚国的钟离和居巢二城之后得胜而归。

此时伍子胥便劝说吴王僚再派公子光前去,乘胜攻下楚国。但是公子光却说:“楚国一时难以攻破,伍子胥的父兄全都被楚王杀害,因为私仇才想要劝您攻打楚国。”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要自立为王,于是便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自己则归隐耕田为生。

不久之后就发生了著名的“专诸刺王僚”事件,起因是楚平王病死,吴王僚趁机派出两位公子率军攻打楚国,国内守卫十分薄弱。于是公子光派专诸藏短剑于鱼腹当中,在上菜的时候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阖闾因此也成为吴国国君。至于之前派出去伐楚的两位公子,在听闻吴王僚被公子光阖闾取代之后,便投降了楚国。

阖闾即位之后,为了使吴国更加强大,广纳天下人才治理国家,原先侍奉楚国的伍子胥便被选中,之后伍子胥又为阖闾引荐了军事家孙武,同孙武一起为吴国的振兴出谋划策。几年之后,吴国已经变得十分强盛,阖闾出兵消灭了楚国的附属国徐国,楚国对此也无能为力。

因果循环

之后吴国又数次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直到公元前506年的时候,吴王阖闾和唐、蔡二国合力攻打楚国,没过多久就攻陷了楚国郢都。楚昭王在吴国军队还未入城的时候便弃城出逃,逃到郧地后又逃到随地。

伍子胥进入郢都后没找到楚昭王,于是就将楚平王的坟墓刨开,对着尸体抽打了三百鞭子以报父兄之仇。之后阖闾和伍子胥又在楚国停留许久,四处搜寻楚昭王,当听闻夫概趁机在吴国自立为王时,才从楚国返回吴国击败夫概。

之后阖闾在和越国的一战中,被箭矢伤了脚拇指,因为古代医学的不发达,最终不治而亡,其子夫差继其位。夫差之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迫不得已投降,入吴为奴两年,夫差便以为勾践真心归顺吴国,就将其遣回越国。

期间伍子胥几次向夫差建议杀掉勾践,将越国一举消灭,但全被夫差所拒绝。之后吴国太宰伯嚭又陷害伍子胥,向夫差说其联合齐国意图谋反,夫差听信谗言,赐剑于伍子胥,令其自尽。伍子胥自刎前仰天长叹道:

“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於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

后来越王勾践果然伺机将吴国一举消灭,夫差死前想起伍子胥的忠告羞愧不已,于是在自尽时蒙上双眼,害怕在死后变成亡魂时看见伍子胥。

伍子胥的复仇是春秋时的一件大事,在司马迁的笔下将其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人所津津乐道。古往今来,又能有几个像孔孟那样的圣人,众生依旧受七情六欲的影响,只可惜了楚国的无辜百姓,为楚平王偿还了伍子胥的仇怨。

更多文章

  • 为谢救命之恩,伍子胥赠渔夫一把宝剑,为何对方收下剑当场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伍子胥,渔夫,吴国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古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士可杀而不可辱。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古代文人追求气节不惜牺牲生命的代表。除了士大夫,许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有为了追求气节而不在惜自己的生命。明末清初江南的柳如是在清兵突破南京城后跳江而死

  • 伍子胥:鞭尸方解心头恨

    历史解密编辑:影的告白标签:楚王,秦国,吴国,平王,伍子胥,费无忌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父亲伍奢做了太子的太傅,仕途一度被看好,却因太子少傅费无忌的离间差点人头落地。有一次,楚平王派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娶亲,看见准新娘长得实在漂亮,不想忠于太子的费无忌觉得巴结楚平王的机会来了,就私下报告平王,说那女子美貌绝顶,大王可自己娶过来,有空再替太子另娶。贪图美色的楚平王果然中招

  • 晋国败楚奇谋:伍子胥用之破楚,南宋吴玠学之败金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伍子胥,吴玠,晋国,阖闾,完颜宗弼,岳飞

    写下《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的柏杨,在美国纽约孔子大厦演讲时,将中华文明形容为酱缸文化,批判中国文化是“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对中华文明否定多于肯定。其实,中华文明中糟粕有之,但精华更有之,不信且看春秋晋国败楚奇谋,伍子胥用之成功破楚,后世南宋吴玠学之也曾大败金兵。晋国破楚奇谋:三驾疲楚在与

  • 渔夫救了伍子胥,他为报恩赠一把宝剑给渔夫,渔夫却立即拔剑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傻瓜历史标签:渔夫,吴国,伍子胥,司马迁,吴越春秋,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古人有“以死明志”的思想特征在,历史上因此有不少以死明志的名人,如屈原、聂政、张自忠、文天祥,“以死明志”的思想特征又催生出了“拔剑自刎”的人物行为,如石奢、项羽、豫让、朱友贞,很多人不能理解“以死明志”的逻辑,也无法理解“拔剑自刎”的选择,而这其实与古人骨子里信奉的“气节”有关。气节是指一个人的志

  • 渔夫救下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赠渔夫一把宝剑,渔夫接过剑却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伍子胥,吴国,渔夫,秦国

    记得以前曾经看过一部有趣的小说,叫做白发魔女传,这部小说及故事情节固然吸引人,但是里面的一个设定却也让人感兴趣,那就是一夜白头。当然除了这部小说以外,很多电视剧都有一夜白头的场景,似乎只要人的情绪达到极致,真的可以发生非常奇妙的生理变化。也许很多人会抨击,电视剧中的演绎根本不靠谱,然而或许我们不知道

  • 湖北省监利市重要地标,以前写着“伍子胥故里”,现在怎么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刘小顺标签:伍子胥,监利市,湖北省,监利,雕像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监利市位于我国湖北省的中南部,是湖北省"最年轻"的县级市之一,现在由荆州市代管,还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监利市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地处江汉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如果来过湖北省监利市的朋友,应该都会在监利市的

  • 伍子胥为逃命愁煞不已,竟然一夜白头?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伍子胥,吴国,楚平,子胥

    楚平王的儿子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 可楚平王自己却很喜欢,把儿媳抢过来,杀了儿子和儿子老师。 好吧,我必须杀死老师两个诚实的孩子。 老师的大儿子被杀了,小儿子还好跑了。 小儿子名叫伍子胥,发誓要为父兄报仇。 但当时他一个人,没有对付楚平王的实力,他先是逃到了吴国,等自己变强了再回来报仇。 在他逃跑

  • 谁说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端午还和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女文青月小牙标签:伍子胥,屈原,吴国,阖闾,夫差

    提起端午,很多人都会想起屈原,似乎在许多人心目中,端午节是因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实际上,还真不是。其实和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除了战国时期的屈原,还有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和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伍子胥的故事发生在屈原之前。可能有人不知道伍子胥,但大家应该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勾践卧薪尝胆,为的就

  • 伍子胥与浣纱女故事发生地,因溧水而得名——地名探究之江苏溧水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伍子胥,溧水,浣纱,子胥,吴国,溧阳

    【开篇语】断断续续中,地名探究来到了第三个系列——江苏。写山东的时候,失之庞杂,罗列了太多;写河南的时候,慢慢沉淀下来,关注做好地名本身的事情;江苏这个系列,将更加关注地名本身,寻找与地名有关的由来,以及沿革之中的故事。学,然后知不足,在路上,雨未歇……▲溧水风光——东庐观音寺公元前522年,楚平王

  • 伍子胥为了报家仇,不惜引敌国之兵灭掉自己母国,这是多大的仇?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伍子胥,吴国,阖闾,孙武,齐国,楚平

    伍子胥为了报家仇,不惜引敌国之兵灭掉自己的母国,这可取吗?他到底有怎样的仇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伍子胥之恨。伍子胥父子三人都是楚国重要的大臣,伍子胥父亲也是个直言敢谏的忠臣。然而,当时发生的一件事,直接影响了伍家父子三人的命运。当时的楚平王看到孟嬴美艳无比,就动了色心,在奸臣费无极的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