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之后,什么原因导致楚国差点灭亡?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之后,什么原因导致楚国差点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3372 更新时间:2024/1/6 18:30:54

关于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即位没多久,在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以勤王的名义击败陆戎,随后在洛阳边上炫耀兵威,周王派王孙满劳军,意外的增加了楚庄王在诸侯中的分量,当时晋国的势力蒸蒸日上,或许是周王室为了平衡晋国的威胁,自从周襄王20年,晋文公击败楚军之后称霸中原,锋芒盖过了周天子,于是这时候看见楚国逐渐恢复实力,有意拉拢也是可能的。

史书中关于楚庄王有个成语,那就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是他即位三年只寻欢作乐,不问国事,里面权力被斗、若敖、屈、景等公族把持,而且内乱不断,他自己也被劫持,只是后来转危为安。但是正是因为他前期贪玩,后期沉着冷静地登上霸主之位,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关于他的记载,大概是一个郑伯式的人物,老谋深算,后发制人!

问鼎中原的时候,在天子示好,秦国结盟,齐国观望,本来指望可以一战定天下的楚庄王在颖北之战被晋国击败,暂时遏制了楚国的发展势头,在沉寂一年之后,楚庄王乘晋军内部不和的机会于公元前597年击败晋军,随后也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会盟天下,在击败晋国之后成为春秋时代第三位霸主,虽然他这个霸主有名无实,当时的中原大国晋国齐国等不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也没有派人参加他的会盟,也就是说楚庄王的霸权是不完整的,但不管咋样,他总是有样学样,会盟了!

比起楚庄王的霸主地位,更加孱弱的楚国的这次军事胜利,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就在一年前,楚庄王亲自率领的楚军被晋将士会大败于颖北,隔了一年,楚庄王虽然挽回了面子,这次胜利也绝非是楚国实力绝对的盖过晋国,而是晋国卿士之间的不和导致楚庄王建了个便宜。但是得意忘形的楚庄王没有注意这个致命的问题。

次年,他派人出使齐国,经过宋国时候没有借道,使臣申舟被宋国处死,这个行为给楚庄王一个借口,于是率领楚军攻打宋国,本来想速战速决的楚国被宋国拖了9个月之后被迫双方弥兵讲和。

这次伐宋暴露了楚国的一个弱点,虽然能够长途供应大军粮草,但是军事实力并没有超出其他有实力的国家多少,只要交战对方沉着应战,上下一心,那么楚军就没什么可畏惧。

晋国有楚国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楚国的三军六卿制度,这个稳定的制度让晋军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重新恢复元气,而楚国在楚庄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又陷入吴国的夹攻,可以说楚国霸业成于楚庄王,但是也衰落于楚庄王。

因为牵扯到一个国际公案,楚庄王十六年,陈国发生内乱,陈灵公私通陈国大夫夏征舒的母亲,于是夏征舒弑君自立,楚庄王平乱诛杀夏征舒,带着夏姬回国,在打算自己纳妾不成之后被申公巫臣带到晋国,楚国子反、自重诛杀申公巫臣家族,导致巫臣楚才晋用,为晋国效力,楚军疲于奔命,又亲自去武功教吴国水军,最终,吴王在伍子胥孙武等人带领下攻破楚国,几乎灭国。

随着对晋国战争的胜利,楚庄王不仅获得了霸主的头衔,刹那间成为国际风云人物,也因此一扫国内阴霾,算是稳定了楚国内部的地位的楚庄王可能没有想到,当初为了一个夏姬差点让楚国亡国。刻印说是世事弄人!

标签: 楚庄王楚国齐国吴国夏征舒秦国

更多文章

  • 孙叔敖举于海,楚庄王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于海,郑国,宋国,先秦,周朝,孙叔敖,楚庄王

    自从城濮之战后,中原国家以晋国实力最强,它向西抑秦,向东制齐,向南扼楚。秦、齐、楚实力虽然强大,但仍非晋国的对手。为了争霸中原,四大强国时而敌对,时而联合,时而攻伐,时而会盟,将一片河山搅得鸡犬不宁,正所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楚庄王熊旅国内国外面临沉重的压力,外部不管齐国也好

  • 邲之战前楚庄王两次遣使与晋国言和是在争取舆论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仙王的日常标签:楚庄王,晋国,赵括,郑国,楚国

    周定王十年(前597年)的邲之战是春秋霸权易主的重要战役,楚庄王在这一仗中一举击败晋国,夺取了中原政治的主导权。但《左传》和《史记》关于这场大战役的两个重要细节却没有明确的交代:第一,《左传》说,楚庄王在大战开始前曾经两次遣使向晋国请和,第一次谈判非常艰难,第二次却快速达成了协议,这两次谈判究竟谈了

  • 楚庄王死后楚实力仍处巅峰,为何后来衰弱?只因重复同一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庄王,吴国,伍子胥,孙叔敖

    有关春秋五霸的说法有好几个版本,不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3人却是公认的坐庄,他们豪无争议。关于楚庄王则有好多典故,如“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等,而他也让楚在春秋达到了巅峰状态。豪不夸张地说,即使在楚庄王死后,楚国实力也仍处巅峰状态,若后面再努力一把,那么楚很有统一天下的趋势。可让人跌眼镜的是,

  • 十年磨一剑 歌剧《楚庄王》全新升级上演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歌剧,戏曲,演员,复排,楚庄王,国家大剧院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五年前曾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等重大演出活动中亮相并受到广泛好评的民族歌剧《楚庄王》再度归来。3月10、11日晚,这部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并启动“二改二演”的民族歌剧《楚庄王》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

  • 靠女人上位的“小鲜肉”却成为楚庄王,称霸路上最难啃的骨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楚庄王,宋国,国君,楚国

    有人说,依靠女人才成功的男人是懦夫;有人认为,长得像姑娘的男人肯定是娘炮。听着好像有些道理。但是了解了春秋时期的事迹后,趣历史小编认为凡事不能太绝对了。自一役战胜后,军威震动天下,诸侯望风而服。志得意满的也有点飘了,认为天下已经没有敌手。就在楚庄业达到巅峰之时,他遇到了这辈子最难对付的一个对手,那就

  • 楚庄王上任后寻欢3年,有人以为楚要完了,原来他是在布一个大局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楚庄王,苏从,史记·楚世家,孙叔敖,庄王,伍举,周朝,先秦

    楚庄王,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君。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他父亲楚穆王去世后,庄王便接替父亲的职位,就任楚国国君。这楚庄王上任时,才20岁左右。他一上任,成天躲在宫殿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而且这么一搞还长达三年。在这三年里,楚国国内叛乱不止,周边的部落也乘机骚扰,但他还是视而不见。并且为了防止王公大

  • 诸葛亮七擒孟获,楚庄王十二年八次讨伐郑国,终得江湖霸主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诸葛亮,孟获,楚庄王,郑国

    公元前611年,宋襄公夫人为了“帅哥”孙子公子鲍,杀死了另一孙子国君宋昭公。随后,公子鲍被宋人立为国君,是为宋文公。 此时,久未管理江湖事务的霸主晋国,却突然率领卫国、陈国、郑国前往伐宋,信誓旦旦地要揪出幕后凶手。晋国正卿赵盾声称:“天地为大,其次君臣。今宋人弑君,违反了天地君臣之间的伦常。晋为盟

  • 楚庄王死后,楚共王上位,后来楚国怎么样了?说出了很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庄王,楚国,楚共王,吴国,孙叔敖

    一鸣惊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5位霸主中的1个——楚庄王。公元前613年,不满20岁的庄王上了位。当时楚国是个烂摊子,国内非常混乱,而且经济也不怎么发达,地方还有一直想趁乱打劫的割据大佬。就在众人以为老大楚庄王会奋发图强之际,这位大佬每天就知道和美人喝酒,对于朝政貌似一点儿也不

  • 爱姬被臣子调戏,楚庄王装作不知,下了一道命令,令臣子誓死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楚庄王,爱姬,臣子,楚国,诸侯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侯争雄。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学在官府的现状被打破,优秀的平民子弟为了跻身上层圈子开始不遗余力、绞尽脑汁。但即便是再优秀的臣子必须遇到明君才行,如果想着跨过诸侯君主,自己当一方霸主,那几乎没有可能,即便是真做到了那一步,前提也是借助了诸侯君主的力量。

  • 一女子引楚庄王灭陈国,大臣劝阻令陈复国,细节证实他并非真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楚庄王,陈国,夏征舒,晋国,楚国

    陈国,为妫姓国,是虞舜之后,西周初作为“三恪”之一被封于淮水之北。名义上,陈国作为先王之后,在周王国政治地位很高。然而,以实力而言,陈国充其量也就是一三流诸侯国。 进入春秋时代以后,陈国地位更是每况愈下。春秋早期,陈国与三大国接壤:西北边是郑国,西南是蔡国,东北是宋国。后来楚国崛起,快速扩张到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