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勾践灭吴称霸的功臣并非范蠡,而是一个世外高人,此人大有来头

勾践灭吴称霸的功臣并非范蠡,而是一个世外高人,此人大有来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鹏哥爆笑视频 访问量:2440 更新时间:2024/1/21 22:24:09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完成了越国力量的积蓄,最终灭掉吴国,称霸诸侯,这个故事由于他的励志属性,已经世人皆知,再加上蒲松龄撰自勉联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加持,让这个故事更为人熟知。

说起勾践灭吴称霸诸侯的功臣,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范蠡,其次是文种,的确在勾践被夫差围困之后,又一步步走向富强这条道路上,范蠡的确出力很多,比如向吴国求和,给夫差当三年奴隶,然后又送了西施给夫差,以消磨他的意志,另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也范蠡建议勾践的,这些都是范蠡做的,但是真正出主意的却是一个世外高人,这个人还是范蠡的师父:计然。

这可不是瞎说,是有史籍记载的,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也就是说范蠡给勾践出的这些主意都是计然的计策。

计然是范蠡的师父

计然到底是何许人也?史书中并没有他的列传,但从其他人的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些生平,计然是春秋时期宋国葵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他的祖先是晋国逃亡到宋国的公子,也是贵族的后裔,计然长得平庸憨厚,但是却熟读诗书,精于计算,或许这就是大智若愚的表现,计然长大以后,品行刚直,喜欢游山玩水,却不愿意出仕。

他喜欢观察大自然,从而总结出万物变化的道理,他学习庄子孔子,周游列国,纵情山水,在越国游玩的时候,与范蠡发生了一次偶遇,计然看范蠡骨骼惊奇,是个好材料,于是收范蠡为徒,范蠡也佩服计然的才学,因此想推荐计然给勾践,但计然说勾践这个人尖嘴猴腮,脖子很长,可以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

当勾践被夫差围困在会稽山的时候,勾践终于想起了范蠡劝他的话,范蠡也向勾践推荐了计然,计然给勾践出了一些治国的策略,就是所谓的计然七策,这七策到底是什么《史记》中并没有记载。

《史记》只记载了计然给勾践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做生意的道理,但却也适合治理国家,主要包含了“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著之理”。而勾践采用了这些计策,于是越国愈加的强盛。

虽然《史记》没有记载计然七策,但在小说中却有这样的说法,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说文种破吴计然七策:“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这些措施都是更加具体的策略,应该不是出自计然之手,更像是范蠡文种吸收了计然的理论之后出的具体实施方案。

计然或许是老子的徒弟

计然在给勾践的建议中有一句话: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意思就是贵到了极点就会便宜下来,便宜到了极点就会贵起来,这是对于供求关系的深刻总结,计然的思想非常的像老子,老子也曾有类似的言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跟计然的几乎是一摸一样,只是应用的场景不同而已。

关于老子是计然的师父这件事情,也有记载,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就曾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可见李暹也认为计然是老子的弟子,这是重要的重要文献证据。

此外,从年代上来看,范蠡在老子之后约四、五十年,而计然正好处在老子与范蠡之间,他就是老子之弟子文子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计然何时何地师从老子已不可考,有可能是在老子为周守藏史期间,也有可能老子去周为“隐君子”期间,计然去越国游览,碰到了骨骼惊奇的范蠡,收他为徒弟。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老子弟子的计然能够为勾践献上计策灭吴称霸,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计然有这实力,同时计然也为范蠡提了醒,范蠡记住了师父对勾践的评价,于是在勾践灭吴后飘然而去,保全了自己。

标签: 范蠡勾践夫差吴称霸吴国史记

更多文章

  • 文种、范蠡践行总体战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范蠡,吴国,勾践,文种,伯嚭

    上面那把较为光滑的宝剑是吴王夫差的佩剑,下面那把有纹路的是越王勾践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只剩五千残兵。这时的勾践如果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么他将成为一位令人动容的悲剧英雄,但不会成为一代霸主。勾践没这么做,而是选择成为一块保全自己的瓦,期待着有朝一日亲手把破碎的玉璧恢复原状: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

  • 范蠡的商业思维课:办大事要会弃财,别让钱财成为你成事的绊脚石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范蠡,楚王,吴国,阎王,庄生,小说家,越王勾践,商业思维课,金庸笔下角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春秋时期,勾践在范蠡和文种各种谋略手段的支持下,最终得以报仇雪恨,灭了吴国,也算大业有成。但是,勾践却对这两个共患难的臣子不太放心,机敏的范蠡觉察到了勾践的心思,招呼都不跟他打一声,转身跑路到陶地经

  • 伍子胥与范蠡同是有功之臣为何结局相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伍子胥,范蠡,吴国,齐国,夫差

    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此时,伍子胥认为应该联合齐国彻底的覆灭越国,而当时的夫差认为小小的越国经此一役之后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了。夫差的考虑是先

  • 老子啥都悟透,为何一直装低调?范蠡:寒门子弟做好2点更易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桃姐讲故事标签:范蠡,勾践,道教,道德经,老子说,小说家

    一样的人,一样的两个肩膀,一个脑袋,有的人可以登上顶峰,迅速取得成功,但有的人却终其一生都在努力维持一个立足之地。今年疫情爆发,48岁的送货员吴德宏在出租屋内猝死。一辆停放的电动车。疫情期间,我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天高强度工作12个小时以上,只为每月能拿到5000到6000元的工资养家糊口。吴德宏的生

  • 范蠡的智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爱搞笑标签:范蠡,老子,端木,下人,道德经,小说家

    几个人按着老农的指点,驾车来到了山头前,范蠡和端木赐首先下了马车,见山前面有一个道观,盖的气宇轩昂,犹如宫殿一般。道观前门上方有个匾额,写有三个大字:天静宫。两人进到里边,见正厅雕有老子塑像,高有丈二,披发持拐,昂首向天。阔大道袍,遮住玉体,粗豪银须,飘撒胸前。真是天赐英姿,人间少有的贵体。观内有一

  • 渡江夜袭,神出鬼没,不逊于孙武的先秦伟大军事家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孙武,范蠡,吴国,夫差,渡江,小说家,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22)主笔:闲乐生公元前482年冬越国偷袭姑苏成功后,吴国日渐衰弱,越国却日渐强盛。五年后公元前478年,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率全国兵力倾巢而出。这次越国的兵力不再是五年前的五万,加上楚军,足足八万之多。这些增加的兵力是哪儿来的,一部分是五年前夫差割让给越国的土地

  • 04年范蠡墓被发现,西施间谍之谜揭开,或许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范蠡,西施,吴王,吴国,周朝,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迄今为止,全国至少发现了五六座范蠡墓葬。其墓葬在湖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地均有发现。难不成范蠡和曹操一样,死后还埋下了可疑的坟墓?当然不是,事实上,这些古墓大部分都是人们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墓葬。在这些古墓中,也有不少关于范蠡生平的书籍。尤其是范蠡墓于2004年在江苏被发现,墓中的竹简不仅揭开了

  • 勾践复国后,范蠡选择逃走,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最终自刎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

    春秋时代,在我国东南部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以现在浙江省绍兴市为国都的越国,一个是以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为国都的吴国。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大举伐楚,站在楚国一边的越国,趁吴国后方空虚的机会,出兵攻打吴国。从此,两国不断互相攻伐。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听贤臣范蠡的谏劝,兴师伐吴,结果,被吴王夫差率精兵

  • 范蠡离开勾践时,暗示文种“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婉兮清扬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齐国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英雄见白头。韩信是汉初名将,他帮助刘邦灭魏、灭赵、灭齐,以及击败项羽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韩信因为打仗太过厉害,让刘邦忌惮,最终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借口,将前来谒见的韩信擒拿了。这一刻,韩信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说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

  • 把绝世美女当作棋子,即便赢了,范蠡也得不到历史的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范蠡,吴国,西施,勾践,夫差

    春秋末年苎萝村有一女子姓施,又因为住在苎萝村西边,所以大家便唤她作西施。西施长得美若天仙,肤若凝脂,可惜西施患有心绞痛,常常走几步路就会觉得心痛,只能捧着自己的心走路,我见犹怜、楚楚动人。苎萝村东边有名女子唤作东施,以为大家觉得西施美是因为其捧着心走路让人心生怜爱,便也学着西施捧着心走路,但是大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