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种、范蠡践行总体战理念

文种、范蠡践行总体战理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1654 更新时间:2024/1/24 9:24:04

上面那把较为光滑的宝剑是吴王夫差的佩剑,下面那把有纹路的是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只剩五千残兵。这时的勾践如果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么他将成为一位令人动容的悲剧英雄,但不会成为一代霸主。勾践没这么做,而是选择成为一块保全自己的瓦,期待着有朝一日亲手把破碎的玉璧恢复原状: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国谈和。文种认为吴国太宰伯嚭生性贪财,可以送予财货,以离间吴国君臣。勾践认为可行,就派人送予伯嚭财货美女,伯嚭果真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去对吴王夫差进言:“若继续进攻越国,必然使得勾践杀妻灭子,焚烧宫室,与吴国拼死一战,到时会越国上下同心,仅剩的五千人会同仇敌忾,到时会更难从中取利。”吴王夫差认为有道理,接受了越国的请和。

至此越国成为吴国的附属国,勾践带着夫人和大夫范蠡入吴为奴,不惜以越王之尊替吴王驾车牵马,尝其粪便以诊其病,在吴服役三年终得归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经十年生聚终于得以对吴复仇。在这一过程中勾践得到自己的两位大夫文种、范蠡的辅佐,这种辅佐是全方位的,而最核心的是他们一起践行了总体战理念——在他们看来:战争从来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两军对垒,而是两国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外交手段打击地方,这正符合《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的思想。这种理念具体体现如下:

1.从国家实力制定对吴外交策略,把国家实力放在首位

文种在越国面临亡国的危险时仔细分析了吴越的实力对比,明确提出在国力衰败时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吴国的一切要求,为越国恢复实力尽可能争取时间。与此同时要利用忍辱负重争取来的宝贵时间大力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要复仇就必须积攒钱粮,否则战士们就只有饿着肚子上战场。而要积攒钱粮就必须劝农桑并进行战略储备。

2.实行利、成、生、与、乐、喜六字方针为中心的爱民治国纲领

文种认为:越国作为小国弱国要向吴国复仇就必须做到国民一心举国一致,而要争取民心向民众宣扬爱国主义理念不能靠空洞的口号,而是要给予民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种利益并不是要一国之君亲自去给每一个百姓发钱发物,而是体现在国家的政策中:国家不抢民之所有就是利;不浪费和占用他们的时间,使他们及时播种就是成;不实行残酷镇压就是生;少征税就是与;国君少出去游玩就是让民众欢乐;国君少骚扰民众就是让民喜悦。或许有人觉得:这不是鼓励国君无所作为吗?其实经济生活有自身的规律,有时政府只需要扮演一个因势利导的宏观调控者角色。隋炀帝杨广自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他自始至终都忽略了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实我们今天依然有人在犯类似的错误:面对我们的父母、子女、恋人,我们总在强调我们希望对对方好,但我们是否真的清楚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3.对外实行韬光养晦战略:利用吴楚齐晋的矛盾

文种敏锐意识到:吴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代霸主实际上已损害到楚、齐、晋等老牌霸主的利益,尤其是楚国险些被吴国所灭,而晋国作为与楚国争霸的老对手本来极有可能成为吴国的外援,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吴国的日益强大对齐、晋的霸业也构成严重的威胁,越国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纵横捭阖从而成功构建起庞大的反吴联盟。

4.利用外交战对吴国进行和平演变,削弱其国力,具体而言文种向勾践提出九大计策:

其一尊奉天地、敬事鬼神,以求得天地鬼神的福佑。这其实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迷信观念,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其二不惜重金馈赠吴国君主权臣,离间吴国君臣关系,扰乱吴国朝政。

其三以高价收购吴国的粮草,使他们的国库空虚;利用吴国君臣的欲望来使他们的人民疲乏。

其四献上美女惑乱吴王心志,消磨其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西施郑旦两大美女由此被送入吴宫,关于西施、郑旦在灭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史学家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西施、郑旦只不过是越国献给吴国的礼物,用以消磨吴王的心志;也有人认为除此之外西施、郑旦还肩负着刺探吴国情报的使命。

其五献上能工巧匠和上等木材,利用吴王好起宫室的心理鼓励其大兴土木,耗尽吴国的财力。

其六送礼给吴国善于阿谀奉承的奸佞之臣,使他们在吴王面前搬弄是非陷害忠良,扰乱吴国朝政。

其七示弱于吴国那些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使他们更加倔强,从而使他们和君王的关系更为紧张,最后迫使他们在君臣失和的局面下自杀。

其八劝农桑、通商旅,鼓励生育,积攒财富。

其九打造兵器、训练士兵以待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越国君臣其实从一开始就在给吴王夫差挖坑,他们早已把吴国上上下下琢磨得一清二楚,制定了全方位的详细的灭吴计划,而吴国方面对此一无所知。当然夫差也非等闲之辈,在他统治下的吴国即将迎来最后的辉煌。

标签: 范蠡吴国勾践文种伯嚭

更多文章

  • 范蠡的商业思维课:办大事要会弃财,别让钱财成为你成事的绊脚石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范蠡,楚王,吴国,阎王,庄生,小说家,越王勾践,商业思维课,金庸笔下角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春秋时期,勾践在范蠡和文种各种谋略手段的支持下,最终得以报仇雪恨,灭了吴国,也算大业有成。但是,勾践却对这两个共患难的臣子不太放心,机敏的范蠡觉察到了勾践的心思,招呼都不跟他打一声,转身跑路到陶地经

  • 伍子胥与范蠡同是有功之臣为何结局相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伍子胥,范蠡,吴国,齐国,夫差

    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此时,伍子胥认为应该联合齐国彻底的覆灭越国,而当时的夫差认为小小的越国经此一役之后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了。夫差的考虑是先

  • 老子啥都悟透,为何一直装低调?范蠡:寒门子弟做好2点更易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桃姐讲故事标签:范蠡,勾践,道教,道德经,老子说,小说家

    一样的人,一样的两个肩膀,一个脑袋,有的人可以登上顶峰,迅速取得成功,但有的人却终其一生都在努力维持一个立足之地。今年疫情爆发,48岁的送货员吴德宏在出租屋内猝死。一辆停放的电动车。疫情期间,我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天高强度工作12个小时以上,只为每月能拿到5000到6000元的工资养家糊口。吴德宏的生

  • 范蠡的智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爱搞笑标签:范蠡,老子,端木,下人,道德经,小说家

    几个人按着老农的指点,驾车来到了山头前,范蠡和端木赐首先下了马车,见山前面有一个道观,盖的气宇轩昂,犹如宫殿一般。道观前门上方有个匾额,写有三个大字:天静宫。两人进到里边,见正厅雕有老子塑像,高有丈二,披发持拐,昂首向天。阔大道袍,遮住玉体,粗豪银须,飘撒胸前。真是天赐英姿,人间少有的贵体。观内有一

  • 渡江夜袭,神出鬼没,不逊于孙武的先秦伟大军事家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孙武,范蠡,吴国,夫差,渡江,小说家,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22)主笔:闲乐生公元前482年冬越国偷袭姑苏成功后,吴国日渐衰弱,越国却日渐强盛。五年后公元前478年,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于是率全国兵力倾巢而出。这次越国的兵力不再是五年前的五万,加上楚军,足足八万之多。这些增加的兵力是哪儿来的,一部分是五年前夫差割让给越国的土地

  • 04年范蠡墓被发现,西施间谍之谜揭开,或许范蠡从没爱过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范蠡,西施,吴王,吴国,周朝,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迄今为止,全国至少发现了五六座范蠡墓葬。其墓葬在湖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地均有发现。难不成范蠡和曹操一样,死后还埋下了可疑的坟墓?当然不是,事实上,这些古墓大部分都是人们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墓葬。在这些古墓中,也有不少关于范蠡生平的书籍。尤其是范蠡墓于2004年在江苏被发现,墓中的竹简不仅揭开了

  • 勾践复国后,范蠡选择逃走,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最终自刎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

    春秋时代,在我国东南部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以现在浙江省绍兴市为国都的越国,一个是以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为国都的吴国。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大举伐楚,站在楚国一边的越国,趁吴国后方空虚的机会,出兵攻打吴国。从此,两国不断互相攻伐。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听贤臣范蠡的谏劝,兴师伐吴,结果,被吴王夫差率精兵

  • 范蠡离开勾践时,暗示文种“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婉兮清扬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齐国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英雄见白头。韩信是汉初名将,他帮助刘邦灭魏、灭赵、灭齐,以及击败项羽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韩信因为打仗太过厉害,让刘邦忌惮,最终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借口,将前来谒见的韩信擒拿了。这一刻,韩信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说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

  • 把绝世美女当作棋子,即便赢了,范蠡也得不到历史的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范蠡,吴国,西施,勾践,夫差

    春秋末年苎萝村有一女子姓施,又因为住在苎萝村西边,所以大家便唤她作西施。西施长得美若天仙,肤若凝脂,可惜西施患有心绞痛,常常走几步路就会觉得心痛,只能捧着自己的心走路,我见犹怜、楚楚动人。苎萝村东边有名女子唤作东施,以为大家觉得西施美是因为其捧着心走路让人心生怜爱,便也学着西施捧着心走路,但是大家见

  • 名人故事范蠡为什么是财神爷?

    历史解密编辑:尘埃未浅标签:范蠡,齐国,吴国,齐王,财神爷,小说家,名人故事,越王勾践

    #历史开讲#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公元前536年出生于宛地,因不满楚国的腐朽统治,转而投奔越王勾践,官拜大夫后,邀请楚宛令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因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94年执意伐吴,兵败于会稽,史称"会稽之耻"。为帮助勾践振兴大业,42岁的范蠡毕其心于一役,施展了一生才华,主动请文种留在越国总揽政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