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2——春秋首霸的强大与没落之路

齐桓公2——春秋首霸的强大与没落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697 更新时间:2023/12/18 13:53:08

齐桓公因为鲍叔牙辅助当上总经理,又因为管仲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打理好了公司,除了本公司的鱼业和盐产业还相继开展了服务业,外贸业,和金融业。齐国不但做大,还做强了。

齐桓公五年,因为齐国做大做强了,就要去收购隔壁鲁国的地皮。鲁国资金本来就不够,就没抢过,鲁国便把遂邑的那块地送给齐桓公,以求其他市场的业务齐桓公不去骚扰。齐桓公答应了,并找到一个叫柯地的地方签合同契约。

两国总经理刚坐下喝茶谈合同条款的时候,鲁国的保镖曹沫就拿着刀子劫持了齐桓公,要他归还地皮。并要挟让齐桓公写了合同,除了归还遂邑地皮外,还有之前收购的其他地皮。桓公为了保命就答应了。合同签好,曹沫就放了齐桓公,并且跪下来跟他道歉。齐桓公没了生命危险,看曹沫也服了软,不仅很生气,还想反悔答应过曹沫的事。这时管仲就站了出来劝他:合同都立好了,你这样说话不算数,随便更改合同条款,现在就算拿回了那块地,以后你说话别人就当你放屁。桓公觉得有理,就依照合同办事了。后来其他公司听说了这个事,知道齐桓公做生意很讲信用,便都愿意跟他有生意往来。齐桓公生意也越做越大,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首富。有能力可以致富,有信义才能守住。

齐桓公十四年,陈国的公子完,因为在陈国呆不下去了,就来投靠齐国。齐桓公本来想让他当总监(卿),但公子完拒绝了,选择做技术部的部长(工正)。记住这个人,他是后来篡夺了齐国姜姓政权的田常的先祖。

齐桓公二十三年,燕国受山戎外资侵扰,都快要破产了,燕国的总经理燕庄公于是就找到当时的巨鄂齐桓公来帮忙。齐桓公帮忙赶走了山戎,并帮燕国恢复了业。燕庄公实在不知道怎么谢他,就只有送他回齐国。这一送,就送到到了齐国国境,齐桓公认为你踩过的地我不要,也觉得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于是又大方地把一块地送给了燕国。老板心胸宽,有便宜不沾,老板胸怀广,愿意跟您闯。于是更多公司愿意跟齐国做生意了。

齐桓公二十年,桓公的夫人蔡姬想跟桓公鸳鸯戏水,但桓公做为一个山东大汉,哪懂玩水,没戏着水倒被蔡姬调戏了一顿。桓公很生气,就要跟蔡姬离婚,便让她先回娘家。娘家人不干,于是齐桓公就找一群人跟他老丈人理论。

找他老丈人理论完,桓公发现自己这么大资产那么多员工都没敢称董事长,楚国总经理却称自己为董事长(是为楚成王),就扭头找楚国出气去了。楚成王虽然员工不多,但地产多。为什么不敢,还创立了口号:只要胆子大,无产都不怕,只要有胆闯,会达到理想,只要够努力,能闯出天地。所以楚成王带着手下就跟齐桓公杠上了。架是没打起来,只是两国干了一顿嘴炮后,合计只要楚国答应会给真正的董事长周天子送礼,其他的事就不追究了。

虽然当时的董事长周天子除了是个法人,没资产没地产的。但作为分公司的齐桓公,通过这件事给足了周天子面子。所以他自己也长了面子。从此齐桓公就动不动以总经理的名义请各个分公司老总喝茶开会。其他老总也不敢不去。齐桓公就这样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走了,鲍叔牙也走了,齐桓公感觉不会爱了。就问手下的人谁还爱他。易牙说:我厨艺很好,我煮了我儿子,让您尝尝鲜。(易牙曾被封为食神)。开方说:我爸妈都不要了,就想天天陪着你。竖刁急了:我.......我小弟弟不要了,就想天天陪着你。三人帮比着谁更爱,桓公更是很意外,竟然还有三个人这么爱自己,于是就重用了他们。

后来的后来,齐桓公四十三年,他总算把自己熬死了,因为齐桓公有很多儿子,个个都想继承遗产,有五个儿子争得更厉害。易牙,开方,坚刁也参与了进去。他们争着财产哪有心思管齐桓公还没有火化没有埋。所以齐桓公死了六十七天后,尸虫都爬出外面来了才埋。

作为春秋首霸的齐桓公,一生重用管仲,注重信义,九合诸侯,齐国也达到了顶峰。但管仲过世时候说过不能用三人帮的忠言却没听进去。可能就是,爱会消失,良言会腻。齐桓公最终选择了放飞自我,到最后自己也没得善终。齐国也因为三人帮干政,导致了五子之乱。后来齐国就再也没什么作为。直到田常篡夺了齐国,才又重振了齐国。但跟姜姓子孙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善纳良言获名利,不听相劝一朝弃。

标签: 齐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先祖桓公

更多文章

  • 春秋首霸齐桓公如何把自己作到死后无人收尸的境地?(上)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鲁国,齐襄公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曹操《短歌行》说起“姜小白”,你可能不是特别熟悉,这个名字听起来一点都不霸气,甚至还有点“萌”。但说起“齐桓公”,肯定不陌生。没错,姜小白就是姜

  • 齐桓公误用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后人类时代标签:管仲,齐桓公,桓公,奸佞,常情,缘故

    管仲生了重病,齐桓公去看他,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命在旦夕,有句话要和大王说。我死后,大王一定要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启方。 ” 齐桓公大惑不解道:“为什么要这样?" 管仲说:“这几个人都是奸佞,我担心我死后,他们会对大王不利。 ” 齐桓公说:“不会吧?易牙为了我

  • 齐桓公曾经“援助”京城,却把地盘让给燕国,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齐桓公,燕国,齐国,管仲,诸侯,戎人

    周朝为什么东迁呢?是因为当时周朝都城的镐京被西戎给搞得没法住了。可是西戎一直跟在后边不停地骚扰,一路跟着东进。其中有一支部落居然跑到了现今河北省东部,在那里的山区扎了根,称为山戎部落。在齐桓公称霸之时,山戎部落也是人丁兴旺,到达了一个鼎盛时期。发展得快了自然也会带来别的问题,比如粮食就不够吃了,这可

  • 两人最后都成为霸主,一个是齐桓公,另一个成为霸主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齐桓公,齐国,诸侯国,郑国,管仲,宋国

    前面说过,自从周天子成为吉祥物以后,各路诸侯则开始争霸大业,那些小的诸侯国陆续被强大的诸侯国兼并,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五个强大的诸侯国,即齐、宋、晋、秦、楚,接下来我们来一个个介绍这些春秋时期的大佬。第1个:齐国的齐桓公:齐国的地理位置大约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以及河北省南部,这块地是当年周武王赏给功臣姜太

  • 齐桓公率八国联军伐楚,大军压境,楚使却为何讲起了黄色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大军,齐国,管仲,楚国,周朝,先秦,齐桓公,周王室,八国联军,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0)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南伐荆蛮,这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全体动员对抗外虏,总计出动了八国联军,可谓规模空前,史无前例,再加上进军神速,攻其不备,无论从哪方面看,楚国这次恐怕都凶多吉少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再次让天下大跌眼镜,楚国人似乎有预言神力般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晚年被小人夺权,凄凉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Summer的圈子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易牙,鲍叔牙,宋襄公

    管仲死后不久,齐桓公就忘记了他的临终嘱托,齐桓公时时想起被撤职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因为这三个人平时围绕着齐桓公屈意奉承,投其所好,已经成为了齐桓公的左右心腹,他们被驱逐之后,齐桓公一直闷闷不乐,吃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宫里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便对齐桓公说,“易牙他们被撤职之后,您的容颜和精神

  • 一口气看懂齐国称霸!春秋时代诸侯乱战,为何齐桓公能首先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秦国,周王室,宋国

    齐国称霸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四个字,尊王攘夷。简单来说,就是当时齐桓公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可以名正言顺地扛起周天子的大旗,合法扩张。因为有了合法扩张权,再加上齐国在扩张的时候,自己又不吃独食,注意团结群众,分蛋糕的时候也没忘了自己的小弟。所以,小弟们得到了好处之后,自然就更愿意追随齐国一起搞事情。就这

  • 春秋霸主齐桓公:如何一步步称霸?“尊王攘夷”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齐国,分封,先秦,周朝,齐桓公,王攘夷,诸侯国,周天子,春秋霸主,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春秋霸主齐桓公:如何一步步称霸?“尊王攘夷”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前言周代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成功建立以来,开始实行分封制,并且一直都是天下的共主,受到各诸侯国的尊重。但这种局面在公元前771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一年少数民族犬戎贡献首都镐京,犬戎士兵诛杀周幽王,西周至此灭亡,史称“犬戎之祸”

  • 齐桓公、管仲:我们是齐国第一人,齐人:您配吗?齐国第一人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管仲,齐国,晏婴,齐人,周朝,先秦,齐桓公,晏子春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齐桓公、管仲:我们是齐国第一人,齐人:您配吗?齐国第一人是他历史正面人物如明星璀璨,春秋战国时期的明星人物更是如过江之卿。但没有一个形象能像他那样的丰满、高大,一个身高近乎侏懦的人也能够在历史上如此耀眼。一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的名人,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齐桓公或者就是就是管仲。究其原因,是因为齐桓公

  • 齐桓公的好大喜功和管仲改革的弊端导致齐国霸业只能维持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周王室,鲍叔牙,齐国霸业,周朝,先秦

    齐桓公被誉为春秋第一霸主,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业天下闻名。然而,就在周襄王元年(前651年)葵丘之会进行过程中,周王室太宰孔碰到了想去参加会盟的晋献公,便主动劝阻他不要去参会了:“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