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生死仇敌范雎,最终结局如何?云梦秦简揭开秘密!

白起生死仇敌范雎,最终结局如何?云梦秦简揭开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流连染紫悯 访问量:1112 更新时间:2023/12/22 4:21:52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白起一生充满了传奇,然而或许由于性格缺陷,情商不高,白起遭到丞相范雎的暗算,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一代军神没有死于沙场,死于敌人之手,却如此憋屈的自杀而亡,让人不胜嘘唏。

那么,作为白起生死仇敌的范雎,他的下场又如何呢?根据史书记载,范雎举荐失误、谗杀白起等问题,所以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然而,犯下一连串错误的范雎,真的能够抽身而去,秦王真的能放过他?在湖南云梦睡虎地,考古专家挖出一批秦简,揭开白起仇敌范雎的最终下场之谜。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想趁势灭赵,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于是派人重金游说范雎,言说一旦白起灭赵,那么白起必为三公,地位就不在你之下了,“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所以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

因此,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同意了此事,于是白起与范雎从此结仇。

当年九月,秦军又攻赵,但白起生病,先后选择王陵、王陵为将,却一直损兵折将无数。史书记载白起说了一句话,即“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这让秦王大怒,就严令白起带病上阵。

由于白起行动过慢,加上前线失败消息不断传来,这时对秦王说了一句暗藏杀机的话,即“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意思白起还是不服,于是秦昭襄王就赐死了来到杜邮的白起。

可以说,范雎让秦昭襄王失去灭赵良机,后进谗言逼死一员镇国将军,再者白起死后秦军惨遭大败,所以范雎罪大恶极。

而且,范雎错误不仅如此,还有举荐之错。《史记》记载,范雎举荐的郑安平率部投降了赵国,举荐的河西郡守王稽“三年不上计”等等。

根据秦国法律,所举荐之人犯罪,那么举荐人“以其罪罪之”。

因此,范雎史书记载的“辞归封地,不久病死”的结局,实在太美好了。那么,真相究竟如何?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其中就提到了范雎的结局,有学者声称颠覆了史书记载。

湖南云梦睡虎地秦墓,墓主是秦代官吏“喜”,虽然“喜”只是一个中低级官员,但却非常敬业,非常喜欢自身职业,所以死后还将生前抄录的文书、律法等陪葬。(在王侯将相还有种的年代,没有姓氏的“喜”,说明并非贵族出身)

由于秦末战乱,以及项羽火烧咸阳,导致秦朝的很多史料被毁,让后人难以看到一个真实的秦朝和秦始皇,留下了很多遗憾。

然而,“喜”墓中的秦简,却填补了很多空白,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吉凶时日的占书等均有涉及,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

在这些秦简中,有一部《编年纪》就记载了范雎的结局。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所谓张禄,就是战国名相范雎的化名。那么,这里的“死”,究竟是病死,还是处死呢?其实,看一看范雎举荐的王稽命运就知道了。《史记》记载,“五十二年,王稽弃市”。显然,范雎命运和王稽一样,没能逃脱秦法制裁,颠覆了史书记载。

更多文章

  • 秦王若不深信范雎,秦朝统一六国将提前20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应侯,秦国,秦王,白起,秦军,长平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开始,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实,回顾秦国历史,在大统一的20年前,他们便有一次横纵六国的机会,只是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此时秦国由于连续作战,其军事物资都已到达了极限,而赵国又是派的

  • 秦昭王赐死白起,范雎不是主因,而是与长平之战有莫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应侯,白起,秦昭王,秦国,长平之战,秦王,秦军,范雎,秦昭襄王,春秋战国,先秦

    白起死时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就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说完这句话,他便挥剑自刎。有不少人将这句话与宿命论联系起来,其实不然。白起一句话点出了自己之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出自赵国之手,范雎、秦昭王固然也有参与其中,但白起之死的幕后操纵者则出自赵国。长平之战之于赵国意

  • 范雎不仅对战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且快意恩仇

    历史解密编辑:且昕剧场标签:应侯,秦国,魏国,周赧王,齐国,张仪,苏秦,范雎

    战国时期,战火连绵、生灵涂炭,对各色人才而言却是难得的“盛世”:列强的博弈空前白热化,压迫到令君主们窒息的竞争环境,让他们不得不“不拘一格用人才”;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没背景、没关系,而且缺点明显、个性十足的人才,在别的太平盛世中大多没什么机会,但在那时却看到了希望(即使是一时的)。比如在魏国寂寂

  • 睚眦必报的范雎,逆袭人生大起大落,其中隐藏着怎样的人性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一颗牙疼标签:应侯,秦国,魏国,秦王,齐国,白起,苏代,范雎,四大名将

    #历史开讲#范雎,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代名相。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传奇。出身贫寒的他,为得到一展其才的机会,奋力抗争、历经艰难;并因此遭遇不白之冤,差点丢了性命。他凭借出色的才能,协助秦昭襄王成就霸业,并由此跳出原有圈层,成为权势赫赫的大秦相国。李斯评价他:“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

  • 范雎本是魏国人,成为秦国相国后,他为何要对魏国下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应侯,魏国,秦国,齐国,宦官,魏王

    引导语: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知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不过,并非所有政治家都能得到重用。魏国曾出现了一名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他却因才能而蒙受了奇耻大辱。迫于无奈,他转而投靠秦国。在秦国,他不仅得到了重用,而且还报仇雪耻,此人究竟是谁呢?一、范雎遭受的凌辱范雎出生于魏国芮城,他的家境贫寒。虽然家庭的经济条件无

  • 赵国反悔送秦六城,引秦军围攻邯郸两年,却致白起自裁、范雎倒台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应侯,秦军,白起,赵国,秦国,魏国

    历经三年鏖战,长平之战终于分出了胜负。白起成功围歼了赵括所率的赵军,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青壮年,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大胜。就在白起想一鼓作气、攻破邯郸时,秦昭王却被范雎说服,居然退兵了!濒临灭国的赵国,因此获得了喘息之机。劫后余生的赵孝成王吓得亲自赶往秦国,当面向秦昭王求和。在差点被扣押后,赵孝成王被迫答

  • 读史|范雎的传奇恩仇录

    历史解密编辑:大老头看史标签:应侯,秦国,齐国,魏国,魏王,嬴稷,魏齐,范雎,恩仇录,四大名将

    秦能否一统天下,何时能“统”下来,绝对是一个不可确定的未知数。是范雎,左右了大秦“统”的时间表;是范雎,让大秦在关键几步“走”在了列国的前面;是范雎,让大秦提前有了俯视群雄的野心。恩怨分明范雎出生于乡间草野,生长于贫寒之家,曾找魏王谋职未果,退而求其次到魏国中大夫须贾家做事。公元前283年魏王派须贾

  • 秦国名相范雎, 被秦昭王当做叔父, 为何打扮成穷老头去羞辱老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应侯,秦国,范睢,齐国,秦王,范雎,先秦,周朝,秦昭王,平原君,秦昭襄王,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游说诸侯,想侍奉魏王。无奈范雎家贫,没有金钱疏通关系,只好先侍奉魏国中大夫须贾。范雎曾经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听说范雎有辩才,就派人赐给范雎黄金十斤和酒肉,范雎推辞不敢接受。须贾得知后,非常愤怒,以为范雎将魏国秘密告诉了齐国,所以才得到齐国赏赐。须贾回国后,将此事告诉了相国魏齐。

  • 长平之战后,逼死白起的范雎,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应侯,白起,秦王,长平,秦国,魏国

    长平之战后,将相失和,宰相范雎连番构陷谗害,是造成白起之死的重要因素,范雎可谓是白起的克星。秦昭襄王四十八年,长平之战得胜后,白起休整人马,准备乘胜围攻邯郸。消息传来,赵国惊惧,为了给白起设阻,赵国力请苏秦的族弟纵横家苏代,携带千金悄悄奔赴秦国,苏代设法见到了秦相范雎,奉上千金厚礼,范雎欣然笑纳。酒

  • 范雎恩怨分明之处,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乱世意梦标签:应侯,范睢,齐国,秦国,齐王,秦王,韩信,魏国,范雎,四大名将

    无疑,范雎的确是睚眦必报,虽然这很小人,但是范雎同时也是真正能够做到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的真君子。这很矛盾,但是在事实上,这才是范雎完整的人生缺一不可。范雎的一生范雎出生贫寒,虽有大才,但怀才不遇屡屡不遭人待见。想报效国家却始终无法如意,只得暂时投靠魏国中大夫须贾。然又因为须贾此人太过于无耻陷害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