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死后,如果王允重用这两个人,就没有三国了

董卓死后,如果王允重用这两个人,就没有三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荒野兄弟 访问量:4731 更新时间:2024/3/8 17:19:56

东汉末,所有野心不小的军阀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为了除掉宦官集团,请董卓进京,结果引狼入室。他临死前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但是董卓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废弘农王立汉献帝,摧毁刘氏皇权的同时,也让各路军阀觊觎权力的野心大增。

王允献貂蝉(剧照)

司徒王允忍辱负重,假意顺从董卓,然后用离间计除掉董卓。立下如此大功,王允威名大振,颇有点居功自傲。

那是初平三年(192年)。王允满以为朝廷可以高枕无忧了,处理政务变得固执,不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执意处死哭董卓的名臣蔡邕,王允显然有立威的意图。

然而,当时的局势远比王允想象的要复杂。他走错了一步棋,结果被董卓的部下杀死,汉王朝的基业随之彻底崩溃。

董卓

王允做错了什么事呢?

简单来说就两个字,用人。如果王允用对了人,可以迅速稳定天下形势,让汉王朝的国祚加以延续。那样的话,三国群雄的好戏就不得不延迟。

董卓死之前,已经迁都长安,躲到关中去了。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联军声势浩大,在关东蓄势待发。不过各路军头都心怀异志,希望别人先出兵,保存自己的实力。这种情况下,谁也不傻,你不动我也不动。联军变成了吃瓜群众,随后开始窝里斗。

真正铁了心要打董卓的,只有两个牛人,曹操和孙坚。曹操在初平元年曾独自带兵西征董卓,因寡不敌众,在荥阳惨败。而孙坚的表现最抢眼,以少量兵力作战一年多,屡屡获胜,还打跑了亲自出战的董卓和吕布,收复洛阳。

曹操剧照

可是董卓死的时候,孙坚也死于襄阳。小霸王孙策隆重登场。

王允低估了关东的局势,同时也保持着警惕。董卓死后,王允清楚袁绍心怀鬼胎,自然不会征召他入关。这时候,能入关镇住场子的人选,也就剩下曹操和孙策了。由于刘备当时还不成气候,这里不讨论。

曹操兵败荥阳,对朝廷而言其志可嘉。孙坚虽然死了,孙策的勇猛不亚于其父。如果这两人有一个到关中,董卓的部将李榷、郭汜之流根本闹不起来,王允也就不会有杀身之祸,东汉也不会那么快就分崩离析。

小霸王孙策剧照

有人说,王允当然不会任用曹操,那样无疑于何进放董卓进京,再来一次引狼入室。其实,以当时的局面来看,曹操入关不会威胁到汉室。

董卓死的时候,曹操正在青州和黄巾军作战,兵力不多,还没有收降黄巾军。曹操虽然很有野心,但董卓不是他除掉的,而是王允。曹操即便入关,不论从哪方面来讲,威望根本不足以撼动王允的地位,更威胁不到朝廷。

何况当时的曹操的野心也没那么大。早在中平四年(187年),冀州刺史王芬许攸等人谋划废掉汉灵帝、改立新君的时候,曾鼓动曹操加入。曹操却认为,废立皇帝的大事是天下最不祥的,明确表示拒绝。

王允只要以朝廷的名义笼络曹操,再加以约束,曹操如此精明的人,才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企图架空皇权。那他就是第二个董卓,让自己变成众矢之的。

配图

如果王允不放心曹操,还可以让小霸王孙策也入关,分别加以委任。孙策和他父亲一样,当时对汉室还是忠心耿耿的,更容易控制。

曹操和孙策入关后,王允再联合名将皇甫嵩,掌控凉州兵马,那么袁绍、袁术的部队就不得不听朝廷号令,刘表、公孙瓒等人也不敢割据一方。各路军队集中对付黄巾军,平定天下并不太难,东汉的国运还能得以延续。

至于董卓的部将李榷、郭汜等人,在曹操和孙策的眼皮底下,肯定不敢造反。因为他们起初对王允的亲信宋翼和王弘都很忌惮,迟迟不敢加害王允。而宋翼和王弘只不过是平庸之辈。如果换曹操和孙策在场,李榷、郭汜之流要么乖乖听话,要么死路一条。

然而,王允只信任宋翼和王弘等人,又和吕布闹崩,陷入危境却不自知。关中没有一个像样的强势人物坐镇,李榷和郭汜抓到机会,不造反才怪。于是关中被搅得天翻地覆,东汉彻底崩盘,开了三国乱世。

王允是个不错的官员,但其眼光和能力终究有所不足。搞一搞计谋除掉董卓,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他的气量恐怕也容不下曹操、孙策这样的人物。东汉灭亡和他有直接的关系。

诚然,这只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历史终究无法改变。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董卓王允曹操孙策袁绍何进

更多文章

  • 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这或许决定了汉室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王允,汉室,董卓,李傕,太守,张让,吕布

    《三国演义》中,王允用美人计除去了董卓,又得到吕布的支持,奄奄一息的汉末朝廷终于有了一个喘口气的机会,但王允不自量力,不愿放过想要投诚的董卓余党,导致李傕和郭汜反扑长安,形势急转直下,汉室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在正史的记载中,王允身亡的过程和小说情节大致相符。《三国志》: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

  • 别说没有貂蝉了,就算没有王允,吕布也一定要杀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袁绍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7)东汉末年,在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宫廷大乱,先是汉灵帝病死,接着大将军何进被杀,最后宦官也全被杀光。东汉政府出现权力之真空,袁绍、丁原、董卓三方力量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权力的游戏。但随着丁原手下大将吕布杀死丁原率领并州军投靠董卓,权力之均衡被打破,董卓于是一家独大

  • 吕布和王允杀掉董卓后,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逃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吕布,王允,董卓,曹操,李傕,三国,汉朝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洛阳。在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汉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汉少帝及何太后,从而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当然,董卓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

  •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刘协,贾诩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东汉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了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不久之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

  • 王允为什么敢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是“傻大胆”?还是另有倚仗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王允,吕布,董卓,曹操,刘备

    公元192年,一代枭雄曹操,笑纳了黄巾军的30万老兵,和百万的随军家属,并入主了兖州。自此之后,曹操拥有了称霸天下的私兵—青州兵,另一件让曹操开心的事,是他又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曹植。而他未来最大的三个敌人,袁绍、刘备和孙权,一个正在跟公孙瓒打的死去活来,一个正在给公孙瓒当保安,对自己的未

  • 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王允,太原,王昶,曹魏,唐昭宗,司马懿

    太原王氏,是汉朝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对于太原王氏的两个房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二 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允,董卓,吕布,何进,张让,汉灵帝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

  • 王允的“美人计”漏洞百出,为何吕布和董卓能中招?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三国,汉朝,美人计,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当中的“美人计”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计策,它大概讲了王允一开始把貂蝉介绍给了吕布,后来又介绍给了董卓。让貂蝉挑起董卓跟吕布两个人的矛盾,最后造成了董卓把吕布给杀了。王允的“美人计”虽然说最后成功了,可其实并不是毫无破绽,这里面也有很明显的漏洞。董卓一手遮天的时候,王允心里面想着汉室可是什么

  • 董卓手握凉州精兵,为何没能篡位称帝,还被王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袁绍,凉州,汉朝,三国,汉献帝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他利用宦官、外戚之间的争斗,趁机带兵进入洛阳,夺取了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他废掉少帝,改立汉献帝,自称太师、相国,权倾朝野,震动了整个天下。董卓虽然手握凉州精兵,但最终未能篡夺皇位,还被王允杀死,这位叱咤风云的权臣,为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一、与士族结怨东汉时期,士族门阀崛

  •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吕布,董卓,貂蝉,曹操,美人计,王允巧,史说三国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3王允先是拉拢吕布,取出家藏明珠数颗,唤良匠来家,嵌造金冠一顶,命人暗中送于吕布。吕布大喜,这日朝罢,亲到王允府中致谢。王允早已安排美酒佳肴,等吕布到来,出门迎接。携手来至后堂,延之上坐。吕布致谢道:“司徒乃朝廷大臣,吕布不过相府下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