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05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4:35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东汉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了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不久之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从闵贡怀中抱陈留王刘协,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

同年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是为“汉献帝”。至此,董卓不仅废立了东汉皇帝,更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也即架空了刚刚即位的汉献帝刘协。在此之后,虽然董卓成功抵挡了曹操、袁绍等诸侯组成的关东联军。但是,王允还是联手吕布,成功铲除了董卓这位祸乱朝政的权臣。当然,董卓引发的内乱,并没有因此结束,而王允更是没能兴复汉室。因为接下里,董卓的部下转头进攻长安,不仅击杀了王允,更挟持了汉献帝刘协。那么,问题来了,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具体来说,公元192年五月,正逢天子大病初愈,所以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而就王允和吕布来说,已经做好了除掉董卓的准备。事前,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当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董卓在绝望中被吕布所杀,并且株连三族。董卓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董卓祸乱朝政的行径,激起了天下人们的极度痛恨,铲除董卓,可谓合乎天下民心。

董卓被杀后,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遣使张种抚慰山东”。对于此时的王允,可以说暂时替代董卓,从而掌握了东汉朝廷的大权。毕竟,汉献帝刘协当时还比较年幼,不具备执掌朝政的条件。

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百姓的称赞。于是,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奸臣都死于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对此,在笔者看来,居功自傲甚至目空一切,无疑为王允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董卓被杀后,王允在如何安排和处理他的旧部时,反复无常,态度极不慎重,而这正是王允最后走向灭亡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对于王允来说,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吕布也多次相劝。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一个避免矛盾激化的办法。固然董卓的部下中,有不少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是,因为西凉军的强大,王允等人必须从大局考虑,先瓦解了西凉军继续谋反的念头,进而恢复东汉朝廷的运转。不过,王允还是改变了主意,也即他不愿意赦免董卓的部下。

在此之后,吕布又想把董卓的财物赏赐公卿、将士,王允又不同意。王允从内心深处看不起吕布,在除掉董卓后逐渐怠慢他。与此相对应的是,吕布则认为自己有功劳,自吹自擂,现在反而得不到认可,所以渐渐与王允不和了。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吕布在历史上的形象,是有勇无谋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董卓被杀后,吕布的目光要比王允更加正确和长远。如果王允真的按照吕布的办法,将财物赏赐给卿大夫和将士,自然不会引发之后的内乱了。所以,这说明对任何历史人物,我们都需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和分析。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毕竟,此时的西凉军,确实是群龙无首。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劝说他们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卓被杀。于是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对此,在笔者看来,贾诩之所以为李傕、郭汜等人出谋划策,怂恿他们攻打长安,反杀王允,显然还是因为王允不肯宽恕西凉军,更没有重用贾诩等人。

换而言之,董卓被杀后,王允可以不计前嫌,重用贾诩、李傕、郭汜等人的话,或许事情就不会朝着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了。对于王允来说,不是一员武将,手中没有什么精锐士卒。至于吕布,也不属于西凉人士,所以他也无法让西凉军为自己所用。在此背景下,李傕、郭汜等率领西凉军攻打长安。面对十多万西凉大军,长安的守卫可谓不堪一击,不久,李傕、郭汜的部队便攻陷长安。吕布慌忙领兵出逃,在青锁门停住,招呼王允一同逃走。王允断然拒绝,表示自己不能抛下汉献帝刘协,说完便扶着汉献帝逃到宣平城楼。

最后,王允问李傕等人:“臣子不能作威作福,你们却纵兵胡为,是想要干什么?”李傕等没有回答。不久之后,李傕等人就除掉了王允。王允被杀的时候,大约为五十六岁,他的长子侍中王盖、次子王景、王定及宗族十余人都被杀害。王允死后,“天子感恸,百姓丧气”。迁都许昌后,汉献帝思念王允的忠贞气节,便改用隆重的葬礼重新安葬王允,还特意派虎贲中郎将“奉策吊祭,赐东园秘器,赐以本官受绶,送还本郡”。后来,又封王允的孙子王黑为安乐亭侯,食邑三百户。

总的来说,伴随着吕布逃跑,王允被杀,汉献帝刘协再次成为傀儡,东汉王朝的衰落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换而言之,如果董卓被杀后,王允和吕布能够控制局面,平定各地的叛乱,那么,兴复汉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在王允败亡之后,这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空”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在董卓被杀后,王允居功自傲,不听劝谏,不仅害了自己,更连累了汉献帝刘协,如果不是后来曹操出手,汉献帝和汉室的处境,无疑是更加窘迫的。1800年年后,我们肯定王允对于汉室的忠贞,也不得不批评他忘乎所以的一面。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刘协贾诩

更多文章

  • 王允为什么敢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是“傻大胆”?还是另有倚仗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王允,吕布,董卓,曹操,刘备

    公元192年,一代枭雄曹操,笑纳了黄巾军的30万老兵,和百万的随军家属,并入主了兖州。自此之后,曹操拥有了称霸天下的私兵—青州兵,另一件让曹操开心的事,是他又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曹植。而他未来最大的三个敌人,袁绍、刘备和孙权,一个正在跟公孙瓒打的死去活来,一个正在给公孙瓒当保安,对自己的未

  • 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王允,太原,王昶,曹魏,唐昭宗,司马懿

    太原王氏,是汉朝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对于太原王氏的两个房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二 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允,董卓,吕布,何进,张让,汉灵帝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

  • 王允的“美人计”漏洞百出,为何吕布和董卓能中招?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三国,汉朝,美人计,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当中的“美人计”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计策,它大概讲了王允一开始把貂蝉介绍给了吕布,后来又介绍给了董卓。让貂蝉挑起董卓跟吕布两个人的矛盾,最后造成了董卓把吕布给杀了。王允的“美人计”虽然说最后成功了,可其实并不是毫无破绽,这里面也有很明显的漏洞。董卓一手遮天的时候,王允心里面想着汉室可是什么

  • 董卓手握凉州精兵,为何没能篡位称帝,还被王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袁绍,凉州,汉朝,三国,汉献帝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他利用宦官、外戚之间的争斗,趁机带兵进入洛阳,夺取了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他废掉少帝,改立汉献帝,自称太师、相国,权倾朝野,震动了整个天下。董卓虽然手握凉州精兵,但最终未能篡夺皇位,还被王允杀死,这位叱咤风云的权臣,为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一、与士族结怨东汉时期,士族门阀崛

  •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吕布,董卓,貂蝉,曹操,美人计,王允巧,史说三国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3王允先是拉拢吕布,取出家藏明珠数颗,唤良匠来家,嵌造金冠一顶,命人暗中送于吕布。吕布大喜,这日朝罢,亲到王允府中致谢。王允早已安排美酒佳肴,等吕布到来,出门迎接。携手来至后堂,延之上坐。吕布致谢道:“司徒乃朝廷大臣,吕布不过相府下将,过

  • 王允用“美人计”搞垮了董卓,可为何周瑜却没能用此计搞垮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董卓,周瑜,刘备,吕布,曹操,王允,蜀汉,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周瑜建议孙权嫁妹妹给刘备,并不是真想要和刘备结亲,只是试图用这个名义把刘备引到东吴囚禁起来,美人计之说出自诸葛亮之口。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刘备在东吴大张旗鼓的宣扬要娶孙夫人,引来了孙太夫人的关注,把假娶变成了真娶,东吴也只能被迫使用美人计,《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修书给孙权:书略曰:

  • 战术成功却战略失败的政治谋杀:王允为何能联合吕布杀死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王允,吕布,董卓,丁原,陈蕃,汉朝,三国,政治谋杀,五虎上将

    王允联合吕布杀掉董卓,跟董卓勾结吕布杀掉丁原,全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从预谋到实施再到形成结果,链条特别短、时间特别短。这期间根本容不得情感戏、美人计以及连环计的铺排。董卓找到吕布,说:杀了丁原跟我干,让你做骑都尉,干不?吕布说干。于是,丁原被杀,吕布当上骑都尉、封亭侯。王允找到吕布,说:杀了董卓跟

  • 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王允,貂蝉,董卓,吕布,曹操,何进,任见,王昭君

    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1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纷争中,小美女貂蝉立了大功,现在,她出场了。这个貂蝉,是中国古代美人儿中极其神秘的一个。貂蝉非常热爱政治,似乎天生就是作地下工作者的料,所以就成了政治玩家们相互博弈的筹码。有人考证说貂蝉姓任,小字

  • 董卓死后,东汉中兴有望,王允为何在这个时候拒绝西凉军归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董卓,王允,吕布,李傕,贾诩,东汉,三国,汉朝,西凉军

    东汉的彻底衰落,其实并非是董卓入主洛阳时,因为这个时候的东汉朝廷其实还有拨乱反正的机会,真正让东汉陷入至暗时刻是在董卓去世后!王允诛杀董卓后,拒绝了西凉军的投降,引起李傕郭汜等人反叛,最终攻下长安。自此,东汉失去了最后一次中兴的机会,只能不断沉沦,最终灭亡。可以说,东汉的灭亡,就是从王允拒绝西凉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