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阳城破吕布临走不忘王允,王允:错看他们害了你,你走吧

洛阳城破吕布临走不忘王允,王允:错看他们害了你,你走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上城南 访问量:3758 更新时间:2024/3/8 17:19:57

洛阳皇城内,绝望的董卓高呼:吾儿奉先何在

随后吕布满脸肃杀而出,方天画戟那么一横摆,就让董卓含恨身死,眼眸中满含不甘的怨恨,义子,逆子,居然为了女人弑父。

《三国演义》的连环计无疑是生动的故事,凄美中充满浪漫,浪漫后都是满满的阴谋。

貂蝉和吕布,一个战将无双,一个绝代佳人,却都落入一人套中。

这人就是王允,一个运气逆天的人物。

那一刻的王允,用过往逆天的运气,获取了杀董卓的机会,通过杀董卓,他成就了人生最高光时刻和最有运气的时段。

(美人计)

唯一可惜的是,高光之后是暗无天日的低谷,因为他死了。

论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首歌是这么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这歌曲,诠释了运气基于人的重要性,三国时代,最后功成名就的人,都有几分运气。

比如刘备,初起兵遇关张赵是运气,事业转折遇诸葛亮是运气,由此才有后续的潜龙飞天。

孙权和曹操也都是这样有大运气的人,但是他们的运气,切实地说都比不上王允。

出生豪门太原王氏的王允,是典型世家子弟,家族含金量和汝南袁氏不相伯仲。

在那个当官举孝廉,讲究出生门第的时代。

一个好的出生,无疑是晋升最佳的资本,由此才有了王允的平步青云。

(老臣当年也是帅哥)

王允年仅19岁的时候(公元156年),就因为文采、样貌、品行名扬天下,加上家族出身的加持,这帅小伙无疑是家长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如此四有青年,当然不会被朝廷放过,经过一轮轮举荐,年纪轻轻的他就成了郡吏。

郡吏,郡吏,也算管理具体事务的官员,官职不太大,责任却不小。

初出茅庐的王允,很有热血青年的调调,励志于当一个好官。

这不,瞌睡碰枕头,刚上任的王允,就获得了当好官的机会。宫中黄门赵津(太监)在王允治下的地方胡作非为,祸害了不少百姓。

弄得民怨四起,大家纷纷说,这太监太坏了。

郡吏王允本着为民请命原则,对待坏人也是毫不含糊,抓了人不说,还弄了一出斩首示众。

当小黄们血淋淋的人头落下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小伙子是好官苗子。

小宦官死了,大宦官要报仇啊,于是他们就给老板汉桓帝告状。

说这十九岁的小伙,仗着太守袒护,仗着自己家族牌子硬,居然无法无天到杀陛下的奴仆。

当帝王的好面子,特别是自己人被欺负的时候,更是如此。

皇帝要找场子,就一定有人倒霉!

这不,有个人就倒霉了,这个人就是王允的直接上级太原太守刘瓆。

悲催的刘瓆被抓回京师,死在了监狱。

按理说,这事王允参与很积极,做派很极端,咋滴一点事没有咧?只能说他运气真好,或者说暗中有人保?

运气好,有人保护得的王允,并没有庆幸与自己躲过一劫,

反而有感于太守刘瓆因自己而死,心有愧疚之下,给太守刘瓆办了后事,还守丧三年。

这无亲无故却守孝的举动,让王允借刘瓆之死引发的舆论风潮,又狠狠刷了一波人品。

以孝治天下的汉朝,一个为恩人守孝的人,当然是当大官的好苗子,更何况他还是豪门之后,那更是好上加好。

(刚真不阿的王允)

守孝三年之后,22岁的王允,又一次出仕,成了太守王球手下的新丁。

初入仕途的人,都有股子愣劲,王允不算初入仕途,却依旧愣劲十足,正义感爆棚。

遇见这样的下属,顶头上司要么遭殃(被告),要么头疼。(刺头难管)

这不,没过多久,这太守王球就倒霉了!

品行不算检点的王球,居然行起了卖官鬻爵之事。

那个时候啊,这事在汉朝属于普遍现象,上有皇帝带头,下面地方上当然跟进创收了,上行下效间,就成了一股风,谁家不缺钱,创收谁不爱?

有个和王允同乡的混混叫做路佛的人,除了出生富二代这点好外,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渣。

但,他仗着自己家有钱,给太守行贿,指望弄个官玩玩。

太守王球一看,有人送钱,当然是收下了,然后一甩手,就给了混混路佛一个补吏的职位。

这事做得不够保密,估计也没想保密,就让年轻的王允知道了。

他怒不可遏,立马去跟太守吵了起来,说这是卖官鬻爵,贪赃枉法。

太守王球一看也气急败坏的直接将王允投入监狱,准备杀掉!

眼看青年王允性命不保,好运又一次救了他。

并州刺史邓盛听闻消息后,爱才心切的他立马去往太守衙门,救了王允一面不说,还提拔他成了别驾从事。

随后的王允,在邓盛刻意提拔之下,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远,前途当然越来越光明。

主政中央的三公,听闻王允名声,居然同时对他发起了征召,三个三公府邸属官随王允挑。

如此机会,一般人遇见估计要乐晕!

可王允不是一般人,反而很懂自己想要什么!

左思右想后,他决定做司徒府侍御史,主管监察工作,按照个性才华而言,这检察工作无疑和刚正不阿的王允专业对口。

(步步高升)

有一个发挥才能的工作,无疑是运气和实力的体现,可王允的运气不仅如此。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刚当侍御史不久的王允,因为黄巾起义,又一次改变了人生。

声势浩大的起义席卷全国,为了尽快平乱,东汉政府改变行政区划,将郡县两级格局,变成了州郡县的三级行政格局,顺带从中央下派了一批有潜力的臣子,作为州长官。

王允就这样幸运地成了豫州刺史,从检查岗摇身一变成了封疆大吏。

春风得意的他,顺带提拔了不少尚爽、孔融这样的名士,出兵讨伐黄巾军。

主政地方,开始带兵打仗的王允,运气也不错。

临阵第一战,就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亲自挂帅大杀四方,一举击溃了豫州黄巾军。

随后还和平叛两大名将皇甫嵩朱儁一起接受了数十万黄巾军的投降。

那一刻的他,志得意满,光耀无比。

唯一可惜的是!

充满正义感的他,在后续和大宦官张让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连续数次身陷牢狱之灾。可即便数次身陷危局,起起落落的王允就是没倒,反而步步高升,运气真好的出奇。

这无数的好运,让他深信天命在我,大道在身。

自信的他,终于在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时刻犯下大错。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王允入京师奔丧。

恰逢何进密谋诛杀宦官集团,早已和宦官集团仇深似海的王允,欣然投入何进阵营,接连担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职务,渐渐进入大汉权利中枢。

何进是个庸碌的莽夫,杀宦官不成反被官宦反杀,引发一场京城大动乱,最后收拾残局的居然是领兵入京的董卓。

(董卓上位)

董卓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是个精于政务的人,在罢黜了汉少帝,扶汉献帝为帝王之后,为了安抚人心,提拔了不少名士,以减少天下人非议,拉拢士人。

王允也因为刻意讨好董卓,获得了董卓的重用成了尚书令。

尚书令是个比较特殊的职位,看似官职不高仅仅千石级别,但权利却不小。

诸如各种皇帝诏令的草拟权,发布权,甚至决策权,甚至官吏任命权,都是尚书令职责所在,这地位堪比皇帝的第一秘书官。

董卓用如此实权位置拉拢王允,足见对王允的器重,也体现了王允对董卓的忠心。

而这,恰恰就是王允布局的高明之处。

随后的故事大多数人都知道。

公元191年,王允联合吕布、士孙瑞、杨瓒等人一起,假手吕布杀了董卓。

董卓被杀和貂蝉没啥关系哈,吕布和董卓婢女私通,被董卓发现,或许是貂蝉出现的因由。

杀了董卓后的王允,因为主导刺杀行动,扶持汉献帝的功绩,还有和吕布的关系,成了大汉王朝的实际掌舵人。

(吕布)

当了老大,最该处理的问题,就是原来老大那帮人如何对待。

这个问题,一般而言有两个处理办法。

第一:清算,第二:拉拢。

就当时的局面来说,清算是下策,拉拢才是上策。

初开始的王允也是如此认为的!

直到吕布的出现,提意见也说要拉拢后,他就改变了想法。

很多人或许会好奇,为何吕布和王允想法一致,反而让王允改变了想法。

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王允对吕布并不信任而已。

在王允看来,吕布也好,董卓也好,凉州军也好,都是一样的粗鄙武夫而已。

作为同类的他们,有着一样的行事做派,跟自己这个士人领袖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在内,当吕布说赦免凉州军的时候,王允不免会想,这是不是吕布施恩之举,用这施恩之举换取凉州军的投靠。

要是吕布和凉州军余孽成了一伙的,自己咋办?

(关东联军)

除此之外,天真的王允还犯下了一个大错。

那就是自认为关东义军这群世家大族的武装才是自己人,对于他们过度的信任,让他犯下的错误,引发了严重后果。

天真的他,以为只要自己振臂一挥,这关东义军就会因同样的阶级立场,成自己的同盟者。

可,让王允想不到的是!

关东义军口号喊的山响,真要帮忙的时候,一个个影子都没见,反而在致力于内斗。

这个时候,王允依旧不觉得是自己想法有问题,反而将建议他不要遣散军队,任命名将皇甫嵩统帅凉州军增强中央军事实力的合理化建议给否决了。

理由居然是,怕关东诸侯联军不安。

如果王允用了这谋划,仰仗老将皇甫嵩的威望,还有吕布的骁勇,凉州军何至于谋反?

错过了这个机会之后,属于王允的背运时间来了。

流言四起的凉州军,因为害怕被杀,人心思动,开始在关中拥兵自守,最后在毒士贾诩的谋划下,一举进兵长安。大军一来,早已遣散军队的长安,没了抵抗的军事力量。

(走啊)

独木难支的吕布,眼见守不住,还不忘王允。

在临走的时候,想要带王允一起走。

哪知,心灰意冷的王允,失去了求活的念头,执意求死,求仁得仁的他,最后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和族人一起赴死,唯一活着的不过两个侄子。

那一刻的他,无疑是辜负了自己忠诚的汉王朝,他的一念之差,错过了复兴汉朝的机会!

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答案是深埋骨子里面的腐朽士人信念。

这信念,在治世,可以让他成名臣,在乱世,就必定成枯木。

信任士族是他最大的妄念,因为那时候的士族,早已变得和董卓没什么差别,反而是读书不多的吕布,尚有一点道义在心中,因为王允的提携,在临走之际依旧记挂这个所谓的恩人。

不过对吕布的不信任,让这一切烟消云散!

如果他真看得起吕布,放手信任吕布,这段因为阴谋而成的知遇之恩,或许会改变两个人一个王朝的命运。

吕布何至于颠沛流离,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小人,他的命途很有可能是汉朝的顶梁柱。

至于王允,他的位置会是汉朝中兴之臣也说不定。

行文至此,这一刻的我,仿佛理解了王允,面对吕布呼唤时的内心。

那时候的他,必定已知晓自己的结局和汉朝的未来。

大错已铸成,徒呼奈何,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标签: 吕布王允董卓皇甫嵩何进

更多文章

  • 董卓死后,如果王允重用这两个人,就没有三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董卓,王允,曹操,孙策,袁绍,何进

    东汉末,所有野心不小的军阀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为了除掉宦官集团,请董卓进京,结果引狼入室。他临死前肯定肠子都悔青了。但是董卓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废弘农王立汉献帝,摧毁刘氏皇权的同时,也让各路军阀觊觎权力的野心大增。王允献貂蝉(剧照)司徒王允忍辱负重,假意顺从董卓,然后用离间计除掉董

  • 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这或许决定了汉室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王允,汉室,董卓,李傕,太守,张让,吕布

    《三国演义》中,王允用美人计除去了董卓,又得到吕布的支持,奄奄一息的汉末朝廷终于有了一个喘口气的机会,但王允不自量力,不愿放过想要投诚的董卓余党,导致李傕和郭汜反扑长安,形势急转直下,汉室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在正史的记载中,王允身亡的过程和小说情节大致相符。《三国志》: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

  • 别说没有貂蝉了,就算没有王允,吕布也一定要杀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袁绍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7)东汉末年,在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宫廷大乱,先是汉灵帝病死,接着大将军何进被杀,最后宦官也全被杀光。东汉政府出现权力之真空,袁绍、丁原、董卓三方力量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权力的游戏。但随着丁原手下大将吕布杀死丁原率领并州军投靠董卓,权力之均衡被打破,董卓于是一家独大

  • 吕布和王允杀掉董卓后,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逃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吕布,王允,董卓,曹操,李傕,三国,汉朝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洛阳。在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汉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汉少帝及何太后,从而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当然,董卓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

  •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刘协,贾诩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东汉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了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不久之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

  • 王允为什么敢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是“傻大胆”?还是另有倚仗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王允,吕布,董卓,曹操,刘备

    公元192年,一代枭雄曹操,笑纳了黄巾军的30万老兵,和百万的随军家属,并入主了兖州。自此之后,曹操拥有了称霸天下的私兵—青州兵,另一件让曹操开心的事,是他又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曹植。而他未来最大的三个敌人,袁绍、刘备和孙权,一个正在跟公孙瓒打的死去活来,一个正在给公孙瓒当保安,对自己的未

  • 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王允,太原,王昶,曹魏,唐昭宗,司马懿

    太原王氏,是汉朝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对于太原王氏的两个房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二 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允,董卓,吕布,何进,张让,汉灵帝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

  • 王允的“美人计”漏洞百出,为何吕布和董卓能中招?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三国,汉朝,美人计,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当中的“美人计”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计策,它大概讲了王允一开始把貂蝉介绍给了吕布,后来又介绍给了董卓。让貂蝉挑起董卓跟吕布两个人的矛盾,最后造成了董卓把吕布给杀了。王允的“美人计”虽然说最后成功了,可其实并不是毫无破绽,这里面也有很明显的漏洞。董卓一手遮天的时候,王允心里面想着汉室可是什么

  • 董卓手握凉州精兵,为何没能篡位称帝,还被王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袁绍,凉州,汉朝,三国,汉献帝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他利用宦官、外戚之间的争斗,趁机带兵进入洛阳,夺取了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他废掉少帝,改立汉献帝,自称太师、相国,权倾朝野,震动了整个天下。董卓虽然手握凉州精兵,但最终未能篡夺皇位,还被王允杀死,这位叱咤风云的权臣,为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一、与士族结怨东汉时期,士族门阀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