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这或许决定了汉室的命运

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这或许决定了汉室的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素意花开 访问量:4747 更新时间:2024/1/23 13:49:42

《三国演义》中,王允用美人计除去了董卓,又得到吕布的支持,奄奄一息的汉末朝廷终于有了一个喘口气的机会,但王允不自量力,不愿放过想要投诚的董卓余党,导致李傕郭汜反扑长安,形势急转直下,汉室再难有翻身的机会。

在正史的记载中,王允身亡的过程和小说情节大致相符。

《三国志》:夏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卓将李傕、郭汜等杀允攻布,布败,东出武关。傕等擅朝政。

重新回顾这段历史,试着想要找出是否存在一丝生存的可能,使得王允能够避免最后的昏着,妥善处理李傕、郭汜等人,避免困兽犹斗,从而东汉政权还能延续一段时间,答案是肯定的,的确存在这种可能,虽然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而即使在想象的世界中,希望在公元192年里才改变王允的结果,时间也来不及,此时,可谓大势已去。唯一的转机,或许在六年前。

六年前,一个太守做出了杰出的先例。

在东汉末年,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也出现了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羊续,他有着“悬鱼太守”的美称。

《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后汉羊续为南阳太守时,痛恨权豪之家崇尚奢靡。时有府丞赠鱼,羊续将它挂起来,待下次府丞再送鱼时,将所挂之鱼拿出来教训他,杜绝其馈赠。

除了为官清廉,羊续也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他不但顺利的平定了赵慈的叛乱,而且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既能严格的治理,也能适度的宽容,接受从贼的投诚,从而避免了血腥镇压和反抗,老练的清除了叛乱遗留问题,没有给日后留下隐患。

186年,江夏军人赵慈反叛,杀害南阳太守秦颉,攻陷六县。朝廷拜羊续为南阳太守,接管南阳事务。羊续入郡界时,暗下微服私访,完成观察后,他才正式以新任太守的身份到任。上任之初,羊续已尽知郡中县令何人贪渎、何人正直,也能分辨士民中的良士贤人、奸猾之徒。郡内官民见羊续竟如此了解南阳郡上下诸事,无不被其震慑。羊续安顿县情后,便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同攻击赵慈,成功破贼,并斩杀赵慈,获首五千余级,六县附近的其他贼人亦陆续请降,羊续向朝廷申报,并请求朝廷宽恕跟从赵慈起事的从贼。平定赵慈后,羊续亦表现出优秀的治才,将南阳郡管理得井井有条,军民无不喜悦。

假如羊续的行为能够影响王允,或许能改变未来事态的发展:或者,倘若王允亲眼看到羊续的治理方式,或亲自参与了羊续报告的审核和批准,会使得他或多或少认可并赞同羊续的做法,也许在面对董卓余党时,王允会改变看法,并采取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及时的宣布宽赦从犯,或许汉朝还可以继续姓刘。

然而,从结果可以知道,羊续的事迹对王允并没有影响,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王允并不了解羊续,那么,在公元186年,王允在做什么?

据记载,虽然在公元189年王允来到洛阳,随后连续升职,在朝廷得以身居高位,并受到朝臣倚仗,但在此之前,王允却游荡在朝廷之外。

184年,黄巾之乱爆发,王允出任豫州刺史,并参与讨伐黄巾军和招降余党。期间王允发现中常侍张让的宾客与黄巾部众有联络,于是告发。汉灵帝知道后大怒并责斥张让,但张让最终没有获罪,于是向王允报复,王允因而下狱。王允期间获赦,但十多日后就再因别的罪被捕,送交廷尉。王允最终因得到大将军何进和袁隗、杨赐等人上书营救才得免死,至次年才得释放。王允有鉴于当时宦官权盛,于是改名易姓,流连于河内、陈留地区。

所以,知道了王允在那一年的活动,就能发现一个很大的可能,或许王允不知道羊续是怎么处理叛贼从党的;而且,即使知道,也可能是听人转述,王允没有亲眼看到整个过程;进一步可以肯定的是,在羊续呈交给朝廷报告后,大臣们对报告进行激烈的讨论,而王允没有机会参与,所以,对羊续采用的正确做法,王允不会有太深的感触或印象。

假如情况相反,王允能够对羊续有深入的认识,并深切赞同他的做法,羊续将会给王允带来良性的影响,在王允将来做决定时,多少会带来改变。

不过,虽然存在这样的可能,但王允会改变的可能性也很渺茫。

也就是说,即使前提存在,即王允知道了羊续的事迹,但能不能由此产生有效的影响,又是另一个问题。

而根据王允的一贯做事风格来看,有很大的可能,结果或许不会改变。因为王允的个性不能容人,他容不下蔡邕,同样容不下李傕和郭汜。

董卓被诛,蔡邕在主谋者司徒王允处坐,言语之际,他不免为之叹息。王允勃然变脸,斥责道:“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将他当作董卓同党收付廷尉。蔡邕谢罪,表示情愿受到“黥首刖足”之类严惩,只要让他完成汉史的续写工作。不少士大夫也出面救护,太尉马日磾口得知此事,急驰往王允处,说:“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王允不听。一代天才,被众人期待的第二位“司马迁”,竟死于狱中。

相比董卓,蔡邕能带来的破坏有限,而且,即使存在如王允所言的恶劣影响,但也都在控制范围内;此外,留下蔡邕带来的好处更多,说是能够有利于文史发展、造福人类,也并不过分。可即便如此,王允仍然表现得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为小害而舍弃大利。

连不能带兵打仗的蔡邕都不放过,能征善战的武将更不会放过,所以王允很难对李傕和郭汜表现出宽容。

结语

王允除掉董卓的时候,虽然朝廷的影响力大为消弱,但大义仍在人心,拥戴皇权的大臣为数不少,而且各地诸侯对于朝廷还存在表面上的恭敬,他们还不敢效仿董卓,行大逆不道之事。

在这个时候,朝廷想要恢复以往的威权,重塑大汉的辉煌,非常困难,但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可能。

而在王允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后,汉献帝才彻底沦为被人操纵的傀儡,从此,汉朝想要复兴,绝无可能。

倘若王允能学习羊续的先例,汉朝的命运也许会有迥然不同的发展。前人留下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后人只要照搬,便可以获得不错的结果,可事态却偏偏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不免令人惋惜。然而,历史不就是如此,前朝的错误不断的重复,循环交替。

〈参考〉

东汉文坛点将录

〈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标签: 王允汉室董卓李傕太守张让吕布

更多文章

  • 别说没有貂蝉了,就算没有王允,吕布也一定要杀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袁绍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7)东汉末年,在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宫廷大乱,先是汉灵帝病死,接着大将军何进被杀,最后宦官也全被杀光。东汉政府出现权力之真空,袁绍、丁原、董卓三方力量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权力的游戏。但随着丁原手下大将吕布杀死丁原率领并州军投靠董卓,权力之均衡被打破,董卓于是一家独大

  • 吕布和王允杀掉董卓后,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逃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吕布,王允,董卓,曹操,李傕,三国,汉朝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洛阳。在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汉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汉少帝及何太后,从而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当然,董卓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

  •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没能兴复汉室,反而迅速败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允,董卓,吕布,汉献帝,刘协,贾诩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东汉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从。于是,朝廷征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董卓未至,何进已经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了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不久之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

  • 王允为什么敢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是“傻大胆”?还是另有倚仗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王允,吕布,董卓,曹操,刘备

    公元192年,一代枭雄曹操,笑纳了黄巾军的30万老兵,和百万的随军家属,并入主了兖州。自此之后,曹操拥有了称霸天下的私兵—青州兵,另一件让曹操开心的事,是他又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曹植。而他未来最大的三个敌人,袁绍、刘备和孙权,一个正在跟公孙瓒打的死去活来,一个正在给公孙瓒当保安,对自己的未

  • 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王允,太原,王昶,曹魏,唐昭宗,司马懿

    太原王氏,是汉朝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对于太原王氏的两个房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二 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允,董卓,吕布,何进,张让,汉灵帝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

  • 王允的“美人计”漏洞百出,为何吕布和董卓能中招?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三国,汉朝,美人计,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当中的“美人计”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计策,它大概讲了王允一开始把貂蝉介绍给了吕布,后来又介绍给了董卓。让貂蝉挑起董卓跟吕布两个人的矛盾,最后造成了董卓把吕布给杀了。王允的“美人计”虽然说最后成功了,可其实并不是毫无破绽,这里面也有很明显的漏洞。董卓一手遮天的时候,王允心里面想着汉室可是什么

  • 董卓手握凉州精兵,为何没能篡位称帝,还被王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袁绍,凉州,汉朝,三国,汉献帝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他利用宦官、外戚之间的争斗,趁机带兵进入洛阳,夺取了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他废掉少帝,改立汉献帝,自称太师、相国,权倾朝野,震动了整个天下。董卓虽然手握凉州精兵,但最终未能篡夺皇位,还被王允杀死,这位叱咤风云的权臣,为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一、与士族结怨东汉时期,士族门阀崛

  •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吕布,董卓,貂蝉,曹操,美人计,王允巧,史说三国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3王允先是拉拢吕布,取出家藏明珠数颗,唤良匠来家,嵌造金冠一顶,命人暗中送于吕布。吕布大喜,这日朝罢,亲到王允府中致谢。王允早已安排美酒佳肴,等吕布到来,出门迎接。携手来至后堂,延之上坐。吕布致谢道:“司徒乃朝廷大臣,吕布不过相府下将,过

  • 王允用“美人计”搞垮了董卓,可为何周瑜却没能用此计搞垮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董卓,周瑜,刘备,吕布,曹操,王允,蜀汉,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周瑜建议孙权嫁妹妹给刘备,并不是真想要和刘备结亲,只是试图用这个名义把刘备引到东吴囚禁起来,美人计之说出自诸葛亮之口。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刘备在东吴大张旗鼓的宣扬要娶孙夫人,引来了孙太夫人的关注,把假娶变成了真娶,东吴也只能被迫使用美人计,《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修书给孙权:书略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