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3/12/19 10:05:55

太原王氏,是汉朝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

对于太原王氏的两个房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魏晋以后不显,后世多为冒认。晋阳王氏可追溯至东汉王柔、王泽兄弟,魏晋时期十分显赫,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魏孝文帝分定姓族,太原王琼被确立为四姓之一,唐朝时为山东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

一、太原王氏的起源

首先,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其中,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由此,王离的儿子王威,可以说是太原王氏的始祖。王离是秦国名将王翦孙子,也即是王贲的儿子。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王翦、王贲立下了大功,这促使王离在秦朝继续受到重用。而这,自然也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的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太原王氏的郡望

顾名思义,太原郡是太原王氏的郡望。汉朝时期,太原郡一带属于并州的范围,所以两者通用。在此基础上,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王氏、祁县(今山西晋中市祁县)王氏是太原王氏最主要的两大支派,所以,在古代历史上,太原王氏族人多自称太原郡(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亦或是太原郡(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

三、太原王氏的房支

晋阳王氏

东晋末年,晋阳王氏遭到刘裕集团的打击,从此在南北朝时期沉沦,此后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晋阳王氏主要是逃亡北魏的王慧龙一支。王慧龙的孙子王琼生有四个儿子,号晋阳王氏四房,以第一房最为显赫(唐朝出宰相1人,即王溥;北朝、隋唐见于史书记载的官至五品的近十人)。

祁县王氏

祁县王氏,早期史书并未记载与晋阳王氏有同宗关系,后世的族谱合二为一,并且与琅琊王氏族谱也合流到秦朝的王离 。祁县王氏自曹魏王凌被夷三族后一蹶不振,等到南北朝时才得以复兴。

四、太原王氏的著名人物

王允,东汉司徒(出自祁县王氏)

东汉末年,王允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斗争中常侍张让失败后,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掌权之后,辟王允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董卓拥立汉献帝即位后,王允代替杨彪,拜太仆、尚书令、司徒,密谋刺死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掌朝政,日益骄傲自满。初平三年(192年),董卓麾下的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王允兵败而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

王凌,曹魏太尉、南乡侯(出自祁县王氏)

虽然王允被李傕、郭汜等人杀害,但是,王允的侄子王凌,还是逃过一劫。等到曹魏建立后,王凌因为出自世家大族,得以受到了曹丕等君主的拉拢。当然,公元249年,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后,王凌十分不满。最终,在和司马懿的较量中,王凌丢掉了性命。

王昶,曹魏司空、京陵穆侯(出自晋阳王氏)

王浑,西晋司徒、京陵元公(出自晋阳王氏)

王昶是曹魏后期的武将,因为倒向了司马懿家族,王昶受到了重用。等到西晋建立后,王昶的儿子王浑获得了司马炎的信任,并参加了公元279年到公元280年爆发的晋灭吴之战。

王浚,西晋司空、博陵公(出自晋阳王氏)

王浚是曹魏司空王昶侄孙,在西晋末年,王浚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人物。永兴元年(304年),王浚击败成都王司马颖,实力逐渐强大,迁骠骑大将军、幽州都督。晋怀帝即位后,授司空、乌丸校尉。永嘉五年(311年),汉赵攻陷洛阳,永嘉之乱爆发,王浚更是有了不臣之心。不过,建兴二年(314年),王浚陷入后赵石勒圈套,兵败被杀,时年六十二岁。

东晋建立后,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一样,都迎来了自己的巅峰。彼时,出自太原王氏的王述、王恭、王爽、王恺、王愉、王绥、王蕴、王欣之、王坦之、王国宝等人,基本上都担任了堪称宰相的官职。当然,“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主要指的是琅琊王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太原王氏也在东晋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王劭,隋朝史学家

王劭出身太原王氏“四房王氏”第一房。北齐时期,累迁中书舍人。北周时期,仍为中书舍人。隋朝建立后,授著作佐郎,负责编写《齐书》。转任员外散骑侍郎、起居舍人,负责撰修《起居注》,官制著作郎、秘书少监,册封济南侯,卒于任上。

王溥,出自晋阳大房王氏,唐昭宗宰相

王浦,字德润,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累擢礼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充集贤殿直学士,迁刑部郎中。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宦官刘季述等谋废昭宗,立太子李裕,王溥与崔胤说卫军执季述杀之,迎立唐昭宗复位。拜翰林学士,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户部事。

唐天佑二年(905年)六月,王浦因为遭到了朱温的逼迫,贬淄州司户参军,死于“白马驿之祸”。由此,和其他世家大族一样,太原王氏也在隋唐时期走向衰落,也即魏晋时期,可谓太原王氏的鼎盛时期。

标签: 王允太原王昶曹魏唐昭宗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二 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允,董卓,吕布,何进,张让,汉灵帝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

  • 王允的“美人计”漏洞百出,为何吕布和董卓能中招?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三国,汉朝,美人计,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当中的“美人计”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计策,它大概讲了王允一开始把貂蝉介绍给了吕布,后来又介绍给了董卓。让貂蝉挑起董卓跟吕布两个人的矛盾,最后造成了董卓把吕布给杀了。王允的“美人计”虽然说最后成功了,可其实并不是毫无破绽,这里面也有很明显的漏洞。董卓一手遮天的时候,王允心里面想着汉室可是什么

  • 董卓手握凉州精兵,为何没能篡位称帝,还被王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袁绍,凉州,汉朝,三国,汉献帝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他利用宦官、外戚之间的争斗,趁机带兵进入洛阳,夺取了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他废掉少帝,改立汉献帝,自称太师、相国,权倾朝野,震动了整个天下。董卓虽然手握凉州精兵,但最终未能篡夺皇位,还被王允杀死,这位叱咤风云的权臣,为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一、与士族结怨东汉时期,士族门阀崛

  •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吕布,董卓,貂蝉,曹操,美人计,王允巧,史说三国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3王允先是拉拢吕布,取出家藏明珠数颗,唤良匠来家,嵌造金冠一顶,命人暗中送于吕布。吕布大喜,这日朝罢,亲到王允府中致谢。王允早已安排美酒佳肴,等吕布到来,出门迎接。携手来至后堂,延之上坐。吕布致谢道:“司徒乃朝廷大臣,吕布不过相府下将,过

  • 王允用“美人计”搞垮了董卓,可为何周瑜却没能用此计搞垮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董卓,周瑜,刘备,吕布,曹操,王允,蜀汉,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周瑜建议孙权嫁妹妹给刘备,并不是真想要和刘备结亲,只是试图用这个名义把刘备引到东吴囚禁起来,美人计之说出自诸葛亮之口。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刘备在东吴大张旗鼓的宣扬要娶孙夫人,引来了孙太夫人的关注,把假娶变成了真娶,东吴也只能被迫使用美人计,《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修书给孙权:书略曰:

  • 战术成功却战略失败的政治谋杀:王允为何能联合吕布杀死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王允,吕布,董卓,丁原,陈蕃,汉朝,三国,政治谋杀,五虎上将

    王允联合吕布杀掉董卓,跟董卓勾结吕布杀掉丁原,全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从预谋到实施再到形成结果,链条特别短、时间特别短。这期间根本容不得情感戏、美人计以及连环计的铺排。董卓找到吕布,说:杀了丁原跟我干,让你做骑都尉,干不?吕布说干。于是,丁原被杀,吕布当上骑都尉、封亭侯。王允找到吕布,说:杀了董卓跟

  • 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王允,貂蝉,董卓,吕布,曹操,何进,任见,王昭君

    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1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纷争中,小美女貂蝉立了大功,现在,她出场了。这个貂蝉,是中国古代美人儿中极其神秘的一个。貂蝉非常热爱政治,似乎天生就是作地下工作者的料,所以就成了政治玩家们相互博弈的筹码。有人考证说貂蝉姓任,小字

  • 董卓死后,东汉中兴有望,王允为何在这个时候拒绝西凉军归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董卓,王允,吕布,李傕,贾诩,东汉,三国,汉朝,西凉军

    东汉的彻底衰落,其实并非是董卓入主洛阳时,因为这个时候的东汉朝廷其实还有拨乱反正的机会,真正让东汉陷入至暗时刻是在董卓去世后!王允诛杀董卓后,拒绝了西凉军的投降,引起李傕郭汜等人反叛,最终攻下长安。自此,东汉失去了最后一次中兴的机会,只能不断沉沦,最终灭亡。可以说,东汉的灭亡,就是从王允拒绝西凉军归

  • 东汉末年预言家,董卓死后,他说王允也活不长,没人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董卓,王允,东汉末年,袁术,曹操,司马迁

    东汉末年,三国分立,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宦官横行,董卓进入洛阳掌握朝政。后来,司徒望允打算离间董卓和吕布,一举除掉国贼董卓。国贼董卓之死,首当其冲的功劳就是司徒王允,朝臣百姓的赞誉自然少不了王允本人。王允自己,也开始有些高大上了,成为董卓的二把手,掌控朝政,但王允不是董卓

  • 王允王子师:汉末名士的官场之路,到底怎么走来?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曹操,张让,何进,宦官,王允王子师

    #历史开讲#可以说,王允这个人天生命好。首先是出身。汉末三国这段历史,英雄必问出身。否则,你根本搞不清这些人的立场秉性和成败由来。王允出自太原王氏。太原王氏是跨越时代的顶级豪门。从汉朝到唐朝,这个家族一直人才辈出。在当时,王允他们家算不上累世公卿、家世两千石,但也是正儿八经的“世仕州郡”,且“为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