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为什么敢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是“傻大胆”?还是另有倚仗

王允为什么敢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是“傻大胆”?还是另有倚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夏雪NNN 访问量:644 更新时间:2024/1/7 4:22:42

公元192年,一代枭雄曹操,笑纳了黄巾军的30万老兵,和百万的随军家属,并入主了兖州。自此之后,曹操拥有了称霸天下的私兵—青州兵,另一件让曹操开心的事,是他又添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曹植。而他未来最大的三个敌人,袁绍、刘备和孙权,一个正在跟公孙瓒打的死去活来,一个正在给公孙瓒当保安,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而年方10岁的另一个,则还沉浸在丧父之痛中。在同一年,董卓被自己的干儿子吕布,超度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有关吕布杀董卓,很多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都误认为董卓读、吕布的“父子反目”是因为一个叫貂蝉的女人。但实际上,貂蝉只是罗贯中杜撰的一个人物,她的原型是董卓家中的一个婢女,因此我们知道,王允的“美人计”则是子虚乌有。不过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吕布之所以能狠下心来“大义灭亲”,的确是受了王允的撺掇,那么王允为什么好去离间董卓和吕布这对“父子”呢?是他单纯的头硬,还是他另有倚仗呢?

在影视剧中,王允的形象一直都被塑造成一个老谋深算的文臣,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王允是一个文武双修的人,他的外观应该并不孱弱。不过相对于王允的体格,大家更值得关注的是王允的性格,王允在敢于离间董卓吕布这对父子前,就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特质。王允出生于老家山西,王家是当地的大族,因此王允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因为当时的东汉已经危机重重,所以王允在认真读书之外,还选修了武学。在王允还很年轻时,他就以文武双全,而声名远播,不过早期让王允青史留名的,不是他的文治武功,而是他的“头硬”。

初入官场的王允,在上任不久之后,就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在他的属地内,有一个小宦官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但因为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却无人敢去管他。而王允却并没有任何顾虑,直接依据相关法律把这个小宦官给办了。后来他又当众揭发了上级领导卖官爵的不法事实,这次的事情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也让他的名声传到了洛阳的朝堂之上。当时在朝堂上,文官士族和后宫宦官争斗得如火如荼,文官的最上层“三公”一看王允出生于世家大族,又为人正直,于是就把王允给提拔到了洛阳,让他在中枢任职,职位是可以弹劾百官的侍御史。不过还能等到王允在这个职位上发挥功用,他又被外放地方,成了一方大员,因为为东汉“掘墓”的黄巾起义爆发了。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王允,开始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当时王允被任命为豫州的刺史,给刘备写了封信,就让大耳朵高兴的睡不着的孔融,当时还只是王允的手下,而当时平叛黄巾军的主要人物皇甫嵩朱儁,曾和王允共同受降过数十万黄巾起义军。王允在军事上崭露头角时,却因为执意检举宦官和黄巾军的勾结而被宦官集团打压,并被构陷下狱。王允因为和宦官水火不容,而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认可,因此以三公为首的士大夫集团,对他越发的看重,而王允在士官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等到董卓进驻洛阳后,有能力又有气节的王允,被董卓重用,王允渐渐成了文官集团的核心。

有朋友可能会问,你说了王允那么多“头铁”的事迹,是想说,王允之所以敢于离间董卓和吕布,完全是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使然吗?骆驼要说,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王允只有一腔的热血,眼里不揉一点沙子,那么他就不会在董卓的手下委曲求全。不过王允此时的妥协,并不是他的脊梁已经被岁月砸弯,而是他知道,光凭借他的热血,是无法改变当时的现状的。

身子变软的王允,却变得更加智慧。他首先观察到,董卓把持朝政之后,把好处都留给了自己从西凉出来的嫡系,而对于西凉系之外的“自己人”,董卓并不完全信任,即使是帮了自己大忙的干儿子吕布,董卓也并没不放心,因此吕布开始心存芥蒂。另外王允还观察到,董卓的骄横跋扈,和残暴嗜杀已经引起了公愤,而董卓却又把自己的西凉嫡系外派到了地方,已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吕布则被他滞留在身边充当保卫。洞悉一切的王允,等到时机成熟,开始约谈吕布。当着吕布的面,王允把董卓对吕布的不信任,和董卓面临的形势,以及董卓防御强的空当,都给吕布分析了一遍。吕布本来就心怀不满,在听了王允的分析后,毅然决然的下定了超度干爹的决心。

因此骆驼认为,王允之所以敢于去离间董卓和吕布,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王允个人的气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王允发现了离间的实际基础,那就是董卓和吕布的“友谊”已经到了尽头。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王允吕布董卓曹操刘备

更多文章

  • 太原王氏:历史上著名的世家大族,诞生了王允等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王允,太原,王昶,曹魏,唐昭宗,司马懿

    太原王氏,是汉朝到隋唐时期的著名士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对于太原王氏的两个房支,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二 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允,董卓,吕布,何进,张让,汉灵帝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

  • 王允的“美人计”漏洞百出,为何吕布和董卓能中招?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王允,吕布,董卓,貂蝉,三国,汉朝,美人计,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当中的“美人计”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计策,它大概讲了王允一开始把貂蝉介绍给了吕布,后来又介绍给了董卓。让貂蝉挑起董卓跟吕布两个人的矛盾,最后造成了董卓把吕布给杀了。王允的“美人计”虽然说最后成功了,可其实并不是毫无破绽,这里面也有很明显的漏洞。董卓一手遮天的时候,王允心里面想着汉室可是什么

  • 董卓手握凉州精兵,为何没能篡位称帝,还被王允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董卓,王允,吕布,袁绍,凉州,汉朝,三国,汉献帝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他利用宦官、外戚之间的争斗,趁机带兵进入洛阳,夺取了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他废掉少帝,改立汉献帝,自称太师、相国,权倾朝野,震动了整个天下。董卓虽然手握凉州精兵,但最终未能篡夺皇位,还被王允杀死,这位叱咤风云的权臣,为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一、与士族结怨东汉时期,士族门阀崛

  •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吕布,董卓,貂蝉,曹操,美人计,王允巧,史说三国

    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任见:王允巧设美人计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3王允先是拉拢吕布,取出家藏明珠数颗,唤良匠来家,嵌造金冠一顶,命人暗中送于吕布。吕布大喜,这日朝罢,亲到王允府中致谢。王允早已安排美酒佳肴,等吕布到来,出门迎接。携手来至后堂,延之上坐。吕布致谢道:“司徒乃朝廷大臣,吕布不过相府下将,过

  • 王允用“美人计”搞垮了董卓,可为何周瑜却没能用此计搞垮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董卓,周瑜,刘备,吕布,曹操,王允,蜀汉,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周瑜建议孙权嫁妹妹给刘备,并不是真想要和刘备结亲,只是试图用这个名义把刘备引到东吴囚禁起来,美人计之说出自诸葛亮之口。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刘备在东吴大张旗鼓的宣扬要娶孙夫人,引来了孙太夫人的关注,把假娶变成了真娶,东吴也只能被迫使用美人计,《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修书给孙权:书略曰:

  • 战术成功却战略失败的政治谋杀:王允为何能联合吕布杀死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王允,吕布,董卓,丁原,陈蕃,汉朝,三国,政治谋杀,五虎上将

    王允联合吕布杀掉董卓,跟董卓勾结吕布杀掉丁原,全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从预谋到实施再到形成结果,链条特别短、时间特别短。这期间根本容不得情感戏、美人计以及连环计的铺排。董卓找到吕布,说:杀了丁原跟我干,让你做骑都尉,干不?吕布说干。于是,丁原被杀,吕布当上骑都尉、封亭侯。王允找到吕布,说:杀了董卓跟

  • 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王允,貂蝉,董卓,吕布,曹操,何进,任见,王昭君

    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任见:心在朝廷的汉家老干部王允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21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纷争中,小美女貂蝉立了大功,现在,她出场了。这个貂蝉,是中国古代美人儿中极其神秘的一个。貂蝉非常热爱政治,似乎天生就是作地下工作者的料,所以就成了政治玩家们相互博弈的筹码。有人考证说貂蝉姓任,小字

  • 董卓死后,东汉中兴有望,王允为何在这个时候拒绝西凉军归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董卓,王允,吕布,李傕,贾诩,东汉,三国,汉朝,西凉军

    东汉的彻底衰落,其实并非是董卓入主洛阳时,因为这个时候的东汉朝廷其实还有拨乱反正的机会,真正让东汉陷入至暗时刻是在董卓去世后!王允诛杀董卓后,拒绝了西凉军的投降,引起李傕郭汜等人反叛,最终攻下长安。自此,东汉失去了最后一次中兴的机会,只能不断沉沦,最终灭亡。可以说,东汉的灭亡,就是从王允拒绝西凉军归

  • 东汉末年预言家,董卓死后,他说王允也活不长,没人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董卓,王允,东汉末年,袁术,曹操,司马迁

    东汉末年,三国分立,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宦官横行,董卓进入洛阳掌握朝政。后来,司徒望允打算离间董卓和吕布,一举除掉国贼董卓。国贼董卓之死,首当其冲的功劳就是司徒王允,朝臣百姓的赞誉自然少不了王允本人。王允自己,也开始有些高大上了,成为董卓的二把手,掌控朝政,但王允不是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