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药王将军邳彤,平日救死扶伤,关键时刻一言兴邦,拯救了大汉王朝

药王将军邳彤,平日救死扶伤,关键时刻一言兴邦,拯救了大汉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1859 更新时间:2023/12/10 12:46:48

光荣与艰辛——努力中兴汉光武(30)

主笔:江湖闲乐生

公元23年(地皇四年)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舂陵刘氏子弟刘玄为为更始帝。刘玄称帝之后,河北(黄河以北)各州郡都持观望态度,未曾归附更始政权。是年十月,更始帝刘玄乃令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镇慰河北诸州郡;却不料邯郸算命师王郎竟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而在赵地豪杰的拥护下自立为帝,河北各郡县官民为其所蛊惑,皆望风而靡。只有信都郡太守任光与和成郡太守邳彤坚守城池反抗王郎,刘秀乃一路逃亡至信都郡,邳彤听说后,也赶紧率领两千精骑兵前往相会,共商大计。

邳彤,字伟君,就是信都当地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本是王莽新朝的和成太守,后来刘秀招抚河北至和成郡,详查民情,抚恤百姓,给邳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邳彤乃举郡归降,与刘秀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刘秀有难,邳彤自然义不容辞,前来相助。

刘秀虽得两郡兵马,但总共也不过六千人,如果敌得过王郎数十万大军,于是就有人提议,不如由信都兵先送他们回长安(更始帝先定都南阳,后迁都洛阳,不久又迁都长安)再作计议。

刘秀这一路逃亡,历经千辛万苦,多次死里逃生,所以僚属们都不想再待在河北了,于是纷纷支持此议。

如果刘秀听了大家的话,当真就此回归长安朝廷,或许他这辈子就算完蛋了,但就在这关键时刻,邳彤站了出来,高声表示反对,他说:

议者之言皆非也!新莽无道,吏民思念汉朝久矣,故更始即位而天下群起响应,三辅之地清宫扫榻除道以迎之。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献城逃遁,贼虏匍匐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动万民其如此者也。想那卜者王郎,假借刘氏之名而乘天下混乱之势,驱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迟早灭亡!(成语“乌合之众”便是出自邳彤这句话)况明公奋起二郡之兵,扬响应之威,要攻则何城不克,要战则何军不服!现弃此大好形势而归,不但空失河北,而且惊动三辅,损公威名,此非良计也。若明公无复征伐之意,则信都之兵亦难以相助于公。何者?明公既已西归长安,则我河北城民绝不肯弃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必然离散亡逃。邳彤这话,既有夸耀更始帝与刘秀之语,又有洞若观火的形势分析,并且老实相告河北的兵丁绝对不可能护送刘秀回长安,因为他们的家园田地父母兄弟都在这里,若刘秀不愿意带领他们护卫家园,只想着逃走;那么将心比心,他们又凭什么背井离乡、千里护送刘秀等人?

众人听了邳彤的话,都感觉很惭愧,刘秀也当即表示,咱们不走了,此生必与河北父老同生死共患难,一起打败王郎,重整江山,河北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于是,刘秀招兵买马,开始攻略河北,他以邳彤为后大将军,命其率所部精骑两千人为先锋,,先拿下了巨鹿郡东面门户堂阳(今河北新河县北),接着又向北攻下巨鹿重镇贳(贳音世)县(今河北束鹿西南)。那些有心归顺的燕赵豪杰见刘秀一路势如破竹、声威大震,于是纷纷云集而至。

首先,巨鹿豪杰耿纯带着宗族宾客两千余人前来投奔了。为表誓死起义的决心,耿纯还将老家的祖宅全给烧了,以绝部众反顾之望。两千多人的大宗族,那也是一个大村子了,全给烧了,真是可惜。而没了房子,那些老弱病残怎么办呢?没关系,都跟着部队一起行动;老人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万一死在路上怎么办呢?没关系,带着棺材上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耿纯这是把自己和自己整个家族的前途与命运,全都献给了复汉革命事业。(河北形势好转之后,刘秀派专人护送耿氏军属迁离部队,搬到河北平山县。)

此情此景,刘秀感动万分,叹息不止,遂拜耿纯为前将军,封耿乡侯,率其部为前锋,继续北上攻打中山国。

刘秀之所以先北上攻城略地,再行南下与王郎决战,一则为北方归附王郎未久,趁其根基未深拿下,可以积累实力;二则可避免腹背受敌,且待刘秀平定北方,更始帝援军再向南攻至,南北夹击,则王郎必败。

这时,又有昌城(今河北衡水西)宗室子弟刘植(字伯先,星宿“轸木蚓”),带着宗族宾客数千人加入了刘秀的大部队。刘植口才一流,军事能力亦尚可,刘秀拜其为骁骑将军,封列侯,命其率所部与大军一起行动。

到目前为止,刘秀大军的北伐都进行的非常顺利,他们很快攻下了中山国首府卢奴(今河北省定州一带),又一路招降纳众,募发奔命,很快聚起了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成为逐鹿天下的一匹好马,真正的天子之气在河北冉冉升起。

而与此同时,邳彤也率领所部,在中山击破了白奢流民军,立下大功,刘秀大喜,乃封邳彤为武义侯,专门负责清剿河北流民军的工作。

邳彤这个人,在历史上出场不多,在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中也算不上特异(排名二十七),似乎功勋平平,事迹不显,但此时此刻他这番言论,便足以让他流芳青史,因为邳彤作为刘秀目前手下唯一不属于南阳系统的河北地方实力派,他的表态至关重要,他表态越坚决,就越能坚定刘秀集团留下来发展的信心,没有他这番话,也许历史上就没有一个叫东汉的王朝。所以范晔《后汉书》说他“一言可以兴邦”,苏东坡也说:“此东汉兴亡之决,邳彤亦可谓汉之元臣也。”

另据民间传说,邳彤不仅骁勇善战、智略过人,而且救死扶伤,精通医术,被称为药王,与孙思邈齐名。今河北一带还多有邳彤的药王庙,特别是邳彤最后埋骨之处的河北安国药王庙,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纪念古代医圣的古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大殿正中供奉邳彤,左右为华佗等十大名医。邳彤此人,上能救国,下能救民,可谓功德无量。

更多文章

  • 林则徐「汉后将军赵充国颂」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汉朝,诗人,赵充国,林则徐,文章会,书法家,汉后将军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一代名臣,封疆大吏。其修为及艺术修养,自当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 传·赵充国辛庆忌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太守,匈奴,汉朝,辛庆忌,赵充国,中郎将,史说三国

    传·赵充国辛庆忌传原文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

  • 伟大战略家赵充国,不费一兵一卒让西羌自相残杀,真乃神将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赵充国,匈奴,汉宣帝,霍去病,西域,西羌,汉朝

    导语:汉高祖刘邦在秦朝末年从乱世诸侯手中夺得了天下,建立了汉朝。在随后的时间里,汉王朝的实力不断增强,周边许多小国都选择对汉朝臣服,作为其藩属国。但是汉朝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其领土自然受到许多势力的觊觎,其中对汉朝威胁最大的就是汉朝北方的匈奴。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并且由于其居无定所,匈奴

  • 西汉名将赵充国,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赵充国,匈奴,李广利,霍去病,刘彻

    今天与大家分享:西汉名将赵充国的军事观念,他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平。因此,在他主持汉王朝军事的那些年,汉王朝打仗虽然不多,但战果很丰硕,但凡战争,都是一次性解决问题,打得敌人长时间不敢再来。从而为昭宣中兴的和平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来说说赵充国的主要军事思想。一.大器

  • 汉宣帝为什么能够彻底解决边境问题?因为有老将军赵充国

    历史解密编辑:明月踏清风x标签:赵充国,汉宣帝,匈奴,霍光,宣帝

    汉宣帝的时候,匈奴人不断挑起羌人和汉朝的争端,宣帝派了义渠安国去解决这些事情。这个义渠安国是个强硬派,马上召集了部落首领前来,把其中闹腾的最欢的首领全部杀死,斩首了一千多个人。看到汉朝如此强硬的态势,更加激起了那些归附汉朝各羌人部落的愤怒,他们表示从此不再信任汉朝。于是羌人和汉朝之间矛盾不断,羌人开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名将赵充国(下)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赵充国,丞相,辛武贤,宣帝,屯田

    有一年秋天,赵充国病了,宣帝给他书说:听说你有病,年老加疾,万一去世,我很担忧。现在诏令破羌将军辛武贤到你的驻地,担任你的副手,赶快趁此天时大利,将士锐气,定于十二月击先零羌。你如果病很严重,就驻守不动,只让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领兵前去。这时羌众来投降者已一万多人。赵充国估计他们必定动摇,

  • 平羌神将赵充国的凄惨结局:八十丧子,忍气吞声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赵充国,张安世,太守,辛武贤,宣帝

    种田也能打胜仗——大器老成的大战略家赵充国(15)江湖闲乐生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原本在青海湖一带放牧的西羌各部进入金城郡,欲与西域的匈奴势力联合,发动叛乱,夺取金城与河西地区,年近八旬的国宝级老将、后将军赵充国临危受命,率强弩将军许延寿、破羌将军辛武贤,领兵六万,前往金城郡以西的河湟

  • 赵充国曾参与拥立汉宣帝,在平羌之战中立下大功,绘图麒麟阁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赵充国,汉宣帝,匈奴,刘彻,霍去病,卫青,霍光,汉朝

    赵充国乃是汉宣帝时期的名将,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他七十余岁高龄时,尚且上马对外作战;告老之后,帝王还时常与他商议军事。赵充国声名赫赫,又备受赞誉。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他几乎没有哪场战役名震天下,那他是如何成为名将的?作为将领,能大败敌人自然是极好的,但是能多谋善断,防患于未然更是绝佳,赵充国便是

  • 西汉名将赵充国,曾经打垮匈奴的猛人,为何没有卫青霍去病名气大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卫青,匈奴,刘彻,汉朝,赵充国,霍去病,李广利,汉宣帝,汉高祖刘邦

    卫青和霍去病比较有名,主要是因为在打匈奴这件事上,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汉朝刚刚和匈奴开战,卫青和霍去病便领导了几大战役,把匈奴从漠南打回了漠北,自然会被后世所熟知。相比之下,同样作为西汉名将的赵充国,虽然也击败了匈奴,但他的成就,那是建立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人的成就之上的。也就是说,卫青和霍去病

  • 老将出马:赵充国与第一次汉羌大规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匈奴,汉军,赵充国,李广利,汉宣帝,霍去病,老将出马,汉高祖刘邦

    西汉中晚期,匈奴在汉武帝与汉宣帝的连番打击之下,已呈日落西山之势。值此危亡时刻,汉匈战争的主线分出了额外的分支:那就是汉羌战争。作为牵制汉朝的盟友,羌人也加入了雪山草原大漠上的角逐。汉羌战争最后上升到了与汉匈战争同样重要但是缺乏应有关注的地位。羌人的历史羌人的起源非常古老羌人是非常古老的族群之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