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割据徐州的陶谦,麾下有哪些武将?

三国:割据徐州的陶谦,麾下有哪些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787 更新时间:2024/2/15 17:35:08

汉末三国时代,天下纷争,群雄并立,而割据徐州的陶谦无疑是当时一股重要势力。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大约在公元194年,陶谦病逝。彼时,陶谦能够在徐州立足,麾下自然离不开众多武将的效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些历史人物。

一、曹豹

曹豹(?-196年),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部将。兴平元年(194年),为了给父亲曹嵩报仇,曹操亲自率军征讨陶谦。在这场战役中,曹豹联手刘备抵抗曹操,结果吃到了败仗。公元195年,陶谦病逝后,刘备开始执掌徐州。对此,割据淮南的袁术非常不满,就和刘备展开较量。在刘备率领大军出击后,曹豹和张飞爆发了矛盾。于是,曹豹就迎接吕布入主徐州。到了公元196年,曹豹最终被张飞击杀。

二、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详),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年少的时候,臧霸曾聚集一伙贼寇,这就是著名的泰山贼。公元188年,在陶谦平定徐州的时候,臧霸主动归顺,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不过,和曹豹不同的是,臧霸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

陶谦去世后,臧霸领兵击败萧建,占领莒城。导致吕布发兵攻击臧霸,而后两人和解。公元199年,吕布战败后,臧霸与孙观等人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琅邪国相。臧霸在曹操与袁绍、孙权等诸侯的战役里,战功赫赫,官至镇东将军。曹魏建立后,臧霸被封为执金吾,领有食邑三千户。魏明帝时又加封五百户,死后追谥为“威侯”。

三、张闿

张闿(kǎi),陶谦的手下都尉。对此,在笔者看来,张闿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公元193年,张闿杀害了曹操的父亲曹嵩,这促使其在史书上有了印迹。得知父亲曹嵩被杀的消息后,曹操立即率军攻打徐州。在此背景下,张闿惧怕曹操的报复,就逃到淮南投奔袁术。在为袁术效力期间,张闿担任刺杀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的任务。不过,在袁术败亡后,张闿最终的结局没有明确的记载。

四、陈登

陈登(163—201),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沛相陈珪之子。陈登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县的县令。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

公元196年,吕布夺取徐州,陈登来到许昌,向曹操献灭吕布之策,被授广陵太守。以灭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在广陵多年,陈登多次击败孙策势力。迁东城太守。大约在公元201年,陈登病逝。其子陈肃,魏文帝时追陈登之功,为郎中。

五、萧建

萧建(?-?),东海人。在陶谦执掌徐州的时候,萧建担任琅邪相。不过,和臧霸一样,萧建也是当时的地方势力,只是名义上归顺陶谦。公元196年,吕布夺取徐州后,萧建选择依附。不久之后,萧建被臧霸击败,后来的结局没有相关的记载。

六、笮融

笮[zé]融(?—195年),丹杨(治今安徽宣城)人。东汉末年,笮融投奔徐州刺史陶谦,督管下邳、彭城、广陵三郡运粮。将其中大量物资占为己有累积财力。离开陶谦后,笮融先后投奔赵昱、薛礼、朱皓并将他们杀害,扬州牧刘繇因此兴兵讨伐笮融。笮融兵败后逃入深山,由于当地百姓同样对他恨之入骨,便联手搜捕、杀死笮融,并将他的首级献给刘繇。

七、赵昱

赵昱,字元达,琅琊人,东汉末年广陵郡太守。赵昱曾是陶谦的手下,后被笮融所杀。

八、孙观

孙观(?~217),字仲台,匪号孙婴子,兖州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北)人。孙观早年与臧霸结伴,别名婴子,跟从陶谦讨伐黄巾,因功官拜骑都尉。后来,孙观投降曹操。随曹操征孙权,为流矢所中,仍坚持奋战,为曹操赞赏。不久伤重逝世。官至振威将军、青州刺史,封吕都亭侯。

更多文章

  • 三国军阀发展史——陶谦篇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陶谦,曹操,刘备,臧霸,皇甫嵩,袁绍

    陶谦在历史上的形象多是一种仁厚的无辜遭兵的形象,一方面是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形象,比如说将徐州让给了外人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塑造。提到陶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曹操屠徐州,以及让徐州的事情,其实陶谦这个人物还算是很鲜明的,也有很多可以书写的事情,不过被这两件事掩盖

  • 如何看待“陶谦遗命是伪造的”这个阴谋论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刘表,袁绍,臧霸

    陶谦遗命被篡改这一说法首先州牧只是一种官职而非爵位,理论上来说没有世袭这么一种特殊的权利。但是州牧能够掌握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而东汉末年已经成为一种瓦解的态势中央对地方没有什么有效的控制,实际上来说,中央所控制的区域和其他地方上的一个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州牧也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很多州牧已

  • “三让徐州”:“小豺狼”刘备和“老狐狸”陶谦的一次智谋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陶谦,曹操,公孙瓒,孔融,赵子龙

    汉末三分是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在那个纷纭的乱世中,四方豪强并起,各地雄杰林立。充满了机遇,也埋伏着陷阱,有枭雄之间激烈的竞争,有谋士之间智慧的角逐,还有猛将之间殊死的搏杀。以前总是和大家聊《三国演义》中诸位猛将们武力值的对比,今天咱们就谈谈诸侯之间尔虞我诈的布局与陷阱。“三让徐州”就是小豺狼刘备和

  • 刘备能够入主徐州的5点原因,陶谦已失人心,刘备身份有潜在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刘备,陶谦,曹操,董卓,公孙瓒

    东汉末期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可以说一直是颠沛流露的状态,扔下妻子儿女属下,自己逃命的时候有很多,也只能说刘备命好,其他和刘备同时期的割据枭雄,如果遭遇了刘备那么多的战败,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了,还能掀起什么风浪?在刘备真正崛起之前,他也有过一段巅峰期,也就是于兴平二年(195年)被众人迎入徐州,可是

  • 陶谦真的信佛吗?让出徐州是本意,还是被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陶谦,曹操,刘备,公孙瓒,袁绍,徐州

    汉末时期,因为宦官的专权,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变得摇摇欲坠,再加上黄巾军起义的爆发,东汉几乎一触即溃。很多有眼见的人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成就一番霸业的好机会,所以枭雄出于乱世,而且还是大批的出现。曹操创建基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劲敌,一般人最先会想到袁术、袁绍两兄弟,西凉马氏父子

  • 他曾施恩于陶谦,死后儿子竟遭刁难。三国的世态炎凉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陶谦,孙策,袁术,太守,曹操,豫州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抵达寿春。望着高大巍峨的寿春城,孙策感慨万千。当年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个孩子,这次终于轮到他大显身手了。不过目前当务之急还是尽快讨回父亲当初留下的部曲才行,孙策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去求见袁术。见到

  • 孙策的抉择与谋划:如何与袁术渐行渐远?又为何与陶谦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策,陶谦,袁术,曹操,刘表,周瑜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9孙坚之死虽然让江东孙氏暂时陷入一个低谷,但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这促使孙家一位更优秀的人才提前登上了汉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他就是孙坚之子孙策。可能有人会认为在孙坚死后,孙策立刻站了出来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孙策足足蛰伏了三年之久。不过,

  • 为什么刘备肯救孔融,却不肯救陶谦?原因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孔融,陶谦,刘备,曹操,公孙瓒,袁绍,东汉,三国

    东汉末年,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李傕和郭汜把持了朝政。另一方面,曹操也开始招兵买马,逐步扩充势力。正当此时,陶谦的手下竟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震怒之下举兵进攻徐州。同时,孔融也遭到黄巾军的围攻。刘备听说后,立刻赶了过来救孔融。但当黄巾军被刘备打败后,孔融要求刘备前去徐州救陶谦时,刘备却犹豫了,这是为什么

  • 陶谦明明有儿子,为什么将徐州交给刘备?遗命被篡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陶谦,刘备,徐州,曹操,刘表,袁绍

    陶谦这个人很有名气,不过他的名气不是来源于他本身的文治武功,而是来源于两个人,就是曹操和刘备。曹操进攻陶谦的徐州,陶谦没有办法抵挡,找公孙瓒来帮忙,公孙瓒的部下田楷和刘备一起去助拳,刘备就脱离公孙瓒帮助陶谦,后来陶谦去世的时候,就将徐州让给了刘备。因为陶谦的命令并不是直接传达给刘备的,当时刘备并不在

  • 三国时期,陶谦在徐州麾下有哪些武将,你都知道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卧龙吟标签:陶谦,臧霸,曹操,刘备,徐州,笮融

    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汉末三国时代,天下纷争,群雄并立,而割据徐州的陶谦无疑是当时一股重要势力。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陶谦能够在徐州立足,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