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看待“陶谦遗命是伪造的”这个阴谋论的说法

如何看待“陶谦遗命是伪造的”这个阴谋论的说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幽默海花英 访问量:1792 更新时间:2024/2/15 17:34:48

陶谦遗命被篡改这一说法

首先州牧只是一种官职而非爵位,理论上来说没有世袭这么一种特殊的权利。但是州牧能够掌握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而东汉末年已经成为一种瓦解的态势中央对地方没有什么有效的控制,实际上来说,中央所控制的区域和其他地方上的一个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州牧也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很多州牧已经形成割据的态势,将州牧的位置,或者说一个军事集团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

根据《吴书》当中的记载,陶谦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陶商和陶应。虽然其中强调了陶商和陶应都没有走上仕途,但是这个并不重要,事实上刘表有意将荆州牧的位置传给刘琮;袁绍有意将冀州牧传给袁尚,都没有看到他们上位之前的仕宦经历。所以陶谦没有把徐州传给陶商和陶应,而是让给一个外来人,让人感到非常反常。

光有这种质疑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陶谦遗命被篡改这个观点的论据是什么呢?我们还是借鉴方诗铭先生的观点。方诗铭先生是认为陶谦的遗命被篡改了的。主要的论据是两个方面,当然也不是特别确实的证据,而是一些推论。首先是陶谦“非刘备不能安此州”的话有问题。因为在曹操伐徐州的时候,刘备以及陶谦的部将曹豹已经和曹操的军队接触,结果却是被曹操一锅端。证明刘备并不能“安此州”。而且在曹操在徐州杀疯了的时候,陶谦一度想要放弃徐州,回丹阳老家。可见他也认为刘备并不能抵抗曹操。

第二就是遗命的传达者。陶谦是丹阳人,他手下也有一支嫡系的部队,从丹阳招募的军队。当初拉拢刘备的时候,陶谦就用了四千丹阳兵,花费挺大的成本。而传达陶谦遗命以及全力支持刘备的人,却并不是丹阳系,而是徐州本土的豪族,比如说糜竺就是徐州的巨贾,再比如说陈登就出身在徐州有相当影响力的下邳陈氏。方诗铭根据陶谦疏远徐州名士赵昱的事情分析,陶谦作为一个外州的统治者,是比较排斥徐州本土豪族、名士、巨室的,也包括糜竺、陈登等人。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陈登发表支持刘备言论的时候,用了“彼州”这个词语,证明陈登从心底上是站在陶谦的对立面的。陶谦的遗命从这些徐州豪族的口中传达到刘备那里的,而不是许耽这样的丹阳将领,所以方诗铭先生认为陶谦的遗命被徐州豪族集体篡改。

如何看待这个阴谋论的说法?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阴谋论的说法呢?小编认为虽然在逻辑上可以讲通,但并不是作为主流。陶谦甘心让徐州的可能还是更大一些。第一是陶谦排斥徐州豪族这个说法。小编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但并不能成为确实的结论。我们来看一下陈登、糜竺还有赵昱在徐州担任的职务。陈登被陶谦表为典农校尉,官秩比二千石,负责屯田提供军粮,可能距离决策层有一定距离;而糜竺与赵昱都做过别驾从事。治中从事和别驾从事都是州牧或者州刺史的高级佐官,别驾从事因为和州刺史出外时别乘一辆车而得名,被评价:“其任居刺史之半”;当初鲁肃劝刘备重用庞统,也提出:“使(庞统)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陶谦让糜竺和赵昱做别驾从事,不能说是不重用。

而且陶谦对赵昱的疏远也未必是因为立场上的不同,赵昱这个人有一些隐士的倾向,陶谦是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辟请赵昱出仕。陶谦后来疏远赵昱,或许也是因为赵昱这种比较消极避世的性情。至于陈登所说“彼州”的问题,小编认为方诗铭先生的推论是存在问题的。首先陈登本身就是徐州人,即便不认同陶谦的统治,也不至于用“彼州”的说法,《华阳国志》和一些学者均认为“彼州”应为“鄙州”的误写;其次陈登是说出来的,并不是写出来的,哪怕他内心中确实是“彼州”的意思,但是他以徐州名士的口中说出来,自然会被别人视为“鄙州”。《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彼州”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第二是徐州当时不具备割据的基础。刘表、刘焉、袁绍等人基本上是割据的状态,也将州牧的位置传给的后代。为什么小编说徐州不具备这种条件呢?原因很简单,徐州的处境非常危险,而且能够整合的资源很少。袁绍自然不用多说,虽然“官渡之战”失败,在河北仍然有强大的实力;刘焉所占的益州地理环境封闭,又有很多流民进入益州,被组建成“东州士”;刘表平定了张羡的叛乱,基本上控制了荆州。他们有强大的实力,有逐鹿的资格,所以会传给后代来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而徐州则不然。陶谦所辖徐州本身就不是完整的,在境内存在臧霸、昌霸等豪强。虽然臧霸名义上服从陶谦,但就如关中军阀服从曹操一样,仍然具有独立性。另外徐州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很恶劣,刘备打算接受徐州的时候,他的别驾从事(当时刘备的官职是豫州刺史,但所辖只有小沛)陈群就劝说他,徐州西有吕布、南有袁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陶谦作为徐州的长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况且曹操刚刚两次征讨徐州,疯狂屠戮,对徐州的人口和文化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这样一个残破的徐州,显然不具备割据一方、逐鹿中原的物质条件。

最后陶谦早已经想要脱离徐州。陶谦回丹阳老家可以理解为对刘备失望,但同时也体现出他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徐州不能再继续待下去了。曹操暂时放弃徐州只是因为后院起火,吕布偷袭了兖州。而陶谦要去世的时候,曹操已经在于吕布的竞争中占据上风,消灭吕布后自然要继续对徐州下手。为了保护自己的家眷,可能也存在保护徐州百姓的想法,陶谦把徐州让给具备一定军事能力的刘备集团,自己的两个儿子从而置身事外,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小结

总而言之,阴谋论,或者说颠覆传统观点的一些说法很有意思,思路上也很开阔,具有发性。陶谦遗命被篡改的观点,也有一些相对完整的论据。但是在接受这些阴谋论观点的同时,我们再结合当时的背景以及一些史料记载来看,会发现一些阴谋论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无法撼动主流观点。在陶谦让徐州这件事上,小编还是认为《三国志》当中的记载更加合理一些。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太平御览》、《三国人物散论》

标签: 陶谦刘备曹操刘表袁绍臧霸

更多文章

  • “三让徐州”:“小豺狼”刘备和“老狐狸”陶谦的一次智谋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陶谦,曹操,公孙瓒,孔融,赵子龙

    汉末三分是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在那个纷纭的乱世中,四方豪强并起,各地雄杰林立。充满了机遇,也埋伏着陷阱,有枭雄之间激烈的竞争,有谋士之间智慧的角逐,还有猛将之间殊死的搏杀。以前总是和大家聊《三国演义》中诸位猛将们武力值的对比,今天咱们就谈谈诸侯之间尔虞我诈的布局与陷阱。“三让徐州”就是小豺狼刘备和

  • 刘备能够入主徐州的5点原因,陶谦已失人心,刘备身份有潜在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刘备,陶谦,曹操,董卓,公孙瓒

    东汉末期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可以说一直是颠沛流露的状态,扔下妻子儿女属下,自己逃命的时候有很多,也只能说刘备命好,其他和刘备同时期的割据枭雄,如果遭遇了刘备那么多的战败,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了,还能掀起什么风浪?在刘备真正崛起之前,他也有过一段巅峰期,也就是于兴平二年(195年)被众人迎入徐州,可是

  • 陶谦真的信佛吗?让出徐州是本意,还是被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陶谦,曹操,刘备,公孙瓒,袁绍,徐州

    汉末时期,因为宦官的专权,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变得摇摇欲坠,再加上黄巾军起义的爆发,东汉几乎一触即溃。很多有眼见的人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成就一番霸业的好机会,所以枭雄出于乱世,而且还是大批的出现。曹操创建基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劲敌,一般人最先会想到袁术、袁绍两兄弟,西凉马氏父子

  • 他曾施恩于陶谦,死后儿子竟遭刁难。三国的世态炎凉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陶谦,孙策,袁术,太守,曹操,豫州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抵达寿春。望着高大巍峨的寿春城,孙策感慨万千。当年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个孩子,这次终于轮到他大显身手了。不过目前当务之急还是尽快讨回父亲当初留下的部曲才行,孙策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去求见袁术。见到

  • 孙策的抉择与谋划:如何与袁术渐行渐远?又为何与陶谦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策,陶谦,袁术,曹操,刘表,周瑜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9孙坚之死虽然让江东孙氏暂时陷入一个低谷,但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这促使孙家一位更优秀的人才提前登上了汉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他就是孙坚之子孙策。可能有人会认为在孙坚死后,孙策立刻站了出来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孙策足足蛰伏了三年之久。不过,

  • 为什么刘备肯救孔融,却不肯救陶谦?原因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孔融,陶谦,刘备,曹操,公孙瓒,袁绍,东汉,三国

    东汉末年,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李傕和郭汜把持了朝政。另一方面,曹操也开始招兵买马,逐步扩充势力。正当此时,陶谦的手下竟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震怒之下举兵进攻徐州。同时,孔融也遭到黄巾军的围攻。刘备听说后,立刻赶了过来救孔融。但当黄巾军被刘备打败后,孔融要求刘备前去徐州救陶谦时,刘备却犹豫了,这是为什么

  • 陶谦明明有儿子,为什么将徐州交给刘备?遗命被篡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陶谦,刘备,徐州,曹操,刘表,袁绍

    陶谦这个人很有名气,不过他的名气不是来源于他本身的文治武功,而是来源于两个人,就是曹操和刘备。曹操进攻陶谦的徐州,陶谦没有办法抵挡,找公孙瓒来帮忙,公孙瓒的部下田楷和刘备一起去助拳,刘备就脱离公孙瓒帮助陶谦,后来陶谦去世的时候,就将徐州让给了刘备。因为陶谦的命令并不是直接传达给刘备的,当时刘备并不在

  • 三国时期,陶谦在徐州麾下有哪些武将,你都知道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卧龙吟标签:陶谦,臧霸,曹操,刘备,徐州,笮融

    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汉末三国时代,天下纷争,群雄并立,而割据徐州的陶谦无疑是当时一股重要势力。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陶谦能够在徐州立足,麾下

  • 陶谦转让徐州之谜(入益州后, 糜竺为啥是蜀汉官职最高的人! )

    历史解密编辑:郭福来标签:陶谦,益州,糜竺,刘备,曹操,袁绍,麋竺,汉朝,三国,公孙瓒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阅览,做了一个魏国史的合集,在首页就可以查找到:接着上篇,刘备刚依附公孙瓒,不久袁绍和公孙瓒的界桥之战就打响了!战前的形势对公孙瓒十分有利,公孙瓒拉起了一个反袁联盟,将袁绍团团包围。黄河对岸的兖州刺史刘岱还在观望,逼的袁绍为了安抚刘岱,把妻子儿女都送过去当人质。袁绍此时唯一的铁杆盟

  • 正史上的陶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陶谦,曹操,袁术,刘备,臧霸,孙策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很著名的桥段就是“陶恭祖三让徐州”。那这里面的陶谦陶恭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杀了曹操父亲,导致曹操屠城。《三国演义》里的陶谦过于窝囊和谦和,和正史里的陶谦截然不同,生逢乱世,陶谦要真是那样的人,也不能成为一镇诸侯了。当然,陶谦让徐州给刘备也是真的。陶谦,字恭祖。丹阳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