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

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奔跑吧向阳光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3/12/24 8:39:40

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

汉武帝常宠遇韩嫣累给厚赏,韩嫣坐拥资财,任情挥霍,甚至用黄金为丸,弹取鸟雀。长安儿童,待韩嫣出猎,往往随去,韩嫣一弹射,弹丸辄坠落远处,不复觅取。一班儿童,乐得奔往寻觅,运气好的拾得一丸,值钱数十缗当然怀归,韩嫣亦不过问。时人有歌谣:“苦饥寒,逐金丸。”武帝颇有所闻,但素加宠幸,何忍为此小事,责他过奢,会值江都王刘非入朝,汉武帝约他同猎上林苑,先命韩嫣往视鸟兽。韩嫣奉命出宫,登车驰去,从人却有百余骑。江都王刘非正在宫外伺候,望见车骑如云,想总是天子出来,急忙麾退从人,自向道旁伏谒。不意车骑并未停住,尽管向前驰去。刘非才知有异,起问从人,乃是韩嫣坐车驰过,忍不住怒气直冲,急欲奏白汉武帝。转思武帝宠信韩嫣,说也无益,不如暂时容忍。待至侍猎已毕,始入谒王太后,泣诉韩嫣无礼,自愿辞国还都,入备宿卫,与韩嫣同列。王太后也为动容,虽然刘非不是亲子,究竟由景帝所出不能为韩嫣所侮,刘非系程姬所产。乃好言抚慰,决加韩嫣罪。也是韩嫣命运该绝,一经王太后留心调查,复得韩嫣与宫人相奸情事,两罪并发即命赐死。汉武帝还替韩嫣求宽,被王太后训斥一顿,弄得无法转圜,只好听韩嫣服药,毒发毙命。韩嫣之弟名说,曾由韩嫣荐引入侍,汉武帝惜韩嫣短命,乃摆韩说为将,后来且列入军功,封案道侯。江都王刘非,仍然归国,未几即殁,由子刘建嗣封。

只是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独王太后母弟田蚡素善阿谀,颇得汉武帝亲信。从前尚有太皇太后,与田蚡不合,至此已经病逝,毫无阻碍,所以田蚡得进跻相位。向来小人情性,失志便谄,得志便骄,田蚡既握朝纲,并有王太后作为内援,当即起了骄态,作福作威,营大厦,置良田,广纳姬妾,厚储珍宝,四方货赂,辇集门庭,端的是安富尊荣,一时无两。每当入朝白事,坐语移时,言多见用,推荐人物,往往得为大吏至二千石,甚至所求无厌,惹得武帝也觉生烦,一日,田蚡又面呈荐牍,开列至十余人,要求武帝任用。武帝略略看毕,不禁作色道:“母舅举用许多官吏,难道尚未满意么?以后须让我拣选数人。”田蚡乃起座趋出。既而增筑家园,欲将考工地圈入,以便扩充。因再入朝面请,武帝怫然道:“何不径取武库?”说得田蚡面颊发赤,谢过而退。为此种种情由,所以王恢一案,汉武帝不肯放松,越是太后母舅说情,越是要将王恢处死。田蚡权势虽隆,究竟拗不过汉武帝,只好作罢。

是时,故丞相窦婴,失职家居,与田蚡相差甚远,免不得抚髀兴嗟。前时,窦婴为大将军,声势赫濯,田蚡不过一个郎官,奔走大将军门下拜跪趋谒,何等谦卑,就是后来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名位上几乎并肩,但田蚡尚自居后进,一切政议,推窦婴主持,不稍争忤。谁知时移势易,窦婴竟蹉跌,田蚡得超升,从此不复往来,视同陌路,连一班亲戚僚友,统皆变了态度,只知趋承田氏,未尝过谒窦门,所以窦婴相形见绌,越觉不平。

独故太仆灌夫却与窦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窦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灌夫自吴楚战后还都为中郎将,迁任代相,武帝初,入为太仆,与长乐卫尉窦甫饮酒,忽生争论,举拳殴窦甫,窦甫系窦太后兄弟,当然不肯罢休,便即入白宫中。汉武帝还怜灌夫忠直,忙将他外调出去,使为燕相,灌夫终使酒好气,落落难合,卒致坐法免官,仍然还居长安。他本是颍川人氏,家产颇饶,平时善交豪猾,食客常数十人,及灌夫出外为官,宗族宾客,还是倚官托势,鱼肉乡民。颍川人并有怨言,遂编出四句歌谣,使儿童唱着道:“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灌夫在外多年,无暇顾问家事,到了免官以后,仍不欲退守家园,但在都中混迹。居常无事,辄至窦婴家欢叙。两人性质相同,所以引为至交。  一日,灌夫在都游行,路过相府,自思与丞相田蚡本是熟识,何妨闯将进去,看他如何相待?主见已定,遂趋入相府求见。门吏当即入报,田蚡却未拒绝,照常迎入。谈了数语,便问灌夫近日闲居,如何消遣?灌夫直答道:“不过多至魏其侯家,饮酒谈天。”田蚡随口接入道:“我也欲过访魏其侯,仲孺可愿同往否?”灌夫字仲孺,听得田蚡邀与同往,就应声说道:“丞相肯辱临魏其侯家,灌夫愿随行。”田蚡不过一句虚言,谁知灌夫竟要当起真来!见灌夫身著素服,便问他近有何丧?灌夫恐田蚡寓有别意,又向田蚡说道:“灌夫原有期功丧服,未便宴饮,但丞相欲过魏其侯家,灌夫怎敢以服为辞?当为丞相预告魏其侯,令他具酒守候,愿丞相明日早临,幸勿渝约!”田蚡只好允诺。灌夫随即告别,出了相府,匆匆往报窦婴。

窦婴虽未夺侯封,究竟比不得从前,一呼百诺。既闻田蚡要来宴叙,不得不盛筵相待,因特入告妻室,赶紧预备,一面嘱厨夫多买牛羊,连夜烹宰,并饬仆役洒扫房屋,设具供张,足足忙了一宵,未遑安睡。一经天明,便令门役小心侍候。过了片刻,灌夫也即趋至,与窦婴一同候客。好多时不闻足音,仰瞩日光,已到晌午时候。窦婴不禁焦急,对灌夫说道:“莫非丞相已忘记不成!”灌夫亦愤然道:“那有此理!我当往迎。”说着便驰往相府,问明门吏,才知田蚡尚高卧未起。勉强按着性子,坐待了一二时,方见田蚡缓步出来。当下起立与语道:“丞相昨许至魏其侯家,魏其侯夫妇,安排酒席,渴望多时了。”田蚡本无去意到此只好佯谢道:“昨宵醉卧不醒竟至失记,今当与君同往便了。”吩咐左右驾车,自己又复入内延至日影西斜,始出呼灌夫,登车并行。窦婴已望眼欲穿,总算不虚所望,接着这位田丞相,延入大厅,开筵共饮。灌夫喝了几杯闷酒,觉得身体不快,乃离座起舞,舒动筋骸。未几舞罢,便语田蚡道:“丞相曾善舞否?”田蚡假作不闻。惹动灌夫酒兴,连问数语,仍不见答。灌夫索性移动座位,与田蚡相接,说出许多讥刺的话儿。窦婴见他语带蹊跷,恐致惹祸,连忙起扶灌夫,说他已醉,令至外厢休息。待灌夫出去,再替灌夫谢过。田蚡却不动声色,言笑自若。饮至夜半,方尽欢而归。即此可见田蚡阴险。

(本篇完)

发布于:广东

标签: 韩嫣刘彻田蚡丞相窦婴灌夫汉朝汉武帝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116:汉成帝转凶给翟方进,只不过是欺骗自己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翟方进,孝成皇帝,翟方,资治通鉴,皇上,晏婴

    学习内容:汉成帝君臣合谋,逼死了翟方进时荧惑守心,丞相府议曹平陵李寻奏记方进,言:“灾变迫切,大责日加,安得保斥逐之戮!阖府三百余人,唯君侯择其中,与尽节转凶。”方进忧之,不知所出。会郎贲丽善为星,言大臣宜当之。上乃召见方进。还归,未及引决,上遂赐册,责让以政事不治,灾害并臻,百姓穷困,曰:“欲退君

  • 荧惑守心与翟方进之死,天子明而大臣诛,简论古代星占学的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翟方进,星占学,孝成皇帝,丞相,天象,荧惑

    公元前七年,也就是西汉时期汉成帝绥和二年,那一年的华夏大地之上,接连发生了很多山崩、水灾、日蚀等天象,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于朝廷之上的大佬们也都恐慌了起来。但是他们恐慌的不是自然灾害,更不是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是上书汉成帝,说天象和自然灾害是天意的震怒,是老天爷对人间的惩罚,可见当时是多么的

  • 丞相翟方进被赐死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李姐历史标签:丞相,太守,翟方进,孝成皇帝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落后,人们对于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往往感到十分恐惧。这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多数会被古人们看作是上天带来的启示。在人们眼中,通常来说,如果天降异象或是发生自然灾害,往往是和皇帝的德行直接挂钩的。但在汉朝汉成帝时期,一系列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后,却直接赐死了当时的丞相翟方进。这是

  • 幽默笑话-是曹参还是曾参?

    历史解密编辑:流泪的牛排标签:曹参,曾参,先祖,义士,京城

    相传在明朝时,一年举行科举考试,四海八方的学子都纷纷赶往京城考试,其中有两名学子结伴而行,一名姓曾,一名姓曹。他们两个在赶往京城的路上,看见了一座坟墓。墓前立有石碑,姓曾的望见石碑上的字,连忙跪拜,说:“此乃本家先祖大圣人曾参之墓也。”姓曹的也不甘示弱,只见他探头细看,慌忙跪拜,口称:“此乃本家先人

  • 上海最“仙境”的寺院,曹王禅寺,纪念汉相曹参,一半是花园

    历史解密编辑:末路433里标签:曹参,曹王禅寺,寺庙,天王殿,大雄宝殿,照壁

    曹王禅寺位于上海嘉定区徐行镇,史传为曹王祠,有纪念汉相曹参、曹植、李唐等说法,并未有史料佐证。曹王为中国古代王爵之一,历朝封曹王者22人。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明也被封为曹王,其后代世袭,历七任。无论如何,寺庙总是老百姓希望和寄托所在,所有神灵都值得膜拜。第一次去曹王禅寺,看看大门就感觉这个寺庙不简单。

  • 曹操的爷爷曹腾真的是宦官?他为何能辅佐5代君王?先祖是曹参

    历史解密编辑:抱抱空气标签:曹操,曹腾,曹参,宦官,梁冀

    古代非常看重嗣子,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亲生的孩子,只要能继承香火,那么就是自己家的孩子。所以袁绍之所以在原来家里地位低,那是因为他是庶出,无法继承香火,没有任何地位。可是过继给叔叔袁成以后,在老袁家地位就高了。过去袁术瞧不起自己的亲哥哥,可是后来必须要尊称自己亲哥哥一声堂兄。同样的道理,宦官曹腾以曹

  • 曹氏名将:曹参、曹彬、曹真、曹友闻、曹文诏,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曹彬,曹真,曹文诏,曹参,曹操

    10、曹休,魏国名将,骁勇善战,掌管“虎豹骑”。218年汉中之战,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主动进攻吴兰,将其打败,张飞的伏击计划失败,只能退走。曹丕病逝,曹叡继位,曹休担任辅政大臣,都督扬州军务,多次击败吴军,威名远扬。228年,曹叡轻敌冒进,孙权御驾亲征,魏军在石亭之战中失败,但主力返回。09、曹仁,

  • 刘邦评功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为何会有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汉朝

    刘邦评功臣的时候和将军们发生了冲突,因为第一功臣人选上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很显然每一个人都想当第一功臣,但是,是不是第一功臣,必须要用实力说话。在刘邦看来,萧何就是第一功臣?为何刘邦说萧何是第一功臣,因为刘邦有私心。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张良这个谋士退隐了,若是治理天下,张良是指望不上了。韩信是一个武将,

  • 让这些人戴萧何张良帽子,舞曹参樊哙刀枪,刘备孙权有什么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张良,刘备,孙权,曹参,樊哙,萧何,五虎上将

    论起出谋划策,在主公三分天下的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人们肯定会想起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法正张昭鲁肃诸葛瑾,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这些人都是文臣谋士。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其实是文武不分家的,这些人们眼中弱不禁风不会骑马只会坐车的文人雅士,打起仗来,也都是狠角色,他们的职责,也不仅仅是出

  • 曹操跟曹参有关系吗?曹操家族到底来自何处?曹家仇人写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曹操,曹参,魏武帝,宦官,黄帝

    三国时期的名人,魏武帝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一直以来都鼓捣不清,正史加野史,合起来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也都不太相信最正经的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史书《三国志》中所讲的,曹操是“汉相国参之后”的说法。好吧,这个记载确实简单了些,和同时期的枭雄刘备被明明白白记载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相比,底气略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