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初人物志:灌婴

汉初人物志:灌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午夜墨水 访问量:717 更新时间:2023/12/4 18:36:24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最终刘邦获胜,作为胜者,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的光辉事迹就广为流传下来。刘邦曾经亲自说了三位功劳最大的人,分别是萧何、韩信和张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汉初三杰。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很多能人,比如与韩信齐名的黥布和彭越,与张良齐名的陈平等,这些人的历史记载我都已写完,今天写一写韩信手下的骑将灌婴 (资料来源:《史记》的《 樊郦滕灌列传 》)。

一、布匹小贩

秦朝时,灌婴是一个雎阳的布匹小商贩。自陈胜吴广起事之后,天下群雄并起,逐秦之鹿。

沛公刘邦起兵后不久,攻城略地不断壮大,并投奔了项梁扶持的楚怀王。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所杀,楚军大败。此时的刘邦带着自己的队伍正在攻打雍丘,听说项梁被杀,撤兵到砀。

在这样的背景下,灌婴出场了,灌婴以中涓的身份追随刘邦。从此,一名小商贩开始发生蜕变,开了逐渐成长为将军的历程。

二、累进官爵1.凭军功步步升迁

第一个爵位:七大夫

灌婴以中涓官的身份跟随刘邦后,打的第一场仗就是跟随刘邦在成武打败了秦朝东郡的地方军队,随后又在扛里这个地方大败秦军。因为灌婴在这两场战斗中勇猛过人,刘邦封给灌婴七大夫的爵位。

第二个爵位:执帛、宣陵君

成为七大夫后,灌婴跟随刘邦在亳南、开封、曲遇攻击秦军,因作战勇猛,灌婴赐爵为执帛,号宣陵君。之后,灌婴追随刘邦自阳武以西一直打到雒阳,并多次击败秦军,向北阻断黄河渡口,向南击败秦朝郡守,最终攻取了南阳郡。

第三个爵位:执圭、昌文君

后来,楚怀王让项羽去巨鹿救援赵王歇,让刘邦向西攻击秦国故土。灌婴跟随刘邦西进武关,在蓝田与秦军大战,仍然作战勇猛,一直打到霸上,刘邦赏赐给他执圭的爵位,号昌文君。

第四个爵位:昌文侯

项羽分封天下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灌婴被任命为郎中,跟随刘邦来到汉王的封地——汉中。来到汉中后,灌婴又被任命为中谒者。

这一时期,刘邦拜韩信为将,韩信献计让刘邦夺取秦国故土关中地区。灌婴跟随刘邦开启平定三秦(指项羽封的三位秦朝降将,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的征战,夺取了栎阳,降服塞王司马欣,但没有攻下雍王章邯的地盘。

随后,灌婴跟随刘邦向东打,打出临晋关,降服了殷王司马卬(原为赵将,项羽所封)。

在向东进击中,灌婴奉命对战项羽的大将龙且、时任魏王相国的项他,双方在定陶大战,最终灌婴获胜,被赐爵昌文侯。

2.成为汉军的第一位骑兵将领

之后,灌婴随刘邦一路征战,刘邦趁项羽去攻击齐国的田荣,攻击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大怒,回军大败刘邦。灌婴随着刘邦向西败退,汉军退守荥阳,刘邦和项羽进入对峙阶段。

由于项羽的楚军有大量的骑兵,而刘邦这边却没有太多骑兵,他就想建立一直能打仗的骑兵。

初中学过历史的朋友都还记得,刘邦最初受降秦王子婴后,与秦地父老约法三章,而后来项羽进入咸阳,却大肆烧杀,因此秦父老都希望刘邦能成为秦地的诸侯王,可后来项羽却封了秦朝的三位降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并将秦地一分为三,三位降将各占一地。

这三位降将本来是秦人,投降项羽已经引起秦地父老的反感,尤其是章邯,投降项羽后,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士卒全被坑杀,秦父老怨恨他们。

所以,当刘邦攻击秦地时,很顺利的就击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因此,很多秦地人才也都愿意效忠刘邦,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秦朝军队中的两位骑兵小头领被召来了。

刘邦想让这两个骑兵小头领担任骑兵将军,但是这两人说自己是秦人,恐怕将士们不服,请刘邦找个擅长骑射的嫡系来担任骑兵将军,自己愿意辅佐他。

刘邦一下子就想起了灌婴,灌婴尽管年轻,但是作战非常勇猛,就被任命为中大夫,担任了骑兵将军。

刘邦组建了骑兵部队后,派他们出击项羽的骑兵。灌婴带着骑兵在在荥阳以东大破楚军骑兵,之后又奉命率骑兵截断项羽的粮道。

灌婴带着骑兵经常袭扰项羽的部队,先后击败楚将项冠,斩杀楚军右司马和骑将各一人,击败楚将王武,斩杀将领五人、连尹和都尉各一人。

取得一系列战果后,灌婴率领骑兵向南横渡黄河,护送刘邦抵达雒阳。然后,又奉命北上到邯郸迎接韩信的军队(此时的韩信已经灭赵)。之后,灌婴被提拔为御史大夫。

三、归属韩信

1.深入齐境

不久,刘邦正式命令灌婴的骑兵部队隶属于韩信麾下,韩信灭赵后,一路向东,准备灭齐。

齐王已经和刘邦的使者郦食其达成投降协议,但韩信在蒯通的献计下,奇袭齐地。灌婴的骑兵奉命在历下攻击齐兵,俘获了齐的车骑将军华毋伤和将吏共四十六个人,之后攻取齐的都城临菑,俘获了齐代理相国田光。

相国田横带着齐王向东逃跑,韩信命令灌婴追击。灌婴一路追击并击败齐的骑兵,斩杀骑将一人,活捉骑将四人。攻取了嬴县和博邑两城,又在千乘斩杀齐将田吸。

这时,项羽派龙且救援齐地,灌婴跟随韩信迎击楚将龙且和留公旋的军队,大败龙且。灌婴所部活捉楚军右司马和连尹各一人、骑将十人,灌婴亲自活捉了楚军副将周兰。

2.独当一面

齐国平定之后,韩信自立为代理齐王,他派灌婴率军攻打楚将公杲,灌婴很快击败公杲。然后一路南下,大破薛郡,亲自活捉一名骑将,先后攻取傅阳、僮县、取虑、徐县等地。

灌婴带兵渡过淮河,攻取了大量城池,但当灌婴继续攻击楚地时,项羽派项声、薛公、郯公收复了淮北。

灌婴马上回军,向北渡过淮河,在下邳击败了项声和郯公,并斩杀薛公,在平阳进一步击败楚军骑兵,攻破项羽的都城彭城,俘虏柱国项佗,接着又攻取留、薛、沛、酂、萧、相、苦、谯等地。

这时的形势是,项羽已经被围困在垓下,灌婴率骑兵迅速与刘邦会师,并在陈县击败楚军,斩杀了骑将两人,俘虏骑将八人。

3.追击项羽

很快,项羽就从垓下突围东逃,灌婴率骑兵一路追击,他手下的四位骑兵小头目最终分尸项羽而全部封侯。

项羽死了,但他还有一些旧部在江东,灌婴率军渡江,收拾项羽残部,在此过程中,灌婴收降楚军左右司马各一人、士卒上万人,俘虏楚军全部将吏,攻克了东城、历阳,俘虏吴郡郡守,随后平定了吴、豫章、会稽三郡,平定了淮河以北共五十二个县。

以上,就是在刘邦和项羽争霸过程中,灌婴的主要战绩,战功赫赫。

四、汉初平叛

1.改封颍阴侯

刘邦当皇帝后,论功行赏,给灌婴增加三千户食邑。

汉朝刚建立,项羽被消灭了,但当时还有一位诸侯王,那就是燕王,这时的燕王是臧荼,是项羽封的。

项羽被杀后的同一年,刘邦亲自带兵去平定燕王臧荼,灌婴以车骑将军的身份随征,燕王臧荼很识时务,直接投降。

之后,灌婴跟随刘邦游云梦,陪同刘邦抓住了当时的楚王韩信。然后,刘邦将灌婴由昌文侯改封为颍阴侯。

2.破韩王信

韩王韩信(不是汉初三杰的韩信)勾结匈奴在代地造反,灌婴跟随刘邦平叛,在平叛过程中,前期汉军进展顺利,灌婴的骑兵部队也取得了很多战果,主要有:

(1)独自率军收降楼烦以北的六个县;

(2)斩杀代地的左丞相;

(3)在武泉的北面攻破匈奴骑兵部队。

之后,灌婴与刘邦会师,双方一起在晋阳一带攻击韩王信和匈奴的骑兵联军,斩杀匈奴将领一人。

再之后,刘邦派灌婴统率燕、赵、齐、梁、楚等诸侯国的所有的车骑部队,在硰石击败匈奴骑兵。

但当灌婴去和刘邦会合时,在平城遭到匈奴的围困,刘邦经历了白登之围之后,灌婴跟随刘邦一起撤军。

3.平定陈豨

此时代地的陈豨也已谋反,灌婴跟随刘邦攻击陈豨。灌婴率兵在曲逆一带击破陈豨的丞相侯敞,收复曲逆、卢奴、上曲阳、安国、安平等地,并攻占了东垣。

4.平叛黥布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最厉害的三位将军分别是韩信、黥布和彭越,随着彭越和韩信相继被刘邦的老婆吕后杀死,黥布不久便造反了。

刘邦现在已垂垂老矣,征伐黥布是刘邦的最后一次出征,灌婴跟随刘邦再次出征。

灌婴的骑兵作为先头部队,击败了黥布的部将,然后又击败黥布的上柱国和大司马,接着又击败黥布的另一部将,擒获了黥布的左司马一人、斩杀将校十人,然后一路追击黥布军。

黥布最终在逃亡途中被杀死,刘邦增加灌婴的封地食邑。

黥布被灭后,刘邦也油尽灯枯了,不久,刘邦驾崩。

灌婴少年时就跟随刘邦四处征战,他战绩卓著,他追随刘邦至刘邦驾崩这段时期的主要战绩有:

亲自领兵战胜敌军十六次;

攻下四十六座城池;

平定诸侯国一个、郡两个、县五十二个;

活捉将军两人、柱国相国各一人、二千石官吏十人。

五、位极人臣

1.拥立汉文帝

刘邦死后,吕太后专权,灌婴身居行伍,不受影响。吕太后死后,吕禄自立为将军,带兵驻扎在长安。

齐王带兵西进长安,要和吕氏火并,上将军吕禄派灌婴为大将,带兵前去迎击。

灌婴带兵到达荥阳时,和绛侯周勃等人密谋在荥阳屯兵,并给齐王送信表示愿意共同诛杀吕氏。

齐王的军队停止西进,与此同时,绛侯周勃和陈平等人除掉了吕氏,齐王带兵返回,灌婴也从荥阳撤军回到长安。

吕氏被诛,皇帝一位空悬,灌婴和绛侯周勃、陈平等共同拥立代王为皇帝,也就是汉文帝。

最为拥立功臣,汉文帝自然不会亏待灌婴,他加封灌婴食邑三千户,任命他为太尉,掌管军权。

2.功臣名就

三年之后,绛侯周勃被免相职,灌婴出任丞相。

灌婴刚当上丞相,匈奴右贤王就侵入河套地区,杀害掠夺边民。

汉文帝命令灌婴率领八万五千骑兵去迎战匈奴右贤王,灌婴轻松击败匈奴右贤王,并把匈奴部队赶出了汉朝边塞,灌婴本来可以乘胜追击,但当时的济北王反叛,汉文帝召回了灌婴。

仅一年多之后,灌婴死在了丞相任上,谥号懿侯,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感谢阅读, 我是灼热双刃,也叫午夜墨水,欢迎关注,一起看看正史(即二十四史)中的历史事件,非常不定期地更新中。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韩嫣,刘彻,田蚡,丞相,窦婴,灌夫,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失一韩嫣,总觉得太后不肯留情,未免介意汉武帝常宠遇韩嫣累给厚赏,韩嫣坐拥资财,任情挥霍,甚至用黄金为丸,弹取鸟雀。长安儿童,待韩嫣出猎,往往随去,韩嫣一弹射,弹丸辄坠落远处,不复觅取。一班儿童,乐得奔往寻觅,运气好的拾得一丸,值钱数十缗当然怀归,韩嫣亦不过问。时人有歌谣:“苦饥寒,逐金丸。”武

  • 《资治通鉴》116:汉成帝转凶给翟方进,只不过是欺骗自己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翟方进,孝成皇帝,翟方,资治通鉴,皇上,晏婴

    学习内容:汉成帝君臣合谋,逼死了翟方进时荧惑守心,丞相府议曹平陵李寻奏记方进,言:“灾变迫切,大责日加,安得保斥逐之戮!阖府三百余人,唯君侯择其中,与尽节转凶。”方进忧之,不知所出。会郎贲丽善为星,言大臣宜当之。上乃召见方进。还归,未及引决,上遂赐册,责让以政事不治,灾害并臻,百姓穷困,曰:“欲退君

  • 荧惑守心与翟方进之死,天子明而大臣诛,简论古代星占学的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翟方进,星占学,孝成皇帝,丞相,天象,荧惑

    公元前七年,也就是西汉时期汉成帝绥和二年,那一年的华夏大地之上,接连发生了很多山崩、水灾、日蚀等天象,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于朝廷之上的大佬们也都恐慌了起来。但是他们恐慌的不是自然灾害,更不是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是上书汉成帝,说天象和自然灾害是天意的震怒,是老天爷对人间的惩罚,可见当时是多么的

  • 丞相翟方进被赐死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李姐历史标签:丞相,太守,翟方进,孝成皇帝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落后,人们对于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往往感到十分恐惧。这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多数会被古人们看作是上天带来的启示。在人们眼中,通常来说,如果天降异象或是发生自然灾害,往往是和皇帝的德行直接挂钩的。但在汉朝汉成帝时期,一系列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后,却直接赐死了当时的丞相翟方进。这是

  • 幽默笑话-是曹参还是曾参?

    历史解密编辑:流泪的牛排标签:曹参,曾参,先祖,义士,京城

    相传在明朝时,一年举行科举考试,四海八方的学子都纷纷赶往京城考试,其中有两名学子结伴而行,一名姓曾,一名姓曹。他们两个在赶往京城的路上,看见了一座坟墓。墓前立有石碑,姓曾的望见石碑上的字,连忙跪拜,说:“此乃本家先祖大圣人曾参之墓也。”姓曹的也不甘示弱,只见他探头细看,慌忙跪拜,口称:“此乃本家先人

  • 上海最“仙境”的寺院,曹王禅寺,纪念汉相曹参,一半是花园

    历史解密编辑:末路433里标签:曹参,曹王禅寺,寺庙,天王殿,大雄宝殿,照壁

    曹王禅寺位于上海嘉定区徐行镇,史传为曹王祠,有纪念汉相曹参、曹植、李唐等说法,并未有史料佐证。曹王为中国古代王爵之一,历朝封曹王者22人。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明也被封为曹王,其后代世袭,历七任。无论如何,寺庙总是老百姓希望和寄托所在,所有神灵都值得膜拜。第一次去曹王禅寺,看看大门就感觉这个寺庙不简单。

  • 曹操的爷爷曹腾真的是宦官?他为何能辅佐5代君王?先祖是曹参

    历史解密编辑:抱抱空气标签:曹操,曹腾,曹参,宦官,梁冀

    古代非常看重嗣子,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亲生的孩子,只要能继承香火,那么就是自己家的孩子。所以袁绍之所以在原来家里地位低,那是因为他是庶出,无法继承香火,没有任何地位。可是过继给叔叔袁成以后,在老袁家地位就高了。过去袁术瞧不起自己的亲哥哥,可是后来必须要尊称自己亲哥哥一声堂兄。同样的道理,宦官曹腾以曹

  • 曹氏名将:曹参、曹彬、曹真、曹友闻、曹文诏,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曹彬,曹真,曹文诏,曹参,曹操

    10、曹休,魏国名将,骁勇善战,掌管“虎豹骑”。218年汉中之战,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主动进攻吴兰,将其打败,张飞的伏击计划失败,只能退走。曹丕病逝,曹叡继位,曹休担任辅政大臣,都督扬州军务,多次击败吴军,威名远扬。228年,曹叡轻敌冒进,孙权御驾亲征,魏军在石亭之战中失败,但主力返回。09、曹仁,

  • 刘邦评功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为何会有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汉朝

    刘邦评功臣的时候和将军们发生了冲突,因为第一功臣人选上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很显然每一个人都想当第一功臣,但是,是不是第一功臣,必须要用实力说话。在刘邦看来,萧何就是第一功臣?为何刘邦说萧何是第一功臣,因为刘邦有私心。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张良这个谋士退隐了,若是治理天下,张良是指望不上了。韩信是一个武将,

  • 让这些人戴萧何张良帽子,舞曹参樊哙刀枪,刘备孙权有什么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张良,刘备,孙权,曹参,樊哙,萧何,五虎上将

    论起出谋划策,在主公三分天下的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人们肯定会想起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法正张昭鲁肃诸葛瑾,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这些人都是文臣谋士。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其实是文武不分家的,这些人们眼中弱不禁风不会骑马只会坐车的文人雅士,打起仗来,也都是狠角色,他们的职责,也不仅仅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