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好,为什么死后还被人称赞呢?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好,为什么死后还被人称赞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夏雪NNN 访问量:4298 更新时间:2024/1/7 5:36:1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好,为什么死后还被人称赞呢?

矜弈2022-07-0616:25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因为曹参创造了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成为了千古佳话。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曹参是相国,而不是宰相。相国和宰相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却差之千里。相国的权势可比宰相大得多了。宰相是一个群体,是辅佐皇帝的高级官员的统称。但是相国却只有一人,而且往往都是集政治、军事、司法、监察、经济大权于一人。

可以这样理解:相国既是辅佐皇帝,有时又是代替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是协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曹参是继萧何之后的西汉第二任相国,也是西汉最后一任相国。曹参以后,西汉不再设相国一职。相权由左右丞相两人分担。东汉只有董卓一人担任过相国一职,据说还是董卓自封的。(皇帝没有下诏正式加封)萧何和曹参早年都在沛县为官,后来又一起跟随刘邦起兵。两人本来关系不错,但是曹参是将军,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刘邦称帝后,大赏功臣,曹参的官阶不如萧何,就因此与萧何有了裂痕。萧何知道曹参是治国之才,也没有跟他计较。汉惠帝继位不久,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登门探望,并向他询问谁可继任相国之职。萧何向汉惠帝推荐了曹参。萧何外举不避仇,由此可见其心胸之宽广,气度之恢宏。

萧何死后,汉惠帝任命曹参继任相国。曹参上任以后,采取了清净无为的办法,一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并无新的举措。有些大臣见到曹参成天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十分着急,想帮助曹参策划策划,可是他们一到了曹参家里,曹参就一个劲地劝他们饮酒,并不让大家开口讨论国事。汉惠帝也对曹参的做法有些不满,他认为曹参这是居功自傲、倚老卖老。于是,汉惠帝就让曹参的儿子曹窟回家问一下曹参。汉惠帝对曹窟说:“你回家的时候,找个机会问问你父亲,先帝刚刚去世,新帝还很年轻,而他作为相国,却只知道天天饮酒,不问国事,像这样能治理好天下吗?但不要说是我让你问他的。”

曹窟回家,就把汉惠帝教给他的话说了一遍。曹参大怒,揍了曹窟一顿,说道:“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天下大事还轮不到你来插嘴。”曹窟挨了揍,有苦难言,只能去向皇帝诉说心中的委屈,汉惠帝听了曹窟的话,更加不高兴。第二天,曹参入朝,汉惠帝责怪他说:“你何必如此教训你儿子呢?他说的话都是我让他说的。”曹参一听,赶紧向惠帝请罪,接着说道:“请问皇上,您和高祖比,谁更英明一些?”汉惠帝说:“我哪能和高祖相比?”

曹参接着说道:“那么,我和萧相国来比,谁更能干呢?”汉惠帝略显迟疑,说道:“你的聪明才智好像比萧相国还差那么一点点。”曹参笑道:“皇上所言很对,高祖和萧相国都是英明一世的人,他们充分吸取了前朝兴衰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治国理政的制度。我们只要遵照办理,不出差错就万事大吉了。现在天下太平不久,如果制度频繁变更,会造成人心动荡不安,这是治国之大忌啊!我宁愿让天下人都认为我无能,也不愿意沽名钓誉,扰乱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汉惠帝这才明白了曹参的良苦用心。

曹参做了三年的相国,无为而治,没有给百姓增添丝毫的负担。老百姓对曹参很是感激,专门为他编写了这样一首歌:萧何制法,天衣无缝;曹参继任,守而不失。受惠于他的清净无为,百姓得到了安宁。后世根据这件事总结出了一个成语,就是“萧规曹随”。

标签: 曹参宰相萧何汉惠帝高祖刘邦

更多文章

  • 曹参为相,为何整日吃喝,百姓安心社会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参,萧何,汉惠帝,宰相,刘邦,百姓

    曹参当了宰相后,每天吃喝,为什么百姓安心社会稳定。说到曹参,我们想起在沛县刘邦的铁杆兄弟,那时的曹参整日到处混吃混喝。如今的曹参,贵为宰相。汉惠帝一:萧何推举宰相曹参是怎么当上宰相的?说到这里,要感谢萧何。萧何可谓是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临死的时候,汉惠帝去拜见他。汉惠帝问萧何,你死后谁可接替你。萧何

  •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参,吕雉,刘邦,宰相,刘盈,萧何,高帝,萧规,曹随,汉朝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所以这

  • 西汉初年的丞相曹参,整日饮酒作乐,为何还会被称为贤相?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曹参,萧何,丞相,刘邦,汉惠帝,西汉,汉朝

    曹参,字敬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秦时,曹参为沛县的狱掾。曹参在沛县任职期间,交好刘邦、萧何等人。秦二世元年(前209),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义,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戎马生涯中,曹参灭两国,取一百二十二县,身上伤疤七十多处。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灭掉了项羽,得了帝位。刘邦对群臣论功行赏,

  • 曹操是曹参的后代?或者是夏侯婴的后代?专家研究DNA后得出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曹操,曹参,夏侯婴,夏侯惇,刘邦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那可是名震千古的人物呀,关于曹操的祖先是谁,陈寿说是曹参,裴松之说是夏侯婴,还有人说是从路边捡来的,这不是搞笑吗?!还是看看专家怎么说吧,专家研究了曹氏家族DNA,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1.观点一:曹操是曹参的后人这个观

  •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功劳排名第二,第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曹参,丞相,刘邦,萧何,齐国,刘盈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这哥们的前任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了。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这意思很简单:曹参基本上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事,没乱整。按照我们现在话说就叫做——曹参不折腾。公元前193年,萧何临终前向皇帝刘盈(刘邦与吕后之子)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听到萧何去世消息后,告诉家

  • 同是无为而治,曹参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曹参,明神宗,明朝,张居正,皇帝,万历皇帝,丞相,宦官,汉朝

    西汉初年,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担任丞相之职,每天什么事也不做,终日饮酒作乐,辅佐汉帝无为而治,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曹参相比之下,明朝后期,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无为而治,二十八年不上朝而沉湎于酒色,最终将明朝推入了衰败。明神宗万历皇帝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无为而治,但实质上却是有天壤之别。

  • 曹参明明就是一个“酒鬼”,为何还被后人尊为汉唐八大贤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参,丞相,刘邦,刘肥,齐国,萧何

    听说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萧何去世了,他不仅没有过多悲伤,反而是迅速叫自己的家眷收拾行李,准备去京城过好日子了,家眷有些不解,他却告诉家眷说自己即将成为新任丞相,这个神奇的人就是汉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参。曹参在大汉帝国的丞相宝座上,仅仅坐了三年时间,随后自己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新

  • 闲聊强汉(增十)曹参当丞相后看似“萧规曹随”,其实是包藏祸心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刘盈,吕雉,韩信,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规曹随”是非常著名的成语,其背后描述了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为西汉丞相的故事。成语的故事讲述了曹参继任丞相后无所作为,被汉惠帝刘盈责备,他以跟随前任丞相萧何制度的理由来应对。时至今日,很多历史书上对“萧规曹随”的事情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曹参坚持萧何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才让西汉从建国初的窘迫中脱离出

  •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曹参,萧何,韩信,高祖,丞相,项羽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 “文承萧何,武赖韩信”的曹参,怎么就没被刘、吕怀疑过?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萧何,韩信,曹参,刘邦,曹操,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作者:傅安平《三国志·先主传》中讲,“(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曹操)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意思是说刘备终生不肯处曹操之下,是为了避免被器量狭小的曹操所害。其实这不完全准确。曹操器量亦小亦大,如世人所知,他总归还是一个大英雄,悦服投附者甚众。刘备不肯处曹操之下,我想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