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第二位丞相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赞!

汉朝第二位丞相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1140 更新时间:2024/1/3 11:54:47

公元前202年,和刘邦争霸落败的项羽,在乌江边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之后,刘邦平定逐步平定天下,在定陶汜水之阳即位,开创大汉江山,是为汉高祖。

既然江山已定,那么是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了,一直追随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文臣武将,都希望能夺得首功之位。这也是人之常情,兄弟们追随大哥一路上刀山、下火海,不就是为了天下太平后可以封妻荫子吗?

在论功封侯时,至于这首功之位该给予谁?是给萧何,还是给曹参,刘邦迟迟下不了结论,但朝堂上的大臣们却认为曹参理应功居首位。若要单看功绩而言,他的功劳可以说是第一,在大汉的功劳簿上明确记载着:身经百战的曹参,一共攻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个县;且俘虏了两位诸侯王,三位诸侯国的丞相,还有六个将军等。

众所周知,刘邦和萧何、曹参的关系都不简单,当初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时,萧何是县衙主吏,曹参是沛县狱掾,三人交情不浅。每次刘邦押着犯人去咸阳服徭役时,萧何曹参都送钱给刘邦作为路费。后来刘邦在沛县举兵反秦,这二人更是鞍前马后、一路追随。萧何为相,坐镇后方为刘邦输送粮草、器械、士卒;曹参为将,在前方冲杀为刘邦攻城拔寨打江山。

但是,老练十足的刘邦,考虑到汉室江山的稳定性,弄出了一套功人功狗的说辞,硬是将这首功的位置,安排给了萧何。如此一来,曹参心中有了些不快,在他看来:萧何只不过是留守关中,治理后方的一个相国,而自己则是率军冲杀在前线,历经大大小小数百场恶战,这才有了大汉江山的版图。

但即便心中不快,面对高祖的决定,曹参还是选择了接受。其实,萧何为相,曹参为将,虽说二人工作职责不同,但一个治国,一个安邦,二者都是大汉王朝开创的奠基者,功劳都不小。却因这次论功封赏,彼此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二人有了隔阂,但这却是刘邦所希望看到的。在太平年代,不管是哪个帝王都不想看到相之间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只有两派势力相互制衡,皇帝才能睡得安稳。通过论功行赏这件事,可以看出当了皇帝的刘邦,其手段有多么高明了。

位为相国,功第一的萧何,做了西汉第一个丞相,为大汉的长治久安再次辛勤劳作。公元前193年,因劳累过度,萧何病重,时日无多。这时的大汉皇帝乃是汉惠帝刘盈。惠帝问他满朝文武,有谁可以替代他辅佐自己治理朝政,萧何不假思索地说道:唯有曹参一人可担此重任。

在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曹参告诉身边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没几日,我便要入朝当相国去了。”大家一阵诧异,圣旨都没有下来,难道曹大人可以未卜先知?但事情的走向正如曹参所说的那样,过了不久,从长安来人向曹参宣读了圣旨。

听闻曹参接任相国一职,朝臣们认为曹参和萧何有嫌隙,曹参上任后必将推翻先前萧何制定的法令,大刀阔斧的对政务进行改革,还会对官员施行调整,一时间人人自危。鉴于此,群臣们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轻则受到惩罚,重则丢了乌纱帽。

忍受了数日的煎熬后,终于等来了第二任丞相曹参的一纸文书: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寥寥十几字,意思很明确,就是告知众人,一律按照之前萧何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办理,一点儿也不进行改变。

在给众人吃了个定心丸后,身为相国的曹参,却只拿俸禄不问政事,每日都是从早到晚的饮酒作乐。长此以往,之前的一些门生都前来劝他改变思想,别只拿着皇上的俸禄,却不为皇上办事,要适当地勤政谋政。对于众人的好心劝进,曹参都是一笑了之。

看着相爷都如此放纵享乐,下属们自然也是纷纷效仿,三五成群地在相府的后花园划拳喝酒,有时候还会跳舞助兴。即便是曹参撞见后,非但没有斥责下属,反而也是加入其中,和下属们一起饮酒、唱歌、跳舞,这生活好不快活。

没多久,消息传到汉惠帝的耳朵里,惠帝对此颇为埋怨,并且还派曹参的儿子去质问曹:为何食君之禄,却不分君之事?结果被曹参惨打了一顿,轰出去了。这下汉惠帝的面子上挂不住了,心想这叫什么事啊。

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的汉惠帝忍无可忍,再一次朝会上,当众质问曹参,为何只知饮酒作乐,却不问政事。曹参脱掉帽子,向汉惠帝道歉后问道:“陛下自认可比高祖厉害?”汉惠帝道:朕哪里敢和先父比?曹参又问道:“自己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汉惠帝瞅了曹参一眼,随即说道:“你整日只知道饮酒作乐,自然是不如萧何。”

这时候,曹参不慌不忙地说了一句:“高祖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十分清楚明白。既然你不如高祖,我不如萧何,现如今陛下您垂拱而治,臣等守职,遵循之前的法令不久可以了嘛?”汉惠帝明白了曹参表达的意思,大手一挥,回家继续喝你的酒去吧!

虽说仅当了三年的丞相,但是曹参并没有对萧何制定的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继续遵循,顺应民意,让民众休养生息。他“无为之治”的做法,其实是当时最好的改革。在其去世后,当时的老百姓都感恩他的功德,纷纷为其祈福,还有人做歌称赞他,曰:“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在“萧规曹随”的影响下,汉朝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政治稳定,民众安居乐业,为之后的“文景之治”指明了方向。

标签: 曹参萧何丞相刘邦高祖汉惠帝皇帝汉朝

更多文章

  •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好,为什么死后还被人称赞呢?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曹参,宰相,萧何,汉惠帝,高祖,刘邦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好,为什么死后还被人称赞呢?矜弈2022-07-0616:25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因为曹参创造了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成为了千古佳话。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曹参是相国,而不是宰相。相国和宰相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却差之千里。相国的权势可比宰相大得多了。宰相是一个群体,是

  • 曹参为相,为何整日吃喝,百姓安心社会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参,萧何,汉惠帝,宰相,刘邦,百姓

    曹参当了宰相后,每天吃喝,为什么百姓安心社会稳定。说到曹参,我们想起在沛县刘邦的铁杆兄弟,那时的曹参整日到处混吃混喝。如今的曹参,贵为宰相。汉惠帝一:萧何推举宰相曹参是怎么当上宰相的?说到这里,要感谢萧何。萧何可谓是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临死的时候,汉惠帝去拜见他。汉惠帝问萧何,你死后谁可接替你。萧何

  •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参,吕雉,刘邦,宰相,刘盈,萧何,高帝,萧规,曹随,汉朝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所以这

  • 西汉初年的丞相曹参,整日饮酒作乐,为何还会被称为贤相?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曹参,萧何,丞相,刘邦,汉惠帝,西汉,汉朝

    曹参,字敬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秦时,曹参为沛县的狱掾。曹参在沛县任职期间,交好刘邦、萧何等人。秦二世元年(前209),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义,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戎马生涯中,曹参灭两国,取一百二十二县,身上伤疤七十多处。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灭掉了项羽,得了帝位。刘邦对群臣论功行赏,

  • 曹操是曹参的后代?或者是夏侯婴的后代?专家研究DNA后得出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曹操,曹参,夏侯婴,夏侯惇,刘邦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那可是名震千古的人物呀,关于曹操的祖先是谁,陈寿说是曹参,裴松之说是夏侯婴,还有人说是从路边捡来的,这不是搞笑吗?!还是看看专家怎么说吧,专家研究了曹氏家族DNA,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1.观点一:曹操是曹参的后人这个观

  •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功劳排名第二,第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曹参,丞相,刘邦,萧何,齐国,刘盈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这哥们的前任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了。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这意思很简单:曹参基本上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事,没乱整。按照我们现在话说就叫做——曹参不折腾。公元前193年,萧何临终前向皇帝刘盈(刘邦与吕后之子)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听到萧何去世消息后,告诉家

  • 同是无为而治,曹参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曹参,明神宗,明朝,张居正,皇帝,万历皇帝,丞相,宦官,汉朝

    西汉初年,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担任丞相之职,每天什么事也不做,终日饮酒作乐,辅佐汉帝无为而治,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曹参相比之下,明朝后期,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无为而治,二十八年不上朝而沉湎于酒色,最终将明朝推入了衰败。明神宗万历皇帝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无为而治,但实质上却是有天壤之别。

  • 曹参明明就是一个“酒鬼”,为何还被后人尊为汉唐八大贤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参,丞相,刘邦,刘肥,齐国,萧何

    听说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萧何去世了,他不仅没有过多悲伤,反而是迅速叫自己的家眷收拾行李,准备去京城过好日子了,家眷有些不解,他却告诉家眷说自己即将成为新任丞相,这个神奇的人就是汉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参。曹参在大汉帝国的丞相宝座上,仅仅坐了三年时间,随后自己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新

  • 闲聊强汉(增十)曹参当丞相后看似“萧规曹随”,其实是包藏祸心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刘盈,吕雉,韩信,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规曹随”是非常著名的成语,其背后描述了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为西汉丞相的故事。成语的故事讲述了曹参继任丞相后无所作为,被汉惠帝刘盈责备,他以跟随前任丞相萧何制度的理由来应对。时至今日,很多历史书上对“萧规曹随”的事情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曹参坚持萧何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才让西汉从建国初的窘迫中脱离出

  •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曹参,萧何,韩信,高祖,丞相,项羽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