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有西汉和东汉,这两个时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西汉和东汉各有四个历史人物是对应着的。西汉的霍去病对应东汉的窦宪;西汉的苏武对应东汉的耿恭;西汉的陈汤对应东汉的班超;西汉的司马迁对应东汉的班固。
西汉霍去病,东汉窦宪
之所以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做了同一件著名的事——打匈奴,两人都打败了匈奴,并且两人都做出了后世武将所向往的事——封狼居胥和燕然石勒。巧合的是他们两个都被封为冠军侯。
霍去病是西汉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十八岁就曾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并且取得胜利,表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汉武帝看重他的军事才能,于是封其为冠军侯。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舅舅卫青一起率军深入漠北,在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霍去病在这里分祭天地。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这一战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匈奴远逃。
可惜的是他在前117年,突然英年早逝。
窦宪祖上是东汉开国将军窦融,到了他这里,他却成为洛阳城的混世魔王,典型的纨绔子弟。其妹被立为皇后以后他才开始任职,等到窦太后临朝称制时,窦宪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诏命。
窦宪后因行凶杀入被窦太后囚禁,他上书要求去攻打匈奴以赎罪。后一战平定北匈奴部落,投降的部落有八十多个,人数二十多万。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这就是著名的燕然石勒。正是因为窦宪这次大战,匈奴遁走,后有个匈奴单于叫阿提拉,带着匈奴打向了欧洲。
后因公被封为冠军侯,也正是因为有功,他骄奢跋扈,后来被逼自杀。
西汉苏武,东汉耿恭
汉武帝时期,汉匈常年交战,汉武帝令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后被匈奴扣押,让其在北海牧羊,并说只有公羊下羊仔了才让他回国。就这样苏武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前87年),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几年后,匈奴和汉朝达成和议。汉朝寻求苏武等,(前81年)春,苏武回到长安。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逝世,享年八十余岁。
东汉时期的耿恭,值得说的是“十三将士归玉门”。
75年,耿恭被困疏勒城,北匈奴来攻打,他坚守疏勒城,期间条件异常艰苦他都没有放弃。76年,有人前来营救。从疏勒城出发时,还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断死亡,到三月抵达玉门时,只剩下了十三人。
西汉陈汤,东汉班固
陈汤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后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正是他在西域的这些年,使得多个西域国臣服汉朝。更是矫诏出征灭了郅支,威震西域。陈汤与甘延寿的征战,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正是他的一贯作风!
“关内侯陈汤,前斩郅支,威震百蛮,武畅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
和其相似的有东汉的班超,班超曾为文官,只是做一些抄抄写写的小事。忽然有一天他明白大丈夫不能这样这样。于是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
班超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汤和班超,都曾在西域有巨大成就!
西汉司马迁,东汉班固
西汉司马迁,因为李陵辩言,惨遭宫刑,后立下大志,发奋完成所著之书,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东汉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公元92年,窦宪密谋叛乱,班固被牵连而死,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班固去世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于是汉和帝刘肇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完成“八表”,而马续续写《天文志》。
西汉和东汉都有四位著名的历史人物!